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認識說謊,才能避免說謊:運用〈說謊事件分析表〉帶孩子走向誠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請學生舉一則說謊事件為例,填寫〈說謊事件分析表〉。首先,簡單敘述事情經過,然後判斷這是屬於說謊事件圖表中的哪一項動機。有趣的是,明明都是說謊,但當學生準確將說謊事件歸類後,反而輕鬆找到避免說謊的方法。最後,根據表格寫成一篇解析謊言的議論文,不但論據可靠,論點也極有深度。
  • 適合對象:小學高年級、國中
  • 付費訂閱可看:範例、空白〈說謊事件分析表〉

許多大人對於孩子說謊的行為是深惡痛絕,一旦發現子女撒謊可能會氣到痛打、痛罵他們一頓。然而,大家捫心自問:難道身為成人的你們,從來不會說謊嗎?

心理學家指出,說謊是人類天性,無論老少,因為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機制,使自己免於危險。我曾經在文章中分享小朋友筆下的撒謊經驗,得出的結論是:

造成孩子說謊的罪魁禍首,其實是「父母」。當父母對於孩子犯的錯過度反應時,孩子因為面臨處罰感到恐懼,就有可能選擇欺騙的方式來掩飾過錯。


因此,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孩子在面對你時,必須啟動自保機制?通常是你們的親子關係早已趨於緊繃。如果你再責罰他的說謊行為,只是強化緊繃關係,他的說謊功力會持續進化到你難以察覺的地步。

然而,人類說謊的動機,除了自我保護外,還有其他許多原因。《國家地理雜誌》2017年6月號,探討的主題正是「我們為何說謊」,其中有一張說謊動機圖表:

raw-image

孩子因為考不好或闖禍而撒謊屬於「個人過失(掩蓋錯誤或不當行為)」,是所有說謊的原因中佔最大百分比的。我在高年級的課堂上引導小朋友解讀完這一張圖表後,接下來請他們找一則親身經歷或耳聞目見的說謊事件為例,填寫我設計的〈說謊事件分析表〉。

首先,簡單敘述事情經過,然後判斷這是屬於說謊事件圖表中的哪一項。有趣的是,明明都是說謊,但當學生準確將說謊事件歸類後,反而可以輕鬆找到避免說謊的方法,更勝於打罵教育。最後,根據填寫好的表格寫成一篇解析謊言的議論文,不但論據可靠,論點也極有深度。

下面,我整理了三位同學所寫的分析表,供各位參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1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鴻雁寫作教材與教法典藏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2.4K會員
604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在帶學生進行「評論寫作」時,不急著要求他們下筆,會先引導他們填寫我設計的〈評論表單〉,在建構文章綱要的同時,透過「評分項目」的羅列,強化從多元角度切入探討主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出實質的建議。如此一來,評論自然面面俱到且深具說服力。
個性可是會如影隨形跟著孩子一輩子,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前途、人際、身體與心理健康……等,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今年暑假的第一堂課,我將暫時把「放完暑假要完成什麼事?」擺在一旁,打算引導學生思考「放完暑假,你想成為怎麼樣的人?」
當孩子閱讀相同年齡層作者所寫的文章,由於他們看事情的角度很接近、程度相仿、感受也雷同,代入感會相當強烈,容易感同身受。在授課時,我又設計了以下三個步驟來強化代入感……
《米莉的新帽子》/喜多村惠(台北:遠見天下,2022) 米莉在放學途中,經過了一家帽子店,有一頂鮮豔羽毛的帽子吸引著她,米莉推開商店大門,進入詢問。「夫人,有什麼可以為您服務嗎?」店員親切的詢問。米莉試戴了那頂羽毛帽子,真是好看!不過,米莉帶的錢,根本無法買任何一頂帽子,這可怎麼辦才好呢?
最近,我設計了一堂「模擬回信」的寫作課,先請小朋友閱讀我虛構的幾封學生來信,再從裡面選出讀後「最有感」的信,接著扮演心輔老師回信給那位學生,解決他的困擾。由於目標讀者明確,學生會嘗試擺脫寫給老師看的概念,思考如何寫出打動目標讀者的回信。
《橘色的馬》/劉旭恭(台北:小魯文化,2021) 橘色的馬在大城市生活很久了,但他始終鬱鬱寡歡,因為有一件事一直壓在他的心上,那就是,他想找到他的親生哥哥。 他手上唯一有的線索,便是那具有裂痕的半張相片。茫茫人海中,該從何找起呢?
我在帶學生進行「評論寫作」時,不急著要求他們下筆,會先引導他們填寫我設計的〈評論表單〉,在建構文章綱要的同時,透過「評分項目」的羅列,強化從多元角度切入探討主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出實質的建議。如此一來,評論自然面面俱到且深具說服力。
個性可是會如影隨形跟著孩子一輩子,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前途、人際、身體與心理健康……等,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今年暑假的第一堂課,我將暫時把「放完暑假要完成什麼事?」擺在一旁,打算引導學生思考「放完暑假,你想成為怎麼樣的人?」
當孩子閱讀相同年齡層作者所寫的文章,由於他們看事情的角度很接近、程度相仿、感受也雷同,代入感會相當強烈,容易感同身受。在授課時,我又設計了以下三個步驟來強化代入感……
《米莉的新帽子》/喜多村惠(台北:遠見天下,2022) 米莉在放學途中,經過了一家帽子店,有一頂鮮豔羽毛的帽子吸引著她,米莉推開商店大門,進入詢問。「夫人,有什麼可以為您服務嗎?」店員親切的詢問。米莉試戴了那頂羽毛帽子,真是好看!不過,米莉帶的錢,根本無法買任何一頂帽子,這可怎麼辦才好呢?
最近,我設計了一堂「模擬回信」的寫作課,先請小朋友閱讀我虛構的幾封學生來信,再從裡面選出讀後「最有感」的信,接著扮演心輔老師回信給那位學生,解決他的困擾。由於目標讀者明確,學生會嘗試擺脫寫給老師看的概念,思考如何寫出打動目標讀者的回信。
《橘色的馬》/劉旭恭(台北:小魯文化,2021) 橘色的馬在大城市生活很久了,但他始終鬱鬱寡歡,因為有一件事一直壓在他的心上,那就是,他想找到他的親生哥哥。 他手上唯一有的線索,便是那具有裂痕的半張相片。茫茫人海中,該從何找起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相信許多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經驗即是當發現孩子長大開始說謊,便會怒不可遏而加以懲罰,卻沒有意識到孩子之所以會懂得說謊其實也是發展的必經過程。 《謊言小精靈》這本繪本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不小心把媽媽的項鍊弄斷,第一時間被媽媽詢問的時候不敢說實話,於是便從嘴巴跳出來一個小精靈,也因為說了第一個謊而必
Thumbnail
4歲孩因為在在語言上有顯著進步、喜歡誇張,這是孩子發展的正常階段。家長可以觀察並引導孩子透過講故事來培養想像力,並避免在公開場合讓孩子難堪以及不要妄下論斷給孩子負面標籤。
Thumbnail
誠實,這是歐美國家不管學校或家庭教育最重要也最根本的要求,因此說謊算是非常嚴重的過錯。因為一個以信任為基礎的社會,會假設人人都是誠實的,若有人不誠實,會對整體社會運作產生很大影響。至於華人或東方世界稍有不一樣,比較以防弊為基礎,傾向認為人性是軟弱的,人心是自利的,也就是比較容易說謊的。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你的孩子今天真正想告訴你什麼?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孩子遭受欺負的跡象往往被忽視,從突然對學校失去興趣到不明原因的物品損壞,孩子這些微妙的變化可能是求助的隱秘訊號。 本文提供幾個不易被察覺的跡象,幫助父母識破孩子心中隱形的傷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同為孩子撐起一片更陽光的天空。 識破隱形的傷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剛剛看網路看到這個題目,覺得很有意思。文章的意思,主要是說,小孩子之所以會說謊是因為「上梁不正下梁歪」,大人在不知不覺中,或是迫於無奈而說了謊話,不管是不是所謂的「善意謊言」,大人這樣的作為與言語,都會在默默之中讓孩子也學會了謊言。 . 其實這個題目我有研究過,有觀察過,有思考過。上述的說
Thumbnail
分享網友教育想法 教育孩子,一定要讓孩子記住這八個成語,孩子會終生受益。 第一:光明磊落,就算做錯了,也不要對爸媽撒謊。其實一個人最大的成長,不是來源於別人的說教,而是來自於,自己所犯的錯誤。 第二:深藏不露,就算自己考了一百分,也不要逢人就炫耀,炫耀會激發別人骨子裏的嫉妒。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相信許多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經驗即是當發現孩子長大開始說謊,便會怒不可遏而加以懲罰,卻沒有意識到孩子之所以會懂得說謊其實也是發展的必經過程。 《謊言小精靈》這本繪本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不小心把媽媽的項鍊弄斷,第一時間被媽媽詢問的時候不敢說實話,於是便從嘴巴跳出來一個小精靈,也因為說了第一個謊而必
Thumbnail
4歲孩因為在在語言上有顯著進步、喜歡誇張,這是孩子發展的正常階段。家長可以觀察並引導孩子透過講故事來培養想像力,並避免在公開場合讓孩子難堪以及不要妄下論斷給孩子負面標籤。
Thumbnail
誠實,這是歐美國家不管學校或家庭教育最重要也最根本的要求,因此說謊算是非常嚴重的過錯。因為一個以信任為基礎的社會,會假設人人都是誠實的,若有人不誠實,會對整體社會運作產生很大影響。至於華人或東方世界稍有不一樣,比較以防弊為基礎,傾向認為人性是軟弱的,人心是自利的,也就是比較容易說謊的。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你的孩子今天真正想告訴你什麼?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孩子遭受欺負的跡象往往被忽視,從突然對學校失去興趣到不明原因的物品損壞,孩子這些微妙的變化可能是求助的隱秘訊號。 本文提供幾個不易被察覺的跡象,幫助父母識破孩子心中隱形的傷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同為孩子撐起一片更陽光的天空。 識破隱形的傷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剛剛看網路看到這個題目,覺得很有意思。文章的意思,主要是說,小孩子之所以會說謊是因為「上梁不正下梁歪」,大人在不知不覺中,或是迫於無奈而說了謊話,不管是不是所謂的「善意謊言」,大人這樣的作為與言語,都會在默默之中讓孩子也學會了謊言。 . 其實這個題目我有研究過,有觀察過,有思考過。上述的說
Thumbnail
分享網友教育想法 教育孩子,一定要讓孩子記住這八個成語,孩子會終生受益。 第一:光明磊落,就算做錯了,也不要對爸媽撒謊。其實一個人最大的成長,不是來源於別人的說教,而是來自於,自己所犯的錯誤。 第二:深藏不露,就算自己考了一百分,也不要逢人就炫耀,炫耀會激發別人骨子裏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