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組來到北方法國小鎮畢卡索社區拍電影,選擇4個社會區內最糟糕的小孩來演戲,兩男兩女。剛從感化院出來的傑西、風流不羈的莉莉、患有過動症的懷恩、過度自閉的梅莉絲,導演刻意找問題少年演戲來符合劇情需求,並備受電影協會譴責在給青少年們冠上不良刻版印象、導演自己也壓力大到常在現場情緒失控。又因為電影劇情太過於符合糟糕少年們的現況,演員們而產生戲內戲外的性情錯亂,虛實之間,猶如爛戲也真的體現出爛人們真實現況的荒謬。
英文片名叫做the worst ones,那些最糟糕的人們,看著這麼自我否定又悲觀的片名,看完後讓我感受不到這些人哪裡爛? 我感覺到的比較像是一群缺乏關愛可憐人。各個家庭破碎、大人們懶得關懷青少年、任意給不守規矩的小孩給貼上壞標籤。但也並非批評大人? 大人們也常處在不知如何與小孩相處的壓力下渡過。
電影中的4個小孩、都被貼上社區最糟糕!? 才剛快成年、就無照駕駛加肇事逃逸、還有關感化院,眾多前科的傑西;穿著暴露、亂結交男友又離家出走的莉莉、還有整天打GTA5、頂撞大人、常毆打同學的暴力過動少年懷恩;猶如失去社交能力、內向致極的梅莉斯。常在電影現場失控的中年導演、拍一部負面形象的社區電影,劇情細膩寫實到與真正的畢卡索社區一樣負面,儘管導演掌握到電影與現實之間的同理效果,自己與劇組人員卻還是對於這4個青少年的態度冷情相應、幾乎只想管自己的電影有沒有拍好? 沒有因為想拍這種人文關懷的故事、而真正關懷他們了什麼?
但是! 反之這些青少年也不想理大人們,沒有溝通橋樑,整個社區樣態就呈現一種負面風氣。4個青少年看似不守規矩、實際上背後都有著脆弱的幼小心靈,都生在不健全的家庭,進而強迫自己能快樂而呈現出放蕩不羈的不良模樣,抓住任何一刻能搗蛋的宣洩機會,來填補心中不被大人愛的缺陷。與人互動都只用調皮搗蛋、或冷漠~~或故作堅強~~壓抑自己真實的情緒,不知不覺就是個糟糕少年的樣子,讓大人們也不知如何管教?
懷恩在試鏡時,說自己從來不哭,一個看似10歲左右小孩,就很懂得壓抑情緒? 把情緒宣洩在 GTA5這種殺人搶劫電玩與真正暴力上,看似堅強但最後他還是哭了。看似男友交了又交、感情經驗豐富的莉莉,拍床戲還不羞澀,自己情不自禁愛上32歲收音師、告白後被冷漠應對、內心卻脆弱到崩潰,看似感情經驗豐富、實際上還是太過天真浪漫的純真少女,長相美麗卻還被霸凌,實在諷刺;把自己演的很有性經驗的傑西、拍床戲前還調戲與他對戲的莉莉,結果一到拍攝現場,卻顯得一點性經驗都沒有、緊張到沒辦法演戲,加上被一堆人看身體的壓力,自己暴怒崩潰去抹黑導演在非禮青少年。
像極現在不良青少年的樣態,調皮搗蛋的背後其實是想被關懷,但就打死不顯露真性情,就一直不斷演下去到習慣成自然的爛人,還自認為自己很堅強獨立,所以能為所欲為,實際上脆弱到跟玉一樣。
大人們呢? 不用說了,直接視若無睹。
但這兩個法國新銳女導演,把這麼負面的劇情,拍的一點也不負面。偽紀錄片的拍法,沒有什麼配樂,當自己看到這些負面戲戲的時候,不容易陷入唏噓,因為導演觀點給了很多自由,看到這種事情你也不見得要覺得是悲觀的,這只是一個事實呈現出來而已。每個爛人背後都有難堪,根本也怨不出東西,就是一群可憐人,反到可憐他們~不是覺得他們糟糕。
畢卡索社區就像一個悲慘城市,每個人都受了傷,但每個人都在故作堅強,選擇不哭泣,說服自己是快樂的。這種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傷痛,這種丟著不處理,只會用快樂掩飾悲傷、而不是真正去面對悲傷,這就像現代人的通病。
導演很真誠的,把這部片的救贖放在戲中戲裡,戲中找真誠,現實通通都像沒有救贖一樣,但精緻的紀錄片手法,把這種悲傷的社區拍的就像種事實,她的視角充滿客觀,客觀地面對這些傷痛,然而我才終於明白,這種不加以觀點的視角,去面對傷痛的感覺,就是所謂的關懷。
這是一部好片,但很冷門? 是否有人願意去看呢?
導演好會選演員,演員都不用眼,就是那個狀態了? 本人就像。懷恩就是看一眼就知道,他是壓抑型的叛逆小孩? 莉莉看一眼就知道,她是個清純卻裝成熟的少女。
每個人都害怕脆弱面被看見,然後不斷地堅強的活下去,不管大人小孩都是如此的。以為這是堅強? 實際上是不斷地受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