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上個世紀開始,許多以胡適和魯迅為首的知名文學家提議廢除漢字。他們當初提出廢除漢字的理由。表達一件事情需要花費更多時間。過去用手寫可能只需幾個字母就能完成的事情,寫成漢字卻需要很多筆畫。現在大家都用鍵盤輸入,這種差異更加明顯。不僅需要打很多字才能換一個漢字,換完後還要選擇同音字。

我個人非常討厭文言文,總覺得為什麼不能像英文那樣說什麼寫什麼,把精力花在讓句子有更好的邏輯結構上。現在那些文言文根本沒有用處,學習文言文簡直是浪費生命。

每次看到有關保留漢字的言論,理由都是要保留中國的美學(毛筆字)和傳統文獻閱讀能力等。我覺得這些理由都是基於情感而非務實。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發音、文法和文字是三個不同領域。除了使用象形文字的民族以外,幾乎所有民族都使用拼音文字,將發音和文字綁在一起。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會說就會寫。大部分人往往不會去想拼音文字的壞處。

其實壞處很容易想到,“只要會說就會寫"的相反就是"發音不一樣就不會寫”。看看現在的歐洲和古代的中國,每個區域(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方言),尤其是中國有許多子語系。以閩南語為例,不僅發音不同,連文法都不太一樣。以歐洲為例,西班牙人看到字母E時,固定會發出I的音。即使是共同使用同一種語言的英國和美國,對於字母A的發音也不同。如果要管理這樣的國家,溝通成本就會非常高。也因此,即使英國脫歐了,歐盟共通語言仍然必須是英文。


但是,在資訊科技發達之前,有辦法讓各地保留各自的語言(方言),並進行大範圍的溝通嗎?各位從我的題目應該能看出答案:漢字,或者應該說象形文字。


這種觀念即使在今天也還在使用,例如通訊軟體中使用的表情符號。這些符號不需要懂其他國家的語言就能看懂。漢字只是為這些符號建立了更有系統的表達機制,讓不同語言的人看到同一個符號時能夠理解同一個意思。例如,在明治維新之前受過高等教育的日本人能夠看著漢字文言文念著日語發音並理解文章內容。我曾經看過日本節目,用日文解釋漢字結構中的哲學含義。這就是象形文字發揮作用的地方。而同時期的拉丁文,由於羅馬帝國崩潰而沒人講拉丁文,因此不再被使用。


二十世紀初期,許多語言學家都推崇一種新的"世界語",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原因是讓所有人從發音學重新學習一套發音系統太困難了,卻沒想到發音只是溝通工具的一部分。而一千年前的中國就透過所謂的文言文,用最短的文字跨越各地方言的限制達到溝通目的。


今天即使科技發達,翻譯軟體越來越厲害,但由於文化差異和發音學差異,常常還是會有很多失誤。唯有把發音和閱讀分開才能讓大家看著同一篇文章理解同一件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ilosi Kuo的沙龍
2會員
9內容數
hilosi Ku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1
近年來Agile  methethology的風潮席捲全世界軟體業,弄得好像哪個公司不懂Agile就落伍了一樣。我的公司現在也讓很多專案用Agile的方法做。我本人也是Agile methodology的信奉者。 最近有人問我說,為什麼大型套裝軟體的案子不能用Scrum (Scrum是Agile
2023/08/21
近年來Agile  methethology的風潮席捲全世界軟體業,弄得好像哪個公司不懂Agile就落伍了一樣。我的公司現在也讓很多專案用Agile的方法做。我本人也是Agile methodology的信奉者。 最近有人問我說,為什麼大型套裝軟體的案子不能用Scrum (Scrum是Agile
2023/08/21
十五年前,一雙NIKE Air Jordan鞋子售價約三四千台幣,而一個液晶螢幕售價約兩萬台幣。然而,時至今日,一雙NIKE Air Jordan鞋子售價約四五千台幣,而一個液晶螢幕售價僅約兩三千台幣。這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呢? 當我曾在一家球鞋OEM公司負責專案時,NIKE嚴格要求所有有瑕疵的鞋子,
2023/08/21
十五年前,一雙NIKE Air Jordan鞋子售價約三四千台幣,而一個液晶螢幕售價約兩萬台幣。然而,時至今日,一雙NIKE Air Jordan鞋子售價約四五千台幣,而一個液晶螢幕售價僅約兩三千台幣。這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呢? 當我曾在一家球鞋OEM公司負責專案時,NIKE嚴格要求所有有瑕疵的鞋子,
2023/08/21
當我們在談Lean的時候,常常會提到標準化和改善這兩個精神。大家有沒有發現標準化和改善之間有衝突。就像自由和法治從某個角度來看是衝突的一樣。大家要標準化就是因為大家行為不一致;改善就是因為被標準化的規則沒有效率。也就是lean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自相矛盾的方法論? 我的堂弟曾經在網路上發表一套想
Thumbnail
2023/08/21
當我們在談Lean的時候,常常會提到標準化和改善這兩個精神。大家有沒有發現標準化和改善之間有衝突。就像自由和法治從某個角度來看是衝突的一樣。大家要標準化就是因為大家行為不一致;改善就是因為被標準化的規則沒有效率。也就是lean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自相矛盾的方法論? 我的堂弟曾經在網路上發表一套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其實,簡化文字的想法是與五四新文化運動思潮同時出現的,它與白話文運動、文學大眾化、普及教育、破除封建社會等觀念都是當時知識分子所重視的議題⋯⋯
Thumbnail
其實,簡化文字的想法是與五四新文化運動思潮同時出現的,它與白話文運動、文學大眾化、普及教育、破除封建社會等觀念都是當時知識分子所重視的議題⋯⋯
Thumbnail
求學過程大家應該都有讀過「文言文」,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最頭痛的課業之一! 為何古人會廣泛使用文言文這種體裁? 是因為當時對話的方式嗎? 抑或是有其他原因? 古人不用文言文說話?! 筆者曾有朋友刻意模仿文言文說話,卻
Thumbnail
求學過程大家應該都有讀過「文言文」,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最頭痛的課業之一! 為何古人會廣泛使用文言文這種體裁? 是因為當時對話的方式嗎? 抑或是有其他原因? 古人不用文言文說話?! 筆者曾有朋友刻意模仿文言文說話,卻
Thumbnail
寫出來發現,這篇文章純屬找駡。行吧,歡迎反駁,有理有據就算是吵起來我也喜歡,因爲對完善想法有益;也依然歡迎無故謾駡,前提是您得罵得過我~ 一、中文的局限 二、漢字拉丁化 三、漢語是否需要結構性改革
Thumbnail
寫出來發現,這篇文章純屬找駡。行吧,歡迎反駁,有理有據就算是吵起來我也喜歡,因爲對完善想法有益;也依然歡迎無故謾駡,前提是您得罵得過我~ 一、中文的局限 二、漢字拉丁化 三、漢語是否需要結構性改革
Thumbnail
台語到底是欲用啥物字來寫?是教會兮羅馬字,抑是漢字較好咧?前一陣子,關於台語書寫的未來,是要走向全羅馬字呢?漢字是否應該從台語消失?
Thumbnail
台語到底是欲用啥物字來寫?是教會兮羅馬字,抑是漢字較好咧?前一陣子,關於台語書寫的未來,是要走向全羅馬字呢?漢字是否應該從台語消失?
Thumbnail
白話文霸權下,您應該知道的文言文價值究竟是什麼? 且看內文為您娓娓道來!
Thumbnail
白話文霸權下,您應該知道的文言文價值究竟是什麼? 且看內文為您娓娓道來!
Thumbnail
任何民族都有其自身發展出的文化, 所謂文化, 簡言之就是生活方式及其所創造之典章制度, 文物乃至思維邏輯, 但這些都會邊受到其生存空間自然條件的制約, 因此不同生存空間的民族, 會產生不同形式的文化, 也因此「文化」只有不同而無優劣之分, 不過文化中所創造的物質部份, 則是可以比較其優劣.  因此
Thumbnail
任何民族都有其自身發展出的文化, 所謂文化, 簡言之就是生活方式及其所創造之典章制度, 文物乃至思維邏輯, 但這些都會邊受到其生存空間自然條件的制約, 因此不同生存空間的民族, 會產生不同形式的文化, 也因此「文化」只有不同而無優劣之分, 不過文化中所創造的物質部份, 則是可以比較其優劣.  因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