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控制職場上的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些人的個性很好,好像從來都不會生氣,每次碰到這些人,我都會戲稱他們為活佛,因為在職場中這麼多會讓人生氣的事,但他們居然遇到事情都可以保持情緒穩定,但是觀察了幾個人之後,我也會想說,這樣真的健康嗎?

raw-image

我自己看過兩個同事都是這種活佛等級的人,第一個同事因為主管很會念人,所以每天都在忍耐,但是身為活佛的他,都是好好的對主管說話,即始已經怒火中燒了。

但有一天他卻突然發飆了,因為那天主管又多念了兩句,他就拍桌開始罵,罵了好幾分鐘,現場的人都嚇了一跳,連那個主管自己也嚇了一跳,因為他也是像平常那樣念,也沒有特別怎樣,但是反應卻這麼劇烈,想當然那位同事是忍了很久才爆發的,並不是因為那天是有什麼特殊的事情。

而另一個同事的例子,他倒是沒有生氣,而是身體出了問題,有天上班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同事的眼睛很紅,佈滿了血絲,看起來不太正常,他說可能是前一天晚上看了一些書,看太晚導致的。果然過了一陣子,這位同事的眼睛就出問題了,我常常看到這個同事為了要應付主管的要求,而加班到很晚,不會去推掉主管的要求。

我自己在控制情緒的方法,不是去忍耐,而是會定期的釋放一點能量,也就是我不開心的時候就會表達出來,雖然有時候會有點衝突,但我覺得衝突是正常的,反而是一直忍耐不太正常。我也能理解很多人很害怕面對衝突,很害怕別人生氣,但是依照我的經驗,面對衝突是長大的第一步。

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之中,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衝突發生,因為每個人有自己的堅持,並不是努力就可以達成共識,有時候我們代表的是一家公司,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妥協的。那當你很怕跟別人衝突,別人也知道,那談判時就很容易輸了。

與其說要學習控制情緒,不如說要利用情緒,因為當你生氣的時候,別人會害怕,就可能會退了,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招式。但是生氣最害怕的就是收不回來,所以不能是真的生氣,或是賭氣的那種,如果不能利用情緒,就有另外一個面向沒辦法使用,那等於在談判的時候,就少了一半的力量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era-avatar-img
2023/07/30
我以前也有過類似第一個同事的狀況,其實對身體很不好,也很容易大爆破傷害到身邊的人。脾氣好但不代表要一直容忍退讓,適時的要為自己捍衛,但不代表要兇狠或是大抓狂,透過堅定的口吻或是低沈的語調,也可以讓對方知道我們的底線在哪裡,也是同步讓旁邊的人知道,我脾氣好,但不合理的事我的底線就在這邊,旁人也才能知道要怎麼相處。
avatar-img
破除職場迷思及提升個人價值
105會員
243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2025/03/19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創業或是一個新的部門的經理,最容易讓你遇到困難的事情應該就是班底的培養 請人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沒有妥善安排以及培養,請人就會造成自己的負擔,除了請到適當的人之外,人才的養成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個新人要能發揮價值,需要至少達到以下一項門檻,能夠做符合他薪水的案件量,或是能夠處理
Thumbnail
2025/03/19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創業或是一個新的部門的經理,最容易讓你遇到困難的事情應該就是班底的培養 請人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沒有妥善安排以及培養,請人就會造成自己的負擔,除了請到適當的人之外,人才的養成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個新人要能發揮價值,需要至少達到以下一項門檻,能夠做符合他薪水的案件量,或是能夠處理
Thumbnail
2025/03/18
疫情之後,很多人都已經接受了遠端工作的模式,本來大家都覺得遠端工作或是會議沒有成效,於是不敢嘗試。但在疫情時,所有人都被逼迫著要遠端處理事情。 我覺得如果都要見面討論事情的話,在現代社會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就目前我的工作來說,案件分布在中南部地區還有東部,不太可能以到處跑的方式來管理各個工作。
Thumbnail
2025/03/18
疫情之後,很多人都已經接受了遠端工作的模式,本來大家都覺得遠端工作或是會議沒有成效,於是不敢嘗試。但在疫情時,所有人都被逼迫著要遠端處理事情。 我覺得如果都要見面討論事情的話,在現代社會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就目前我的工作來說,案件分布在中南部地區還有東部,不太可能以到處跑的方式來管理各個工作。
Thumbnail
2024/04/14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2024/04/14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些人的個性很好,好像從來都不會生氣,每次碰到這些人,我都會戲稱他們為活佛,因為在職場中這麼多會讓人生氣的事,但他們居然遇到事情都可以保持情緒穩定,但是觀察了幾個人之後,我也會想說,這樣真的健康嗎? 我自己看過兩個同事都是這種活佛等級的人,第一個同事因為主管很會念人,所以每天都在忍耐,但是身為活佛的
Thumbnail
有些人的個性很好,好像從來都不會生氣,每次碰到這些人,我都會戲稱他們為活佛,因為在職場中這麼多會讓人生氣的事,但他們居然遇到事情都可以保持情緒穩定,但是觀察了幾個人之後,我也會想說,這樣真的健康嗎? 我自己看過兩個同事都是這種活佛等級的人,第一個同事因為主管很會念人,所以每天都在忍耐,但是身為活佛的
Thumbnail
人要養身養心養健康但千萬不要養情緒 情緒養久會養出病來,結果身心大亂還會讓判斷變差影響自己的應付力 我曾經在一級主管會議上看最高領導人對情緒化的主管把他架空權力 導致當事人失去職場發揮的舞台! 雖然說人不戀棧,但終需要利吧養家活口,最後自己離職這對他其實挺後悔 因為職場最終講理才能讓目標找對方向又能
Thumbnail
人要養身養心養健康但千萬不要養情緒 情緒養久會養出病來,結果身心大亂還會讓判斷變差影響自己的應付力 我曾經在一級主管會議上看最高領導人對情緒化的主管把他架空權力 導致當事人失去職場發揮的舞台! 雖然說人不戀棧,但終需要利吧養家活口,最後自己離職這對他其實挺後悔 因為職場最終講理才能讓目標找對方向又能
Thumbnail
在捷運上,乘客因為一些小碰撞就爭吵;在公司,同事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就爭得面紅耳赤,這都是一些無意義的爭執。有些人平常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可以一旦生氣時,面目肌肉扭曲,和平時的樣子差異極大。
Thumbnail
在捷運上,乘客因為一些小碰撞就爭吵;在公司,同事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就爭得面紅耳赤,這都是一些無意義的爭執。有些人平常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可以一旦生氣時,面目肌肉扭曲,和平時的樣子差異極大。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段期間臣服在工作下,已然分不清楚誰是主人,是自己掌握工作,還是被工作牽引。蒙蔽了自心,換來了無明,接踵而來的就是愚癡、易怒,常常被一點點小事轟到地獄。原本羽扇綸巾的自在,變成惶惶不安的焦躁,找不回那種清淨感。自問,當真都是因為工作太多嗎?其實不然。 甲同事送來了一件待處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段期間臣服在工作下,已然分不清楚誰是主人,是自己掌握工作,還是被工作牽引。蒙蔽了自心,換來了無明,接踵而來的就是愚癡、易怒,常常被一點點小事轟到地獄。原本羽扇綸巾的自在,變成惶惶不安的焦躁,找不回那種清淨感。自問,當真都是因為工作太多嗎?其實不然。 甲同事送來了一件待處
Thumbnail
不知你們在辦公室裏有沒有發覺身邊有些同事總是會情緒失控,你經常說話要很小心,恐防觸發他的情緒.....
Thumbnail
不知你們在辦公室裏有沒有發覺身邊有些同事總是會情緒失控,你經常說話要很小心,恐防觸發他的情緒.....
Thumbnail
我們一天在職場上待著的時間常常是8小時開始起跳,甚至要加班時需要待更久,在工作的時候你真的是天天都充滿幹勁覺得所有任務都能帶給你成就感嗎?或許有,但不一定全部都會讓你覺得有成就感對吧?所以今天要來聊聊的就是工作跟自身情緒之間到底有哪些影響~
Thumbnail
我們一天在職場上待著的時間常常是8小時開始起跳,甚至要加班時需要待更久,在工作的時候你真的是天天都充滿幹勁覺得所有任務都能帶給你成就感嗎?或許有,但不一定全部都會讓你覺得有成就感對吧?所以今天要來聊聊的就是工作跟自身情緒之間到底有哪些影響~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   「『不要理它』,也是一種修行,能夠不理會外境和幻境的人,因為心有足夠的定力,才能真正開始契入修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   「『不要理它』,也是一種修行,能夠不理會外境和幻境的人,因為心有足夠的定力,才能真正開始契入修行。」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目前在一家公司上班,因為所屬單位前幾年接到大訂單的關係,即便今年疫情大爆發,工作量仍不受影響。自從進公司以後,就感覺跟主管不對盤,如:週週上班六天、連假配合加班,主管都一樣給予不好的評價。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目前在一家公司上班,因為所屬單位前幾年接到大訂單的關係,即便今年疫情大爆發,工作量仍不受影響。自從進公司以後,就感覺跟主管不對盤,如:週週上班六天、連假配合加班,主管都一樣給予不好的評價。
Thumbnail
你常被說情緒化嗎?你有想過自己的情緒為什麼總是起伏那麼大嗎?
Thumbnail
你常被說情緒化嗎?你有想過自己的情緒為什麼總是起伏那麼大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