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自己跟以前不一樣,不需要「改變」,只需要「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讀了許多書以後,多少會產生「我想要改變」的想法。書中描述的那個美好的樣子與自己的過去對比,真的不忍直視,都想找個洞鑽下去算了。但是,想像雖然美好,它卻像個頑皮的小孩,總是躲在角落裡,讓我找不著也抓不到。結果,讀書變成是在確認自己哪裡不夠好,引發更多焦慮。

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不行動呢 ?

因為,想要改變自己,就像是在否定過去那個待在安逸舒適區的自己。我們想一直待在那個熟悉和安全的地方,一步都不肯離開。

其實,想讓自己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不需要「改變」,只需要做出「選擇」。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我有 3 個建議 :

1 . 想像未來 : 想像自己已經選擇了某個方向,然後反過來思考,這個選擇可以達到什麼效果。積極樂觀的思考可以減輕壓力,提高創造力,對未來的美好想像可以帶來驅動自我的力量。

2 . 角色扮演 : 找到一位你欣賞和尊敬的人,觀察他們的行為和選擇。學習從不同的視角看同一件事,可以給你帶來新的啟發,幫助你做出不同於以往的選擇。

3 . 逆向思考 : 找到一些相反或對立的選擇,看看不同的選項和可能性,創新的想法往往來自於胡思亂想。

下次當遇到不順利的事情的時候,選擇你的態度,而不是改變你的態度 ; 肯定自己的進步,而不是否定過去的自己。

在舒適中只會停滯不前,在不確定中才能蓬勃發展,你認同嗎 ?

歡迎追蹤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by.harry/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by.harry/
Blog : 想讓自己跟以前不一樣,不需要「改變」,只需要「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利哥 | 下班後閱讀寫作
96會員
212內容數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2025/02/06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2/06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2/04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Thumbnail
2024/02/04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Thumbnail
2024/02/02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Thumbnail
2024/02/02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讀了許多書以後,多少會產生「我想要改變」的想法。書中描述的那個美好的樣子與自己的過去對比,真的不忍直視,都想找個洞鑽下去算了。但是,想像雖然美好,它卻像個頑皮的小孩,總是躲在角落裡,讓我找不著也抓不到。結果,讀書變成是在確認自己哪裡不夠好,引發更多焦慮。 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不行動呢 ?
Thumbnail
讀了許多書以後,多少會產生「我想要改變」的想法。書中描述的那個美好的樣子與自己的過去對比,真的不忍直視,都想找個洞鑽下去算了。但是,想像雖然美好,它卻像個頑皮的小孩,總是躲在角落裡,讓我找不著也抓不到。結果,讀書變成是在確認自己哪裡不夠好,引發更多焦慮。 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不行動呢 ?
Thumbnail
有些人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那當然就不需要去刻意為了跨出舒適圈而改變。但如果是想要改變,但覺得改變很難,才遲遲沒有跨出新的一步,推薦大家可以把心態改成嘗試。
Thumbnail
有些人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那當然就不需要去刻意為了跨出舒適圈而改變。但如果是想要改變,但覺得改變很難,才遲遲沒有跨出新的一步,推薦大家可以把心態改成嘗試。
Thumbnail
★躲起來,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他們說 我後來覺得,與其努力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不如努力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有時候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論會覺得有些慌張,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當一個不夠了解我的人,說出一些對我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我開始學著讓他們只是經過我的耳朵,而不是進到我的心裡。 當一個人
Thumbnail
★躲起來,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他們說 我後來覺得,與其努力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不如努力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有時候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論會覺得有些慌張,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當一個不夠了解我的人,說出一些對我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我開始學著讓他們只是經過我的耳朵,而不是進到我的心裡。 當一個人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是很乖的小孩, 在家、在學校,人家叫我往東我就不敢往西, 只是偶爾有些小任性的堅持,屬於膽小、懦弱的人, 小至家裡來了客人我就要躲在媽媽身後不敢出聲, 大至出了門總希望自己是隱形的,不要被看見,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我的個性就是這樣。 這樣的個性為我帶來很多的困擾, 我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是很乖的小孩, 在家、在學校,人家叫我往東我就不敢往西, 只是偶爾有些小任性的堅持,屬於膽小、懦弱的人, 小至家裡來了客人我就要躲在媽媽身後不敢出聲, 大至出了門總希望自己是隱形的,不要被看見,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我的個性就是這樣。 這樣的個性為我帶來很多的困擾, 我
Thumbnail
近來,覺得自己好像想有點改變。不知道為什麼想有改變,就是覺得,如果不再改變,會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Thumbnail
近來,覺得自己好像想有點改變。不知道為什麼想有改變,就是覺得,如果不再改變,會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Thumbnail
"人,常常決定「不要改變」" 遇上偶像明星或者崇拜的人,會想要學習效仿,這並非不可。只是,我們無法變成那樣的人。換個方式想想,你為什麼想要變成那樣的人?「目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我變成他/她,應該會很幸福。 這麼說來,你現在不幸福嗎?為什麼?因為你不愛自己,所以把「變成別人」當做愛自己的手段。
Thumbnail
"人,常常決定「不要改變」" 遇上偶像明星或者崇拜的人,會想要學習效仿,這並非不可。只是,我們無法變成那樣的人。換個方式想想,你為什麼想要變成那樣的人?「目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我變成他/她,應該會很幸福。 這麼說來,你現在不幸福嗎?為什麼?因為你不愛自己,所以把「變成別人」當做愛自己的手段。
Thumbnail
如果沒有歲月的痕跡和環境的改變,人對於自己的生活無所變化得焦慮是否會減緩呢?
Thumbnail
如果沒有歲月的痕跡和環境的改變,人對於自己的生活無所變化得焦慮是否會減緩呢?
Thumbnail
常常覺得無力,明明有很多事情想嘗試但卻始終跨不出那一步?事情拖著拖著,又找了些藉口告訴自己,算了,就這樣吧!反正也不太可能。你是否也曾經這樣對待心裡想改變的聲音呢?或許你也有相同的原因:
Thumbnail
常常覺得無力,明明有很多事情想嘗試但卻始終跨不出那一步?事情拖著拖著,又找了些藉口告訴自己,算了,就這樣吧!反正也不太可能。你是否也曾經這樣對待心裡想改變的聲音呢?或許你也有相同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