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畫出求職平台的飛輪模型|EP3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飛輪模型(Flywheel)怎麼展?如何將飛輪上的節點應用到產品開發?這篇想記錄我在求職平台的成長飛輪模型。

raw-image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品策略、產品規劃有興趣的朋友

一、什麼是飛輪模型

飛輪模型(Flywheel)是 HubSpot 提出的行銷概念,重點在每一次客戶與企業互動時的體驗,從「被吸引、參與其中、被滿意」這三大面向都要讓客戶保持得良好的感受。

那為什麼要透過飛輪模型來連結產品開發項目?我認為產品開發一部分來自於「使用者潛在需求 Jobs-to-be-Done」,使用者他想做什麼事?在哪個環節沒有被滿足?

比起銷售漏斗(Marketing Funnel)強調「流量、互動、轉化」,飛輪模型(Flywheel)更強調「流量、互動、再使用」;前者適合在單次行為,例如購買商品、填寫表單、一次性活動,後者適合在頻繁行為,例如社群、打卡、每週任務型活動。


二、飛輪模型如何應用在求職平台

以求職平台的 C 端使用者來看,飛輪可以初步分成:

  1. 吸引註冊:透過「價值感」來吸引使用者「註冊/登入」
  2. 使用服務:透過「註冊後的引導」來讓使用者產生「好奇/認同/信任」
  3. 應徵工作:透過「信任後的持續使用」來讓使用者做出「行動/操作」
  4. 社群互動:透過「行動後的反饋」來讓使用者願意「分享/再使用」

畫成飛輪圖如下,從圖片就可以清楚知道每個環節需要用什麼策略:

raw-image

而根據上述的 4 種節點,各自可以拆成用戶漏斗:

  1. 吸引註冊:開始操作 → 登入提示 → 功能引導
  2. 使用服務:搜尋工作 → 公司介面 → 職缺介面
  3. 應徵工作:收藏流程 → 應徵流程 → 面試信件
  4. 社群互動:應徵成功 → 面試心得 → 分享服務

有了這些行為,就可以開始思考目前比較急需優化的項目是哪些,若是 B 端使用者,會需要考慮營收、利益、轉化等數字,但若是 C 端使用者,則會需要考慮轉換、留存。

實際應用的話,首先產品經理先確認公司策略方向、各利害關係人的期待,接著確認產品目標、產品要解決的問題、產品要創造的價值或營收,最後排出優先順序。


三、總結

這篇主要是我近期的學習心得,若對這系列有興趣也可以持續觀看: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了確保產品順利開發完成並上線,產品經理需要擁有自己的一套原則/產品思維,包括需求分類、用戶體驗、問題導向、數據驅動等,才能讓讓產品團隊更有效地執行項目、降地風險,最終交付解決用戶需求且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產品研究實習生怎麼帶?實習內容要做什麼?競品分析、產品研究、產品規劃,哪一項比較適合給實習生製作?這篇想記錄近期的規畫方向,未來會持續優化帶領原則和方法。
產品經理每天都在立場的抉擇,像是哪個功能先做?哪個畫面比較重要?重要版面要留給誰?從高層主管到行銷業務,從 APP 評論到使用者訪談,收集了產品意見後要怎麼改?這篇想記錄我近期的產品職場日記。
產品新功能上線時,往往會需要在畫面附近加上引導,但引導要怎麼加?這篇整理 5 個常見引導位置,包含全站彈窗、新手引導、區塊引導、欄位引導、欄位說明。
Threads 推出後怎麼走?使用者都在看什麼、發什麼?根據這幾天的產品使用心得,先快速紀錄我觀察到的產品定位、使用者行為、和未來的產品潛在開發方向。
做產品該用哪一種用戶思維?我們如何看待使用者之於產品的關係?從服務關係的迎合用戶、到夥伴關係的賦能用戶,各要如何實際到產品開發上,這篇想一起探討產品經理一定會接觸到的用戶思維。
為了確保產品順利開發完成並上線,產品經理需要擁有自己的一套原則/產品思維,包括需求分類、用戶體驗、問題導向、數據驅動等,才能讓讓產品團隊更有效地執行項目、降地風險,最終交付解決用戶需求且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產品研究實習生怎麼帶?實習內容要做什麼?競品分析、產品研究、產品規劃,哪一項比較適合給實習生製作?這篇想記錄近期的規畫方向,未來會持續優化帶領原則和方法。
產品經理每天都在立場的抉擇,像是哪個功能先做?哪個畫面比較重要?重要版面要留給誰?從高層主管到行銷業務,從 APP 評論到使用者訪談,收集了產品意見後要怎麼改?這篇想記錄我近期的產品職場日記。
產品新功能上線時,往往會需要在畫面附近加上引導,但引導要怎麼加?這篇整理 5 個常見引導位置,包含全站彈窗、新手引導、區塊引導、欄位引導、欄位說明。
Threads 推出後怎麼走?使用者都在看什麼、發什麼?根據這幾天的產品使用心得,先快速紀錄我觀察到的產品定位、使用者行為、和未來的產品潛在開發方向。
做產品該用哪一種用戶思維?我們如何看待使用者之於產品的關係?從服務關係的迎合用戶、到夥伴關係的賦能用戶,各要如何實際到產品開發上,這篇想一起探討產品經理一定會接觸到的用戶思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顧客滿意度是影響產品成功的重要指標,本文探討產品與服務如何提高顧客滿意度,並使用菲利浦.科特勒的產品五層次來思考競爭方式,加強滿意度。 文章提供了從顧客滿意度原理、產品五層次及策略的探討如何加強滿意度。
Thumbnail
行銷漏斗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可以幫助你瞭解消費者的行為,進而制定更有效的行銷策略。這篇文章介紹了行銷漏斗的四個階段:認知、興趣、決策和行動,並提供了星巴克和蘋果公司等品牌的成功案例。最後指出了行銷漏斗的魔力在於吸引新顧客以及提升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進而將他們轉化為忠實粉絲。
Thumbnail
瞭解行銷企劃在四大層面的職能及能力要求,包括運營管理、操作技能、財務知識和數據分析。提供了相關技能和知識的要求,幫助企劃有效執行並達到業績目標。
Thumbnail
說到行銷,我們先定義何謂行銷: 行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 大白話就透過宣傳、推廣,進而促進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要進行銷前,先有個觀念:定位理論 大意是『無論如何都要成為第一,如果不能成為項目第一,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項目』
Thumbnail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需要採取有效的行銷策略來吸引客戶。傳統的行銷漏斗理論廣受歡迎的同時,卻仍有能夠補足之處,集客式行銷應運而生。接下來會分別介紹並比較兩種行銷模型,感興趣的話就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Thumbnail
行銷漏斗是用來描述消費者從認識品牌到購買產品的過程的模型,由五個階段組成:認知階段,興趣階段,慾望階段,行動階段,留存階段。此外,本文還介紹了行銷漏斗的應用價值和常見錯誤。對於行銷人員和企業主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助於提高轉換率,降低行銷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想要成為行銷人,但不知道從何下手嗎?行銷產業算是新鮮人求職熱門度蠻高的產業,但行銷產業從公司類型到職缺類型,都有蠻大的差異,因此這篇文分享了我眼中的行銷產業生態圈,可以針對自己比較喜歡的職務內容再進一步去瞭解和研究,求職的時候可以更有效率,也比較不會投到自己完全不喜歡的方向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顧客滿意度是影響產品成功的重要指標,本文探討產品與服務如何提高顧客滿意度,並使用菲利浦.科特勒的產品五層次來思考競爭方式,加強滿意度。 文章提供了從顧客滿意度原理、產品五層次及策略的探討如何加強滿意度。
Thumbnail
行銷漏斗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可以幫助你瞭解消費者的行為,進而制定更有效的行銷策略。這篇文章介紹了行銷漏斗的四個階段:認知、興趣、決策和行動,並提供了星巴克和蘋果公司等品牌的成功案例。最後指出了行銷漏斗的魔力在於吸引新顧客以及提升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進而將他們轉化為忠實粉絲。
Thumbnail
瞭解行銷企劃在四大層面的職能及能力要求,包括運營管理、操作技能、財務知識和數據分析。提供了相關技能和知識的要求,幫助企劃有效執行並達到業績目標。
Thumbnail
說到行銷,我們先定義何謂行銷: 行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 大白話就透過宣傳、推廣,進而促進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要進行銷前,先有個觀念:定位理論 大意是『無論如何都要成為第一,如果不能成為項目第一,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項目』
Thumbnail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需要採取有效的行銷策略來吸引客戶。傳統的行銷漏斗理論廣受歡迎的同時,卻仍有能夠補足之處,集客式行銷應運而生。接下來會分別介紹並比較兩種行銷模型,感興趣的話就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Thumbnail
行銷漏斗是用來描述消費者從認識品牌到購買產品的過程的模型,由五個階段組成:認知階段,興趣階段,慾望階段,行動階段,留存階段。此外,本文還介紹了行銷漏斗的應用價值和常見錯誤。對於行銷人員和企業主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助於提高轉換率,降低行銷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想要成為行銷人,但不知道從何下手嗎?行銷產業算是新鮮人求職熱門度蠻高的產業,但行銷產業從公司類型到職缺類型,都有蠻大的差異,因此這篇文分享了我眼中的行銷產業生態圈,可以針對自己比較喜歡的職務內容再進一步去瞭解和研究,求職的時候可以更有效率,也比較不會投到自己完全不喜歡的方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