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生活記錄:瞭解慣性,讓溝通更有溫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qgLdb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034生活記錄:瞭解慣性,讓溝通更有溫度!

先跟大家講一個故事,也許這件事你也曾經歷過。

每當母親節,妹妹一定會精心挑選蛋糕,但其實年紀到了一定的歲數,那些高糖高油的點心,雖然真的很可口,但是爸媽都會盡量避免。

於是姊姊就建議,不如就徵詢爸媽的意見,看他們有沒有比較想吃的,不見得要送蛋糕,也許爸媽比較想要其它的東西。

去問了爸媽,爸媽其實很不喜歡女兒每次過節都要花錢買蛋糕,因為妹妹每次買的蛋糕都不便宜,還要專程先找和預定,所以時常說:「包現金比較好啦!」

每次只要一談及這個話題,妹妹就會很不高興:「難得慶祝一下,又不是常常吃蛋糕,有必要這樣嗎?」因為她覺得大家感受不到她的用心。

所以有時候很開心的節日,時常因為一兩句話而鬧的不開心。但是站在每一個立場,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好的,為什麼到最後會這樣?

我在《有溫度的溝通課》書中,看到小虎老師的一句話,解釋了原因,他說:「那是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

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家庭經濟背景、地位、信仰等等因素,形塑我們獨一無二的思考方式,當我們思考方式不同,理解同一件事的方式也就不同!所以才會常常發生:「當我心裡想著A,嘴吧說了B,可是對方只聽到C,最後又解讀成D。」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說話方式,我們也會因為自己的習慣,誤解他人的意思,或是說話讓人產生誤會。所以,瞭解說話慣性,就會用比較正確的方式去解讀對方,也會讓溝通成效提高。

在這本書裡,小虎老師根據每個人發出的聲音,就可以聽出每個人的思考習慣。說話的時候,由聲音的節奏「快」與「慢」,再搭配聲音溫度「冷」與「熱」,歸納出溝通的4種類型。

說話節奏快、急促,個性比較「重結果」。

說話節奏慢、緩和,個性比較「重關係」。

說話溫度冷、靜態,個性比較「重規則」。

說話溫度熱、動態,個性比較「重創意」。

在書中有一份檢視表格,做完測驗就可以檢視自己偏重哪一項。找出溝通慣性之後,小虎老師還有針對這4種溝通型態詳細說明,以及應對的方法。

(1)重結果的人

說話特色「又快又重」,追求成果、有行動力、有掌控欲。但缺乏耐心,容易因此起衝突。

與重結果的人溝通:要直接。

先講重點(Point),再講理由(Reason)。開門見山,並說明這件事對他有什麼幫助,說完理由後稍加停頓,給對方詢問機會,增加對方接受提議的機會。

(2)重關係的人

說話特色「又慢又輕」,維護關係、善解人意、高配合度。但無法堅持原則,容易因害怕衝突,而陷入更複雜的狀況。

與重關係的人溝通:有意義。

先講理由(Reason),再講重點(Point)。重關係的人,會因為被人看見而感動,然後因強烈的「意義感」而行動,所以可以用這3種方式,提高意義感:表達對他的肯定、提出針對他的好處、有利他性的提案。

(3)重規則的人

說話特色「規律和冷靜」,冷靜、合理、有原則。但容易壓抑自己的情緒,也忽略他人的感受,導致事情解決了卻留下委屈。

與重規則的人溝通:要合理。

先講重點(Point),再講理由(Reason),並附上證據(Example),最後再強調重點(Point)。因為重規則的人表達習慣有證據,所以在談任何主張之前,都會用很多事實、數據來鋪陳,因此沒有足夠合理性,不會輕易相信。。

(4)重創意的人

說話特色是「變化和熱情」,熱情、樂觀、有感染力。但容易因為壓力而逃避,讓人覺得沒責任感,或是話太多反而把事情搞砸。

與重創意的人溝通:有畫面。

透過比較輕鬆閒聊的方式,有一種「互動如朋友、描述如親臨」的感覺。像是多描述一點情節與感受,或是加入一些趣味性的互動方式,並多給予讚美與肯定。


我自己做完後測驗表格後,統計分數的結果,發現自己偏「重規則」和「重關係」,也滿準確的,我做事情和思考方式,滿符合書中所描述的,連帶也影響自己的說話方式。

但是小虎老師也特別提醒讀者,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同時擁有這4個面向,因為我們都會因應不同的場合和對象,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當然我們不可能每次與人溝通還特地將對方分類,但我們可以每次與人對話完,試著用這4種類型去回想,如果下次與這類型的人說話,該如何應對會是比較好的方法。

雖然大家都說,與人溝通最重要的,就是有沒有「真心」,以及有沒有「誠懇」。但很多時候,即便我們如此,面對不同思考習慣的人,我們無法我們說出的一句話,他聽了之後會怎麼想。


就像剛剛前面那則故事,妹妹其實很熱情,覺得過節就是要有儀式感,買個蛋糕全家開開心心。但是姊姊認為可以先徵詢過爸媽的想法,也許爸媽對吃蛋糕有顧慮。至於爸媽,則是擔心女兒這麼忙,為了買個蛋糕浪費時間,還不如直接包現金更方便。

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呢?其實也沒有一個固定答案,但是我覺得在對話的時候,如果能夠知道對方的個性,至少可以先降低雙方的衝突。因為,我們對話溝通的目的,不就是要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因此,就像書中第二章的標題「溝通,從聆聽他人延續—配合慣性建立有效對話」,從對方聲音瞭解他的思考方式,用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應對,這樣才是有效的溝通,也是一場有溫度的溝通。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徐曉梅的沙龍
54會員
293內容數
寫作是需要長時間訓練,希望用這個方式,建立每天良好的寫作習慣。
徐曉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進入新團隊,首要先建立信任感 這是一則Podcast筆記,再加上ChatGPT的幫忙,進而生成的一篇文章。 我的筆記是: 進入一個新的團隊,雖然拉攏團隊成員的關係是很重要的一件,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先讓團隊成員知道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自己空降擔任幹部職的時候,資深的團隊成員可能不服從。 這時候降
2024/11/19
進入新團隊,首要先建立信任感 這是一則Podcast筆記,再加上ChatGPT的幫忙,進而生成的一篇文章。 我的筆記是: 進入一個新的團隊,雖然拉攏團隊成員的關係是很重要的一件,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先讓團隊成員知道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自己空降擔任幹部職的時候,資深的團隊成員可能不服從。 這時候降
2024/11/18
不要讓拖延成為習慣 我有個同事,他有一堂課被安排在第四節課,所以只要上完那堂課,他到餐廳用餐的時間約莫都會落在12點20分左右,有時甚至快到30分才會匆匆趕到。 詢問原因,他總是說因為下課要將椅子位置復原,這會花一點時間,不過他會請班上學生幫忙。他雖然知道自己到餐廳會晚一些,但總覺得,沒關係啦,
2024/11/18
不要讓拖延成為習慣 我有個同事,他有一堂課被安排在第四節課,所以只要上完那堂課,他到餐廳用餐的時間約莫都會落在12點20分左右,有時甚至快到30分才會匆匆趕到。 詢問原因,他總是說因為下課要將椅子位置復原,這會花一點時間,不過他會請班上學生幫忙。他雖然知道自己到餐廳會晚一些,但總覺得,沒關係啦,
2024/11/17
守護牙齒:從牙周健康到琺瑯質保護的全面指南 我自己本身因為自體免疫疾病的關係,連帶影響眼乾口乾的症狀。除了眼睛會定期回診之外,定期回牙科診所洗牙,這也是定期該做的事情。 因為免疫疾病的關係,我自己牙齒的狀況並不是非常健康,目前只希望能藉由勤於刷牙、減少吃加工食品,並搭配定期洗牙去除結石,希望牙持
2024/11/17
守護牙齒:從牙周健康到琺瑯質保護的全面指南 我自己本身因為自體免疫疾病的關係,連帶影響眼乾口乾的症狀。除了眼睛會定期回診之外,定期回牙科診所洗牙,這也是定期該做的事情。 因為免疫疾病的關係,我自己牙齒的狀況並不是非常健康,目前只希望能藉由勤於刷牙、減少吃加工食品,並搭配定期洗牙去除結石,希望牙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準備鐵人賽事的同時,我也在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說話更有溫度和表情。透過小虎老師的書,我學到了說話有多個層次:內容、情緒、目的和期待。這不僅幫助我在口述時更有效,也讓我更能理解對方的深層需求。希望這些分享能幫助大家在日常對話中更有深度。
Thumbnail
在準備鐵人賽事的同時,我也在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說話更有溫度和表情。透過小虎老師的書,我學到了說話有多個層次:內容、情緒、目的和期待。這不僅幫助我在口述時更有效,也讓我更能理解對方的深層需求。希望這些分享能幫助大家在日常對話中更有深度。
Thumbnail
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家庭經濟背景、地位、信仰等等因素,形塑我們獨一無二的思考方式,當我們思考方式不同,理解同一件事的方式也就不同!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說話方式,我們也會因為自己的習慣,誤解他人的意思,或是說話讓人產生誤會。所以,瞭解說話慣性,就會用比較正確的方式去解讀對方,也會讓溝通成效提高。
Thumbnail
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家庭經濟背景、地位、信仰等等因素,形塑我們獨一無二的思考方式,當我們思考方式不同,理解同一件事的方式也就不同!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說話方式,我們也會因為自己的習慣,誤解他人的意思,或是說話讓人產生誤會。所以,瞭解說話慣性,就會用比較正確的方式去解讀對方,也會讓溝通成效提高。
Thumbnail
這本《有溫度的溝通課》不同於一般的溝通技巧書籍,雖然書名是「溝通」,但是卻是從「聲音」出發。雖然講「聲音」,但是卻從「聆聽」開始,希望讀者在開口發出聲音之前,往內心去探詢,去覺查自己的內在狀態,讓內在的溝通更順暢,才會讓外在與人的溝通更順利。
Thumbnail
這本《有溫度的溝通課》不同於一般的溝通技巧書籍,雖然書名是「溝通」,但是卻是從「聲音」出發。雖然講「聲音」,但是卻從「聆聽」開始,希望讀者在開口發出聲音之前,往內心去探詢,去覺查自己的內在狀態,讓內在的溝通更順暢,才會讓外在與人的溝通更順利。
Thumbnail
委婉式的溝通方式耗費大量的精力。猜對,日子就好過。猜錯,對方又會因為「你不懂我的心」,而吵架生氣。人會為避免消耗精力,有可能就會儘量避開溝通,增加你在關係中的疏離和孤獨感。運用我訊息,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和需求,才能夠真正拉近「心」距離。
Thumbnail
委婉式的溝通方式耗費大量的精力。猜對,日子就好過。猜錯,對方又會因為「你不懂我的心」,而吵架生氣。人會為避免消耗精力,有可能就會儘量避開溝通,增加你在關係中的疏離和孤獨感。運用我訊息,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和需求,才能夠真正拉近「心」距離。
Thumbnail
與人溝通時,你是否經常無奈衝突的產生呢?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優勢。我們因說話,而能有效的表達想法,造就許多的合作與創造;而我們也因為說話,產生許多衝突與誤解,造成分歧、決裂人際關係。面對說話這件事,除了學習如何表達之外,如何避免溝通衝突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分享一個簡單
Thumbnail
與人溝通時,你是否經常無奈衝突的產生呢?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優勢。我們因說話,而能有效的表達想法,造就許多的合作與創造;而我們也因為說話,產生許多衝突與誤解,造成分歧、決裂人際關係。面對說話這件事,除了學習如何表達之外,如何避免溝通衝突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分享一個簡單
Thumbnail
溝通的重要性,結果只是為了要讓自己被聽到,是嗎? 在多少的大學管院裡,我們強調溝通的重要性,而我們身為父母、師長,也不斷藉由身教、遠古至今的理論經文來引導下一代講話方式、個人團體的溝通方法及技巧,但是關於溝通的多樣性,我們又熟知多少?
Thumbnail
溝通的重要性,結果只是為了要讓自己被聽到,是嗎? 在多少的大學管院裡,我們強調溝通的重要性,而我們身為父母、師長,也不斷藉由身教、遠古至今的理論經文來引導下一代講話方式、個人團體的溝通方法及技巧,但是關於溝通的多樣性,我們又熟知多少?
Thumbnail
親愛的你,別因為一再失敗的溝通,而把自己鎖在悲傷、寂寞、孤獨的空間裡。 世界上有兩種人:有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因各種不如意而耿耿於懷,說話常有攻擊傾向,跟這樣的人共處往往動輒得咎,老是在爭吵、鬥氣、冷戰的情緒低
Thumbnail
親愛的你,別因為一再失敗的溝通,而把自己鎖在悲傷、寂寞、孤獨的空間裡。 世界上有兩種人:有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因各種不如意而耿耿於懷,說話常有攻擊傾向,跟這樣的人共處往往動輒得咎,老是在爭吵、鬥氣、冷戰的情緒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