咖啡萃取的神奇:酸、甜、苦的化學探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酸、甜、苦,這是我們對咖啡口感的主要感知,而這些感覺主要來自我們的舌頭,而非鼻子。然而,我們總是認為味道是由鼻子決定的,比如『蘋果』的甜、『檸檬』的酸、還有『中藥』的苦,這些名詞大多是我們從鼻子的風味中產生的聯想。

咖啡的味道:酸、甜、苦
咖啡的味道通常以酸、甜、苦的順序來描述,但這並不代表每個階段只有一種味道存在。實際上,每個階段都包含著這三種味道,只是其中一種味道會更為突出,成為該階段的主要特徵。

舉例來說,想像一下檸檬的味道。如果你想感受到它的酸味,只需咬一口檸檬;如果你想品味到甜味,可以多咬幾口,酸味就會逐漸轉為甜味;而如果你想品嘗到苦味,只需咬到檸檬的白色部分,其中的苦味物質便會釋放出來。

咖啡的萃取過程
這個例子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咖啡的萃取過程。事實上,咖啡的製作和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其他事物相似。

咖啡的萃取過程就像一場探索之旅,通過不同的方法、時間和比例,我們可以提取出咖啡豆中的不同味道。這牽涉到咖啡豆的烘焙程度、研磨細度、水溫、水量等多種因素,這些因素將影響最終萃取出的咖啡風味。

因此,當你品嚐咖啡時,不妨思考一下你希望從中提取出哪些味道,然後根據你的口味選擇適合的烘焙程度和萃取方法。每一杯咖啡都是一場個性化的體驗,讓我們共同享受咖啡的多樣性和驚喜吧!

結語
咖啡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是一種化學的探索,通過不同的因素影響酸、甜、苦等味道的提取。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為你帶來更多有關咖啡萃取的了解。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讓我們一同沉浸在咖啡的奇妙世界中吧!


avatar-img
8會員
33內容數
分享一些攸關於咖啡的文章,這只是絕對來自於進修所學。 本身是一位咖啡師與烘豆師,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但個人不愛口水戰,會忽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NCO.1928 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是個咖啡愛好者,那麼你一定知道咖啡世界有著無盡的風味和種類。今天,我們將探討兩種極具代表性的咖啡風格:澳洲的長黑和美國的美式咖啡。這是一場咖啡的大對決,兩者之間有著迥異的性格和故事,讓我們深入挖掘! 長黑:澳洲的黑馬 首先,讓我們著眼於澳洲的咖啡之寶,長黑(Long Black)。這個名字
咖啡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要確保它保持新鮮和美味,有一些關鍵的保存技巧需要遵循。這裡我們將為您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以確保您的咖啡在保存期間保持最佳狀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密封包裝 (Seal in Freshness): 選擇具有防潮和防氧化功能的包裝材料,如帶有單向排氣
咖啡的描述中常使用的術語可能讓新手感到困惑, 但實際上這些術語可以簡單解釋如下: 1. 國家:咖啡豆的產地,例如台灣。 2. 地區:產地內的具體區域,可以將其類比為城市區域,例如台北的信義區。 3. 前置作業方式:指的是咖啡豆在採收後的處理方式。火炒(日曬)、水煮(水洗)和舒肥(蜜處理)是常
在現代,人們對健康的重視日益增加,我們也更加意識到在做任何事情時不能馬虎。然而,你是否知道熟豆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許多人以為高溫能夠殺菌,但你知道咖啡包裡的咖啡豆可能被蟑螂磨成粉嗎?儘管這些事情曾經被提及,但時間久了我們又容易忘記。但你知道嗎?咖啡豆是咖啡樹果實的種子,而這些樹果甜美多汁,往
回首過去,我們仿佛能夠在超市的貨架上看到無盡的即溶咖啡、二合一、三合一選擇,甚至還有引人垂涎的高級白咖啡。那時的咖啡世界如此純粹,卻也滿懷無限的好奇。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咖啡文化已經綻放成為一幅多彩斑斕的畫卷,各式各樣的咖啡館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而義式濃縮咖啡已然成為這場文化變革的核心所在。
如果你是個咖啡愛好者,那麼你一定知道咖啡世界有著無盡的風味和種類。今天,我們將探討兩種極具代表性的咖啡風格:澳洲的長黑和美國的美式咖啡。這是一場咖啡的大對決,兩者之間有著迥異的性格和故事,讓我們深入挖掘! 長黑:澳洲的黑馬 首先,讓我們著眼於澳洲的咖啡之寶,長黑(Long Black)。這個名字
咖啡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要確保它保持新鮮和美味,有一些關鍵的保存技巧需要遵循。這裡我們將為您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以確保您的咖啡在保存期間保持最佳狀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密封包裝 (Seal in Freshness): 選擇具有防潮和防氧化功能的包裝材料,如帶有單向排氣
咖啡的描述中常使用的術語可能讓新手感到困惑, 但實際上這些術語可以簡單解釋如下: 1. 國家:咖啡豆的產地,例如台灣。 2. 地區:產地內的具體區域,可以將其類比為城市區域,例如台北的信義區。 3. 前置作業方式:指的是咖啡豆在採收後的處理方式。火炒(日曬)、水煮(水洗)和舒肥(蜜處理)是常
在現代,人們對健康的重視日益增加,我們也更加意識到在做任何事情時不能馬虎。然而,你是否知道熟豆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許多人以為高溫能夠殺菌,但你知道咖啡包裡的咖啡豆可能被蟑螂磨成粉嗎?儘管這些事情曾經被提及,但時間久了我們又容易忘記。但你知道嗎?咖啡豆是咖啡樹果實的種子,而這些樹果甜美多汁,往
回首過去,我們仿佛能夠在超市的貨架上看到無盡的即溶咖啡、二合一、三合一選擇,甚至還有引人垂涎的高級白咖啡。那時的咖啡世界如此純粹,卻也滿懷無限的好奇。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咖啡文化已經綻放成為一幅多彩斑斕的畫卷,各式各樣的咖啡館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而義式濃縮咖啡已然成為這場文化變革的核心所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如果只是要甜度,為什麼不加糖就好?」 「如果要追求水果味,吃水果就好呀?」「只因為一兩種風味不常見,價錢就這樣差幾倍?」你向對精啡不怎麼了解的人細說為什麼喝咖啡時,是不是聽過類似的說話?又或者,有時你自己也會這樣想?雖然方丈曾經用一句話輕輕帶過「咖啡能藏百果味,百果無一出咖啡。」裝得很風騷似
Thumbnail
咖啡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飲品,光是酸與不酸的問題,就可以引發一場世界大戰。有一派是主酸派,豆子要有酸度,才是好豆子,畢竟豆子是果實,怎麼可能不酸?除非烤焦?另外一派是不酸咖啡派,無法接受咖啡酸溜溜的味道,覺得咖啡應該要濃、要苦,而且一定要加奶、加糖。 這個沒有絕對,就只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自
咖啡淺焙比較好嗎? 淺焙咖啡豆的酸度較高,苦味較低,果香和花香更為明顯。深焙咖啡豆的酸度較低,苦味較重,巧克力味和堅果味更為明顯。 淺焙咖啡豆和深焙咖啡豆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喜歡酸度和果香的人可以選擇淺焙咖啡豆;喜歡苦味和濃郁風味的人可以選擇深焙咖啡豆。 全聯有咖啡豆嗎? 全聯有
Thumbnail
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咖啡生豆: 優質的咖啡豆是製作出美味咖啡的基礎。 不同地區生產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特點, 因此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豆子是至關重要的。 烘焙: 烘焙是將生豆轉變為咖啡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會經歷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釋放出香氣和風味。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拆解風味是為了好解釋。終點是在組合後的整體~~咖啡是這樣,其他的感官享受也是 只糾結在咖啡的酸,還不如買罐裝咖啡加檸檬酸、蘋果酸,還能省一點錢。太掉漆了!酸有調性跟質地,其他還有風味轉變、酸甜比對..... 品味的樂趣不是在比誰能喝多酸! 一直停留在口腔的感受,卻忘了千變萬化的是嗅覺。再補
Thumbnail
咖啡中有6-9%的醣類物質,想提高甜感,首先需要避免過萃,再來就是適度壓抑酸感,位在中段的甜感就容易被凸顯出來了。 我們可以通過提高水溫、較細研磨、中段慢速萃取的方式,讓咖啡的甜感增加。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Thumbnail
從咖啡樹採收下來的漿果,必須先經過去除豆殼等加工程序後,接著在咖啡生豆烘焙成熟豆之前,會先經過咖啡生豆的處理程序,也因此咖啡豆處理的過程與結果將會影響到後續咖啡豆的香氣。咖啡風味的形成受到咖啡豆的處理方法影響深遠。不同的處理方法將對咖啡豆的風味、口感和特色產生顯著的影響。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如果只是要甜度,為什麼不加糖就好?」 「如果要追求水果味,吃水果就好呀?」「只因為一兩種風味不常見,價錢就這樣差幾倍?」你向對精啡不怎麼了解的人細說為什麼喝咖啡時,是不是聽過類似的說話?又或者,有時你自己也會這樣想?雖然方丈曾經用一句話輕輕帶過「咖啡能藏百果味,百果無一出咖啡。」裝得很風騷似
Thumbnail
咖啡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飲品,光是酸與不酸的問題,就可以引發一場世界大戰。有一派是主酸派,豆子要有酸度,才是好豆子,畢竟豆子是果實,怎麼可能不酸?除非烤焦?另外一派是不酸咖啡派,無法接受咖啡酸溜溜的味道,覺得咖啡應該要濃、要苦,而且一定要加奶、加糖。 這個沒有絕對,就只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自
咖啡淺焙比較好嗎? 淺焙咖啡豆的酸度較高,苦味較低,果香和花香更為明顯。深焙咖啡豆的酸度較低,苦味較重,巧克力味和堅果味更為明顯。 淺焙咖啡豆和深焙咖啡豆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喜歡酸度和果香的人可以選擇淺焙咖啡豆;喜歡苦味和濃郁風味的人可以選擇深焙咖啡豆。 全聯有咖啡豆嗎? 全聯有
Thumbnail
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咖啡生豆: 優質的咖啡豆是製作出美味咖啡的基礎。 不同地區生產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特點, 因此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豆子是至關重要的。 烘焙: 烘焙是將生豆轉變為咖啡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會經歷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釋放出香氣和風味。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拆解風味是為了好解釋。終點是在組合後的整體~~咖啡是這樣,其他的感官享受也是 只糾結在咖啡的酸,還不如買罐裝咖啡加檸檬酸、蘋果酸,還能省一點錢。太掉漆了!酸有調性跟質地,其他還有風味轉變、酸甜比對..... 品味的樂趣不是在比誰能喝多酸! 一直停留在口腔的感受,卻忘了千變萬化的是嗅覺。再補
Thumbnail
咖啡中有6-9%的醣類物質,想提高甜感,首先需要避免過萃,再來就是適度壓抑酸感,位在中段的甜感就容易被凸顯出來了。 我們可以通過提高水溫、較細研磨、中段慢速萃取的方式,讓咖啡的甜感增加。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Thumbnail
從咖啡樹採收下來的漿果,必須先經過去除豆殼等加工程序後,接著在咖啡生豆烘焙成熟豆之前,會先經過咖啡生豆的處理程序,也因此咖啡豆處理的過程與結果將會影響到後續咖啡豆的香氣。咖啡風味的形成受到咖啡豆的處理方法影響深遠。不同的處理方法將對咖啡豆的風味、口感和特色產生顯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