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所看到的並非事實。
我們都知道溫水煮青蛙會慢慢地殺死青蛙,但是實際上,當水熱到開始燙時,青蛙就會熱到跳出來了。
《逆思維》裡討論的是如何稍微停一下,重新思考一下我們所做的事、所遵照的傳統、所下意識跟著的規範是不是對的。
重新思考能幫助我們不盲從,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念,找到最正確的道路。
這篇文章我想分享 5 個我最喜歡的思考練習,希望大家也能從這些思考練習找到一點真理。
我們常常會陷入三個角色的思考模式: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
傳教士的理念在陷入危機時,會像佈道似的大肆宣揚他理念的好。
我母親在做直銷,而我常常觀察到她有這個模式。我認同她所推廣的保健食品效果是很好而且是對人有益的,但是當有人質疑她公司產品的效果時,她會陷入某種著魔:產品是有科學根據的,經過很多測試,有很多見證,購買和銷售方式是很簡單的等等。
在對方認同或者是離開前她是不會罷休的。
檢察官在看到別人裡路有瑕疵時會舉例證明他是錯的。
在我的觀察中,高知識份子很常陷入檢察官模式。因為他們飽讀詩書,有很多知識理論作為根據,當看到另一個人的觀點有小錯誤時能夠有邏輯的攻擊那些觀點。能夠有邏輯地提出反對意見固然好,但是很常陷入只為了證明他是錯的而證明,而不是為了找出什麼是正確的而證明。
而政治人物會為了獲取認同而忽略正確的資訊。政治人物真的常常這樣為了一個聽起來好聽的政績而忽略了這個政策的可行性和所帶來的結果。
義務教育全權由政府補助聽起來很好,大家會覺得說:「這個政治人物為我們爭取真多權益和福利!」但是政府真的能夠補助那麼多嗎?錢從哪裡來?錢確切會花在哪裡?
管他那麼多!只要大家喜歡我勝過於對手就好了!
上面的三個思考陷阱會出現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經常偏好感覺正確,而非實際正確的。上面三個模式的行動都是為了自己感覺對的所前近。但是這樣並不會向正確所靠近,並不會得出一個正確的答案。
所以,我們可以多多利用科學家的思考模式:
有一個理論 → 建立假設 → 實驗來測試假設是否正確。
比起上面的三個思考模式,科學家更注重的是什麼是實際正確的。他們注重數據、注重實際觀察到的東西。往往科學家的思考模式才能幫助我們找到真正需要的答案。
黑莓機剛出現的時候大為風行,但是再過幾年 iphone 出現時,黑莓機的創始人仍然認為大家所想要的是電子郵件功能強、鍵盤觸感的手機,而不是一個能聽音樂的手機。但是歷史見證了他的錯誤。如果他能夠接受科學家的思維,建立一個「大眾想要電子郵件功能強」的假設,並且實驗來看大家真實的反饋,並且跟者反饋來改設計黑莓機,或許現在黑莓機仍然存活在世界上。
簡單來說:擁有科學家的思考模式就是保持求知慾和開放的思維。只有這兩的特質能幫助我們躲避偏見和固執的陷阱,找出真正的答案。
聽起來有點 M,但是我們犯錯時或許應該要開心。
在傳統的教育裡,犯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少一分打一下手心,看你下次還敢不敢!即使現在教育方式開放了,大家也都會說:「沒關係!下次再加油就好了!」我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犯下錯誤仍然是一件很羞恥,很自責的事。
我就是這樣,雖然我們家的教育算是蠻開放的,但是在考試分數高被表揚的環境下,我仍然會覺得犯錯是一件很糟糕的事。記得第一次考不及格時,我自責地跪在母親看面哭了起來。
我們都知道「失敗為成功之母」,經過挫折才能成長,但是為什麼我們會那的害怕犯錯?問什麼犯下錯誤那麼的可怕?
我覺得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會把自己跟挫折過度連結。我們會覺得這次考不好反映了我是一個很笨的人,失業了反映了我是一個失敗的人。就是因為過度的把自己投射在我們所做的事(的結果上),所以才會那麼害怕犯錯。
但是我們可以試著把我們的「看法、所做的事」,跟我們的「自我認同」分開。一時的錯誤並不代表我是一個失敗的人,一個錯誤過時的想法並不代表我們是一個老頑固。時間不斷地走,我們不斷的在做新的事,產生新的想法,那些只是過程中的一個點,而不是全部。「我們是誰」應該是你重視什麼,而非你相信什麼、做了什麼的問題。
另一個幫助我們擁抱犯錯的想法是把格局放大。假如重複犯錯會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答案,那麼犯錯的經驗本身就會變得有樂趣。往往執著在於錯誤是因為我們覺得沒有下一次了。
學測、職考考糟了,沒有進入到好大學,我接下來的人生就是一團亂。但其實如果眼光放遠,其實一次考試失利對於你整體的影響不是很大,重點是你能夠意識到這次失敗不是一個結果,而是經驗。而經驗才能幫助我們一步一步地邁向我們想要的結果。
簡單來說:犯錯時開心點吧!這次失敗不代表你是誰、也不代表你的結果。它只是妳路上的一個過程!
我是一個很討厭衝突的人,我想大部分的人也是。
但是衝突是經歷成長、完成一件事的畢竟過程。也是能讓結果更好的過程。
缺乏衝突不等於和諧,而是漠不關心
但是不是每個衝突都是有益的。「任務衝突」是為了更好的目的,而「人際衝突」只會阻礙思考。
我那天在路易莎旁聽到隔壁情侶的對話。
他們好像有在共同經營一個頻道,女生一開始找男生說話提到了他們的影片字幕錯字很多。他們就開始爭論說影片錯字的重要性和改錯字的時間成本。聽了一陣子後我就回去看我的書。
但是一小段時間後,他們爭論的音量變大了。我豎起了我的耳朵。
爭吵的內容變成了女生覺得男生在這個頻道上花的時間不夠多,但男生反駁說覺得他花的時間很多了。
我當下放下我手中的《逆思維》,赫然發現我在旁觀察到了任務衝突轉變成人際衝突的過程。
在工作中難免會有衝突,但是大多都是從任務衝突開始的。雖然我們對於要「如何」做一件事的想法不一樣,但是我們討論的是想法,不是情緒。我們雙方都想要提升這個作品。
但是任務衝突很容易變成人際衝突。或許是因為情緒,或是因為想要滿足自尊,爭論的方想從「如何完成一件事」,變成「為何我的想法是對的、你的是錯的」。
簡單來說:當你發現陷入人際衝突時,先暫停一下把情緒消化吧!接著可以想想看要怎麼把「為何」的討論導回到「如何」!
在社群媒體的時代,好像越大聲你就越有力量。有一種無形的競爭壓力要不斷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如果你不這麼做就輸了。畢竟資源機會都是給最顯眼的那個人。而當你有了資源和機會,你的話語權就變大,你就愈有說服力和影響力。
轉念一想,真的是這樣嗎?
不斷地表達、說話才能說服影響一個人嗎?常理來說好像是,畢竟要提出很多有力的證據和想法才能說服人嘛。
但是你想一想,如果今天有一個人不斷滔滔不絕地跟你說某產品有多好,你真的會買單嗎?還是會覺得「哎額,趕緊走」?
最可能改變你的想法的人是你自己,而無法撼動我們的說法往往只會使我們的立場更堅定。
所以其實滔滔不絕不能說服人,反而是安靜的聆聽才更有機會。
好的談判專家很少採取攻擊或防禦,反而以提問表達好奇。因為他們知道想要說服對方認同自己的立場,就要先了解對方的立場。就像醫生常常跟病人說要吃藥、要健康規律的飲食、別再抽菸了,但是很少有人會完全聽從。這是因為醫生通常都會給「一般通則」,就是一個建議套用在所有人身上。但是當人們忽視建議,那並非是因為他們不贊同,有時是因為抗拒那種壓力,以及別人在控制他們的感受。叛逆期其實就是這樣吧。
所以,如果要說服一個人,可以用動機式晤談:
以想要說服朋友戒菸為例:
簡單來說:想要說服人時不要張大你的嘴巴。請閉嘴,保持好奇心,然後傾聽。了解對方同時引導他前往你想說服的方向。
真的,別再問了。
「你長大想當什麼」這句話暗示長大是有限的。好像到了某個時候,你成為了某個身份,然後就此結束。
我們明明都知道人生充滿變數,沒人知道 5 年後會發生什麼,但還是跟小孩子傳輸:「人生固定的道路」這個觀念。
或許是因為「你長大想當什麼」的答案比較簡單,而我們就是喜歡簡化事情。但是重新思考就是在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因為實際上事情就是比較複雜。
所以與其問說「長大想當什麼」,可以討論「對什麼有興趣」、「想要嘗試看看什麼」、「未來可以做什麼事」。
除了小孩子之外,我覺得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尤其是前期)也是這樣。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能做的就是計畫在接下來的一兩年,我們想學習甚麼及貢獻什麼,並且對於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保持開放心態!
我覺得這個比喻很棒:
就像在起霧的夜晚開車,你只能看到車頭燈照亮的距離,不過你還是可以開完整段路程。
簡單來說:別再問「長大想當什麼」了,生活是彈性有變化的,保持好奇和開放的心態才能引領我們往前。
我覺得重新思考就是一件事:保持好奇心和開放的心態。
我們可以用科學家的視角來審視和懷疑周圍存在許久的規則和規範,因為事情的真相往往不是那麼簡單。一件事通常有很多的面相,而大家所習慣認同的那個面向不一定是我們認同而且需要的。
我們犯錯時應該感到慶幸,因為我們少了一個錯誤;大家都想避免衝突,但是有效的衝突才能把作品提升一個層次;我們以為很會說服人的是那些滔滔不絕的人們,但是其實是那些善於聆聽的;長輩都在問說「長大想當什麼」,但是長大是沒有一個界線的。
重新思考是一件麻煩的事,很花費精神和能量,但絕對是一個值得投資的事情。保持好奇和開放的心態才能帶來新的視角,新的可能性!
我是強尼羅,這裡會分享平時讀書、生活、學習設計的心得的文章。如果你有從我的文章裡獲得一些啟發,或者是覺得「寫得爛透了!」,都歡迎留言跟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