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無綫」與「無錢」這兩個詞彙,因而觸發出兩個問題:
①綫與錢,形似而容易混淆。
②綫,是異體字,線才是原來的正字。
另外,「媛」與「嬡」也同樣出現這樣的問題,要是把「嬡」用大陸字的寫法,就變成「嫒」;這麼一來,「媛」與「嫒」幾乎是孖生姊妹,不容易分辨。
「媛」,國音
yuàn、
ㄩㄢˋ,粵音願,美女也。《詩》:「邦之媛兮」。「邦之媛兮」就是形容女子之美貌乃國色也。所以其後也以「令媛」尊稱對方的女兒。
「嬡」,國音
ài 、
ㄞˋ,粵音愛。在明清小說出現「令嬡」,也用作尊稱對方的女兒,有掌上明珠之意。
此外,大陸出版的詞書或線上查詢,都會出現顛倒正俗,把原本屬正字的,竄稱為異體字;同樣,原本屬異體字的,則竄稱為正體字。例如:「嬡」,大陸詞書指為異體字;相反的,「嫒」則竄稱為正體字。這種顛倒正俗,混淆對錯,實在痛心!
不說恐怕大家都不知道,在大陸的線上查閱,明明那字詞是大陸字詞,即一般所說的簡化字,而臺港的寫法,卻被大陸粗暴定性與大陸相同,至於臺港慣用的正字,卻反指為異體字。
相信這不是偶然單一事件,這樣下去,連用字定性都不放過,還有什麼會融合的呢!
寫於2023年6月14日於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