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慮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思慮之政,謂思近慮遠也。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故君子思不出其位。」
嚴格說起來,思跟慮本身是同義,不過現代使用習慣上,慮會多一點負面意義,思比較中性。就像諸葛亮在這邊提到的「遠慮近憂」。
「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是易經的句子,是易經就是一句話有三千六百五十種解法的意思。最普遍字面上的意義,就是君子的「心理活動」,不會超出自己的本分。
你不會去想總統該怎麼當,黑奴有多可憐,也不會想著今天晚上要去偷拍外流網站看看。
管好你自己,謝謝。
對不起我先管管我自己。
諸葛亮在兵法之中提到這個「不出其位」,是什麼樣的用意?
我們繼續往下看。
「思者,正謀也;慮者,思事之計也。非其位不謀其政,非其事不慮其計。」
思,是你所思考的事物本體。
比方說,今天中午要吃什麼。
慮,則是關於這件事的計算跟規劃。
比如說,去三商巧福吃牛肉麵,雖然沒有很好吃也不算便宜,但是至少有冷氣可以吹。可是走過去要曬十分鐘的太陽,來回加上吃飯午休時間幾乎都結束了。還不如多花幾十元叫外送在公司等吧。
今天如果你帶了便當,然後在那邊幫同事幫同學想中午要吃什麼。那就是非其位而謀其政。
明明該考慮中午吃什麼,卻先想晚上要好料搭車過去要花多久走路還是搭公車比較好。那就是非其事而慮其計。
「大事起於難,小事起於易。故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這裡的難易,看成複雜跟簡單比較方便。
要思考一件有利的事,一定要考慮它的負面影響:前面的例子就講了。
要思考一件事情的成功,就必須先考慮它的失敗。
這倒不是耍嘴皮,其實有點不一樣。
同樣看上面的例子,叫外送「成功」的話,那就爽了。問題是,你有沒有想過叫外送可能的失敗?
先想失敗是什麼:送不到,送來太晚午休都結束了。
為什麼會招致這樣的失敗?外送員同時拿幾個人的單,分送,就容易發生。
考慮到這點,提高外送成本使用直送服務,就降低了機率。
外送員可能在途中發生事故或問題?挑選好的外送員不要鬧了。但是你可以挑選盡量鄰近的店家,減少路途的同時也會降低變數。
怕太晚,預約提早也是個處理。
所謂的思考失敗,除了包含失敗的類型,失敗的原因,其實還應該思考「失敗的代價」。
如果失敗的代價只是二十元,你就不應該花五十元來避免這個類型的失敗。
「是以九重之台,雖高必壞。故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後。」
九重的高台,想成九層塔吧不是吃的那種,雖然又高又漂亮,但它是會壞的。
嗯?這是廢話,要跟前面那句連在一起看:看到漂亮又高聳的高台,你要去想如何避免它的崩壞。
這很明顯不只是說建築,也在說國家與政權。
而避免九重台的崩壞,你就要注意基座。所以仰望高處時,不能忽略低處;看著前方,也不要忽略背後。
「是以秦穆公伐鄭,二子知其害;吳王受越女,子胥知其敗;虞受晉璧馬,宮之奇知其害;宋襄公練兵車,目夷知其負。」
這就是四個典故,在說看著好處看著成功看著利益的同時,思考失敗的情況。
秦穆公伐鄭就我所知,二子不是他的兒子,應該是百里奚跟蹇叔,他的兩大老參謀。
當時是有鄭國人來說他是管城門的,秦國打來他就可以開門,穩的。
秦穆公問兩老意見,老人家表示,鄭國那麼遠打了哪可能有利益,而且有人願意賣這小小鄭國,難道沒人想要出賣過秦國嗎?
後來秦穆公照樣出兵,但碰上愛國商人弦高,就轉了個車頭,去吃晉國的小朋友。晉襄公大怒,當時他正在服晉文公的喪,直接來個哀兵必勝大破秦軍。
吳王受越女這個大家都知道,就是西施的故事。
宮之奇可能不算有名,不過你看到虞國跟晉國,可能就猜到成語了:「假虞滅虢」。是說後來也很多人乾脆不提虞。
宋襄公這個也是知名故事其實,啊他就春秋五霸霸不起來那個。
目夷則是靠腰叫他不要去搞會盟的臣子。
有沒有以天子之名會盟諸侯,就是春秋霸主認定的標準。跟他們實際的能量有多大並不會劃上等號。
「凡此之智,思慮之至,可謂明矣。夫隨覆陳之軌,追陷溺之後,以赴其前,何及之有?故秦承霸業,不及堯舜之道。」
以上四個案例的五位智者,他們的思慮之周到,就是很明白的範例。
跟隨著翻覆的馬車所走的軌道,追在已經掉入陷阱或是溺水的人後方,走相同的道路前進,是想要去哪裡?
所以說,秦國繼承春秋五霸的做法,沒辦法建立堯舜那樣的盛世啊。
「夫危生於安,亡生於存,亂生於治。君子視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
我在說的道理就是,安全的環境中,會產生危險。只要是生存著,就必然會面對死亡。治世底下,同樣隱藏著不安定的因素。
能夠從小地方明白重點,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尾的人來思考計算,才能扼殺禍亂於襁褓之中。
這,就是思慮之政。
還有一篇,十六策就結束了。後面剩的是將苑,每篇都比較短,應該會多篇綑綁在一起做翻譯。
它們合在一起的版本,就被稱為《兵法二十四篇》。
不過看到這裡,我有些話想說。
目前為止《便宜十六策》確實是更適合的名稱。
諸葛亮不是神仙,並沒有在說什麼無上大愛無上大道的事情。雖然我前面說,這些篇章像是給阿斗的教科書,但其實用「對策」來說更符合時代與地位。
為什麼要去推測這些篇章產生的時間?就是它們剛開始看還像是通論,但慢慢走下去很明顯就是針對某些事情提出的應對手段。
軍非常法,所以諸葛亮從常法開始說,要君主知道非常時行非常事。
《孫子兵法》比較接近通論,講的層面廣,應用也方便。幾乎可以當工具書來使用。而《便宜十六策》則其實就是講「北伐怎麼打下去」跟「國家如何治理」而已。
對諸葛亮來說,這就是一體的兩面。所以文章整體會有點像一邊教小孩吃飯一邊教他擦屁股。
給任何管理者看,大概就是一個「朕知道了」。
阿斗也是,他並沒有照辦,就只是好啦我知道你要繼續打你就打吧。
不過我很喜歡這種風格。
等到完結,或許再來聊聊從作品中認識的諸葛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