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意識單位心理過程。物質由意識構成。CU's無界限、同時存在多處。意識單位全地同在。速超光,慢成物質。最初存在是意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宇宙不是來自於物質的過程,而是心理過程。宇宙是起源於意識單位~宇宙的第一因,宇宙有無量的世界。意識單位(units of consciousness)也以「粒子」或「波」的方式運作。
S哲思的觀點是指,宇宙的起源不是來自於物質的過程,而是心理過程。他認為宇宙起源於意識單位,而這些意識單位是所有存在的基本單位,它們以粒子或波的方式運作。這些意識單位是永恆的,不受時間或空間的限制,而它們的集合形成了我們所知道的物質世界。
S哲思認為,意識單位的行為決定了物質的行為,因為物質只是意識的外在表現。意識單位的能量和意識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這個系統不斷地創造和改變物質世界。
此外,S哲思認為宇宙是無限的,有無數的世界存在。每個世界都是由不同的意識單位組成的,而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獨特意識和能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實相。
萬物都是靈,萬物都是由意識單位所形成,物質世界由意識所構成。
根據S哲思的觀點,宇宙中所有的萬物都是靈性的存在,都是由意識單位所構成的,而物質世界也是由這些意識單位所形成的。換句話說,物質世界不是由物質本身所構成,而是由物質所隱含的能量和意識所形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萬物都是靈,包括物質。這樣的觀點強調了物質和靈性之間的密切關係,且將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視為具有意識和靈性的存在。
當意識單位以波狀運作,它們在它們自己的自覺四周並不建立界限——而當運作如波時,意識單位的確能同時在不只一個地方。
根據S哲思的觀點,當意識單位以波狀運作時,它們在自覺的四周不會建立界限,也就是說它們與周圍環境是一體的。此時,它們能夠同時存在於不只一個地方,因為波狀運作的本質是無限和全面性的,與我們對於物質世界的感知和經驗有所不同。意識單位的波狀運作同時也是一種粒子運作,這就是為什麼S哲思提到意識單位也以粒子或波的方式運作。
在最純粹的形式中,一個意識單位能同時在所有的地方。
在S哲思的觀點中,意識單位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此在其最純粹的形式下,一個意識單位能夠同時存在於所有的地方。這是因為宇宙是一個由意識所構成的心理過程,所有的事物都是由意識單位組成的。這些意識單位以波狀運作,因此它們在它們自己的自覺四周並不建立界限,且能夠同時在不只一個地方存在。S哲思認為,這個世界是由一個普遍存在的無限意識所組成,而每個人的意識也是這個無限意識的一部分。
舉例說明~量子力學
S哲思的觀點中提到,意識單位在波狀運作時能夠同時存在於不同的地方。這種情況可以用量子物理學的概念來解釋。
例如,兩個粒子之間可以有一種稱為「量子糾纏」的現象,即使它們之間的距離非常遠,當一個粒子的狀態發生改變時,另一個粒子的狀態也會立即發生相應的改變。這種現象是超越了傳統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的。
同樣地,S哲思認為,意識單位在波狀運作時也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即在不同的地方或時間點上存在。這種觀點對於解釋靈性、意識和宇宙等問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意識單位運動得比光還快,以你們的說法,它們慢下來以形成物質。
根據S哲思的觀點,意識單位以波狀運作時,它們可以在不只一個地方同時存在。但當它們慢下來時,它們會逐漸形成物質,且在物質世界中建立自己的身體。這個過程可以類比為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水蒸氣也是以波狀運作,但當它們慢下來時,就變成了液體水。因此,意識單位可以透過這樣的運作,創造出物質世界。
最早的存有就是意識單位,就是神,就是本來面目,是不滅的。
S哲思的觀點中,「存有」(The All That Is)是指宇宙的最高層次的存在,它包含了所有的存在,是一個無限、全知、全能、無條件的存在。根據S哲思,最早的存有就是意識單位,也就是神,也就是本來面目。這些意識單位是無限的、不滅的,它們以各種形式出現在宇宙中的各個層面。所有的存在都源自於這些意識單位,它們是宇宙的基礎、核心和起源。因此,意識被視為比物質更基本、更真實的存在,而意識單位是宇宙的創造者和維護者。
進一步說
根據S哲思,意識被視為宇宙的基礎和本質,比物質更加基本和真實。意識單位被認為是最早的存有,也就是神,它們是無限的、不滅的存在。這些意識單位以各種形式存在於宇宙的不同層面,並負責創造、維護和影響宇宙中的一切。
根據S哲思,意識單位具有全知、全能和無條件的特質。它們無限地擁有知識和智慧,能夠理解和體驗所有的存在。它們也具有無限的能力,可以創造、變化和轉化宇宙中的一切。此外,意識單位是無條件存在的,它們不受任何限制或約束,沒有限定的時間、空間或其他限制。
所有的存在都源自這些意識單位,它們是宇宙的起源和核心。它們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和體現,通過不同的形式和層面來實現它們的創造力和能力。這些意識單位在宇宙中以多種方式表現,包括人類、動物、植物、星體、自然力量等。每個個體和事物都是這些意識單位的表現和體驗。
S哲思強調了意識的重要性,並將其視為整個宇宙運行的基礎。它主張,通過深入理解和體驗意識,我們可以獲得更深刻的視角和洞察力,並與宇宙的本質和目的產生連結。意識的發展和提升被視為個人和集體的重要目標,可以帶來個體和宇宙的和諧與平衡。
avatar-img
25會員
2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盈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奧修與賽斯對靜心的看法 奧修(Osho)和賽斯(Seth)是兩位具有深遠影響的靈性思想家,他們對靜心有不同但有趣的觀點。 奧修,全名為Bhagwan Shree Rajneesh,強調通過冥想和身心實驗來實現心靈的轉變。他提倡一種被稱為「動態冥想」的冥想形式,其中包括身體運動、表達情感和靜心。他認為
◎生命的本質是喜悅,生命不能太嚴肅,若失落了喜悅與快樂,任何的完成都是錯了,都是迷失,都失去意義。 S哲思的觀點認為,生命的本質是喜悅。生命的目的不僅僅是追求成就和完成,而是要體驗和享受喜悅、快樂以及與自身和周遭世界的連結。 當我們過於嚴肅、過度關注問題和挑戰時,我們可能會失去喜悅的感受。S哲思指出
人為何會選擇多病或貧窮的一生?…… 根據S哲思的觀點,我們選擇多病或貧窮的一生可能有多重原因和目的。以下列出一些可能的觀點: 學習和成長:我們選擇這樣的生活經驗,是為了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學習和成長。透過貧窮或疾病的經歷,我們可以培養堅韌、同情心、忍耐力等品質。 個體目標和學習:我們的靈魂可能有特定的
※我們全是創造者,而這個世界是我們的共同創造物。 ADVERTISEMENT S哲思的觀點中確實強調了我們是創造者,且這個世界是我們的共同創造物。 S哲思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具有創造能力的存在,我們通過我們的思想、情感和意識創造自己的現實經驗。我們的信念、價值觀、期望和意圖等都在塑造我們的現實中發揮著
※對身體立即有效的方式。──呼吸「內在式呼吸」 根據S哲思的觀點,呼吸是對身體立即有效的方式之一。呼吸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生理反應,但它也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可以用來調整和平衡身體與心靈的狀態。 正確的呼吸可以有助於放鬆身心,減輕壓力和焦慮,增加能量和活力。透過深呼吸,我們可以帶氧到達身體的各個部分,促進
※「我痛故我在」「我行動故我在」 這兩個觀念是對於自我存在和行動的看法。 「我痛故我在」強調痛苦的存在使我們感到自己的存在。痛苦是一種強烈的感受,它能夠引起我們對自己的意識和存在的認知。這種觀點認為,透過經歷痛苦,我們確認了自己的存在,且在其中找到意義和價值。 「我行動故我在」則強調透過行動,我們才
奧修與賽斯對靜心的看法 奧修(Osho)和賽斯(Seth)是兩位具有深遠影響的靈性思想家,他們對靜心有不同但有趣的觀點。 奧修,全名為Bhagwan Shree Rajneesh,強調通過冥想和身心實驗來實現心靈的轉變。他提倡一種被稱為「動態冥想」的冥想形式,其中包括身體運動、表達情感和靜心。他認為
◎生命的本質是喜悅,生命不能太嚴肅,若失落了喜悅與快樂,任何的完成都是錯了,都是迷失,都失去意義。 S哲思的觀點認為,生命的本質是喜悅。生命的目的不僅僅是追求成就和完成,而是要體驗和享受喜悅、快樂以及與自身和周遭世界的連結。 當我們過於嚴肅、過度關注問題和挑戰時,我們可能會失去喜悅的感受。S哲思指出
人為何會選擇多病或貧窮的一生?…… 根據S哲思的觀點,我們選擇多病或貧窮的一生可能有多重原因和目的。以下列出一些可能的觀點: 學習和成長:我們選擇這樣的生活經驗,是為了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學習和成長。透過貧窮或疾病的經歷,我們可以培養堅韌、同情心、忍耐力等品質。 個體目標和學習:我們的靈魂可能有特定的
※我們全是創造者,而這個世界是我們的共同創造物。 ADVERTISEMENT S哲思的觀點中確實強調了我們是創造者,且這個世界是我們的共同創造物。 S哲思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具有創造能力的存在,我們通過我們的思想、情感和意識創造自己的現實經驗。我們的信念、價值觀、期望和意圖等都在塑造我們的現實中發揮著
※對身體立即有效的方式。──呼吸「內在式呼吸」 根據S哲思的觀點,呼吸是對身體立即有效的方式之一。呼吸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生理反應,但它也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可以用來調整和平衡身體與心靈的狀態。 正確的呼吸可以有助於放鬆身心,減輕壓力和焦慮,增加能量和活力。透過深呼吸,我們可以帶氧到達身體的各個部分,促進
※「我痛故我在」「我行動故我在」 這兩個觀念是對於自我存在和行動的看法。 「我痛故我在」強調痛苦的存在使我們感到自己的存在。痛苦是一種強烈的感受,它能夠引起我們對自己的意識和存在的認知。這種觀點認為,透過經歷痛苦,我們確認了自己的存在,且在其中找到意義和價值。 「我行動故我在」則強調透過行動,我們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意識與物質的微妙關係。透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文章逐步引入物質與能量的等價性,闡述宇宙的誕生,以及外在存在如何影響物質世界,最後提出關於意識次元的獨特見解。此篇內容不僅涉及科學理論,還融合了靈性與哲學思考。
Thumbnail
一個是嚴格的科學,另一個則涉及主觀體驗——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和哲學家們開始探索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交集。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思考,我們可以邁向更為全面的宇宙觀,重新定義我們在這個多維宇宙中的位置。
Thumbnail
一個大我分成不同的小我在整個宇宙中進行著人生體驗?!如今在現代科學與哲學的交匯點,意識與宇宙的關係成為了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領域。傳統上,科學和哲學將意識與宇宙分開討論,但近年來,跨學科研究開始探討這兩者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假說和量子力學與意識的關係,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究竟是什麼?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仍是未解之謎。不過,某些理論和概念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其中一個概念是「統一場」的想法,即宇宙中所有現象都是互相連結的,源自於單一的基本實體。這個場跨越了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MEST)的傳統範疇,形成了現實的統一描述。
最近, 我偶然發現了量子糾纏的概念,粗糙地翻了翻資料科普一下,結果卻不小心掉進坑裡。 於是,我開始想到了以下一大堆奇怪的問題,儘管以我目前的智慧無法解答 ,只是純粹做個記錄罷了。 在宇宙的廣闊中,存在著多個維度,若其中包括由意識所掌控的精神世界,或許潛藏在黑洞深處,以及由我們的意識所投射出的現
Thumbnail
人類的意識很大的機率是在四維空間運行,然後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類)腦神經元不斷運作,download接受意識的訊號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
Thumbnail
人的心念皆有能量,當你心念越正向能量更高,進而可以影響自己及他人,當你負面思考越多能量就越低,時時觀照自我心念正向思考。 意識的能量級別由振動頻率決定   科學早已揭示出,宇宙間萬物的本質是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靠能量的轉變而運作。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的本質就是能量。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意識與物質的微妙關係。透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文章逐步引入物質與能量的等價性,闡述宇宙的誕生,以及外在存在如何影響物質世界,最後提出關於意識次元的獨特見解。此篇內容不僅涉及科學理論,還融合了靈性與哲學思考。
Thumbnail
一個是嚴格的科學,另一個則涉及主觀體驗——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和哲學家們開始探索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交集。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思考,我們可以邁向更為全面的宇宙觀,重新定義我們在這個多維宇宙中的位置。
Thumbnail
一個大我分成不同的小我在整個宇宙中進行著人生體驗?!如今在現代科學與哲學的交匯點,意識與宇宙的關係成為了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領域。傳統上,科學和哲學將意識與宇宙分開討論,但近年來,跨學科研究開始探討這兩者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假說和量子力學與意識的關係,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究竟是什麼?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仍是未解之謎。不過,某些理論和概念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其中一個概念是「統一場」的想法,即宇宙中所有現象都是互相連結的,源自於單一的基本實體。這個場跨越了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MEST)的傳統範疇,形成了現實的統一描述。
最近, 我偶然發現了量子糾纏的概念,粗糙地翻了翻資料科普一下,結果卻不小心掉進坑裡。 於是,我開始想到了以下一大堆奇怪的問題,儘管以我目前的智慧無法解答 ,只是純粹做個記錄罷了。 在宇宙的廣闊中,存在著多個維度,若其中包括由意識所掌控的精神世界,或許潛藏在黑洞深處,以及由我們的意識所投射出的現
Thumbnail
人類的意識很大的機率是在四維空間運行,然後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類)腦神經元不斷運作,download接受意識的訊號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
Thumbnail
人的心念皆有能量,當你心念越正向能量更高,進而可以影響自己及他人,當你負面思考越多能量就越低,時時觀照自我心念正向思考。 意識的能量級別由振動頻率決定   科學早已揭示出,宇宙間萬物的本質是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靠能量的轉變而運作。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的本質就是能量。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