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說無妨才能拉近「心」距離-伴侶溝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直說無妨才能拉近「心」距離

直說無妨才能拉近「心」距離

S小姐一走進行來就氣衝衝的說:「我覺得他都聽不懂我說的!」

我問:「你說了些什麼?怎麼說呢?」

S小姐說:「我說我想吃肉桂捲,他應該要聽得懂!我覺得他根本一點都不瞭解我、也不在乎我。」

我說:「我來幫你翻譯一下,你真正想說的是:『我想吃肉桂捲,你要去幫我買。你幫我買肉桂捲就代表你在乎我。我希望能感覺到被你在乎,這樣我才能覺得我在你心中是重要的。』」

表達方式需要看情境使用

如果你有經歷過良好的文化訓練,你應該會聽得懂S小姐說的話。在我們的文化之中,被鼓勵的是所謂的「委婉式」表達方式,也就是不直接說出心裡想要說的,而是修飾好幾番之後才說出來。換句話說,我們說話就像在開山路,繞好幾圈,聽的人頭昏腦脹。會使用這種說話方式,通常是在表示客氣、不好意思、尷尬或恭敬。這類的說話方式,顯得我們是得體、有禮貌和尊重別人的人。

不過「委婉式」言語表達方式需要看情境使用。如果是在公司,你希望你的上司協助你確認一份文件。這時如果你說:「我下星期一就要這份文件。」你的飯碗肯定不保。如果你改成委婉的方式說:「我真不希望給您造成困擾。組長,如果您這個週末能撥空,幫忙確認一下這份緊急的文件,那就太好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說話方式相當得體。

當「委婉式」表達方式出現在伴侶溝通

我們來看一個男朋友和女朋友對話的例子。

女朋友:今天天氣好冷哦~我想吃火鍋。

(翻譯:你去買火鍋料和湯底回來煮,還要記得順便買我最愛喝的飲料。)

男朋友:你想吃火鍋?

(翻譯:我等等就出去買火鍋料和湯底回來煮,還會記得順便買你最愛喝的飲料。)

女朋友:還是算了!家裡還有菜。

(翻譯:我希望你再問我一次,是不是真的想吃火鍋。)

男朋友:我也想吃火鍋

(翻譯:因為你想吃火鍋,所以我只好跟著說我也想吃。如果我說吃家裡有的菜的話,你又會因為沒吃到火鍋而不開心,倒楣的還是我。)

女朋友:太棒了~那我們晚餐吃火鍋好嗎?

(翻譯:你還不趕快準備出門去買食材和飲料。)

這是華人文化的表達風格「接收者導向」,也就是聽別人說話的人,要設法了解說話者的意思。

「委婉式」表達方式所產生的心理壓力

因為說的人不直說,聽的人只好用力猜。要聽懂一句話背後的意思,需要大量的線索、耗費大量的腦力和心力。聽的人,除了要對說的人有相當的認識和瞭解外,也要有能力去判讀情境脈絡下延伸的其他意思。「我再想想」,如果是在買東西的情境之中,有可能是拒絕的意思。如果是出現在工作會議,那意思有可能是:「給我一點時間,我需要思考和研究一下該怎麼做」。

在溝通,不僅是語言訊息外,也包括非語言訊息。眼神、臉部表情、肢體動作,有沒有和說者所表達出來的訊息一致。「好!我去買。」然後說者還是坐在那,看電視滑手機,沒有任何準備起身要出去買東西的動作。從肢體訊息來猜測,可能是抗拒或拒絕出門去買東西,但嘴巴上說好。對聽者來說,會產生困惑,不清楚說者是想去買還是不想。

委婉式的溝通方式耗費大量的精力。猜對,日子就好過。猜錯,對方又會因為「你不懂我的心」,而吵架生氣。人會為避免消耗精力,有可能就會儘量避開溝通。也許可能是留在家的時間縮短,即使在家也儘量找事情讓自己忙。或是聊天的話題儘量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避開談倆人之間的事。轉移話題或在不同的話題之間轉換,也可以減少溝通時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倆人漸行漸遠,特別是心理距離。

直說無妨才能拉近心的距離

其實有許多人不敢直說的原因,是來自童年的負向溝通經驗,尤其是與自己的父母親。「媽,我今天在學校⋯⋯」「啊你是沒看到我在忙是不是!趕快去寫作業!」也許你有一個心裡委屈、一件難過或是開心的事想要告訴爸爸媽媽。對你而言,父母的反應是拒絕。就一個小孩子來說,還沒有能力分辨爸爸媽媽有事在忙,不是我不好或我不重要。小孩子會把父母有事要忙而拒絕,解讀成「我不重要」。

帶著「我不重要」的信念在溝通。「直接說,我會被拒絕,我會受傷。」因害怕再度經歷被拒絕和受傷的經驗,所以用繞的方式在說話,以保護自己。這樣的方式反而讓自己更受傷,因為沒有人聽得懂。伴侶之間挫折的溝通經驗,更驗證「我不重要,我說的話沒人想聽」的信念。侵蝕的是倆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也侵蝕那脆弱的自我價值。這樣的溝通方式只有防衛,沒有拉近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委婉式的溝通方式耗費大量的精力,增加你在關係中的疏離和孤獨感。運用我訊息,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和需求,才能夠真正拉近「心」距離。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轉發,讓這篇文章幫助到更多的人。對我而言,你的轉發,更是一個肯定和寫作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貞惠諮商心理師/藝術治療師的沙龍
28會員
36內容數
2024/05/23
本文介紹杏仁核的功能,以及透過標籤情緒和情緒練習來緩解恐懼感。科學研究發現,針對恐懼症患者的標籤情緒訓練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控制恐懼感,增加自我控制能力。這項練習也被證明有助於維持長期效果,並且能夠提高個人對情緒的自我意識。透過本文,讀者可以瞭解到情緒標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它來解救杏仁核,緩解情緒。
Thumbnail
2024/05/23
本文介紹杏仁核的功能,以及透過標籤情緒和情緒練習來緩解恐懼感。科學研究發現,針對恐懼症患者的標籤情緒訓練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控制恐懼感,增加自我控制能力。這項練習也被證明有助於維持長期效果,並且能夠提高個人對情緒的自我意識。透過本文,讀者可以瞭解到情緒標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它來解救杏仁核,緩解情緒。
Thumbnail
2024/05/15
當作者的阿祖去世時,因為文化的傳統,她對黑貓帶來的不幸持有刻板印象。然而,當她前往英國唸研究所後,與當地朋友的互動改變了她對黑貓的看法,發現在英國,黑貓是幸運的象徵。她透過這個故事,呼籲大家去探索自己對事物的反應,並好好觀察自己的看法。改變想法,就能改變行為。
Thumbnail
2024/05/15
當作者的阿祖去世時,因為文化的傳統,她對黑貓帶來的不幸持有刻板印象。然而,當她前往英國唸研究所後,與當地朋友的互動改變了她對黑貓的看法,發現在英國,黑貓是幸運的象徵。她透過這個故事,呼籲大家去探索自己對事物的反應,並好好觀察自己的看法。改變想法,就能改變行為。
Thumbnail
2023/05/17
我們對一段關係的內在感受, 是依據情感帳戶裡的感動時刻。
Thumbnail
2023/05/17
我們對一段關係的內在感受, 是依據情感帳戶裡的感動時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理不辯不明、話不講不清、燈不撥不亮。老師的結語是:『先處理好心情,再處理事情。』
Thumbnail
理不辯不明、話不講不清、燈不撥不亮。老師的結語是:『先處理好心情,再處理事情。』
Thumbnail
我有個同事A,見面講話跟在line上打字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因為文字見不到表情,總是會覺得對方有點嚴肅、有點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說錯話惹他不高興。 像是前陣子在活動上,我們熱烈的討論著午餐要吃當地知名臭豆腐,同事A卻在群組上說「不是來玩的」。 當下收到訊息其實有點嚇到,心想,我們只是想要好好吃頓飯,也
Thumbnail
我有個同事A,見面講話跟在line上打字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因為文字見不到表情,總是會覺得對方有點嚴肅、有點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說錯話惹他不高興。 像是前陣子在活動上,我們熱烈的討論著午餐要吃當地知名臭豆腐,同事A卻在群組上說「不是來玩的」。 當下收到訊息其實有點嚇到,心想,我們只是想要好好吃頓飯,也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Thumbnail
委婉式的溝通方式耗費大量的精力。猜對,日子就好過。猜錯,對方又會因為「你不懂我的心」,而吵架生氣。人會為避免消耗精力,有可能就會儘量避開溝通,增加你在關係中的疏離和孤獨感。運用我訊息,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和需求,才能夠真正拉近「心」距離。
Thumbnail
委婉式的溝通方式耗費大量的精力。猜對,日子就好過。猜錯,對方又會因為「你不懂我的心」,而吵架生氣。人會為避免消耗精力,有可能就會儘量避開溝通,增加你在關係中的疏離和孤獨感。運用我訊息,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和需求,才能夠真正拉近「心」距離。
Thumbnail
「我擔心怎樣講,他會怎樣想…」、「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如別說的好…」、「我只是實話實說,是他自己脆弱。」、「(如果被討厭怎麼辦?)」 有些事,真的不好說。有些處境,真的很難講。溝通中,問題到底是誰對誰錯?是說的人要夠能言善道?直言不暐?還是聽的人要堅強一點?這麼多的衝突經驗中… 「我們好像,卡住了…
Thumbnail
「我擔心怎樣講,他會怎樣想…」、「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如別說的好…」、「我只是實話實說,是他自己脆弱。」、「(如果被討厭怎麼辦?)」 有些事,真的不好說。有些處境,真的很難講。溝通中,問題到底是誰對誰錯?是說的人要夠能言善道?直言不暐?還是聽的人要堅強一點?這麼多的衝突經驗中… 「我們好像,卡住了…
Thumbnail
以前的我會選擇逃避自己的感受,怕說了會惹事,總是告訴自己沒關係,時間過了自然就會好,但是長到現在,我發現同樣的問題仍然在那裡,根本不會好,現在的我,想好好練習說出來⋯。 他回:「有嗎?」 我:「有!而且差很多!」 然後我就一股腦地把我的滿腹委屈全部脫口而出! ✿ 「今天牛奶少一點」 「不要太甜」
Thumbnail
以前的我會選擇逃避自己的感受,怕說了會惹事,總是告訴自己沒關係,時間過了自然就會好,但是長到現在,我發現同樣的問題仍然在那裡,根本不會好,現在的我,想好好練習說出來⋯。 他回:「有嗎?」 我:「有!而且差很多!」 然後我就一股腦地把我的滿腹委屈全部脫口而出! ✿ 「今天牛奶少一點」 「不要太甜」
Thumbnail
溝通為何困難?因為向外傳達時。我們必須選擇溝通的訊息,我們可以稱之為「訊碼」,這個「訊碼」也許表達不清,也許含有隱晦的情感,如果接收者在解讀這個「訊碼」時,未能真正掌握其意-訊息之外隱含的意思-,結果就形成了雞同鴨講的狀況
Thumbnail
溝通為何困難?因為向外傳達時。我們必須選擇溝通的訊息,我們可以稱之為「訊碼」,這個「訊碼」也許表達不清,也許含有隱晦的情感,如果接收者在解讀這個「訊碼」時,未能真正掌握其意-訊息之外隱含的意思-,結果就形成了雞同鴨講的狀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