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循環設計」嗎?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撰寫者:鄔菀華

|前導|

本次讀書會從循環經濟中選了自己比較熟悉的主題「循環設計」,並引用 REnato lab 營運長 歐陽藹寧 在臺北產經文章、IDEO 與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共同推出 Circular Design Guide,以及台灣設計研究院與 Studio Shikai 共同推出的 循環經濟設計思考策略卡牌工具,來聊聊循環設計是什麼?為什麼想要談循環設計?到循環設計的方法與策略,跟大家從案例中進行討論。

首先,「循環設計」是什麼?

我理解它是一種具整體性(系統性)的思維模式,關注供應鏈中的價值創造與累積。來分享一段其他人的解釋,我很喜歡 REnato lab 營運長 歐陽藹寧 在臺北產經文章中對循環設計的詮釋,她寫到:

循環設計運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貫穿一產品或服務完整生命週期中的各個階段,並著重於跨越上、中、下游,進入整體價值鏈中創造新的營收模式。

而「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考慮人的需求、行為,也考量科技或商業的可行性(來自 IDEO設計公司總裁提姆·布朗 所述)。

也就是在設計某個產品或服務時,從原料選擇、採購、產品設計、製造、銷售、使用、回收及再利用的各個階段去思考,如何讓資源效益最大化。過程中產出的副產物或廢棄物,透過回收及再利用後成為原料或能源,就能繼續產出其他東西,進入一個循環的狀態。

想要讓東西好好的被回收及再利用,那從原料選擇前就要先思考整個過程如何選擇和設計。回收再利用固然跟「環境保護」在執行面上有高度相似性,然而循環設計的最大不同在於執行措施不再被視為成本,相反地成為可帶來營收的策略。歐陽藹寧 在文中如此提到。

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要談「循環設計」。

循環設計讓我反思的是,台灣多數的設計教育體系和傳統設計產業對「設計」的理解和實務在專業技術的不同,而循環設計則是一種概念或思維能力,它不專屬於設計師,反而是要各個關係人共同去思考和合作,才能讓循環的價值被體現。而這樣的價值是不容小覷的,以下提出三點循環設計的重要性:

第一、改變線性經濟對廢棄物的價值定義。

第二、呼應國際淨零轉型政策與發展趨勢。

第三、台灣的場域優勢:高教育水準的人才及完整且短程的供應鏈基礎。

既然重要那要如何做?有什麼方法與策略?

2017年,知名設計公司IDEO與國際循環經濟推廣組織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EMF)共同推出「循環設計指南」(Circular Design Guide),歸納出 4 大設計階段,每個階段又分 6 種方法。

一、理解(Understand):

在開始前所需的基礎概念,如認識物質流、仿生學、數位系統、產品服務化、產品由內而外的結構及用料、regenerative thinking。

二、定義(Define):

該項設計的挑戰、機會、團隊、構造、商業模式及承諾。

三、製造(Make):

設計過程會用到的工具,包括使用者中心思考、腦力激盪、建立回饋機制、選擇聰明材料、制定優先順序、快速原型測試。

四、釋出(Release):

「設計」後的接續動作,包括產品旅行地圖、發佈和學習、新夥伴、說故事、重整組織以及持續演進。

每個單位都有自己對循環設計的方法論,而台灣也有。我在 2022 年參加了由台灣設計研究院與 Studio Shikai 共同舉辦的工作坊,進行他們共同設計的的循環經濟設計思考策略卡牌工具的實測。此策略卡牌由一個核心概念出發,歸納出 5 大策略,每個策略中又有列出細項,共 44 項(由於細項眾多,暫不列出)。

策略 0. 為內循環而設計(核心)

策略 1. 安全且循環的材料選擇

策略 2. 模組化設計

策略 3. 延長產品生命

策略 4. 去物質化

策略 5. 從產品販售移往服務導向

在讀書會結尾,我們從不同案例中共同討論出一個心得。循環設計的方法或指南並不是一個指標,或作為是否為循環設計的判斷標準,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何謂廢棄物,翻轉固有思維,讓我們能在價值鏈上做出資源最大化的設計,才是最重要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Habitat Journal的沙龍
9會員
8內容數
循環經濟 Circular Economy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思考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創新方法,旨在解決複雜且不易明確定義(ill-defined)的棘手問題(Wicked Problem)。在今天的市場中,產品和服務的競爭日趨激烈,設計思考成為了企業實現創新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工具。它強調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通過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期望和行為,創造出更
Thumbnail
設計思考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創新方法,旨在解決複雜且不易明確定義(ill-defined)的棘手問題(Wicked Problem)。在今天的市場中,產品和服務的競爭日趨激烈,設計思考成為了企業實現創新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工具。它強調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通過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期望和行為,創造出更
Thumbnail
撰寫者:鄔菀華 |前導| 本次讀書會從循環經濟中選了自己比較熟悉的主題「循環設計」,並引用 REnato lab 營運長 歐陽藹寧 在臺北產經文章、IDEO 與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共同推出 Circular Design Guide,以及台灣設計研究院與 Stud
Thumbnail
撰寫者:鄔菀華 |前導| 本次讀書會從循環經濟中選了自己比較熟悉的主題「循環設計」,並引用 REnato lab 營運長 歐陽藹寧 在臺北產經文章、IDEO 與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共同推出 Circular Design Guide,以及台灣設計研究院與 Stud
Thumbnail
平時常常在談運算思維,不斷強調運算思維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設計思考更是發現問題的關鍵。而設計思考的核心,就是站在使用者的立場去換位思考,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來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那麼,什麼是設計思考呢?簡單來說,它是一種關注使用者體驗的方法。在設計思考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考慮技術和功能,更要關
Thumbnail
平時常常在談運算思維,不斷強調運算思維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設計思考更是發現問題的關鍵。而設計思考的核心,就是站在使用者的立場去換位思考,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來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那麼,什麼是設計思考呢?簡單來說,它是一種關注使用者體驗的方法。在設計思考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考慮技術和功能,更要關
Thumbnail
透過桌遊的方式也能認識循環經濟⁉️ 原來現在的桌遊也能邊學邊玩😍 想要以簡單又有趣的方式認識循環經濟的話🫧 那千萬別錯過這篇文章介紹的桌遊♻️
Thumbnail
透過桌遊的方式也能認識循環經濟⁉️ 原來現在的桌遊也能邊學邊玩😍 想要以簡單又有趣的方式認識循環經濟的話🫧 那千萬別錯過這篇文章介紹的桌遊♻️
Thumbnail
「設計思考」是近年非常流行的產品設計方法,但是你知道嗎?他不只適用於一般產品設計,這項思考方法可以應用在企劃設計、專題策劃、政策優化等待解決的問題上,如果你常常在想企劃時卡關、或總是覺得自己創意不足,或許你可以試試看這個方法!
Thumbnail
「設計思考」是近年非常流行的產品設計方法,但是你知道嗎?他不只適用於一般產品設計,這項思考方法可以應用在企劃設計、專題策劃、政策優化等待解決的問題上,如果你常常在想企劃時卡關、或總是覺得自己創意不足,或許你可以試試看這個方法!
Thumbnail
〔記者揪底🕵️‍♀️/專題報導〕拿過玻璃瓶、用過玻璃碗,那你有看過廢棄玻璃的展覽嗎?今天跟著記者揪底的腳步來到新竹玻工館🍹,一起來看看阿翻們【W春池計畫】於2020年10月策劃的「○循環設計展THE LOOP」吧~
Thumbnail
〔記者揪底🕵️‍♀️/專題報導〕拿過玻璃瓶、用過玻璃碗,那你有看過廢棄玻璃的展覽嗎?今天跟著記者揪底的腳步來到新竹玻工館🍹,一起來看看阿翻們【W春池計畫】於2020年10月策劃的「○循環設計展THE LOOP」吧~
Thumbnail
設計的價值不僅止於產品美學,更是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並解決了困難棘手的問題。 你的公司是否也有以下的困擾呢?團隊推出平庸的商品,導致行銷單位必須投入更多的預算來增加產品曝光度,也讓業務團隊花費更多的心力向顧客推銷,有時甚至要採取激烈的價格促銷手段。簡單來說,平庸的商品反而讓你的銷售成本往上提高!
Thumbnail
設計的價值不僅止於產品美學,更是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並解決了困難棘手的問題。 你的公司是否也有以下的困擾呢?團隊推出平庸的商品,導致行銷單位必須投入更多的預算來增加產品曝光度,也讓業務團隊花費更多的心力向顧客推銷,有時甚至要採取激烈的價格促銷手段。簡單來說,平庸的商品反而讓你的銷售成本往上提高!
Thumbnail
疫情當下,一直在苦惱要如何讓自己的事業能夠創新嗎?歡迎來看這一篇文章
Thumbnail
疫情當下,一直在苦惱要如何讓自己的事業能夠創新嗎?歡迎來看這一篇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