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為了得到幸福,希望你能好好思考這些事【圖解好書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可以推薦這本書給國中的自己該有多好!
「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這兩個提問真的是人生探索中很重要的靈魂拷問,也是人生旅途中的 GPS 定位,背後的答案將會影響一連串的人生選擇與生活幸福感。
我愛上這本書的三個原因:

💁🏻‍♂️貼近生活的漫畫故事

主角是剛進入國中的隼人,他就像我們一樣,承受的同儕比較、升學考試的壓力與不安,甚至漸漸拒絕上學...,而隼人的阿姨就像哆拉A夢一樣,拿了這本書的「書稿」給隼人看(蠻有趣的),至於他有沒有順利找到答案呢? 就讓你自己看囉!
貼近生活的漫畫故事

🖼️ 化繁為簡的圖解

那份書稿其實就是書中穿插的圖解,這個表現方式能帶我們理解人生與工作中抽象、難以說清楚的概念。
像是用「一碗拉麵」的圖解來說明:將世界串連起來的是「工作」,這碗拉麵是透過好多人的合作,才能建構的成果,所以我們已經默默與世界上很多人產生隱形的連結,而我們付錢就是為了感謝這些人呢!
一碗拉麵背後的大家

🎓教育工作者的生涯教育書

這本書很適合讀者自主學習、探索人生時閱讀。也很適合作為學校指定用的生涯教育書喔!
書中每個主題都引導著我們更加認識這個世界,例如:
  • 工作是什麼?
  • 如何把擅長、喜歡的事變成工作?
  • 如何幸福工作?
  • 如何面對 Ai 時代?
每一個章節就是一道值得探究的❓思考關鍵點❓
老師能以小型讀書會的方式,帶領孩子慢慢品嚐每個章節。例如:
  • 用問題導向學習法來幫助孩子自學(閱讀書籍)
  • 進行小組的分享與交流時,也可以用 ORID 焦點討論法來幫助孩子們思考與練習溝通協作的素養。

🧡不容易看出「對社會有貢獻」的工作

看這本書不時會讓我起雞皮疙搭,因為好多都是我在工作之後才體會到,特別是我現在在非營利組織中做教育工作,有時會懷疑:
「我自己在做的事有意義嗎?」
因為以前當老師可以直接在學生旁邊提供「看得見」的幫助,他的問題我可以直接回答,我可以看到最直接、真實的反饋,不但可以及時提供學習引導,也能很快獲得成就感;而現在退居「幕後」變成課程體驗設計經理,雖然沒有直接對學生產生貢獻,但透過陪伴老師成長和製作優質的數位課程,也默默地產生能夠規模化的影響力,間接的幫助學習弱勢的孩子 🎁
不過人生是多元的,工作也是。
我自己現在還特別在每週六上午安排三個小時,到桃園某個國中陪伴孩子學習「學習策略」,也會透過演講、圖文撰寫來分享學習策略,因為這是我熱愛、擅長且能幫助孩子的方式。
希望在探索人生的你,可以因為這本書而更有方向感喔!
【用數位與玩味,共創玩心學習體驗】 哈囉!我是樂尼,一位熱愛學習策略與圖像思考的教育工作者。 【學習玩家教育創作室】專注於運用數位工具和玩心設計,創造既有深度又充滿樂趣的學習體驗,激發教育者與學習者共同探索,讓學習成為一場玩心十足的冒險! 要 playone 嗎?成為學習玩家,創造屬於你的玩心學習體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學面試會緊張怎麼辦? 樂尼本身是個內向的人,回想起學生時期的第一次面試,真的覺得自己好蠢啊!!!當年直接成為指考戰士,沒經歷過申請入學的我,第一次面試就是碩士的面試:臺大免疫學研究所啊! 面試菜雞的我,來到面試現場準備時,發現前一位的女同學穿套裝,相較於我的襯衫+牛仔褲+球鞋(=悲慘大學生),我那
備審資料是申請入學第一印象,自傳是面試焦點。建議聚焦於專業相關興趣、成果及對未來期許。特地分享常見NG自傳,並提供五大撇步,例如展示自己的獨特性和特點。進一步提供英雄崛起、靶心人公式、STAR模板來塑造自傳故事。
恭喜你們已經完成了學測、也累積了不少學習歷程,只剩最後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個人申請入學/繁星!你不用擔心自己的文字不好,自己的經歷寥寥無幾,我們只要好好挖掘自己心中的寶藏,相信一定可以一起呈現最棒的你。而這一切從同理心開始。 換位思考:為什麼教授不選我? 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教授最主要的任務是: 「有
「我覺得好累,被生活中許多面向所困住,有一堆讀不完的書,考不完的試,我成了自己人生的囚犯。」 我們時常會想出許多很棒的構想,等著我們去執行,很多夢想,等著我們去實現。但往往安於舒適圈而不敢前進;或者,過度積極,試著完成所有的事情,讓自己窒礙難行,陷入泥沼。 我們會訂定學習計畫,是為了做出自我改變,渴
在這波浪潮下,均一教育平台快速發展一個簡單版的英語口說AI助教, 它叫做 #Jutor ,而且很實用地,它可以用全民英檢與 CEFR A1-C2 的架構來做「分級」教學。我看到釋出時很感動,因為有它,沒有錢補習的孩子、沒能接觸到外國人的孩子, 都能有機會「聽問題、講英文、被鼓勵。」
看到書本就煩!有時就是覺得心很累、沒有動力學習嗎?此時,你可能遇到抹殺動力的三大兇手:你在做的事沒有意義(或不明顯)、你獨自努力、你讓大腦太疲勞。 找到動機是學習任何一件事的第一步,今天就先解決第一個狀況:「意義是啥?能吃嗎?」,用五個小撇步,幫你點燃失去的動力:
大學面試會緊張怎麼辦? 樂尼本身是個內向的人,回想起學生時期的第一次面試,真的覺得自己好蠢啊!!!當年直接成為指考戰士,沒經歷過申請入學的我,第一次面試就是碩士的面試:臺大免疫學研究所啊! 面試菜雞的我,來到面試現場準備時,發現前一位的女同學穿套裝,相較於我的襯衫+牛仔褲+球鞋(=悲慘大學生),我那
備審資料是申請入學第一印象,自傳是面試焦點。建議聚焦於專業相關興趣、成果及對未來期許。特地分享常見NG自傳,並提供五大撇步,例如展示自己的獨特性和特點。進一步提供英雄崛起、靶心人公式、STAR模板來塑造自傳故事。
恭喜你們已經完成了學測、也累積了不少學習歷程,只剩最後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個人申請入學/繁星!你不用擔心自己的文字不好,自己的經歷寥寥無幾,我們只要好好挖掘自己心中的寶藏,相信一定可以一起呈現最棒的你。而這一切從同理心開始。 換位思考:為什麼教授不選我? 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教授最主要的任務是: 「有
「我覺得好累,被生活中許多面向所困住,有一堆讀不完的書,考不完的試,我成了自己人生的囚犯。」 我們時常會想出許多很棒的構想,等著我們去執行,很多夢想,等著我們去實現。但往往安於舒適圈而不敢前進;或者,過度積極,試著完成所有的事情,讓自己窒礙難行,陷入泥沼。 我們會訂定學習計畫,是為了做出自我改變,渴
在這波浪潮下,均一教育平台快速發展一個簡單版的英語口說AI助教, 它叫做 #Jutor ,而且很實用地,它可以用全民英檢與 CEFR A1-C2 的架構來做「分級」教學。我看到釋出時很感動,因為有它,沒有錢補習的孩子、沒能接觸到外國人的孩子, 都能有機會「聽問題、講英文、被鼓勵。」
看到書本就煩!有時就是覺得心很累、沒有動力學習嗎?此時,你可能遇到抹殺動力的三大兇手:你在做的事沒有意義(或不明顯)、你獨自努力、你讓大腦太疲勞。 找到動機是學習任何一件事的第一步,今天就先解決第一個狀況:「意義是啥?能吃嗎?」,用五個小撇步,幫你點燃失去的動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本書使用插畫搭配文字,看起來目標客群是中小學學生,其實也適合思考人生方向的大人,或是對於未來工作迷途的大人。全文討論了工作與幸福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夢想,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等主題。
Thumbnail
這本書是之前我大約1月的時候看的,對於讀書和工作問題有些迷茫,然後看到這本書名,聽說這本書銷量還不錯,因此就看了這本書,期望從書中得到一些想法 這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其中五個章節是在談論有關工作,最後一個章節則談論到讀書,下面整理幾個書中內容,最後再寫寫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這是一本幫助小孩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漫畫書。 不是只強調唸書,而是教孩子怎麼去探索自己、探索世界,進而發現唸書與工作真正的價值,其實不如我們想的窄小...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作者:池上彰(監修)。這不是一本只能給青少年閱讀的書,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台時光機,載著你回到過去,遇見當時15歲的你,向自己詢問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
Thumbnail
雖然這本書主要是寫給還在學的學生或社會新鮮人看的,但是工作多年後閱讀這本書,也會有不一樣的體會。這本書並非呆版的說教,而是用可愛的漫畫與插圖構成,說明工作與讀書的意義。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適合青少年與成年人一起閱讀的書籍,以漫畫與插畫圖文書的形式交叉排版,引出不同分章,一段段討論工作的不同話題。 此外,書中收集了各種真實的職場人士心聲,分享不同的工作觀點與態度,並針對當代工作趨勢進行了分析。
Thumbnail
就這樣迎來最後一堂課,在課程的尾聲,我推薦了高三同學們:《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書,書中所談的讀書與工作的原因,是我會很希望自己在年輕時早點知道的內容。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為了得到幸福,希望你能好好思考這些事 なぜ僕らは働くのか-君が幸せになるために考えてほしい大切なこと》 ✍️作者:池上彰 譯者: 賴惠鈴 繪者: 佳奈, モドロカ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06 �
Thumbnail
這本書使用插畫搭配文字,看起來目標客群是中小學學生,其實也適合思考人生方向的大人,或是對於未來工作迷途的大人。全文討論了工作與幸福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夢想,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等主題。
Thumbnail
這本書是之前我大約1月的時候看的,對於讀書和工作問題有些迷茫,然後看到這本書名,聽說這本書銷量還不錯,因此就看了這本書,期望從書中得到一些想法 這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其中五個章節是在談論有關工作,最後一個章節則談論到讀書,下面整理幾個書中內容,最後再寫寫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這是一本幫助小孩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漫畫書。 不是只強調唸書,而是教孩子怎麼去探索自己、探索世界,進而發現唸書與工作真正的價值,其實不如我們想的窄小...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作者:池上彰(監修)。這不是一本只能給青少年閱讀的書,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台時光機,載著你回到過去,遇見當時15歲的你,向自己詢問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
Thumbnail
雖然這本書主要是寫給還在學的學生或社會新鮮人看的,但是工作多年後閱讀這本書,也會有不一樣的體會。這本書並非呆版的說教,而是用可愛的漫畫與插圖構成,說明工作與讀書的意義。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適合青少年與成年人一起閱讀的書籍,以漫畫與插畫圖文書的形式交叉排版,引出不同分章,一段段討論工作的不同話題。 此外,書中收集了各種真實的職場人士心聲,分享不同的工作觀點與態度,並針對當代工作趨勢進行了分析。
Thumbnail
就這樣迎來最後一堂課,在課程的尾聲,我推薦了高三同學們:《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書,書中所談的讀書與工作的原因,是我會很希望自己在年輕時早點知道的內容。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為了得到幸福,希望你能好好思考這些事 なぜ僕らは働くのか-君が幸せになるために考えてほしい大切なこと》 ✍️作者:池上彰 譯者: 賴惠鈴 繪者: 佳奈, モドロカ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