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21天習慣養成】DAY11 如何分辯情緒與感覺,想法與感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許多性質相似的情緒,像是同情(compassion)及憐憫(pity)、內疚(guilt)與羞恥(shame),看來相同,但對我們情緒的影響卻完全相反。這種關係稱為近敵(close enemy)。

同情與憐憫的差異在於,「同情」是理解他人痛苦的同時,也回應、分享自己遭遇的類似情境,如此感同身受的情緒,會加強自己與他人的聯繫、歸屬感,豐富生命經驗時,也能得到正向的感受。

但「憐憫」則區隔了自己和他人,認為別人與自己不同,所以可憐對方,這樣的距離感,將別人的痛苦視為對自己的肯定與滿足,長期容易形成孤獨、過於自我的個性。

同樣地,內疚與羞恥的差異在於,內疚是針對某項自己的不良行為,衍生的負面感受,但這同時給予我們積極改變,想要做得更好的動力。但羞恥則是根本上否定了自我價值,認為自己的存在有缺陷、破損,不值得被愛。因此,羞恥會讓一時的負面情緒愈陷愈深,無助於成長。

「情緒」是身體的種種感受。「感覺」是身體對外在環境的反應。存在著性質上的差異。

在你所處的環境,接觸到的人,讓你感覺不舒服時,你只要離開那個環境及人,不舒服的感覺,就可以得到釋放。

情緒,源自於心中的念頭。對未來的期盼,對過去的記憶畫面,存在著不實聯想(妄想)的可能性。

當情緒來臨時,它會一直存在你的內心,不會因為離開那個環境或人而有所改變。

面對情緒,你能做的就是感受它。不分析、不疊加,不在腦海裡串連及編造故事。

感受是對「已知的理解」,情緒是「對未知的不理解」

感受是直接(純粹),情緒是加工(複雜)。我覺得不被重視、被冷落是你的想法,而非感受或情緒。

簡單兩個字,就有這麼大的不同。你也能有意識的分辯情緒、感覺、感受、想法的差異嗎?

學習有意識的辯識有助於了解自己,更好的與自己的情緒共處。關於「覺察」我還在練習。

129會員
228內容數
一個人走在療癒的路上,與我的靈魂相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30天挑戰│轉換情緒的習慣//2022年8月人生是場「沒有贏家的遊戲」_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Thumbnail
avatar
海包包 x Seal
2022-09-21
21天挑戰 DAY11 《被討厭的勇氣》4:割捨別人的課題所謂課題分離,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你只要為自己的課題負責,而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己。 在變得幸福的勇氣中,也包含了「被討厭的勇氣」。當你獲得這種勇氣的同時,人際關係應該也會頓時變得輕鬆了吧。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20-02-11
21天挑戰 DAY7 《躍遷》7:總結我們介紹了什麼是高手的暗箱,利用底層的規律、時代的趨勢和外部的力量,來幫助自己跨越式成長。戰略上瞄準高價值區域,持續放大自我效能;再接下來,站在知識源頭,學習高價值知識以問題為導向,學習自己最需要的知識;知識IPO,學會把知識轉化成價值;連線學習跟別人一起成長;高手能夠自下而上地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20-02-07
21天挑戰 DAY6 《躍遷》6:內在修煉在這個時代下,因為高度的連接之下,從熟人步了陌生人社會,帶來現代社會的底層改變。因此,我們也必須要有所改變來適應這個時代;正如法國有一句諺語:〝我們常常改變,是為了不變。〞 高手有七個心智關鍵字:開放、專注、遲鈍、有趣、簡單、善良、可激怒。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20-02-07
21天挑戰閱讀/零的力量/用少少的錢換來員工多多工作 ★作者介紹 「零」的力量的作者是:「南西●勒柏林」,她是「做點什麼」的開國元老兼執行長,這個機構善用科技和流行文化幫助年輕族群「大鳴大放」他們所關切的訴求,同時在23歲時創辦人「成功衣著」並擔任執行長一職,她所說的話也常被媒體引用同時也是快速公司雜誌的專欄作家,作者用她的實務經驗告訴你如何用對方法
Thumbnail
avatar
祺紋藝軾
2020-02-05
21天挑戰 DAY4 《躍遷》4:功利式學習法在知識爆炸,終身學習時代,人與人之間比拚的不是學與不學,而是認知效率。學習前,想明白學什麼,怎麼學,有什麼用和如何兌現。用提問學習,用連線思考,用輸出整合。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20-02-05
21天挑戰 DAY3 《躍遷》3:高手戰略找到自己最終想要做的事,不斷摸索正確的高價值區,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然後內修,靜待時機。第一個高手戰略心法就:找到高價值區,戰略性專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勝。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20-02-04
21天挑戰閱讀/未來十年微趨勢 part2科技微趨勢讀後感(前半部)嗨!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微趨勢Part2科技微趨勢前半部,內容主要是談資料成癮和大數據資料過度濫用,以及遊戲成癮所帶來的問題,就請大家耐心看下去了! 個資狂熱份子 根據最近一份對美國人抽樣調查的哈里斯民調,有超過1成的人追蹤至少一項個人健康數據,例如:步行數或者是心跳率。 根據統計的數據中,不同的分
Thumbnail
avatar
祺紋藝軾
2020-02-03
21天挑戰 DAY1 《躍遷》1:簡介與大綱全心全意打磨一件事情,你會獲得寧靜,但未必能創造價值。而這個時代真正的高手,幾乎都有一個特點:他們既懂得如何驅動自己持續地努力和積累,也懂得借助社會和科技趨勢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20-02-03
21天挑戰閱讀/未來十年微趨勢之part1家庭與情愛微趨勢(後半部)梅開三度的贏家 美國離婚率在1980年來到高峰,雖然已婚人數人口變少了,奇怪的現象是隨著人們需要深入持久的關係,所以變得比較願意嘗試第三次再婚,但也懷疑這樣算是一種正向的發展嗎?作者利用紙尿布來形容美國人的婚姻關係就像是紙尿布用了就丟,就像速食愛情一樣沒有那麼的被重視 。 這時候也讓我聯想到作者前面
Thumbnail
avatar
祺紋藝軾
20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