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解鎖心靈力量:打造情緒韌性的鑰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一個充滿干擾和需求的快節奏世界中,我們容易將注意力放在工作的忙碌、人際間的爭執,大到疫情變化、天災人禍,小至結帳的排隊人潮,都能困擾的我們,但有多久才想到宇宙萬物提供給你的禮物?

歐普拉也曾強調平時感恩的重要性:「不管你生活中發生什麼事,如果你專注於自己擁有的,你一定會在擁有更多。若你專注於你所沒有的,你將永遠不會滿足。」

感恩的科學:它如何重新連接我們的大腦,以獲得幸福

事實證明,感恩的力量背後有一個迷人的科學解釋。心存感恩,可以刺激下視丘及腹側蓋膜區,前者是大腦內調節壓力的區塊,後者是腦內報償迴路的一部分,愉悅的感受就是由報償迴路所產生的。

當我們感受感恩時,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和荷爾蒙會發生顯著的相互作用,進而產生影響我們情緒和整體健康。我們簡單地由神經化學,說明多巴胺、催產素和血清素(通常被稱為『幸福分子』)的作用。

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被稱為「感覺良好」的神經傳導物質,與愉悅、獎勵和動力有關。當我們感受到感恩時,大腦的報償迴路就會被激發,使多巴胺釋放增加。這種多巴胺的激增會產生一種愉悅感,並強化表達感恩的行為,使我們更有可能在未來重複這種行為。

催產素(Oxytocin):通常被稱為「愛的荷爾蒙」或「擁抱荷爾蒙」,催產素與信任感、社會聯繫和同理心有關。當我們感受感恩時,催產素水平會升高,從而加強我們與他人的情感紐帶。催產素的增加培養了一種親密感,有助於克服社交羞澀感,培養社交能力。

血清素(Serotonin):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有天然抗憂鬱作用,在調節情緒、幸福感,在情緒健康方面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表達感恩已被證明可以提高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血清素的增加有助於整體的滿足感,減少焦慮和抑鬱的感覺,並增強我們的整體情緒狀態。

血清素也是一種能增強自尊的化學物質,當我們感到自己非常有意義、很重要、有價值的時候會被激發出來。練習感恩有助於觸發這種物質。

這些『幸福分子』的釋放不僅是一種愉悅的體驗,而且對我們的幸福感有著深遠的影響。藉著釋放多巴胺,激發大腦的報償迴路,強化表達感恩的行為,使其更有可能成為一種習慣。催產素的增加,促進了更深層次的社會聯繫,促進了歸屬感,並加強了人際關係。同時,血清素的增加,有助於營造更積極的情緒,並提高情緒恢復力。

透過感恩解鎖豐盛的心態
感恩是一種深刻的感受,對我來說,會感覺到從心口的位置,會有一圈圈的暖流由內向外擴散,嘴角有時會不自覺泛起微笑,身體放鬆不緊繃。

有意識的練習感恩,早晨醒來感覺到自己的呼吸,感謝自己活著、在冬日感謝陽光的溫暖、感謝家人朋友給你的一個微笑…,練習感恩並不是無時無刻都要感覺滿足,也不是要將不舒服的恐懼、緊張情緒掩埋,而是感恩會讓我們學著將專注力,放在生活中的美好。

這些小小的幸福,慢慢的,覺得自己擁有的比從前想的還多,除了物質上的,還有為我服務的人們、我愛的家人朋友、大自然…逐漸地可以感受到宇宙萬物的支持。我們的視角從匱乏轉變為豐盛。

感恩邀請我們擁抱當下,並在生活中找到滿足感。內心充實和滿足感之間的聯繫,使我們學會欣賞生活中的豐富和富足,培養深刻的滿足感和喜悅。

感恩減壓的效應:感恩將我們的注意力,從負面思維和憂慮轉向當下,培養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現代生活中的壓力和壓力源似乎無處不在,而我們都在尋求有效的方式來減輕這種負擔。透過感恩,培養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實踐感恩的過程中,有幾個策略可以幫助我們享受到減壓的效應:

1.感恩日記:建立一本感恩日記,每天寫下幾件讓您感到感激的事情。

這可以是一個美好的早晨,一個令人驚喜的友好舉動,或者一個解決了你困擾已久的問題。寫下這些事情,可以提醒你在生活中有著許多值得感恩的事物。

2.創造感恩的習慣: 將感恩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並創造感恩的習慣。

無論是在早晨醒來時,或是在晚上入睡前,花點時間回想一天中的感恩時刻。這個小小的習慣可以幫助您轉變思維模式,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正面和積極的事物上。

3.表達感恩:不僅僅是在心裡感恩,主動向他人表達感謝之意。

這可以是寫一封感謝信,給予一個真誠的讚美,或者向你所感激的人,面對面表達感謝之情。透過表達感恩,你不僅讓他人感到被重視和珍惜,同時也加深了與他人之間的連結。

4.深入感受:當您感到壓力時,停下來深呼吸,並意識到當下的感恩時刻。

無論是一個美麗的景色、一個親密的關係,還是一個温暖的陽光,用心感受這些美好帶來的滿足感。這個簡單的練習,可以幫助放鬆身心,將焦點轉移到感恩的能量上。

5.感恩的社群: 尋找一個支持感恩實踐的社群團體。

可以建立一個感恩小組、感恩團體或網絡社群,與其他人分享感恩的心得和經驗。這樣的社群可以提供支持和鼓勵,並提供新的視角和靈感,更深入地體驗和實踐感恩的力量。


在這個快節奏、充滿壓力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面臨著各種挑戰和困難。情緒起伏、壓力累積,這些都可能使我們感到心力交瘁、無法應對。然而,幸運的是,感恩可以成為我們打造情緒韌性的重要工具。

情感韌性的重要性:情感韌性是指我們應對壓力和挑戰的能力,並且在逆境中能夠保持積極的態度和情緒。它不僅有助於我們渡過困難時期,還能夠促進成長和發展。

感恩是一種強大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它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加正面地看待生活,還能夠解鎖我們內在的力量。當我們學會感恩並將其融入生活中時,我們可以建立情緒韌性,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逆境和挑戰。

感恩與尋找意義:當我們面臨困難時,感恩可以幫助我們尋找其中的意義和價值。感恩讓我們更能欣賞生活中的小事和幸運,並在困難中找到曙光。透過感恩,我們能夠練習轉變對困難的看法,這種心態可以幫助我們更輕鬆地面對困難,並以更有彈性的方式應對壓力。

寬容與感恩的聯繫:感恩也與寬容密切相關。當我們感恩時,我們能夠更容易地原諒和接納他人的錯誤和過失。這種寬容的態度,有助於減輕我們與他人之間的衝突和壓力,同時促進更和諧的關係。

感恩也能夠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當我們表達感激之情時,我們不僅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和肯定,同時也讓我們自己更加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支持。這種連結感可以提供情緒上的支持,使我們更加堅韌和有力量面對生活的挑戰。

感恩的力量:感恩是一種強大的心態和情感,它能夠幫助我們在困難時期保持堅強和積極的態度。

感恩使我們更加意識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值得感激之處,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生活中仍然存在著美好和可珍惜的事物,這樣的意識,使我們更能夠堅持並尋求解決方案,進而提升我們的情緒狀態和心理抵抗力。

感恩還能夠提醒我們關注當下。我們常常在忙於追逐目標、擔憂未來的同時忽視了當下的美好。通過感恩,我們學會珍惜當下的瞬間,這種心態可以幫助我們放鬆心情,減少焦慮,並增強我們的情緒韌性。

對所有事物『感恩』,並不是讓你透過玫瑰色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忽略或壓抑不舒服的感受,假裝生活中都是獨角獸和彩虹,並不能創造幸福。有意識的練習感恩,可以練習將眼光導向那些讓你快樂的、你很享受的事物,但並不意味著無時無刻都要感到滿足。

現在就開始培養感恩的習慣,並讓它成為你打造情緒韌性的鑰匙吧!

raw-image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讚/愛心,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如有任何想法,也請留言讓我知道,謝謝你/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alia療心畫愛的沙龍
29會員
200內容數
一段療癒重生的旅程, 關於我, 與愛同行, 歡迎你。
2024/10/20
學習靈氣療育課程,你會經歷一些轉變,可以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壓力的減少,更會隨著持續的練習,逐步提升自我價值、情緒接納能力和健康狀態。 接納情緒、紓解壓力:靈氣能量能幫助你釋放生活壓力,接納並理解情緒,增加自我穩定感,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平靜與放鬆。 身體健康:靈氣能量促進身體自癒功能,放鬆身心,
Thumbnail
2024/10/20
學習靈氣療育課程,你會經歷一些轉變,可以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壓力的減少,更會隨著持續的練習,逐步提升自我價值、情緒接納能力和健康狀態。 接納情緒、紓解壓力:靈氣能量能幫助你釋放生活壓力,接納並理解情緒,增加自我穩定感,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平靜與放鬆。 身體健康:靈氣能量促進身體自癒功能,放鬆身心,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身體、情緒與意識之間的關係,通過比喻將身體比作馬車,情緒比作馬匹,分析為何保持與身體的連結對於情緒管理至關重要。身體的感受可以作為情緒的線索,透過觀察這些感受,我們能夠意識到潛在的情緒問題,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緒能量。本文也提供一些實用的練習來幫助讀者重建與自身身體的連結。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身體、情緒與意識之間的關係,通過比喻將身體比作馬車,情緒比作馬匹,分析為何保持與身體的連結對於情緒管理至關重要。身體的感受可以作為情緒的線索,透過觀察這些感受,我們能夠意識到潛在的情緒問題,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緒能量。本文也提供一些實用的練習來幫助讀者重建與自身身體的連結。
Thumbnail
2024/09/06
文章探討療育過程中自我責任的重要性,強調純粹依賴神聖存有或療育師不能解決個人的內在問題。只有在願意負起責任的情況下,療育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若你準備好開始這段旅程,歡迎預約諮詢。
2024/09/06
文章探討療育過程中自我責任的重要性,強調純粹依賴神聖存有或療育師不能解決個人的內在問題。只有在願意負起責任的情況下,療育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若你準備好開始這段旅程,歡迎預約諮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為什麼生活物質越好 憂慮症患者卻逐年成長 因為"快樂太容易取得" 大腦平衡機制,當快樂過多,痛苦就會出現 所以人會想要更多快樂壓抑痛苦,最後就會崩壞,這也是現在的人胃口只會越來越大 每天都需要高刺激 高行為 高感官或是高藥物效用讓生活平衡 長時間已經超越我們大腦可以處理多巴胺的量 讓
Thumbnail
為什麼生活物質越好 憂慮症患者卻逐年成長 因為"快樂太容易取得" 大腦平衡機制,當快樂過多,痛苦就會出現 所以人會想要更多快樂壓抑痛苦,最後就會崩壞,這也是現在的人胃口只會越來越大 每天都需要高刺激 高行為 高感官或是高藥物效用讓生活平衡 長時間已經超越我們大腦可以處理多巴胺的量 讓
Thumbnail
你曾好奇過情緒跟身體之間的關係嗎?兩者之間會相互影響嗎?還是只是心理作用呢? 情緒是心和身體溝通的媒介,我們每天都在體驗著各式各樣的情緒,情緒對帶動身體產生生理反應所有的情緒都會烙印在我們身體的肌肉和神經裡面,為當時發生的情境蓋上專屬印章。
Thumbnail
你曾好奇過情緒跟身體之間的關係嗎?兩者之間會相互影響嗎?還是只是心理作用呢? 情緒是心和身體溝通的媒介,我們每天都在體驗著各式各樣的情緒,情緒對帶動身體產生生理反應所有的情緒都會烙印在我們身體的肌肉和神經裡面,為當時發生的情境蓋上專屬印章。
Thumbnail
★情緒的整理不在於消除它,而是不被影響。 ●如果一直心情不好,人體的免疫力會下降,也容易生病,相反地,心情愉快時,免疫力會跟著提升,身體更健康。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情緒偏見」,很在意時間的人,只要別人稍微遲到就會很敏感,動不動就焦躁,這代表焦躁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出在自己的個性上。這個時候,最重要
Thumbnail
★情緒的整理不在於消除它,而是不被影響。 ●如果一直心情不好,人體的免疫力會下降,也容易生病,相反地,心情愉快時,免疫力會跟著提升,身體更健康。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情緒偏見」,很在意時間的人,只要別人稍微遲到就會很敏感,動不動就焦躁,這代表焦躁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出在自己的個性上。這個時候,最重要
Thumbnail
在生活中融入這三種情緒,就能幫助我們更快達成目標、對抗孤獨還有改善健康。我們的世界正在快速改變,從前在職場制霸的技能和策略,到今天未必適用。必須重新思考社會互動與情緒本質的重要性,才能在追求個人目標、改善身心健康的同時,在瞬息萬變的職場有一席之地。
Thumbnail
在生活中融入這三種情緒,就能幫助我們更快達成目標、對抗孤獨還有改善健康。我們的世界正在快速改變,從前在職場制霸的技能和策略,到今天未必適用。必須重新思考社會互動與情緒本質的重要性,才能在追求個人目標、改善身心健康的同時,在瞬息萬變的職場有一席之地。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我們可以觀察身邊的親人朋友,會發現保持樂觀的人,大部份都處於正面的情緒之中,在面臨困難和挫折的挑戰時,多半會選擇面對與解決問題…
Thumbnail
我們可以觀察身邊的親人朋友,會發現保持樂觀的人,大部份都處於正面的情緒之中,在面臨困難和挫折的挑戰時,多半會選擇面對與解決問題…
Thumbnail
情緒低落 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我的情緒心情是低落的 所以我想告訴讀我文章的讀者 情緒的高與低,其實也是一個循環 如何保持 好情緒只要這樣做就可以了 【告訴自己】 ”當下所經歷過不開心的事情都將過去 現在就立即反轉,往情緒好的方向前進” 所有的事情都皆有因才有果 自己做了什麼事就得怎樣的果 面對不好
Thumbnail
情緒低落 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我的情緒心情是低落的 所以我想告訴讀我文章的讀者 情緒的高與低,其實也是一個循環 如何保持 好情緒只要這樣做就可以了 【告訴自己】 ”當下所經歷過不開心的事情都將過去 現在就立即反轉,往情緒好的方向前進” 所有的事情都皆有因才有果 自己做了什麼事就得怎樣的果 面對不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