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篇】四大臨床心理師職場困境悄悄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即將在7/16 上午9:00-12:00 與『台中市臨床心理師公會』聯合舉辦了一場『把自己經營成一件商品-從生涯到職涯 你就是品牌』線上工作坊。在會前問卷中,特別調查了參加的心理師,了解目前他們在職場上曾經想過甚麼樣的問題。(各位讀者也可以看看,你是否在工作中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想法)
主要的內容,包括薪資、工作內容、主管管理等9項問題,以了解這些問題對於參加者的困擾,同時這些問題也是心理師的職場常見的心裡話。以下便是最多臨床心理師職場困境排行前四名的問題。
  1. 擔心離開現在的工作之後,薪水不能如現狀,以至於不敢離開現職
這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問題,也是很容易出現盲點之處,會出現兩個盲點:第一個盲點在於,心理師因為習於學校所學、機構(醫院)所作的,都是心理諮商和心理衡鑑,以致於我們普遍認為離開現職還是只能作這兩項工作,然而社區的衡鑑比例不多,又有其他心理師在做諮商。所以,出去外面之後,自覺勝不過別人,所以不敢離開。其實心理師這個牌照就可以做很多我們在組織內未曾想過的工作,而且也比別人更有勝算,只要認真經營,其實還是會有另一片天空。 第二個盲點則是薪資問題,在之前的文章裡,曾經探討20年的薪資都一樣的問題,後來也有有同行在群組中討論臨床心理師的時薪,計算了一下發現,合時薪約為200元左右,讓群組中的夥伴氣餒不已。如果離開了組織又是如何呢?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3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認識我的人可能知道我的另一份主業是『失智症應對的策略思維』的版主。最近有機會跟「大人學」合作線上課程,與內容編輯討論課程內容,大致上大約在半年之後,「失智症照顧」的線上課程就可以上架了。而這篇文章不是要跟大家推銷課程,而是要跟大家分享在過去觀察和現在合作上發現到幾個線上課程製作者的誤區...
醫事人員在定位自己價格前,需要想到我們能夠提供多少的價值,當自己能提供越高的價值,對方才有可能回饋給你相對的價格。 在本文以醫事人員常有演講或是課程的邀約作為例子,分析如何在過程中讓自己增值,以致於主辦單位願意經常想到你,主動找你去為他們單位服務,甚至因此而提高你的價格... 治療所/諮商所
家旁邊新開了一家「全X」,大約在幾個月之後,旁邊又跟進了另一家「統X」。相對而言,剛開的「全X」因為先設立,所以她選址邊間,無論是直的路、橫的街都可以看到他們家的招牌,而後來的「統X」只能開在他的旁邊,而且相對於「全X」,「統X」大約只有他的1/3空間,又只有一面臨路,而它前面的招牌又恰巧被路樹遮住
最近常追蹤的幾個臉書粉專,流傳著由百萬youtuber老高與小茉製作的影片【真正的人生攻略,這一期也許你會看了又看!】,這集的內容主要是介紹運氣與能力,透過『搞笑諾貝爾獎』的研究發現運氣的規則(歡迎大家有興趣去看),總共的觀看人次接近400萬次。 在個人品牌上面,一直鼓勵專業人士可以有內容產出..
最近周遭遇到幾個離開原職場(或是想要異動)的心理師,都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A 心理師,在公家機構已經待到退休,在退休前我們還坐在一起討論面對退休該做哪些預備,而前幾天,知道她退休之後,去私人機構做兼職的心理師! B 心理師,原本是行動心理師,這幾年環境中年輕的心理師越來越多,...
最近有機會跟一個過去同事聊到,他學習的方式,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一件事情,原因在於他需要弄懂所有事情都來龍去脈,書上的理論,才會覺得踏實!聽到這樣的學習模式,我才驚覺為什麼很多醫事人員不容易作個人品牌的原因...
​認識我的人可能知道我的另一份主業是『失智症應對的策略思維』的版主。最近有機會跟「大人學」合作線上課程,與內容編輯討論課程內容,大致上大約在半年之後,「失智症照顧」的線上課程就可以上架了。而這篇文章不是要跟大家推銷課程,而是要跟大家分享在過去觀察和現在合作上發現到幾個線上課程製作者的誤區...
醫事人員在定位自己價格前,需要想到我們能夠提供多少的價值,當自己能提供越高的價值,對方才有可能回饋給你相對的價格。 在本文以醫事人員常有演講或是課程的邀約作為例子,分析如何在過程中讓自己增值,以致於主辦單位願意經常想到你,主動找你去為他們單位服務,甚至因此而提高你的價格... 治療所/諮商所
家旁邊新開了一家「全X」,大約在幾個月之後,旁邊又跟進了另一家「統X」。相對而言,剛開的「全X」因為先設立,所以她選址邊間,無論是直的路、橫的街都可以看到他們家的招牌,而後來的「統X」只能開在他的旁邊,而且相對於「全X」,「統X」大約只有他的1/3空間,又只有一面臨路,而它前面的招牌又恰巧被路樹遮住
最近常追蹤的幾個臉書粉專,流傳著由百萬youtuber老高與小茉製作的影片【真正的人生攻略,這一期也許你會看了又看!】,這集的內容主要是介紹運氣與能力,透過『搞笑諾貝爾獎』的研究發現運氣的規則(歡迎大家有興趣去看),總共的觀看人次接近400萬次。 在個人品牌上面,一直鼓勵專業人士可以有內容產出..
最近周遭遇到幾個離開原職場(或是想要異動)的心理師,都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A 心理師,在公家機構已經待到退休,在退休前我們還坐在一起討論面對退休該做哪些預備,而前幾天,知道她退休之後,去私人機構做兼職的心理師! B 心理師,原本是行動心理師,這幾年環境中年輕的心理師越來越多,...
最近有機會跟一個過去同事聊到,他學習的方式,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一件事情,原因在於他需要弄懂所有事情都來龍去脈,書上的理論,才會覺得踏實!聽到這樣的學習模式,我才驚覺為什麼很多醫事人員不容易作個人品牌的原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臨床心理師節怎麼來的? 你有好奇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的差異嗎? 如果是考生,可以怎麼協助自己選擇合適的職系呢?
Thumbnail
職業生涯諮詢師這個職業在國內算是近年興起的職業,諮詢師可以為來訪者帶來什麼協助?又應該具備什麼專業呢?
Thumbnail
職涯諮詢與心理諮商有著深層的差異。本文探討了職涯諮詢師與心理諮商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職涯諮詢系統的開發者,職游團隊和該系統所引入的六大性格理論。閱讀本文將幫助您更好地瞭解職涯諮詢的獨特價值和應用。
Thumbnail
       在執業的日子裡,每次初談都會感受到來訪者的疑惑:「好吧,我踏出第一步預約了,但心理諮商會是什麼樣子?要做什麼?」。接著,另一個常見的期待是「心理諮商,是不是心理師可以給我很多建議?」。
Thumbnail
接近30歲的職場人,在考慮轉換跑道專攻心理諮商時,難以決定。這篇文章提供了給予的建議和反省,藉此來解答這個疑問。
Thumbnail
職場諮詢由「產業分析」、「職場技巧」及「個人心理」等三層面構成,也等同社會心理學強調的三元素:「情境」、「團體」、「個人」。我不是走工商的,產業分析弱,而中年轉業我覺得「產業分析」要強。 這涉及「生存焦慮」,要顧慮的很多
Thumbnail
已開工一個月有餘,開始感受到預約諮商的各行各業「壓力山大」,也遇到許多不曾諮商的民眾問我:「工作上的問題,諮商真的有幫助嗎?」,一起聊聊吧。
Thumbnail
近期隨著轉職潮興起,轉職需求也大大提升,職涯諮詢師、心理諮商以及職涯顧問。 可能有人會困惑,轉職為什麼需要這些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的差異為何? 這篇整合了作者職涯諮詢幾年的經驗與觀察,整合出完整的諮詢,希望幫助你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臨床心理師節怎麼來的? 你有好奇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的差異嗎? 如果是考生,可以怎麼協助自己選擇合適的職系呢?
Thumbnail
職業生涯諮詢師這個職業在國內算是近年興起的職業,諮詢師可以為來訪者帶來什麼協助?又應該具備什麼專業呢?
Thumbnail
職涯諮詢與心理諮商有著深層的差異。本文探討了職涯諮詢師與心理諮商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職涯諮詢系統的開發者,職游團隊和該系統所引入的六大性格理論。閱讀本文將幫助您更好地瞭解職涯諮詢的獨特價值和應用。
Thumbnail
       在執業的日子裡,每次初談都會感受到來訪者的疑惑:「好吧,我踏出第一步預約了,但心理諮商會是什麼樣子?要做什麼?」。接著,另一個常見的期待是「心理諮商,是不是心理師可以給我很多建議?」。
Thumbnail
接近30歲的職場人,在考慮轉換跑道專攻心理諮商時,難以決定。這篇文章提供了給予的建議和反省,藉此來解答這個疑問。
Thumbnail
職場諮詢由「產業分析」、「職場技巧」及「個人心理」等三層面構成,也等同社會心理學強調的三元素:「情境」、「團體」、「個人」。我不是走工商的,產業分析弱,而中年轉業我覺得「產業分析」要強。 這涉及「生存焦慮」,要顧慮的很多
Thumbnail
已開工一個月有餘,開始感受到預約諮商的各行各業「壓力山大」,也遇到許多不曾諮商的民眾問我:「工作上的問題,諮商真的有幫助嗎?」,一起聊聊吧。
Thumbnail
近期隨著轉職潮興起,轉職需求也大大提升,職涯諮詢師、心理諮商以及職涯顧問。 可能有人會困惑,轉職為什麼需要這些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的差異為何? 這篇整合了作者職涯諮詢幾年的經驗與觀察,整合出完整的諮詢,希望幫助你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