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六個職場技能【職場與職涯創作有獎徵文,請幫忙分享】

2023/06/10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進來職場,沒有人不挫折的,因為所需要的技能,與在學校學習到的差太多了。
職場與學校最大的差別在於,職場中的每一件事情都牽涉到利益。進入職場後你也會感覺到,以前在學校學習到的人際互動方式,放到職場中幾乎全部都失效。
職場上真正運作的,都是隱藏在檯面下的潛規則,當沒有這一層認知時,你的職場之路注定迷茫。
很多人的專業知識都很豐富,但正因為這樣可能會包袱太重,於是才會在職場上吃不開。職場上除了要有專業知識外,你還必須具備職場技能,才能把腦袋裡的東西丟出來,創造影響力。
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六個職場技能
在職場上,除了需要培養在檯面上的硬實力之外,還需要培養在檯面下的軟實力。
而硬實力和軟實力是代表什麼呢?
想像你是一塊草莓蛋糕,硬實力就是海綿蛋糕本體,軟實力就是鮮奶油與草莓,當沒有硬實力只有軟實力的時候,一點價值都沒有。當沒有軟實力包裝,而只有硬實力時,看起來賣相就會很差,當然也賣不出一個好價錢。
以下就來說說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六個職場技能是甚麼吧!

(一)專案管理

學專案管理最大的好處,並不在於管理專案,而是在管理自我。做事情前,先把一些規矩都定下來,讓效率提高,並且透過不斷完成閉環,來讓能力提升。
專案管理是由四種管理能力組合而成的,分別為:進度管理、成本管理、團隊管理、自我管理,而其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要能「以終為始」。以終為始就是要能夠從結果來反推,應該要先做什麼事情才能達成這個目標,再來決定要怎麼執行。
領導跟管理是不一樣的事情。領導指的是:帶領團隊,達成共同目標。管理指的是:確保團隊在達成目標的途中,不會偏離軌道。
所以兩者所需要的能力,並不完全相同。領導能力的培養,會著重在個人魅力、個人品牌的塑造。等能夠學習好專案管理後,再來培養領導力其實也還不遲。
進度管理指的是:你能夠正確地來管控,專案的進度以及完成的時間。
成本管理指的是:不管是開公司還是當員工,你都要能夠有效地管理好收入以及支出,才能夠讓你的公司或個人能長期地經營下去。
團隊管理指的是:不管你是不是主管,只要碰到人就要好好地管理,不管是對上,還是對下,只要你無法把人給管理好,就沒辦法把事情給做好。
時間管理指的是:不管是對專案還是對你的個人,都要能夠有效地控管時間。如果你有完美主義的話,記得,讓起步只是起步,不要多想,開始做就對了。
很多人其實搞不清楚知識與技能的差別,想要用大量的閱讀來取代實戰,結果當善徒勞無功。技能與知識不同的地方在於:學習技能需要大量地練習。
就像你想學煮菜,但是你妄想用讀很多食譜,來取代真正地炒一盤菜。因為炒菜這件事是一項技能,而你用學習知識的方法在學習,肯定是學不好的。
所以在學習一個能力之前,你必須要先搞清楚,這是一門知識,還是一項技能,這樣你才能知道要如何開始學習。
而專案管理,也同樣是技能的比重,遠遠超過知識的領域。所以必須趁早,在實戰中培養專案管理的技能,才能在需要用到的時候派上用場。

(二)學會說話

在職場上,說話有三個目的:分別是溝通、說服以及談判。
那這三件事,有什麼不一樣呢?
溝通指的是:能讓別人聽得懂你在說什麼。
說服指的是:能讓對方照你說的話去做。
談判可以理解為很多回合的溝通以及說服。但不一樣的是,談判中你有大的機會要要讓步。
如果你感覺在說話時出現問題,需要先了解到,自己的問題是出現在溝通、說服還是談判?
如果別人已經聽得懂你在講什麼了,那你的問題可能就不是在溝通上面,你可能需要學習說服的能力。
如果你已經軟硬兼施,想要說服對方,但對方還是不為所動。那你要學習的,可能就不是說服,而是談判了。
我認為,學會談判技巧,是一個讓你做事情不會「卡住」的重要關鍵。學會用利益來重新解讀職場上遇到的事情,你會發現:每一件事情會發生都是有原因的,每個人都把自己人生的三分之一奉獻在職場上,不太可能只是無聊才找你麻煩。
因為談判可能需要到讓步,所以最好的就是靠溝通以及說服,就能夠解決問題。
談判的發生前提是:
  1. 出現無法容忍的僵局。
  2. 光靠一己之力,無法解決僵局。
  3. 雙方都認為透過談判,可以解決僵局。
談判其實無所不在,不管是對你的主管、同事還是下屬,只要產生了僵局,談判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式。
在談判之前,你需要有籌碼,籌碼就是平常累積的技能以及專業知識。
談判是有基本理論以及架構的,談判還有一些基本的戰術以及基本的解法,這些都可以透過學習來了解。
談判是一項技能,需要透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夠融會貫通。學會談判之後,想要與人溝通以及說服別人,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三)寫作技巧

我在接觸到寫作之後,才發現:以前我寫的文字,完全不會打動人心。
寫作能力對銷售力的好壞,影響非常的大。你的文字越有說服力,就越能拿到你想要的東西。
後來我才知道,寫文章是一種快速能將想法及觀念傳達出去的方式。因為我相信,輸出就是最好的輸入,透過寫文章可以讓我吸收更多的知識。
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我就看到了注意力寫作法。這個寫作的方法,就是把文章常用到的架構起、承、轉、合,改成議題、理由、結論。
我發現寫作的時候,心中仿佛有一個人在跟自己對話,而我只是一個善於紀錄的人,僅此而已。而注意力寫作法,也很符合我跟我自己的對話模式。
寫作能力要練好,唯一的訣竅就是拼命地寫,可以從擅長的事情開始練習,然後慢慢拓展到不擅長的領域上面。
我發現:說話這件事,對寫作的幫助非常大。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要怎麼使用標點符號。標點符號使用的方式,就是按照平常的講話方式。標點符號的逗點、句號,要放在哪裡,除了有一定的準則之外,還是要看你平常怎麼說話才知道。標點符號放在不同的地方,會讓文章感覺到是不同人寫的。
所以,除了要會寫文章之外,還要學習怎麼說話,說話這件事是需要練習的,如果你把自己說的話都錄起來。你會發現:自己說的話,完全沒有章法,也不吸引人,跟你對你自己的認知,是完全不同的。

(四)學會思考

光是知道自己在職場上,要的是什麼,就是一件很需要思考事,我們都以為自己要的是錢,但是當你有錢之後,卻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
大腦是一個能量消耗最大的器官。所以人腦發展出了兩種思考的方式。一種是「快思」、一種是「慢想」。但其實思考是一種「習慣」,而不是一種「能力」。
當進入慢想的世界時,大腦能量的消耗速度會急遽的上升,當建立了思考的習慣後,快思與慢想的界線會被打破,之後就很容易進入慢想的世界了。
因為快思想出來的結果,大概有八成是錯誤的,所以需要透過慢想,才能將很多事情的邏輯梳理清楚。你可以再多想三分鐘,看看事情是否還有改善的方法,不要一下就下決定。
在職場上做決策的時候,有好幾種情形,用問題與答案的確定、與不確定性作為區分,可以得到四個象限的決策分類。
現實中不管問題或答案很多時候都充滿不確定性,不像在學校考試,有標準的問題跟標準的答案。
職場常用到的技能,都要建立在你邏輯清晰的時候才能夠使用,所以邏輯的建立才是成功的起點。
剛開始進入某個領域的時候,最難的是找到第一套邏輯,當你建立起第一套邏輯後,就能運用在其他的邏輯上面,那你建立邏輯的速度就變得很快了。
上面說的這些技能,全部都需要以邏輯為底來學習。如果你還沒學會邏輯思考,可以先加強邏輯思考能力。

(五)學會問問題

開剛始進入職場,最讓人覺得挫折的一件事,就是東西交出去的時候會被問說:「你不會就要問啊!」但是你真的問的時候,人家又會說:「有些東西你要自己去找答案,不能只會問!」
其實問題就出在:你問問題的方法是不對的。要問對問題,需要有邏輯地問,至於要如何有邏輯地問?其實是有方法的。
問題之間要有連貫性,因為有些人思想比較跳躍,所以問問題的時候也比較跳躍,這個情形反而常常發生在聰明的人身上,因為聰明人不太知道一般人的思考模式。
而在問問題之前,答案大概要知道個七、八成了,問問題的目的不是為了知道答案,而是要知道那些你還沒想通的「細節」,如果你不太知道大致上的答案,就會被別人的答案牽著鼻著走,問到最後就會偏離主題。
我看到很多人問問題時,心中沒有一個大致的答案,久了之後別人會不想回答他,尤其是別人回他答案之後,他又會再去問另一個人。
如果你有這種事事都要問人的習慣,一定要改掉。因為你越問,別人對你的觀感就越差,這就是別人會回答你:「有些東西你要自己去找答案」的原因。
如果你問問題的功力還不夠深厚,就很難從平行的細節來一步步把答案找出來,所以最好是把問題從大方向,開始聚焦到小細節。
再來問問題不要含糊,最好問題包含一些具體的數字,也不要出現「這個」、「那個」這種語言。
掌握以上幾個問問題的原則,自然就可以把對方引導到你想要的方向去,然後細節也得到了補充。
我後來發現可以從寫作之中學習如何問問題,因為在寫作的過程中,你會需要一步步從源頭推導到結果,多練習寫作就,可以知道有那些環節是遺失的。

(五)學會做出讓人滿意的成果

要做出讓人滿意的成果,其實是需要學習的,一開始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會」工作,但也有可能,其實你只是「有在」工作。會工作的職場人是有定義的,會工作的人做事的品質會很穩定,不會出什麼樣的意外;不會工作的人做起事來就不太穩定,很容易有狀況發生。不會工作的人搞不清楚輕重緩急,也不太會判斷事情的重要性。
會工作的定義是:「你需要在在限定時間之內交出合格的成果。」這個定義聽起來很簡單,但難的是,限定的時間通常是模糊的概念,合格的成果也是模糊的概念。
做事情一定要有考慮時間這個因素,不能在時間到的時候還繼續賴皮不交,最好可以要求自己提早交出來,這樣可以建立你言出必行的形象。要用最快的時間把事情做完,然後交出去,不要想說最後一刻再交,這樣主管就沒辦法改了。你很難保事情不會在你拖的時候又生出來,到時候會很多事情攪在一起,然後就逾期了。
合格的標準是需要觀察的,可以透過做小事來觀察主管的標準有多高,如果是不用思考的工作,合格的標準就是要「正確」,例如:主管只是叫你輸入一份資料到電腦裡,如果裡面錯字很多的話,那就絕對不合格了。
做到這個程度你已經能有效完成事情了,但是這樣只算是最低標準,就只是老闆付錢給你,而你做了應該完成的事而已。就像去速食店買漢堡,店家給你一個漢堡一樣的感覺。
在職場上,隨著能力不斷地提升,事情一定會越來越多。事情多不一定代表花的時間會越來越多,而是代表事情的複雜度以及個人的產值會一直提升。
當你已經能完成事情,就要開始建立模式,把看起來複雜的事找出共通性,也就是「一事多做」。
假設你在聽一個課程,有學到甚麼就要把他歸類,能把事情歸類就是因為你有拆解這件事情。舉例來說:有些人在打資料就只是在打資料;在整理資料的時候就只是在整理資料;在歸檔的時候就只是在歸檔。
於是你就花了三倍的時間在做這件事,其實,當你在打資料的時候就可以想說,我是不是要建立好幾個資料夾,在我建立檔案的時候就順便分類,然後分類之後我只要影印出來,就可以直接把同一類的東西,一起放到同一個櫃子歸檔。於是你花的時間就可以一下子減少非常多。所以當你在做某一件事情突然有靈感時,就要先做一下註記避免忘記。
很多人做事情都想要一步到位,但我的經驗是:越想一步到位的人,越做不好事情。如果只是做小事,或許還可以一步到位,但如果是經營什麼大事業的話,那就不可能了。
在做事情的時候,如果都有把一些想法紀錄下來的話,就可以把這些想法串聯起來,快速完成一件事,看起來就像一步到位。這就建立在平常做別的事情時,有把素材累積起來,所以才能完成「多事一做」的效果。
所以,事情變多不代表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做事,你需要透過上面這些作法,讓事情之間產生關聯性。所以真正會做事的職場人,除了可以把事情做好之外,還能不斷提升做事效率。

職場,剛好就是可以讓你發揮影響力地方。所以,越早投資時間學習職場技能,就能夠越早有成功的人生,當然,職場技能不止這六種,還有更多等待著你去發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