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Monster)- 未知之力

更新於 2023/07/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怪物:被體制排除在外的怪物;抑或是相對於孩子的童真,由群體共犯結構而成的「怪物」

怪物:被體制排除在外的怪物;抑或是相對於孩子的童真,由群體共犯結構而成的「怪物」

盡管看到多段不同視角的敘事的最後一段拼圖得知《怪物》「原來是」BL題材(觀影前先沒有看任何介紹),並像是陷入「標題(議題)殺人」的判斷。而電影也確實運用了性別與性向,尤其在日本社會集體性中帶有強烈的禁忌甚至羞恥,更加彰顯扭曲又變態的社會體制,甚至在演員表演上帶點趣味與留白的方式去描述背後諸多「無法被訴說」的不可知的力量。


但千萬不要忘記電影中前面兩段部署的「懸疑的力量」,首先是想到導演是枝裕和從上一部《嬰兒轉運站》去韓國拍片,這一次與編劇坂元裕二合作也如此的韓國電影起來?但後來發現這隻巨大未知的「怪物」,恍若是希區考克式的「變態電影」解釋著慾望(夢境)如何地運作。故末段稚氣少年之愛,像是尋求兒時無性別的「幻夢樂土」(fantasy land)。那個始終無法達的幻夢指的是,在標準雙親家庭的穩固社會基礎建立之下的無法撼動的社會現實,片中藉由單親家庭的裂縫,開展後續諸多的懷疑與猜想,同時也像是導演又重拾《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對於「無親家庭」,乃至於個人自由與日本集體關係的思考。

無時間逃逸的「夢境開示」,如此也就不用追問那個兒時的「秘密基地」長大之後還在嗎?

無時間逃逸的「夢境開示」,如此也就不用追問那個兒時的「秘密基地」長大之後還在嗎?

於是最後一個場景男孩們從洞穴鑽出,像是無時間逃逸的「夢境開示」,如此也就不用追問那個兒時的「秘密基地」長大之後還在嗎?這樣現實的問題。而是在於電影中藉由劇情去描述對於「資訊或知識的認知」,以多段主觀懸疑的方式給出片面資訊的誤導,並且包裹在日本極端變態(註)的道歉文化與制度下被扭曲的認知,與不被大人們的認可禁忌之愛。


片名:怪物:被體制排除在外的怪物;抑或是相對於孩子的童真,由群體共犯結構而成的「怪物」。這樣「理性解釋」對於個體「逃逸」的標準答案之外,更可以加以思索的是,《怪物》多段結構彰顯對於理性判斷欠缺的或許並非是要去探尋真理。而是意味著不可知的力量的無法被看到,它總是被懸欠,它(也許)必須是夢境,藉由在黑暗隧道的呼喚,藉由大人們表面功夫(道歉)的荒謬與虛假才得以在隱然中被顯示。



(註)變態非貶意,而是心理學:精神分析上的形容。

avatar-img
26會員
7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拉特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面對社會現實的沉重,只要點到為止(並要也深知揭弊的功能性與大快人心的有時只是一時激情的爽感),同時巧妙地安排女警在查訪案情二次回訪死者曾經到過的地方,同時在記憶中迴溯想像著那些看不見的線索。
指揮家身體面臨的「存有」,一者是指揮家「站在」交響樂隊前面,再者是指揮作為經典古典音樂的「自我」表達,「站在」觀眾前面。而這兩者要表現的是什麼?這是《塔爾》部署在音樂材料的本質與符號隱喻(政治性)之間的關係。
《未來犯罪》更大的企圖是關於未來的犯罪:身體的入侵,實際上是藉由一個解剖機器裝置。同時標誌著未來的性快感(以往男女性器交合已經落伍),利用解剖的增生器官切除移植來產生官移植的視覺性和被侵犯的快感之間,探討關於「美的詮釋」。
片頭動畫不只是因為視覺暫留把靜態變成動態,更是利用線條變成了樓梯,成為了平面中的空間深度幻象,也宣告了3D化人物的保留著井上雄彥熟悉的繪畫線條的「立體感」,原本在與籃球競技漫畫較不重要的插曲與日常生活 ,反倒是變成《灌籃高手》電影化的核心,擴充漫畫文本的現實血肉,真正的「立體化」。
描述未知恐怖現象,並非只是製造恐怖氣氛。《不!》更以當代媒體的集體現象去反映未知的恐懼,並以科幻外星物體形式的不可見結界,以失去電力與訊號的當代症狀,去暗示著當代社會電子影像設備氾濫的年代,卻也無力補抓(攝影的另一種含義)未知物體的身影。
《骨肉的總和》以同為食肉族人的氣味相互吸引,與傳說中全排(人)套餐(片名:Bones and All)的爽翻天滋味,企圖闡釋的美學政治化,其實就是一種政治性的美學;就像是時常聽到什麼,你是我的「菜」(my type),如同片中播放KISS的重金屬黑膠唱片然後很嗨,這是我們擁有著共同的「品味」。
面對社會現實的沉重,只要點到為止(並要也深知揭弊的功能性與大快人心的有時只是一時激情的爽感),同時巧妙地安排女警在查訪案情二次回訪死者曾經到過的地方,同時在記憶中迴溯想像著那些看不見的線索。
指揮家身體面臨的「存有」,一者是指揮家「站在」交響樂隊前面,再者是指揮作為經典古典音樂的「自我」表達,「站在」觀眾前面。而這兩者要表現的是什麼?這是《塔爾》部署在音樂材料的本質與符號隱喻(政治性)之間的關係。
《未來犯罪》更大的企圖是關於未來的犯罪:身體的入侵,實際上是藉由一個解剖機器裝置。同時標誌著未來的性快感(以往男女性器交合已經落伍),利用解剖的增生器官切除移植來產生官移植的視覺性和被侵犯的快感之間,探討關於「美的詮釋」。
片頭動畫不只是因為視覺暫留把靜態變成動態,更是利用線條變成了樓梯,成為了平面中的空間深度幻象,也宣告了3D化人物的保留著井上雄彥熟悉的繪畫線條的「立體感」,原本在與籃球競技漫畫較不重要的插曲與日常生活 ,反倒是變成《灌籃高手》電影化的核心,擴充漫畫文本的現實血肉,真正的「立體化」。
描述未知恐怖現象,並非只是製造恐怖氣氛。《不!》更以當代媒體的集體現象去反映未知的恐懼,並以科幻外星物體形式的不可見結界,以失去電力與訊號的當代症狀,去暗示著當代社會電子影像設備氾濫的年代,卻也無力補抓(攝影的另一種含義)未知物體的身影。
《骨肉的總和》以同為食肉族人的氣味相互吸引,與傳說中全排(人)套餐(片名:Bones and All)的爽翻天滋味,企圖闡釋的美學政治化,其實就是一種政治性的美學;就像是時常聽到什麼,你是我的「菜」(my type),如同片中播放KISS的重金屬黑膠唱片然後很嗨,這是我們擁有著共同的「品味」。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海灘男孩》心得感想:岡田惠和的新作《再見的延續》剛播出不久,他的90年代經典作品《海灘男孩》也登上了Netflix,看著方形的「電視畫面」,以及90年代氛圍的畫質、色調,有種考古的感覺。1997年的我才剛滿一週歲又幾天,完全看不懂在演什麼哈,但現在28歲作為小社畜的我,完全能懂這部作品好看的地方。
本文介紹中山美穗八部她主演的電視劇、五部電影、及七首經典歌曲。中山美穗1970年出生於東京,1985年高一時在原宿被星探發掘後以偶像身份出道,一路從廣告與雜誌模特兒闖蕩到影歌雙棲,被稱為日本「四大偶像天后」,因為美麗的外表也多次當選「最美麗的偶像」,是日本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歌影兩棲藝人之一。
螞蟻人來介紹由 JA 全農推出的 Nippon-yell 系列水果軟糖,以日本 47 都道府縣特產水果作為主軸,實際開箱品評其中的 30 種口味,讓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可以參考參考,快來透過軟糖體驗日本水果的魅力吧。
  駄菓子(だがし)約在江戶時代左右出現,相比當時使用進口砂糖製作、常出現在宴席、供品、禮品的上菓子 (じょうがし),用日本產的便宜黑糖或水果增添甜味的菓子則稱為雜菓子(ざがし),雜菓子的原料取得相對簡單,作為庶民的零食也較便宜。當時用一文錢也買得起雜菓子,所以雜菓子也稱一文菓子(いちもんがし)。
佐皓工作能力很好,加入公司是第十個年頭,現在已是中階主管,而他的興趣是看盤,資歷已經快二十年,真的是老手。 「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不可能每天上漲」、「你知道台股有個天險嗎?日本股市碰過,經濟泡沫時代見高點,現在進場的都是韭菜」,佐皓像是開啟開關,一口氣吐出一連串的句子,還帶點憤憤不平的情緒。
6月11日,No. 162,#一圖勝千言:#神奈川沖浪裏 致敬台日友好
《海灘男孩》心得感想:岡田惠和的新作《再見的延續》剛播出不久,他的90年代經典作品《海灘男孩》也登上了Netflix,看著方形的「電視畫面」,以及90年代氛圍的畫質、色調,有種考古的感覺。1997年的我才剛滿一週歲又幾天,完全看不懂在演什麼哈,但現在28歲作為小社畜的我,完全能懂這部作品好看的地方。
本文介紹中山美穗八部她主演的電視劇、五部電影、及七首經典歌曲。中山美穗1970年出生於東京,1985年高一時在原宿被星探發掘後以偶像身份出道,一路從廣告與雜誌模特兒闖蕩到影歌雙棲,被稱為日本「四大偶像天后」,因為美麗的外表也多次當選「最美麗的偶像」,是日本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歌影兩棲藝人之一。
螞蟻人來介紹由 JA 全農推出的 Nippon-yell 系列水果軟糖,以日本 47 都道府縣特產水果作為主軸,實際開箱品評其中的 30 種口味,讓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可以參考參考,快來透過軟糖體驗日本水果的魅力吧。
  駄菓子(だがし)約在江戶時代左右出現,相比當時使用進口砂糖製作、常出現在宴席、供品、禮品的上菓子 (じょうがし),用日本產的便宜黑糖或水果增添甜味的菓子則稱為雜菓子(ざがし),雜菓子的原料取得相對簡單,作為庶民的零食也較便宜。當時用一文錢也買得起雜菓子,所以雜菓子也稱一文菓子(いちもんがし)。
佐皓工作能力很好,加入公司是第十個年頭,現在已是中階主管,而他的興趣是看盤,資歷已經快二十年,真的是老手。 「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不可能每天上漲」、「你知道台股有個天險嗎?日本股市碰過,經濟泡沫時代見高點,現在進場的都是韭菜」,佐皓像是開啟開關,一口氣吐出一連串的句子,還帶點憤憤不平的情緒。
6月11日,No. 162,#一圖勝千言:#神奈川沖浪裏 致敬台日友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是枝裕和的後《小偷家族》時代看得出他試圖先打破自身風格在地域上的局限性拍出了《真實》和《嬰兒轉運站》,力求突破但在我看來兩次皆失敗的是枝裕和回歸日本製作的《怪物》在由坂元裕二操刀劇本之下的同時也是一次轉型,但是枝裕和依然脫離不了的是類型魔掌(甚至淪於議題拼裝車)。
Thumbnail
劇作家坂元裕二曾說,有次他在路上開車停紅燈,等綠燈亮以後,在他前頭的卡車遲遲不動,於是他按了喇叭;不久,卡車開始前進,他才發現有一個坐輪椅的人通過馬路,頓時感覺非常後悔,於是寫了《怪物》。
Thumbnail
是枝裕和與坂元裕二合作的新作《怪物》,有著是枝裕和電影常見的家庭元素,及其一向細膩的鏡頭,卻運用了過往作品不同的敘事手法。乍看或許類似某些懸疑片,實則與《怪物》闡述的故事相契合,才能烘托出有別於其他電影的厚實情感,與引人省思的後座力。
Thumbnail
熟悉編劇家坂元裕二的劇本風格,肯定不難理解他一貫想表達對社會議題的關懷,而這次的《怪物》交給了擅長拍攝家庭主題的是枝裕和導演,也像是將批判轉化成了溫柔的鏡頭。 到底誰才是怪物呢?是過度擔心孩子、像是恐龍家長的單親媽媽? 還是疑似會對學生體罰的小學老師?或是會拿著打火機燙傷孩子、罵自己孩子是豬腦的單親
表面張力 看完《怪物》的當下,對於裡頭的情感與壓抑與憤怒,我想到這四個字。 我第一次察覺到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表面張力,是在一部漫畫。 漫畫裡的主角是一對姊弟,弟弟從小就愛戀著那個留著短髮、纖細、聰明又充滿神秘感的姊姊,弟弟對姊姊的態度越煩躁,越代表著他對於自己那無法控制的情感的憤怒;反之姊姊總是泰然自
Thumbnail
《怪物》心得感想:今天去看電影的時候,雖然只有少少的四排位置小影廳,但仍然有坐滿3排。觀影的時候,大家也都很安靜,觀影體驗滿分!
Thumbnail
「白線的另一端是地獄」 「幸福應該是大家都可以得到的」 「我們轉世了嗎?」 日版《親密》所言不假,作為是枝裕和相隔5年的日本片,此次總算回到過往的水平,與坂元裕二合作譜出一段三線性視角展開的懸疑故事。三線性視角從安藤櫻飾演的母親著手,再到永山瑛太的教師視角,最後到兩個男孩的視角,三個視角開啟皆以一場
Thumbnail
通常日本電影在國際影展大出風頭,就容易受到路人追捧,亦容易招惹很多哈日專家/影評人的挑剔,就像《怪物》,於康城影展勇奪最佳劇本獎後立即公映,當然吸引不少「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就入場的觀眾,再加上是枝裕二、坂元裕二各有忠實擁躉,衍生的評價五花百門,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想,令到有意欲入場的觀眾更加混亂。
不是人類的我 要怎麼以人類的姿態生存? 為了融入這個社會 我不得不披上人類的皮 戴上人臉假面 學習人類是怎麼相處的   好累   好累   我已經分不清 究竟是當人類很累 還是在這個社會生存很累   原來 活著本來就不是件輕鬆的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是枝裕和的後《小偷家族》時代看得出他試圖先打破自身風格在地域上的局限性拍出了《真實》和《嬰兒轉運站》,力求突破但在我看來兩次皆失敗的是枝裕和回歸日本製作的《怪物》在由坂元裕二操刀劇本之下的同時也是一次轉型,但是枝裕和依然脫離不了的是類型魔掌(甚至淪於議題拼裝車)。
Thumbnail
劇作家坂元裕二曾說,有次他在路上開車停紅燈,等綠燈亮以後,在他前頭的卡車遲遲不動,於是他按了喇叭;不久,卡車開始前進,他才發現有一個坐輪椅的人通過馬路,頓時感覺非常後悔,於是寫了《怪物》。
Thumbnail
是枝裕和與坂元裕二合作的新作《怪物》,有著是枝裕和電影常見的家庭元素,及其一向細膩的鏡頭,卻運用了過往作品不同的敘事手法。乍看或許類似某些懸疑片,實則與《怪物》闡述的故事相契合,才能烘托出有別於其他電影的厚實情感,與引人省思的後座力。
Thumbnail
熟悉編劇家坂元裕二的劇本風格,肯定不難理解他一貫想表達對社會議題的關懷,而這次的《怪物》交給了擅長拍攝家庭主題的是枝裕和導演,也像是將批判轉化成了溫柔的鏡頭。 到底誰才是怪物呢?是過度擔心孩子、像是恐龍家長的單親媽媽? 還是疑似會對學生體罰的小學老師?或是會拿著打火機燙傷孩子、罵自己孩子是豬腦的單親
表面張力 看完《怪物》的當下,對於裡頭的情感與壓抑與憤怒,我想到這四個字。 我第一次察覺到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表面張力,是在一部漫畫。 漫畫裡的主角是一對姊弟,弟弟從小就愛戀著那個留著短髮、纖細、聰明又充滿神秘感的姊姊,弟弟對姊姊的態度越煩躁,越代表著他對於自己那無法控制的情感的憤怒;反之姊姊總是泰然自
Thumbnail
《怪物》心得感想:今天去看電影的時候,雖然只有少少的四排位置小影廳,但仍然有坐滿3排。觀影的時候,大家也都很安靜,觀影體驗滿分!
Thumbnail
「白線的另一端是地獄」 「幸福應該是大家都可以得到的」 「我們轉世了嗎?」 日版《親密》所言不假,作為是枝裕和相隔5年的日本片,此次總算回到過往的水平,與坂元裕二合作譜出一段三線性視角展開的懸疑故事。三線性視角從安藤櫻飾演的母親著手,再到永山瑛太的教師視角,最後到兩個男孩的視角,三個視角開啟皆以一場
Thumbnail
通常日本電影在國際影展大出風頭,就容易受到路人追捧,亦容易招惹很多哈日專家/影評人的挑剔,就像《怪物》,於康城影展勇奪最佳劇本獎後立即公映,當然吸引不少「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就入場的觀眾,再加上是枝裕二、坂元裕二各有忠實擁躉,衍生的評價五花百門,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想,令到有意欲入場的觀眾更加混亂。
不是人類的我 要怎麼以人類的姿態生存? 為了融入這個社會 我不得不披上人類的皮 戴上人臉假面 學習人類是怎麼相處的   好累   好累   我已經分不清 究竟是當人類很累 還是在這個社會生存很累   原來 活著本來就不是件輕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