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國教--看到了嚴重的兒童虐待事件,讓人傷心有難過之餘,我們的社會福利與教育政策還能做甚麼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8.09.25

最近又看到了嚴重的兒童虐待事件,讓人傷心有難過之餘,我們的社會福利與教育政策還能做甚麼呢?

兒童虐待事件中6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的重傷與致死率似乎一直居高不下,同時比例依然是以弱勢家庭的兒童居多,如果年齡層集中在6歲以下的兒童,對象又集中在弱勢家庭,那麼是否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有目的性有對象性的社會福利與教育政策呢?


raw-image


幾年前當教育部提出12年國教的政策時,我個人認為12年國教立意良好,但是實施的方向有待商榷,當時我認為不該向上延伸3年,而是應該向下延伸3年,幾年過去了,我越來越覺得當年的想法應該沒有錯。

第一,沒有品質控管的國民義務教育無論增加幾年,其實都無法讓教育水準提升,只是好聽的政策而已,因為無論如何學生都可以畢業,同時高中職年紀的學生如果程度太差,留在學校上課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上課根本聽不懂。

第二,基本能力不足加上家庭弱勢是青少年犯罪與未來貧窮的最大問題,就算學歷從國中提升至高中職,屆時這些弱勢的學生依舊是只有最低的學歷,基本能力沒有提升,只拿到一個大家都有的最低學歷究竟有何意義,我真的不懂。

第三,少子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同時看起來根本無法阻止少子化的問題,因此我們是否應該好好思考如何將人口素質提升,而不是只想著要提高出生率,因為整個大環境與趨勢根本就不可能讓一般老百姓敢多生小孩,而我們的教育政策卻像是在扯後腿一般的降上延伸3年,而不是向下延伸3年,讓老百姓教養幼兒的壓力減輕,如此本末倒置的政策怎麼會有效果呢?

第四,向下延伸3年的義務教育不僅可以提升人口素質,讓每一位幼兒都可以進入幼稚園就讀,一方面幼兒可以得到良好的生活教育,同時減輕父母照顧幼兒的壓力,還可以釋放出照顧幼兒的勞動力。

第五,向下延伸3年可以確保弱勢家庭的幼兒獲得應有的生活照顧與生活教育,同時幼稚園的老師也會每天看到孩子,確保孩子有無受到嚴重疏忽或虐待,同時一發現異狀可以馬上通報,才不至於再發生幼兒被長期虐待的憾事,這才是衛生福利部應該做的社會安全網。

第六,幼稚園因為少子化的關係經營困難,在老師不足與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提供良好的服務品質,向下延伸3年的義務教育可以讓弱勢家庭的幼兒都可以上學,每天都可以正常吃飯,獲得足夠的營養,身體發育與智力發展才會正常,如此我們的人口素質才能提高,才能真正解決少子化帶來的衝擊。

第七,貧窮一向是多數弱勢家庭的問題的根源,而幼兒照顧問題卻是容易觸發兒童虐待的主要因素,無論是父母忙於生計疏於照顧,或是工作或入監被迫將孩子託人照顧,還是因為經濟壓力與照顧壓力導致的兒童虐待事件幾乎都是容易由幼兒照顧問題所觸發,因此如何截斷觸發的因素就必須從幼兒照顧問題下手,達到預防的效果,同時也要從讓大家看得到幼兒來達到及早發現異狀,及早處理的方向來解決問題,如此雙管齊下才能減少類似的狀況一再發生。

少子化的問題是個危機,或許也是個轉機,它讓我們可以有更多時間與精力去照顧到弱勢的兒童,它讓我們可以有更多資源可以提升人口素質,它讓我們的社會可以對弱勢兒童更友善,它讓弱勢兒童的未來可以更有希望,不是嗎?

社會工作是讓人們幸福的專業,期待有更多人支持這個專業。每月2篇文章刊登,購買方案或贊助300元以上者可以獲得<解鎖-我的火火社工路>一書,限定50名,送完為止。訂閱完成者請主動聯繫a0921183608@gmail.com吳文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ing hui-avatar-img
2023/08/17
義務教育的確是應該向下延伸三年,而不是往上三年,說得真好!
avatar-img
吳文炎的沙龍
72會員
205內容數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主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希望用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認識社會工作,也希望這些社會工作的故事可以鼓舞需要被協助的個案與社工,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
吳文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一個小一學童小傑在課後照顧班寫作業時情緒崩潰,拍桌、哭泣,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文章探討了孩子情緒崩潰背後的原因,以及老師如何透過溫柔的回應和引導,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文中強調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的情緒崩潰實則是一種求救訊號,需要大人們的耐心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8
一個小一學童小傑在課後照顧班寫作業時情緒崩潰,拍桌、哭泣,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文章探討了孩子情緒崩潰背後的原因,以及老師如何透過溫柔的回應和引導,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文中強調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的情緒崩潰實則是一種求救訊號,需要大人們的耐心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5
本篇文章以小語的故事,探討注意力不足的議題。小語在課堂上無法專注,容易被周遭環境干擾,老師起初誤以為他搗亂,後來才發現他的困難來自於無法過濾感官資訊。透過老師的引導和藥物輔助,小語逐步學習控制注意力,最終體會到專注的另一種樣貌。文章呼籲重視孩子努力,避免輕易貼標籤,鼓勵家長和老師給予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2025/04/25
本篇文章以小語的故事,探討注意力不足的議題。小語在課堂上無法專注,容易被周遭環境干擾,老師起初誤以為他搗亂,後來才發現他的困難來自於無法過濾感官資訊。透過老師的引導和藥物輔助,小語逐步學習控制注意力,最終體會到專注的另一種樣貌。文章呼籲重視孩子努力,避免輕易貼標籤,鼓勵家長和老師給予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2025/04/23
小傑的故事突顯了現代學童在學業壓力下的真實困境。文章描述小傑因情緒障礙,在面對作業時產生巨大壓力,並非單純抗拒學習,而是對失敗、不被喜歡的恐懼。文章呼籲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應關注孩子的情緒需求,給予更多陪伴與理解,而非僅著重成績和速度。
Thumbnail
2025/04/23
小傑的故事突顯了現代學童在學業壓力下的真實困境。文章描述小傑因情緒障礙,在面對作業時產生巨大壓力,並非單純抗拒學習,而是對失敗、不被喜歡的恐懼。文章呼籲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應關注孩子的情緒需求,給予更多陪伴與理解,而非僅著重成績和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呼籲大家關心兒童保護問題,透過實際行動和關懷在偏遠的地區和弱勢家庭的孩子。除了個人的努力,更需要社會大眾的參與和投入,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獲得幸福和公正的生存環境。
Thumbnail
本文呼籲大家關心兒童保護問題,透過實際行動和關懷在偏遠的地區和弱勢家庭的孩子。除了個人的努力,更需要社會大眾的參與和投入,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獲得幸福和公正的生存環境。
Thumbnail
我國教育發展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教育部推動家庭教育不利,進而造成孩子的學校教育事倍功半。若教育部願意用心制定有利於家庭教育的政策,孩子的教育品質將可大大提升。
Thumbnail
我國教育發展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教育部推動家庭教育不利,進而造成孩子的學校教育事倍功半。若教育部願意用心制定有利於家庭教育的政策,孩子的教育品質將可大大提升。
Thumbnail
最近(2019.04)在和一位公司老闆討論如何結合民間力量-縣市政府-博幼基金會三方合作將博幼基金會的課業輔導服務模式引進該縣市,讓更多的弱勢學童可以受惠。在討論合作的過程中,有一天這位老闆轉述了一個教育處督學的問題,博幼基金會的服務是屬於「課後照顧」還是「補救教學」?
Thumbnail
最近(2019.04)在和一位公司老闆討論如何結合民間力量-縣市政府-博幼基金會三方合作將博幼基金會的課業輔導服務模式引進該縣市,讓更多的弱勢學童可以受惠。在討論合作的過程中,有一天這位老闆轉述了一個教育處督學的問題,博幼基金會的服務是屬於「課後照顧」還是「補救教學」?
Thumbnail
最近又看到了嚴重的兒童虐待事件,讓人傷心有難過之餘,我們的社會福利與教育政策還能做甚麼呢? 兒童虐待事件中6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的重傷與致死率似乎一直居高不下,同時比例依然是以弱勢家庭的兒童居多,如果年齡層集中在6歲以下的兒童,對象又集中在弱勢家庭,那麼是否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有目的性有對象性的社會福利
Thumbnail
最近又看到了嚴重的兒童虐待事件,讓人傷心有難過之餘,我們的社會福利與教育政策還能做甚麼呢? 兒童虐待事件中6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的重傷與致死率似乎一直居高不下,同時比例依然是以弱勢家庭的兒童居多,如果年齡層集中在6歲以下的兒童,對象又集中在弱勢家庭,那麼是否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有目的性有對象性的社會福利
Thumbnail
◎兒童因為父母的工作困境與社會適應不良,而成為出氣筒,遭受虐待與傷害,被虐死者不在少數。政府的法律介入,讓被虐兒童被社福收養,只是治標。 ◎政府的治本之道,還是減低房價與物價,讓中低收入的父母,生活壓力減輕,或許,可以讓被虐兒童的人數減低。 ◎老人需要康樂活動和聚餐,但重要的,是兒女和社會的尊重。
Thumbnail
◎兒童因為父母的工作困境與社會適應不良,而成為出氣筒,遭受虐待與傷害,被虐死者不在少數。政府的法律介入,讓被虐兒童被社福收養,只是治標。 ◎政府的治本之道,還是減低房價與物價,讓中低收入的父母,生活壓力減輕,或許,可以讓被虐兒童的人數減低。 ◎老人需要康樂活動和聚餐,但重要的,是兒女和社會的尊重。
Thumbnail
在一個社團看到關於打小孩的管教方式討論,底下一堆爸媽大喊「不打是要我怎麼教小孩?」看得我膽顫心驚。
Thumbnail
在一個社團看到關於打小孩的管教方式討論,底下一堆爸媽大喊「不打是要我怎麼教小孩?」看得我膽顫心驚。
Thumbnail
為了加註輔導 我修了滿滿的課,除了教育學程與碩班外,還有心理兒家社工系的課程 不知道是不是學校的教學模組建議教師這樣排課 大學部的課程模式都是 講述、討論、專家演講、校外參訪、團體報告 不同課程 會參訪兩間少年服務中心 其實上學蠻好的,我開始學習與思考到,青少年不是只有我們在國中小高中看到的那樣 有
Thumbnail
為了加註輔導 我修了滿滿的課,除了教育學程與碩班外,還有心理兒家社工系的課程 不知道是不是學校的教學模組建議教師這樣排課 大學部的課程模式都是 講述、討論、專家演講、校外參訪、團體報告 不同課程 會參訪兩間少年服務中心 其實上學蠻好的,我開始學習與思考到,青少年不是只有我們在國中小高中看到的那樣 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