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初心|以終為始

S編-avatar-img
發佈於KSS blog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概要&推薦對象

這篇文章除了點出企業可能對數位轉型的偏差期待外,也用三大面向來分享,在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後,如何用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數位轉型的目標設定。

推薦對象:考慮數位轉型的中高階主管、數位策略與目標設定的幕僚單位



出版社對數位轉型的期待


這幾年與出版社的意見交流,最常聊到的議題就是整個大環境的變化,包含讀者可投入閱讀的注意力越來越稀缺外,還有近期引起諸多爭議的電商平台書本折扣戰,無非都對傳統出版社的營收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因而也引發部分產業人士討論是否該參照韓國政府的出版法進行「書籍定價制」

投入數位轉型的出版社,不外乎都是期待更多的業績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觀察傳統出版社,如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天下雜誌,以及新型態的電子書閱讀平台如 Readmoo 讀墨近年積極導入各種數位創新變革,不論是在社群行銷、數位廣告、付費牆到訂閱制,透由一連串的實驗與試錯過程,逐漸打造出一條可為長遠發展打下穩固的營收基礎之路。

也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媒體、出版業者,對於數位轉型躍躍欲試。



對數位轉型的目標設定


在與部分出版社、媒體初期交流數位轉型的想法時,最常見在會議上被提及的目標就是:「在X個月內提高數位收益達___萬元金額」、「在Y個月內,達到__名數位訂閱人數」。

恩,這以數位世界來說,這些期待並非不對,只是數位人會好奇:「這些X、Y、Z究竟是怎麼推算出來的?」、「訂戶為甚麼要轉為數位訂閱戶,我們能帶給這些數位訂閱戶什麼價值?」

特別是後者的答案也透漏出你對於數位世界的理解程度,若你還不了解數位讀者和傳統紙本閱讀讀者的期待中存在的歧異點,可先閱讀前一篇:一種數位,多重領會

回到剛剛的答案,拿登山初心者來做比喻,喊出「我要在一年內爬完 100 百座山」的目標,但這 100 座山究竟是百岳等級、能高安東軍,還是你家隔壁郊山的新手等級,你是否清楚?

最好再進一步思考:「為什麼你想設定這個目標?」


大多數企業在規劃數位轉型時,其實大略可分為三個面向去設定目標:


① 利用科技增進營運效益


科技在企業數位轉型中可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公司沒有技術團隊,有辦法可以做一個可擴充性、可管理的網站、App嗎?」

「想知道我們的訂閱戶是從哪個管道來的?」「究竟哪些行銷廣告的文案比較能吸引用戶點擊?」

「文件沒有與團隊共同編輯的功能,每次都要改來改去,浪費好多時間…」

這些問題,現在早已有許多數位科技服務 - 從提高運營效率的雲端SaaS服務與技術、提供精準分析的機器預測行為,甚至到追蹤投放效益的行銷工具、提高生產力的協作工具等等,準備好為你所用,不僅可為企業節省了不少隱形營運成本,甚至降低營運風險。


② 打造新的商業模式


從 Google 發佈的 2022 智慧消費關鍵報告 中,可觀察到全齡上網普及率與數位服務使用率已到達到企業無法忽視的佔比。

想想你我日常生活的消費習性,是不是也會隨手拿起手機,先搜集看看網路評價、產品資訊?若採購金額高一點,找看看附近有無門市可體驗,最後視產品特性、促銷優惠、急迫性等綜合評比再來決定最佳採購時機。如此新型態的消費行為對既有的商業模式造成巨大的影響,不論企業體是否為出版社。因此對應在構思產品的全通路行銷、商業模式,需要透過更縝密考量與規劃。

「究竟如何才能讓潛力消費者買單?」

跟隨著這個問題,如果能追蹤用戶的數位軌跡,沿著用戶歷程掌握消費過程的關鍵環節點,就有機會打造出符合新世代的全新商業佈局。


③ 調整企業數位體質


就算是跑在台灣出版社產業最前面的天下雜誌,在 2023 天下數位轉型報告也提到他們歷經了一段要讓集團各單位齊心一致,視「數位轉型」為共同目標的陣痛期。

提升企業數位體質,除了招募數位新血之外,真正能讓企業能脫胎換骨的重中之重,是如何讓既有組織人員可以進化到使用者思維,聚焦在用戶身上,才有機會能創造出用戶願意買單的解決方案。

取自 2023 天下數位轉型報告

取自 2023 天下數位轉型報告

而當落實了思維轉換,打造出具有數位文化的團隊,自然也就更有機會達到前兩項的數位轉型的目標。



數位轉型不僅是一個挑戰,更是一段旅程。下一篇,我們會具體談談如何能充分利用數位平台的優勢,讓內容更多地觸達到讀者,提供更豐富、更創新的閱讀體驗,並為出版社發展出更永續的未來。


註:為保護出版社的利益,防止書籍價格過度競爭,韓國政府在 2019 年通過了《出版法》的修正案,規定書籍的零售價格不得低於定價的 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編的沙龍
6會員
13內容數
分享數位用戶經營、產品設計、數據分析等心法與新知,與創作者、出版社一起踏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逐步建立起會員經濟的數位新世界。
S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5
不管行銷演化到哪一個載體,傳統紙本、網路、影音平台,都一樣不脫離它的本質 - 打動人心的文案內容,這仍是有效行銷的關鍵。
Thumbnail
2023/10/25
不管行銷演化到哪一個載體,傳統紙本、網路、影音平台,都一樣不脫離它的本質 - 打動人心的文案內容,這仍是有效行銷的關鍵。
Thumbnail
2023/10/16
本篇介紹 PMF 的概念、挑戰,以及如何找到 PMF。適合閱讀對象:行銷、產品團隊成員與主管、數位轉型的中高階主管。 Key Takeaways: - 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馬」,但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從 A 點到 B 點更快的交通工具」。 - 風險本質上並不是壞事,但重要的是,要能系統性地
Thumbnail
2023/10/16
本篇介紹 PMF 的概念、挑戰,以及如何找到 PMF。適合閱讀對象:行銷、產品團隊成員與主管、數位轉型的中高階主管。 Key Takeaways: - 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馬」,但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從 A 點到 B 點更快的交通工具」。 - 風險本質上並不是壞事,但重要的是,要能系統性地
Thumbnail
2023/10/11
你有使用訂閱制服務嗎?你知道目前大行其道的訂閱制迎合了人類心理的哪些元素嗎?這篇文章分享 2 個正向與負向心理狀態可能影響我們對訂閱服務的決策。 我們也分享在設計訂閱方案時,該留意的 3 個定價技巧,如果你有打算提供訂閱制服務的話,記得看到最後喔。
Thumbnail
2023/10/11
你有使用訂閱制服務嗎?你知道目前大行其道的訂閱制迎合了人類心理的哪些元素嗎?這篇文章分享 2 個正向與負向心理狀態可能影響我們對訂閱服務的決策。 我們也分享在設計訂閱方案時,該留意的 3 個定價技巧,如果你有打算提供訂閱制服務的話,記得看到最後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作者可以是讀者,讀者也可以成為作者──正因為有相互跳換的現象,讓網路社會誕生更多內容,大量滿足有閱讀需求的新世代讀者,內容市場才得以蓬勃發熱。 因此所有正在寫作的寫作者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未來太過悲觀。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產出品質好的好文字。閱讀需求一直都在,只要有內容,閱讀就不會死。
Thumbnail
作者可以是讀者,讀者也可以成為作者──正因為有相互跳換的現象,讓網路社會誕生更多內容,大量滿足有閱讀需求的新世代讀者,內容市場才得以蓬勃發熱。 因此所有正在寫作的寫作者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未來太過悲觀。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產出品質好的好文字。閱讀需求一直都在,只要有內容,閱讀就不會死。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對組織運作方式的根本性重塑。 數位轉型使用各種不同的資訊技術並利用數據驅動來優化工作流程,達到對快速變動的市場更快、更智能、更即時的決策。最終,改變了客戶的期望並創造了新的商機。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對組織運作方式的根本性重塑。 數位轉型使用各種不同的資訊技術並利用數據驅動來優化工作流程,達到對快速變動的市場更快、更智能、更即時的決策。最終,改變了客戶的期望並創造了新的商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出版社與媒體要如何運用數位的優勢,「逐漸」打造出用戶期待的數位平台。 推薦對象:考慮數位轉型、剛開始轉型的媒體與出版社中高階主管、數位策略與目標設定的幕僚單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出版社與媒體要如何運用數位的優勢,「逐漸」打造出用戶期待的數位平台。 推薦對象:考慮數位轉型、剛開始轉型的媒體與出版社中高階主管、數位策略與目標設定的幕僚單位
Thumbnail
這篇文章除了點出企業可能對數位轉型的偏差期待外,也用三大面向來分享,在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後,如何用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數位轉型的目標設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除了點出企業可能對數位轉型的偏差期待外,也用三大面向來分享,在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後,如何用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數位轉型的目標設定。
Thumbnail
從出版社與讀者兩個面向出發,分享一些出版社常有的想像,另一方面,則由讀者角度帶出讀者使用數位閱讀平台的動機與期待。
Thumbnail
從出版社與讀者兩個面向出發,分享一些出版社常有的想像,另一方面,則由讀者角度帶出讀者使用數位閱讀平台的動機與期待。
Thumbnail
隨著數位化發展的進程及疫情推波助瀾下,數位轉型的競賽正緊鑼密鼓的展開,無論是改善內部管理效率,還是提昇經營成效,企業們都開始尋找可以導入優化企業發展的數位工具,且中小型企業也不例外!本篇文章 SimplyBook.me 將分享,企業數位轉型的成功秘訣,以及與技術夥伴合作數位轉型帶來的好處!
Thumbnail
隨著數位化發展的進程及疫情推波助瀾下,數位轉型的競賽正緊鑼密鼓的展開,無論是改善內部管理效率,還是提昇經營成效,企業們都開始尋找可以導入優化企業發展的數位工具,且中小型企業也不例外!本篇文章 SimplyBook.me 將分享,企業數位轉型的成功秘訣,以及與技術夥伴合作數位轉型帶來的好處!
Thumbnail
在數位化潮流之下,企業數位轉型成為必然的趨勢,無論是營運流程、顧客消費體驗、產業文化發展等,都必需結合「數位科技」,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站穩領先地位或追逐業界領先者。而因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更加速推動了企業的技術轉型,企業經營者們希望透過數位化發展,擴大領先優勢也順勢拉開追隨者的距離,當然
Thumbnail
在數位化潮流之下,企業數位轉型成為必然的趨勢,無論是營運流程、顧客消費體驗、產業文化發展等,都必需結合「數位科技」,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站穩領先地位或追逐業界領先者。而因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更加速推動了企業的技術轉型,企業經營者們希望透過數位化發展,擴大領先優勢也順勢拉開追隨者的距離,當然
Thumbnail
你要的是 「數位化」 還是 要 「轉型」  ?? 公司在不同的情境下,對於數位轉型的 「感受和期待」 可能會不同,也因此會導致了各式各樣的執行狀況和挑戰… 如果你去網路上找數位轉型,大概都會先出現的是 ERP 相關 或 管顧公司的銷售性質文章,多半從組織、策略面切入,再掛鉤自己能提供的服務。但是另人
Thumbnail
你要的是 「數位化」 還是 要 「轉型」  ?? 公司在不同的情境下,對於數位轉型的 「感受和期待」 可能會不同,也因此會導致了各式各樣的執行狀況和挑戰… 如果你去網路上找數位轉型,大概都會先出現的是 ERP 相關 或 管顧公司的銷售性質文章,多半從組織、策略面切入,再掛鉤自己能提供的服務。但是另人
Thumbnail
企業的數位轉型,應該算是一個逐漸被重視,但未必真的深刻被理解的一個課題。 數位轉型,本質上因為是企業面臨快速變動數位環境的「不斷再合理化」的進程,市場的發展、企業的經營與管理,追求的是當下個面向的「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而放到時間軸上,便會見到「不斷再合理化」的動態歷程。
Thumbnail
企業的數位轉型,應該算是一個逐漸被重視,但未必真的深刻被理解的一個課題。 數位轉型,本質上因為是企業面臨快速變動數位環境的「不斷再合理化」的進程,市場的發展、企業的經營與管理,追求的是當下個面向的「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而放到時間軸上,便會見到「不斷再合理化」的動態歷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