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出任何決定前,先想想你是誰吧。推介好書,《記得你是誰- 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2023/06/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記得你是誰- 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作者:Daisy Wademan
在哈佛商學院有一個傳統,就是每一科的最後一課,任教的教授會對着台下的學生,說一段關於他自己的故事。侃侃而談,可能是一件生活軼事,一個趣聞,或者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提醒大家不要再重蹈覆轍,抑或可以學到些什麼。教授們有些緊緊握着手稿,有些兩手插袋,滿懷自信,抑揚頓挫,道出一段在書本課堂中也給不了的人生智慧。本書摘錄教授在最後一課的分享的哲理,從開拓視野,到管理自我,領導他人,建立原則,一共四個方面。
翻開這本書的序錄,才知道之後的章節都是從商學院的教授分享,心想一定是充滿商業味道的專業名詞,各種公式及計算,如何在社會闖出一片天,賺取更多的金錢成為一個名成利就的,所謂成功人士。不然的話,一定是如何在複雜的人事關係中生存。帶着這從前設中閱讀第一個故事後,便打破了這個前設的框框。
在這裏我分享一個章節吧,正如書名,記得你是誰。
引述教授的經歷,他來自一個人才輩出的家庭,一位兄弟是大學校長, 另一位是著名的醫生兼醫學教授,一切歸功於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他的母親亦對子女的期望甚高。教授從小都會被媽媽「洗腦式」教育,每天早上離開家的,她都會叮嚀道,今天是要出門去當領袖的,要明辨是非,不要被別人牽着鼻子走,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家人的名譽,爸媽的期望和夢想,不要忘記你是誰。
來自母親從小灌輸這種觀念,對於還拿着母親做的飯盒去上學的教授,確實是摸不著頭腦。但事實是在潛移默化下,確實對於他日後待人接物,處理手法上起了點作用。
在現今社會中或是在網絡上,現在都缺乏了點責任感,好像在討論區上的留言,你對某個素未謀面的人破口大罵,對她或者他的外貌,言行,作出不禮貌的批評。可能只是你不喜歡這個人的語氣,外貌,衣着,或者這個人說了點不中聽的說話,與你的立場不一樣。可能會令你舒服些,作為一個情緒宣洩的出口,對於她/他來說,可謂一種功德。不論在現實社會或者在網絡上,應該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因為你的背後,除了你自己之外,還背負着對兄弟姊妹,父母,朋友,整個社會的責任。所以應該在作出任何決定前,先想想你是誰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0後白羊生活台
90後白羊生活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