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手沖冠軍粕谷哲全新手沖咖啡手法完整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Hi 大家好,我是阿迪🎤

手沖咖啡的手法非常多,每一種手法都有各自想呈現的特色和風味。

這次想跟大家推薦一個近期我們最喜歡的手沖手法,不只好喝而且相當簡單好上手,任何人只要用了這個手沖手法都可以讓咖啡的味道變的乾淨、好喝。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來自 2016 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粕谷哲的「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

理論派咖啡沖煮冠軍—粕谷哲 Tetsu Kasuya

粕谷哲 Tetsu Kasuya 是 2016 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WBrC)冠軍,他提倡的理念是「每個人都能煮出好咖啡」。

對於咖啡沖煮新手來說,穩定的注水通常是最難的。

所以他設計了「4:6 沖煮法」:最大程度的降低注水不穩定造成的影響,用合乎邏輯的方式解構咖啡的風味,簡化成簡單的沖煮公式。(這個坑我們先挖起來,下次再來跟大家詳細介紹 4:6 沖煮法😂)

當時這種合乎邏輯且容易操作的「4:6 沖煮法」在他獲獎後,快速地襲捲全球咖啡界,引起了一股革新的風潮。

而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可以說是「4:6 沖煮法」的進化版。是近期粕谷哲分享的另一個將理論推向實作的手法,被他稱為——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

需要使用的材料和設備

在製作咖啡之前,我們需要準備以下的工具和材料:

  1. 你平時習慣使用的手沖壺、磨豆機、濾紙
  2. 最重要的部分:Hario Switch 濾杯 或是一個可以切換滴濾、浸泡狀態的濾杯(例如聰明濾杯、流轉 360 濾杯等等)
  3. 20g 咖啡豆,可先使用平時習慣的研磨度
  4. 至少 200ml 的常溫水
  5. 約 400-500ml,92-94℃ 的熱水
Hario Switch 濾杯可以切換滴濾與浸泡兩種模式

Hario Switch 濾杯可以切換滴濾與浸泡兩種模式

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

這個手法的基本流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1. 第一注:使用滴濾狀態,用 92-94℃ 的熱水注到 60g,注水結束後計時、等待 30 秒。
  2. 第二注:維持滴濾狀態,在第 30 秒時再注入 60g 的水,總計達到 120g,然後等待至 1 分 15 秒。

☆ 等待的同時,用常溫水讓手沖壺中、熱水的水溫降到 70℃ 左右!

  1. 第三注:切換至浸泡狀態,在 1 分 15 秒時注入 160g 70℃ 的熱水,也就是總量 280g,並讓它浸泡至 1 分 45 秒,然後打開開關過濾出咖啡。

等咖啡全部流完就大功告成!

但切記,全部咖啡過濾完的時間不要超過 3 分鐘。如果到了 3 分鐘,咖啡還沒有過濾完,直接把濾杯移開、結束萃取就可以了。

浸泡到預計的時間後按下開關就能讓咖啡液流下來

浸泡到預計的時間後按下開關就能讓咖啡液流下來

還能調整沖出喜歡的風味

粕谷哲理解大家的喜好不盡相同,他的手沖法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靈活性,可以根據你的口味進行調整。

這一個「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可以這樣調整:

  1. 改變酸度與甜度如果想改變咖啡酸甜的平衡,只要改變第一注與第二注的比例就可以了!想要咖啡一點,那就增加第二注的水量。例如:第一注 40g,第二注 80g,維持前兩注的總水量是 120g。喜歡咖啡一點,那就增加第一注的水量。例如:第一注 80g,第二注 40g,同樣維持前兩注的總水量是 120g。
  2. 改變咖啡的濃淡(也就是口感)這個更簡單好懂了!只要透過調整咖啡粉的研磨度就可以改變咖啡的濃度。研磨得越細,咖啡的口感會越濃郁;反之,研磨得越粗,咖啡的口感會較為清淡。
調整注水的比例和研磨度都可以改變風味

調整注水的比例和研磨度都可以改變風味

為什麼這個手沖法會這麼好喝?

這個「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將咖啡的萃取分為前段和後段。

前段是咖啡主要風味溶出的階段,所以要提高萃取的速度與濃度,這樣才能獲得最多的果酸和甜味。

而到了沖煮的後段,漸漸地就會溶出苦味和雜味,這些味道普遍來說並不討喜(尤其是像木木這種挑嘴的人,咖啡會苦就不喝了!)。所以在後段需要降低萃取效率,增加一些層次和口感,但不會苦、沒有雜味。

為什麼「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可以得到一杯討喜的咖啡呢?

用這個手沖法獲得一杯超好喝的咖啡!

用這個手沖法獲得一杯超好喝的咖啡!

這個手沖法的理論基礎主要有兩點:

  1. 溫度越高,萃取率越高高溫時,反應的速率增加。因此,在沖煮的前段,我們選擇使用高溫來加速咖啡的萃取,而在後段,我們則選擇降低水溫,以降低咖啡的萃取速度。
  2. 滴濾的萃取效率比浸泡高在浸泡的過程中,咖啡粉中的物質會被溶出到附近的水中,隨著濃度的梯度漸漸往外擴散,擴散後就有更多的咖啡物質能緊接著溶出、再擴散。但隨著浸泡的時間變久,漸漸的所有的水中都有咖啡風味物質了,這時候就會很難再萃取出更多的咖啡風味。有點難想像嗎?舉個很生活化的例子,就像是在一桶水裡洗抹布,水會越來越髒,到了一個程度就很難再將抹布中的髒東西洗出來。但如果是把抹布拿到水龍頭底下清洗,那乾淨的水流過抹布,就可以洗到完全乾淨。所以在需要提高萃取效率的前段選用滴濾;到了後段就用浸泡的方式放慢萃取。

結合了這兩個原理,雙管齊下。

在需要提高萃取速度的前段,使用高溫和滴濾,獲得最多的果酸和甜味;而需要降低萃取效率的後段則使用低溫和浸泡法,以減少苦味和雜味的產生,最終得到的咖啡將會是一杯平衡、飽滿,大家都超喜歡的咖啡。

也難怪粕谷哲會自稱這是他與上帝交換的手法、然後被吐槽是「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但我們覺得這根本就是稱讚!)。

左邊是滴濾式的萃取;右邊式浸泡式的萃取

左邊是滴濾式的萃取;右邊式浸泡式的萃取

自從用了這個手沖手法就真的回不去了,咖啡變得又甜又好喝,不太會有雜味和苦味。

重點是這個手法的成功率非常高,可以非常簡單就重現出好味道,不太會因為一些技術性的失誤而變得不好喝。

如果想知道更完整的沖煮過程,也可以參考我們的影片:


或是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都有這個手法的介紹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3/06/09
惡魔手沖法!
AD Cafe-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09
Thomas Tang 真的是和惡魔交換的手法,真的有夠好喝!
avatar-img
AD Cafe的沙龍
106會員
8內容數
分享各種手沖咖啡的技巧、知識與實用手法,讓你在家也能學習手沖咖啡,提升咖啡沖煮功力!
AD Caf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5
相信很多人在剛接觸到手沖咖啡時,一定會問「手沖咖啡應該用幾℃的水來沖泡最好喝?」 但難道一定要用這個溫度沖才好喝嗎? 咖啡沖泡的過程中有各種參數交互影響,像是研磨度、時間、濾杯流速、水質、攪拌程度、水溫等,而我們今天將把重點放在溫度上面,跟大家聊聊溫度對於沖煮上的影響是什麼。
Thumbnail
2023/06/15
相信很多人在剛接觸到手沖咖啡時,一定會問「手沖咖啡應該用幾℃的水來沖泡最好喝?」 但難道一定要用這個溫度沖才好喝嗎? 咖啡沖泡的過程中有各種參數交互影響,像是研磨度、時間、濾杯流速、水質、攪拌程度、水溫等,而我們今天將把重點放在溫度上面,跟大家聊聊溫度對於沖煮上的影響是什麼。
Thumbnail
2023/06/04
相信有接觸過手沖咖啡的人,對悶蒸這個詞一定不陌生!很多經驗老道的咖啡師,也都會說「悶蒸悶的好,沖煮沒煩惱。」 究竟悶蒸的原理是什麼?手沖咖啡時該怎麼悶蒸呢?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悶蒸的秘密! 什麼是悶蒸? 悶蒸是身為咖啡愛好者一定需要了解的一個重要咖啡沖煮步驟,也有人稱為預
Thumbnail
2023/06/04
相信有接觸過手沖咖啡的人,對悶蒸這個詞一定不陌生!很多經驗老道的咖啡師,也都會說「悶蒸悶的好,沖煮沒煩惱。」 究竟悶蒸的原理是什麼?手沖咖啡時該怎麼悶蒸呢?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悶蒸的秘密! 什麼是悶蒸? 悶蒸是身為咖啡愛好者一定需要了解的一個重要咖啡沖煮步驟,也有人稱為預
Thumbnail
2023/05/28
「今年夏天也太熱了吧!好想來杯冰冰涼涼又清甜的飲料阿!」 ── 不知道大家最近是不是都有這樣的感覺。 但喝含糖的飲料又怕漸漸地變胖,這時候,如果能自己沖出一杯冰涼好喝的冰咖啡,那就太好了對吧?
Thumbnail
2023/05/28
「今年夏天也太熱了吧!好想來杯冰冰涼涼又清甜的飲料阿!」 ── 不知道大家最近是不是都有這樣的感覺。 但喝含糖的飲料又怕漸漸地變胖,這時候,如果能自己沖出一杯冰涼好喝的冰咖啡,那就太好了對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製作一杯極致手沖咖啡,不僅需要精選的器具,更需要細緻入微的沖煮技藝。以下是製作一杯完美咖啡所需注意的精緻要素: ⚠️ 瞄準時機的精準度 在不同的沖煮方案中,熱水分次注入,萃取時間並非等同於製作時間。切記,真正的接觸時間是咖啡風味的關鍵。 ⚠️ 挑戰:一次萃取多杯 當你需要一次性萃
Thumbnail
製作一杯極致手沖咖啡,不僅需要精選的器具,更需要細緻入微的沖煮技藝。以下是製作一杯完美咖啡所需注意的精緻要素: ⚠️ 瞄準時機的精準度 在不同的沖煮方案中,熱水分次注入,萃取時間並非等同於製作時間。切記,真正的接觸時間是咖啡風味的關鍵。 ⚠️ 挑戰:一次萃取多杯 當你需要一次性萃
Thumbnail
粕谷哲是一位日本咖啡師,也是2016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的冠軍得主。他因其獨特的咖啡沖煮法「4:6法」而聞名,這種方法被認為是一種更為精確和可控的沖煮方式。4:6法聽起來數字冷冰冰的,但是其實是一種很好上手的沖煮方式!
Thumbnail
粕谷哲是一位日本咖啡師,也是2016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的冠軍得主。他因其獨特的咖啡沖煮法「4:6法」而聞名,這種方法被認為是一種更為精確和可控的沖煮方式。4:6法聽起來數字冷冰冰的,但是其實是一種很好上手的沖煮方式!
Thumbnail
2016 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粕谷哲的「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 不只好喝而且相當簡單好上手,任何人只要用了這個手沖手法都可以讓咖啡的味道變的乾淨、好喝。 粕谷哲 Tetsu Kasuya 是 2016 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WBrC)冠軍,他提倡的理念是「每個人都能煮出好咖啡」。
Thumbnail
2016 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粕谷哲的「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 不只好喝而且相當簡單好上手,任何人只要用了這個手沖手法都可以讓咖啡的味道變的乾淨、好喝。 粕谷哲 Tetsu Kasuya 是 2016 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WBrC)冠軍,他提倡的理念是「每個人都能煮出好咖啡」。
Thumbnail
有一個很好用的沖煮技巧,被稱之為by pass,也被稱為兌水、稀釋法。你一定見過,外觀看起來就是加入熱水稀釋咖啡。每天早上到咖啡館點一杯熱美式,你就會看到咖啡師沖煮一杯濃縮咖啡,再加入熱水稀釋成一大杯交給你。
Thumbnail
有一個很好用的沖煮技巧,被稱之為by pass,也被稱為兌水、稀釋法。你一定見過,外觀看起來就是加入熱水稀釋咖啡。每天早上到咖啡館點一杯熱美式,你就會看到咖啡師沖煮一杯濃縮咖啡,再加入熱水稀釋成一大杯交給你。
Thumbnail
之前已經寫過金杯理論與部分的咖啡沖煮變因,金杯理論中有沖煮的六大變因。 今天我們來補完之前沒有寫到的部分。 沖煮的六大變因如下: 1、正確的使用器材 2、粉水比 3、適當的研磨 4、溫度、時間、擾動 5、濾材 6、水質
Thumbnail
之前已經寫過金杯理論與部分的咖啡沖煮變因,金杯理論中有沖煮的六大變因。 今天我們來補完之前沒有寫到的部分。 沖煮的六大變因如下: 1、正確的使用器材 2、粉水比 3、適當的研磨 4、溫度、時間、擾動 5、濾材 6、水質
Thumbnail
什麼是「手沖」?手沖咖啡要準備什麼器具?對於各種形狀及材質的濾杯做個對「苦味」、「酸味」、「清爽度」、「咖啡體醇厚度」的評比。
Thumbnail
什麼是「手沖」?手沖咖啡要準備什麼器具?對於各種形狀及材質的濾杯做個對「苦味」、「酸味」、「清爽度」、「咖啡體醇厚度」的評比。
Thumbnail
這個系列是記錄我周末自己沖咖啡的數據 這次的是水洗 衣索比亞 谷吉 花田水仙
Thumbnail
這個系列是記錄我周末自己沖咖啡的數據 這次的是水洗 衣索比亞 谷吉 花田水仙
Thumbnail
說到最能凸顯咖啡精華的,就非虹吸壺莫屬了,不僅沖煮過程很療癒心靈的帶有儀式感,實際沖煮出的咖啡風味也完全不輸手沖。 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分享,眾多咖啡愛好者喜愛的虹吸壺要如何使用及特它的特點,那我們就馬上開始吧~
Thumbnail
說到最能凸顯咖啡精華的,就非虹吸壺莫屬了,不僅沖煮過程很療癒心靈的帶有儀式感,實際沖煮出的咖啡風味也完全不輸手沖。 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分享,眾多咖啡愛好者喜愛的虹吸壺要如何使用及特它的特點,那我們就馬上開始吧~
Thumbnail
真善美 沖煮方式⋯方法⋯千百種⋯每種⋯每次都是一次實驗⋯不必拘泥於那種最好⋯原本在廈門學習咖啡期間只用一樣的器具沖煮咖啡(可調溫水壺brewista、陶瓷V60濾杯、EK磨豆機、hario v60漂白濾紙、hario 下壼),水是變動最大的物質,一直用無斷水繞水法(這裡要感謝林老師的認真付出及專業精
Thumbnail
真善美 沖煮方式⋯方法⋯千百種⋯每種⋯每次都是一次實驗⋯不必拘泥於那種最好⋯原本在廈門學習咖啡期間只用一樣的器具沖煮咖啡(可調溫水壺brewista、陶瓷V60濾杯、EK磨豆機、hario v60漂白濾紙、hario 下壼),水是變動最大的物質,一直用無斷水繞水法(這裡要感謝林老師的認真付出及專業精
Thumbnail
咖啡手沖壺百百種,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 不如先從你想要的口味來決定吧
Thumbnail
咖啡手沖壺百百種,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 不如先從你想要的口味來決定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