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三億的國片『當男人戀愛時』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新聞得知它的票房破三億時,確實滿驚訝的,畢竟這應該算是一部韓國片的翻拍片,將台灣文化重新置入包裝;當然不得不說男女主角選的好,男的帥女的漂亮,兩人看起來都很有個性。
邱澤從「小資女孩向前衝」的偶像劇開始,我就有一直在看他的作品;他剛出道時是以台灣瀧澤秀明的稱號讓一堆小女生著迷。
但我認為他本身不管是賣相還是氣質都很有男女通殺的可能性,並不是模仿誰成名的。
他也有到對岸去發展,應該是演出不少作品吧,但一直被定位在霸道總裁的角色上,其實看多了也會疲乏。
一個先天條件這麼好的演員,本來就該像日劇天王木村拓哉一樣,多嘗試演出不同的角色,跨領域表演,讓觀眾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後來,邱澤回台灣發展後 (因唐嫣事件嗎? 我不清楚),終於讓大家看到他的努力及可能性,一舉在金馬獎拿下影帝,同時在之前也已經拿到金鐘獎男主角獎,雙料冠軍。
我個人是很喜歡邱澤的,也希望他能帶給我們更多不同層次的電影及電視劇,成為我們這個世代台灣電影圈的代表人物。
回到電影本身,我確實沒有很懂為何每次電影演出類似 8 + 9 的角色時,就相對容易得到共鳴,票房也比較容易衝高。
這感覺好像早期香港的古惑仔上映必賣,搞的大家以為香港都古惑仔一樣,後期香港電影比較多的題材就是在警匪片中間打轉。
而台灣的電影從海角七號、角頭到現在這部片,難道會賣座的電影都是類似的題材嗎? 不禁讓人疑惑。
不過日本電影也有同樣的問題,拍甚麼都好像在演日劇的特別版或動畫片,它們的戲劇跟動畫太成功,結果連電影風格都往那個保證賣座的方向靠攏。
說到這邊,就要誇讚一下台灣的戲劇,在偶像劇熱潮過去,沈澱下來後,反而造就這幾年多元題材的發展。
可能是因為現在有串流平台助陣,當台灣戲劇有足夠的預算,以及連結國外發展經驗後,爆發力驚人,最近都有讓人驚豔的作品誕生,而且叫好又叫座。
慢慢地我們也跟日本一樣,可以從職人劇中看到不同職業的發展軌跡及不同理念的衝擊,而不單純是在愛情上面打轉。
從人物故事發展中所看到的社會問題,令人從中得到反思,說不定還會掀起新一波的社會運動。
最後,也期待邱澤能再帶給我們更好的作品。
閱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得別人經驗,培養閱讀能力,一生受益。但要記住,別只讓自己的大腦永遠處於「輸入狀態」,要適當地「輸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輸入,再利用寫作輸出,就像「費曼學習法」說的一樣,教授到別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是領悟了這門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