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3 人際彈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常常在群體和朋友之中,覺得自己偏向是帶頭娛樂的小開心果,於是著重在表達開心、散播快樂的情緒,但是卻也忽略自己在大家相處時,感受到的不開心,以及不知道如何好好表達自己對於那些不舒服的部份的感受。
當和P聊起和朋友相處時,會碰上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時,但自己始終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或是消化,我思考,我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是不是缺少了坦然以對的彈性。
隨著年紀漸長,發現,比起和朋友大聲笑鬧,更珍貴的竟是,好好地把內心話講出來,無論是那些讓自己感動的、感謝的;難過的、傷人的、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如果能跟朋友好好地講出來,一起度過那個攤開自己、拔刺的過程,進而更理解彼此的內心世界,讓關係更加緊密。
另一方面體會到的則是,每個人在和其他人相處時,總有各種情緒的產生,因此我們才需要和其他人相處接觸,去體會喜怒哀樂各種情緒,並消化,但我卻經常將自己一股腦的沉浸在喜樂裡,諷刺的是,有時我自以為的喜樂,卻可能對朋友、身邊的人造成了不舒服,而不自知。和朋友聊天時,偶爾的開開玩笑、碎嘴和貧嘴,聊起過去的事,又或是用自己以為親近的相處方式,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的模式,種種諸如此類。
回想起來也會覺得,自己過去也受到了朋友種種包容,因為彼此是朋友,所以我們彼此都在這段珍視的關係中,盡力去取得平衡。
而我自己也該升級彈性、提升EQ,當碰上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話題或是字眼,將情緒移除,用更遠觀幽默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將自己的情緒縮小、眼界放寬,把自己從那小小的、帶刺的牢籠解脫。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pirits Muse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事情不走在自己預設的軌道上時,因此產生了不舒坦的感受。 當下才知道,原來事情發展跟自己想像不同的時候,情緒會很不講理、很直覺的衝出來。 感受著轉念帶來的彈性...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快樂,過得快樂最重要」 「但是不是我們過度在乎快樂,會放大自己的感受」
重新去感受生命裡,最重要的事情。 寫下自己最真實、最有共鳴的價值觀。
你可以選擇用你喜歡的方式 創造你想要的生活(!)
來自他人的生命體驗 他們嘗試列出16項她們各自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再一次一次的刪減,然後留下最重要的三個。 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阿~原來~這三件就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視的 那我呢? 是什麼?
你是否曾想過,30歲的自己,或是5年後,10年後會是甚麼樣子呢? 帶著甚麼樣子的氣場、是否和自己預想的模樣相同、是否帶著自己也珍惜的人格特質?
當事情不走在自己預設的軌道上時,因此產生了不舒坦的感受。 當下才知道,原來事情發展跟自己想像不同的時候,情緒會很不講理、很直覺的衝出來。 感受著轉念帶來的彈性...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快樂,過得快樂最重要」 「但是不是我們過度在乎快樂,會放大自己的感受」
重新去感受生命裡,最重要的事情。 寫下自己最真實、最有共鳴的價值觀。
你可以選擇用你喜歡的方式 創造你想要的生活(!)
來自他人的生命體驗 他們嘗試列出16項她們各自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再一次一次的刪減,然後留下最重要的三個。 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阿~原來~這三件就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視的 那我呢? 是什麼?
你是否曾想過,30歲的自己,或是5年後,10年後會是甚麼樣子呢? 帶著甚麼樣子的氣場、是否和自己預想的模樣相同、是否帶著自己也珍惜的人格特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由於我天性敏感容易想太多卻又不作為,造成現在所說的內耗人士,導致書讀不進去,和朋友在一起也都在檢討自己,玩不開,容易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自己想了好久好久,也會因為自己說出去的話而懊惱至少一天,這讓我變得說話小心,與人的距離有種模糊的界線。 於是我對心靈成長類的話題特別感興趣,而且不僅僅是雞湯,還要實際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對不當的玩笑和衝突,這些情況不僅讓人感到不適,還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傷害。本文探討如何冷靜應對這些情境,透過確認感受和理性表達來減少傷害,同時強調在華人社會中對於情緒表達的文化侷限。理解個人的情緒需求和互動的風險,能幫助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希望讀者能學會在面對不當玩笑時做好應對。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人們對情緒釋出,真的非常的奧秘,一個心情一來便可以改變關係狀態,尤其當人們彼此都不太熟的狀態,就是因為不熟更要仔細觀察,掌握最適當平衡。 上面說的平衡是指溝通,最舒適溝通取決雙方兩者之間對於界定,有些會認為沒有什麼重要而隨性聊天,如有共識便可以兩者愉快地對談。 但有少部分人彼此都不熟的狀態就因為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中,急於對方顧自己,打斷對方,往往是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本文探討如何克服不安全感,及時應對並積極追求安全感,轉變溝通方式。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在別人的帳號裡看見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少了點什麼。我這個人可以說相當兩極,在很好的親朋好友面前總是能玩得非常開,而與頻率不合的人相處則基本上不發一語,把握每一個不說話的時刻,不論是其他人實在讓自己沒有興致,或是自己太內向的關係。 許多親朋好友說過我是很乖的人,基本上不會違背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前陣子跟姐妹聊到柔軟的心這議題。 我們討論的倒不是柔弱,也不是容易受外界影響而無法堅持意志的心軟。 一顆柔軟的心,感受力與同理心都強,接觸連結的感知也深,就像海綿能吸收接受真理。視野變得寬廣後,回過頭來就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而能更謙卑順服。 而反方向剛硬的心,是不是像手上的繭層層變厚的道理。人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中的挑戰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壓力與情緒波動。本文分享如何認識自身問題及處理關係危機的方法,並鼓勵讀者以寫作的方式釐清內心。內文也提到心理學書籍《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觀點,並分享我調整內心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由於我天性敏感容易想太多卻又不作為,造成現在所說的內耗人士,導致書讀不進去,和朋友在一起也都在檢討自己,玩不開,容易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自己想了好久好久,也會因為自己說出去的話而懊惱至少一天,這讓我變得說話小心,與人的距離有種模糊的界線。 於是我對心靈成長類的話題特別感興趣,而且不僅僅是雞湯,還要實際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對不當的玩笑和衝突,這些情況不僅讓人感到不適,還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傷害。本文探討如何冷靜應對這些情境,透過確認感受和理性表達來減少傷害,同時強調在華人社會中對於情緒表達的文化侷限。理解個人的情緒需求和互動的風險,能幫助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希望讀者能學會在面對不當玩笑時做好應對。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人們對情緒釋出,真的非常的奧秘,一個心情一來便可以改變關係狀態,尤其當人們彼此都不太熟的狀態,就是因為不熟更要仔細觀察,掌握最適當平衡。 上面說的平衡是指溝通,最舒適溝通取決雙方兩者之間對於界定,有些會認為沒有什麼重要而隨性聊天,如有共識便可以兩者愉快地對談。 但有少部分人彼此都不熟的狀態就因為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中,急於對方顧自己,打斷對方,往往是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本文探討如何克服不安全感,及時應對並積極追求安全感,轉變溝通方式。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在別人的帳號裡看見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少了點什麼。我這個人可以說相當兩極,在很好的親朋好友面前總是能玩得非常開,而與頻率不合的人相處則基本上不發一語,把握每一個不說話的時刻,不論是其他人實在讓自己沒有興致,或是自己太內向的關係。 許多親朋好友說過我是很乖的人,基本上不會違背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前陣子跟姐妹聊到柔軟的心這議題。 我們討論的倒不是柔弱,也不是容易受外界影響而無法堅持意志的心軟。 一顆柔軟的心,感受力與同理心都強,接觸連結的感知也深,就像海綿能吸收接受真理。視野變得寬廣後,回過頭來就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而能更謙卑順服。 而反方向剛硬的心,是不是像手上的繭層層變厚的道理。人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中的挑戰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壓力與情緒波動。本文分享如何認識自身問題及處理關係危機的方法,並鼓勵讀者以寫作的方式釐清內心。內文也提到心理學書籍《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觀點,並分享我調整內心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