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住在宜蘭員山時常常去吃魚丸米粉,那時的魚丸米粉便宜又大碗,可是雪隧通車以後,這些魚丸米粉店都成了網路人氣名店,生意變好,可是價格卻變貴了。
從那以後大家有樣學樣,後來其他地方的魚丸米粉也一起漲價,反正有錢大家賺,只是最後苦了誰?
資本主義社會大家將本求利,唯一的考量就是利潤,反正因為好吃或是獨門獨市,你想吃非找我不可,所以我要漲價到合理或不合理是消費者管不到的地方,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嘛!可是很少人去想過這當中所造成的蝴蝶效應。
平時假日很常去逛早市,有時會去一些賣麵條的店面去看看,發現一般我們所吃的一團麵份量大概十元有找,可是等到我們去吃一碗小碗的麻醬或炸醬麵時動輒四五十元還不止,除了成本以外,難道這些配料、瓦斯或是水電要花上三四十元,這樣在成本和利潤之間會不會落差太大,造成後續的蝴蝶效應是否值得關注?
常買的一家鹹酥餅一路從一個十元漲價到十四元,漲了四成之多,可是另一家卻只賣一個十二元,牛肉麵更誇張同樣的分量、味道也差不多,價格相差到四五十元,這其實表示有些如實反映成本,有些則是利潤取向。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為了更高的利潤我將價格提高,讓消費者花費更多的錢,後來錢愈來愈不夠用,政府企業只好加薪調薪,表面上薪水愈來愈高,其實是錢愈來愈薄、愈來愈不夠用!
所以在某些程度上,很多人都是物價上漲的幫凶,他們不肯合理的反映成本,反而漫天哄抬、賺取暴利,然後政府的行政效率都花在解釋數據、當事後孔明,從來沒有想過去抓出那些在成本和利潤取得巨大價差的中盤商?還是因為這些人知道遲早政府會來處治,老早就將政治獻金保護費上繳了上去,保個一路平安?
很多人賺取不該賺的利潤,說是為了反映成本,可是又不敢讓人知道成本有多少?只會在那邊哭窮,然後將這些想要獲得的高額利潤轉嫁在消費者身上,如果經濟用大海來比喻,每個人為了自身的利益提高價格,並不是為了反映成本,就好像倒一些水到大海裡面,積少成多海平面愈來愈高,到最後大家就活不下去了。
這其實就是一種蝴蝶效應,每一個人都彼此連動,在當中扮演一個角色,只是我們不解的是,生活日用愈來愈高,到底是為了反映成本?還是為了滿足一些貪心不足、只為了自身創造最大利益的傢伙。
在台灣什麼東西都有人炒作,房價老早就被炒了起來,然後一些日常用品像蒜頭、雞蛋也有人在炒作,說是為了反映成本大概沒有人會相信,最主要還是在透過供需失衡來賺取巨大的價差,然後物價上漲、生活花用愈來愈不足的整體影響是一點也不關他們的事。
做生意本來就將本求利,可是我們很少看到物價回穩、原物料降價後,多數商家願意把售價調回去,體貼消費者賺錢的辛苦,可是利潤這件事怎麼說呢?同樣的一餐飯,售價相差幾乎十幾二十元,這些利潤積少成多,究竟是進了誰的口袋?
消費行為本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只是我想說明的是,大家都感受到物價上漲,其實大家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幫凶,因為對於那些刻意漲價、只想賺取利潤的商家,我們因為嘴巴控制在別人身上,所以妥協,覺得沒關係,然後大家有樣學樣,到最後整個經濟消費水漲船高,能怪得了誰?
所有的利潤應該有其合理性,因為在經濟社會息息相關的狀況下牽一髪而動全身,更何況牽了好幾千萬根頭髪,這種見微知著的道理,其實政府機關應該最明白,無奈它忙著討好它少數最有錢的選民兼贊助者,大概也沒什麼時間管這檔子事。
經濟生活只有兩件事,工作賺錢叫開源,降低生活用度叫節流,每次政府一說要調薪我就覺得情況不妙,因為物價上漲有時是調薪跟不上的,再來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最後一定是消費者概括承受漲價的費用。
如果從節流開始呢?社會住宅降低買房租房的成本,在民生用品盡量不要造成一般老百姓錢不夠用的問題!然後把那些專門賺容易錢,造成社會不公的房東們找出來,訂立一個合理而且公平的標準,如果你房租收得愈貴,你繳稅繳得愈多,而且要切實執行,這些細部的規畫執行我相信政府機關裡面聰明的人那麼多,一定想得比我周全千百萬倍,問題在於願不願意負起一個廉能政府照顧老百姓的責任,這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