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政策三大模式-社會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起源

Michael Oliver(1996)指出,社會模式的起源可從英國肢體障礙者反隔離聯盟(The Union of the Physically Impaired Against Segregation,簡稱UPIAS)於1976年所公布之障礙基本原則(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Disability),在討論障礙基本原則之會議中,即認為障礙的發生係為一種外部社會條件所生成,並須由收入等外部社會條件之改善,使其障礙者能自立生活而非孤立對待(UPIAS, 1976)。是故,障礙(disability)的成因非僅是個體先天或後天所產生之損傷(impairment)造成,而社會模式的分析,即是將障礙之存在,非歸因於個人因素,而係以社會因素作為歸因,並將障礙者能否參與社會活動作為主要判斷標準。

在英國障礙者的社會運動裡,障礙者開始凝聚且抗議,認為不應該將障礙作為社會排除的原因。張恒豪(2015)則認為此社會結構性障礙,應藉由改變外在社會條件,使障礙者擁有與其他非障礙者族群相同職場競爭力,並且融入社會生活。所以必須區分,過去醫療或個人模式所談,因為身體上的損傷,所定義的障礙與社會模式所談之障礙兩者不同。Oliver即點出疾病(illness)與障礙(disability)之不同,前者係因病症(disease)所導致;後者係因社會組織(social organization)(Oliver,1996)。

二、比較

兩者區分之實益在於,醫療模式之障礙者定義,使障礙者對於障礙的解決僅能依照醫學方式,進而讓障礙者對於醫療系統產生依賴性。對此,社會模式者會以障礙經驗為主要討論層次,非以疾病或病理導致的障礙,而是社會結構產生的障礙經驗,且討論該結構所導致障礙者處於社會不利地位(王國羽等人,2012)。亦可從中發現,醫療模式當中,所發生的依賴性會使障礙者是被專業性統治(professional dominance)且控制(control),而社會模式裡,障礙者則是個體與集體責任(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且有選擇(choice)(Oliver,1996),研究者將其模式之差異整理如下表:

raw-image

三、批判

雖社會模式能夠讓障礙者有關公民權利,如經濟上之就業參與權利獲得圓滿,不過其缺點在於仍將障礙者限縮認定成特殊人口經驗,不能解決歧視及排除問題(王國羽等人,2012)。而Oliver(1996)則整理出五個主要所受之批評:社會模式忽略或不能解決實質損傷、社會模式忽略了主觀對損傷和障礙痛苦的經驗、社會模式不能包含其他社會分工(social divisions)、將障礙者視為他者(otherness)、社會模式並不足夠視為障礙運動之社會學理論。

事實上,對於前述所列第一、二點,若採取社會模式之觀點,並不代表障礙觀點應屏棄任何醫療手段,Sara Goering(2015)指出可從兩個面向去探討醫療實踐(medical practice)是否融入於社會模式。首先,醫療專業人員是否對障礙者有足夠之尊重且坦然說明有關之負面損傷影響,為此爭取障礙正義,以利融入社會;其二,能否開放性思考理解慢性疾病在障礙及損傷區分之位置。因而,社會模式得以讓醫療手段對於障礙者能夠有效且降低身體損害及社會排除所生之不利益。而主要核心問題之第四點,關於障礙者仍視為他者,此概念易讓大眾認為障礙產生後,因為生理損傷所產生的差異,使其應該非等同視之。蓋Zola(2005)提出將障礙經驗之普同性,以破除歧視問題,讓障礙者公平參與社會,這樣的概念也影響上述醫療模式之轉變,即是ICF所採觀點上之轉變。

四、參考文獻

Oliver, M. ,1996, “Understanding disability: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t Martin's Press

UPLAS, 1976,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Disability.” The Union of the Physically Impaired Against Segregation.

張恒豪,2015,〈障礙者的公民運動: 權利論述和社會模式的在地實踐〉。《思與言》,53(2),89-136。

王國羽、林昭吟及張恒豪主編,2012,《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台北:巨流。

Goering, Sara., 2015. Rethinking disability: 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and chronic disease. Current reviews in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

Zola IK, 2005 “Toward the Necessary Universalizing of a Disability Policy” Milbank Q. Dec;83(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法說
46會員
46內容數
我想以一個有社會學背景及法學背景的思考方向,嘗試淺談攸關於時事議題的探討。
社法說的其他內容
2023/12/12
生態不是只有人類的,而是「我們的」。假使生態被化約成一個或是少數,就代表著取捨特定觀點(譬如在歐洲殖民下,許多殖民地都將原住民的生態詮釋抹滅),而對此有認識是重要且必須「被」看見和反思的議題。
Thumbnail
2023/12/12
生態不是只有人類的,而是「我們的」。假使生態被化約成一個或是少數,就代表著取捨特定觀點(譬如在歐洲殖民下,許多殖民地都將原住民的生態詮釋抹滅),而對此有認識是重要且必須「被」看見和反思的議題。
Thumbnail
2023/10/17
本文希望透過2023年9月蘋果的秋季發表會作為案例,分析生態現代化(Ecomodernist)與棄成長(Degrowth)在科技資訊社會的脈絡下,如何檢視及反思人類在「生態(Ecology)」裡面的關係。筆者想要去建構的是,在生態現代化與棄成長兩者之間,如何提出對彼此的提問。
Thumbnail
2023/10/17
本文希望透過2023年9月蘋果的秋季發表會作為案例,分析生態現代化(Ecomodernist)與棄成長(Degrowth)在科技資訊社會的脈絡下,如何檢視及反思人類在「生態(Ecology)」裡面的關係。筆者想要去建構的是,在生態現代化與棄成長兩者之間,如何提出對彼此的提問。
Thumbnail
2023/09/16
人權模式,又可稱權利模式(rights-based approach of disability),係源自於2006年所通過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y, CRPD)之人權觀點。
Thumbnail
2023/09/16
人權模式,又可稱權利模式(rights-based approach of disability),係源自於2006年所通過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y, CRPD)之人權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我對於機構的看法,第二個則是我對失能者接受失能與否的看法。 圖片來源:AI ​ ​ [機構照顧的偏見] ​ 有些人對於自家長輩甚至是處遇個案時,對於送去「機構與否」往往抱持分歧意見。說真的,以社工的經驗來看,多數個案送去機構通常沒幾個月就開始直線下坡,不出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我對於機構的看法,第二個則是我對失能者接受失能與否的看法。 圖片來源:AI ​ ​ [機構照顧的偏見] ​ 有些人對於自家長輩甚至是處遇個案時,對於送去「機構與否」往往抱持分歧意見。說真的,以社工的經驗來看,多數個案送去機構通常沒幾個月就開始直線下坡,不出幾
Thumbnail
殘疾人士就是歧視性稱呼,你知道嗎? 殘疾人的稱呼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其實是我們認為人權落後的中國而來的稱呼,這是很落後、帶有偏見的歧視性稱呼,為何人們卻無法想到身心障礙者會感到被冒犯?! 台灣於2007年後引進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觀念的口號:「#沒有障礙的人,#只有有障礙的環境」。
Thumbnail
殘疾人士就是歧視性稱呼,你知道嗎? 殘疾人的稱呼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其實是我們認為人權落後的中國而來的稱呼,這是很落後、帶有偏見的歧視性稱呼,為何人們卻無法想到身心障礙者會感到被冒犯?! 台灣於2007年後引進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觀念的口號:「#沒有障礙的人,#只有有障礙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第一份社福工作,是在身障領域的基金會,在機構裡接觸到早療孩童、成人身障者、他們的家長,和機構內的專業服務人員;現在同樣在身障領域的基金會服務,不同的是,主要服務對象是家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成員,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是身障機構服務不太到的族群。
Thumbnail
我的第一份社福工作,是在身障領域的基金會,在機構裡接觸到早療孩童、成人身障者、他們的家長,和機構內的專業服務人員;現在同樣在身障領域的基金會服務,不同的是,主要服務對象是家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成員,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是身障機構服務不太到的族群。
Thumbnail
人權模式,又可稱權利模式(rights-based approach of disability),係源自於2006年所通過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y, CRPD)之人權觀點。
Thumbnail
人權模式,又可稱權利模式(rights-based approach of disability),係源自於2006年所通過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y, CRPD)之人權觀點。
Thumbnail
本文將介紹身心障礙政策的醫療漠模式起源與內容(從ICIDH到ICF轉變),歡迎大家多多關注與追蹤。
Thumbnail
本文將介紹身心障礙政策的醫療漠模式起源與內容(從ICIDH到ICF轉變),歡迎大家多多關注與追蹤。
Thumbnail
Michael Oliver(1996)指出,社會模式的起源可從英國肢體障礙者反隔離聯盟簡稱UPIAS)於1976年所公布之障礙基本原則。本文將介紹社會模式的定義與起源,並指出相關的批評。
Thumbnail
Michael Oliver(1996)指出,社會模式的起源可從英國肢體障礙者反隔離聯盟簡稱UPIAS)於1976年所公布之障礙基本原則。本文將介紹社會模式的定義與起源,並指出相關的批評。
Thumbnail
要如何做,才能讓關係具有療癒力量,而不是反而變成壓力?提供幾個方向讓大家參照。 第一個是增進對精神疾病的理解。知識就是力量,正確的認識能讓我們不會過度恐懼害怕。 第二個是心態保持接納、開放、信任。重要的是想辦法維持關係的聯結,而不是推開或遠離。 第三個則是保持平衡而持續的關係,細水長流。
Thumbnail
要如何做,才能讓關係具有療癒力量,而不是反而變成壓力?提供幾個方向讓大家參照。 第一個是增進對精神疾病的理解。知識就是力量,正確的認識能讓我們不會過度恐懼害怕。 第二個是心態保持接納、開放、信任。重要的是想辦法維持關係的聯結,而不是推開或遠離。 第三個則是保持平衡而持續的關係,細水長流。
Thumbnail
在人類社會中,總是會有人,在身體或心靈上帶著一些非常特殊的特質,跟著大家一起生活著。而這些特質如果造成他們融入社會上的困難,我們就會將他們統稱為身心障礙族群。身心障礙族群通常是社會中比較弱勢、比較需要幫助的存在。
Thumbnail
在人類社會中,總是會有人,在身體或心靈上帶著一些非常特殊的特質,跟著大家一起生活著。而這些特質如果造成他們融入社會上的困難,我們就會將他們統稱為身心障礙族群。身心障礙族群通常是社會中比較弱勢、比較需要幫助的存在。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態度是甚麼?心裡覺得同情,起了憐憫之心?觀察他的一舉一動,為了在他出問題時的第一時間可以挺身而出?我要當個好人,我要幫助他?其實,這些都沒有錯,但我們有試過,普通地看待他們嗎? 身心障礙類別的新制採WHO頒布的「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之「八大身心功能障礙類別」 我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態度是甚麼?心裡覺得同情,起了憐憫之心?觀察他的一舉一動,為了在他出問題時的第一時間可以挺身而出?我要當個好人,我要幫助他?其實,這些都沒有錯,但我們有試過,普通地看待他們嗎? 身心障礙類別的新制採WHO頒布的「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之「八大身心功能障礙類別」 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