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打罵就能嚇阻孩子撒謊嗎?當你了解孩子說謊的原因,你可能會慚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如果小朋友對你撒了一個謊,你會如何反應?直接抓過來訓斥一頓,滔滔不絕地批判說謊的行為、闡述誠實的好處?還是一時克制不住就痛打孩子一頓?

當了作文老師多年,看過無數學生書寫撒謊的經驗;所以,請相信我,用這兩種方式處理小朋友的撒謊行為,通常沒有太大的效果。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很自豪地說:「沒有呀,我兒子被我打個幾次之後,就再也沒說過謊了。」──呵呵,究竟是真的不再說謊了呢?還是說謊功力已經進化到讓你難以察覺?可就不好說了。

越挫越勇的說謊功力

瑞辰(化名)的媽媽非常重視兒子的課業,偏偏自己又是一個情緒起伏大、容易過度擔憂的家長。所以,一旦瑞辰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媽媽不是扳著一張臉好一陣子不跟他講話,要不就是用打罵的方式鞭策瑞辰。

國小的課業簡單,少有考不好的時候;升上國中就不一樣了,不但科目變多,難度也提升許多。於是,媽媽發飆的次數大增,瑞辰也越來越怕媽媽,每當考試分數不佳,寧可用欺瞞的方式躲過一頓打罵。

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說謊功力也是需要不斷磨練的。瑞辰在文章中偷偷告訴我,他的欺騙功力其實是在一再被抓包中,逐漸領悟訣竅,最後臻於完美。

剛開始,他只是單純謊報成績,並表示成績單還沒發。漸漸地,媽媽開始起疑,便打電話向老師確認,因此揭穿他的謊言。瑞辰在文章中敘述被抓包後的那段日子:

那段時間我真的過超慘的,連續兩個禮拜,我媽只要想到這件事,就衝過來臭罵我一頓,不斷嘶吼:「我最恨人家騙我了!」就算是在她沒有對我發飆的時候,也沒有給我好臉色看。每天放學後,我都會在捷運站徘徊一陣子,看列車一台一台開過去卻不上車──因為我真的不想回家看我媽那張臭臉啊!

經過這次的教訓,根據「不打不成器」的定律,瑞辰照理說應該不敢再騙媽媽了吧。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我痛定思痛,發現是我說謊的功力太拙劣,媽媽要看到白紙黑字的成績單才會相信,所以我決定從成績單下手。怎麼做呢?

我拿原版的成績單去列印了兩張複本,如果想要改動某一個成績,就把複本(1)上的數字剪下,覆蓋貼上複本(2)的分數上。這樣一來,想把「59」變成「79」還是「89」,隨便你。貼完後,再把複本(2)拿去列印一遍,印出來的複本(3)完全看不出拼貼的痕跡哦。最後把複本(3)拿給媽媽看就搞定了!你猜猜結果怎樣?這招我用了好幾次,她從來沒有發現過,現在已經很少罵我了。

瑞辰為什麼一再說謊?很明顯,不是本性如此,而是怕被罵而已。然而,發現兒子撒謊,媽媽依然採用責罵的方式來處理,不但無法解決問題,還加深了瑞辰的恐懼,逼他去更新說謊方式,陷入惡性循環。

想想看,如果你是瑞辰,當你老實報分數會被懲處,捏造分數被抓包也會遭到懲處,你會選哪一個?──當然是後者囉,至少有瞞天過海的機會嘛。

日本教育家岡本茂樹長年輔導問題少年,根據他的觀察:

造成孩子說謊的罪魁禍首,其實是「父母」。當父母對於孩子犯的錯過度反應時,孩子因為面臨處罰感到恐懼,就有可能選擇欺騙的方式來掩飾過錯。

瑞辰說謊的行為雖然不該鼓勵,但真正要檢討的卻是媽媽。

小朋友的課業固然重要,但考試成績只是一時的,親子關係卻是一世的;由於一時的分數而影響一世的情感,真的值得嗎?


【延伸閱讀】陳志恆,《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台北:圓神,2019)。


孩子說謊時,該怎麼辦?

被騙的滋味不好受,誰都不希望被當成笨蛋一樣欺騙,所以,要求父母用平常心面對孩子的謊言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事。不過,為了經營良好的親子關係,還是建議爸媽耐著性子試試。以下提供三個方法來處理孩子說謊的行為。

一、戳而不破

這個方法是從我的學生那裡偷學來的。《國語日報》有一年推出徵稿活動,請讀者根據一段兄弟間的對話,完成後續的情節發展。對話如下:

哥:「完蛋了,今天的數學只有考70分,媽媽看了,鐵定發瘋!」
弟:「太好了,今天的數學考了90分,媽媽看了,鐵定樂壞!」
哥哥用祈求的眼神看著弟弟……

我帶班上的學生寫這個題目,大部分孩子設計的情節都大同小異──哥哥和弟弟串通好欺騙媽媽,但被媽媽當場拆穿,狠狠訓了他們一頓,哥哥因而悔悟──也不能說學生缺乏想像力,也許他們的父母就是使用這種方式處理他們的說謊行為,所以就直接搬到稿紙上寫。

不過,當我讀到一個學生方妍蓉所設計的故事時,眼睛頓時一亮!

在妍蓉的故事裡,擔心被懲處的哥哥和弟弟串通好,打算騙媽媽考卷還沒發。沒想到,弟弟這個豬隊友竟然偷偷跟媽媽告密,不知情的哥哥還是照原本計畫騙媽媽。重點來了──此時媽媽不動聲色,沒有立刻拆穿哥哥的謊言。

要怎麼做才能讓哥哥俯首承認自己撒了謊呢?

隔天到學校,老師要收回考卷看看大家訂正的結果。當哥哥從書包拿出考卷時,竟發現家長簽名欄上有媽媽的簽名,當場嚇得臉色發白。

原來,媽媽趁哥哥睡著後,從他書包裡拿出考卷簽名。哥哥知道媽媽發現他說謊的事卻不拆穿他,十分慚愧。哥哥回到家,媽媽用柔和的眼神看著他。「媽媽,我知道錯了。」哥哥說,「我以後會誠實,再也不說謊了!」

從頭到尾,媽媽一個字都沒說,就成功讓哥哥自白,實在是高招。果然,妍蓉的創意受到編輯青睞,作品登在報上。

我猜想,這應該是妍蓉的親身經歷,她媽媽可能曾經用這種委婉的方式對付女兒撒的謊。不管是親身經歷還是杜撰的,這都是應付孩子撒謊行為的一個不錯方式,適時地讓他們意識到父母其實知道他們做了什麼,不說不代表不知道,或許會讓他們不打自招。

raw-image

二、發掘說謊的正面意圖

媽媽的處理方式雖然不錯,但畢竟孩子還是撒了謊,代表媽媽過去對孩子的成績可能反應過度,迫使他不得不撒謊來保護自己。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重新拾起對父母的信任,意識到自己不再需要撒謊呢?

無論孩子做了什麼要不得的行為,發掘這些行為背後的「正面意圖」是教養中相當關鍵的步驟。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試著想想:小朋友說了一個謊,是不是也有一點點良善的動機呢?

延續妍蓉的故事,媽媽其實可以這樣對哥哥說:

很好,你很誠實,除了誠實之外,也很體貼。我知道你為了怕媽媽擔心你的學業成績,影響心情,所以才騙媽媽說成績單沒發,表示你有在為別人著想。

聽到媽媽這樣回應,哥哥知道媽媽不會再責怪他,於是卸下心防,不用再武裝自己。媽媽接著問哥哥:

是不是媽媽說了什麼話,或表現出什麼態度,讓你覺得壓力很大,不得不說謊呢?

卸下心防的孩子不再有所顧忌,一定會更樂意分享自己的心情,父母就趁這個時機和子女一起找出說謊的原因,並且努力改善。

在文章中和我分享說謊經驗的孩子,他們最後的心得幾乎都是「說謊好累,如果可以,我還真不想撒謊」。沒錯,說了一個謊,從此要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這種心理壓力很不好受。

因此,父母應該把孩子說謊的行為,視為改善親子關係的良機,找到問題的癥結加以解決,為子女營造出一個不需說謊的家庭氛圍,讓他們可以自在說出自己的遭遇、困境,爸媽才會更加了解孩子,適時給予援助。
raw-image

三、真心話大冒險

說謊不是小孩子才有的毛病,只要是人,都會說謊。但父母往往難以容忍孩子說謊,卻忘記自己其實天天都在說謊。

有一個孩子在文章中寫:

媽媽最常跟我說的一句話是:「小孩子不可以說謊。」但是她自己卻常常在說謊。上個禮拜六,她騙阿嬤說身體不舒服,下午不能帶我們去阿嬤家玩。結果呢?她根本不是不舒服,而是跟朋友約好要去喝下午茶,她還一再叮嚀我跟弟弟,不要跟阿嬤說。

大人都沒有以身作則,哪來的自信要求孩子一定要誠實?「真心話大冒險」這個遊戲,正是要打造親子間的信任基礎,坦誠面對過去說過的謊言。

親子輪流說一個過去說過的謊言,先由爸媽上陣示範。剛開始,不妨先從對別人撒的謊開始自白起,再慢慢聊到對彼此撒的謊。假如自己曾經騙過孩子,記得跟他們說明當時這麼做的原因,然後道歉,儘量取得他們的諒解。

當你「告解」完以後,就輪到孩子了。要注意,孩子保有一些祕密是正常的,沒必要全部挖掘出來。自白中,他可能會說出他所做過的脫序行為,或是欺瞞你的事情。你聽了以後,可以在心裡怒譙,也可以衝到廁所捶兔子。但是,此時千千萬萬不能在孩子面前動怒或反應過度。一旦你這麼做,孩子就會產生「早知道不說了」的念頭,你們差一點建立起來的信任關係也隨之崩解。

這個時候,你要耐心傾聽孩子所說,為他提供意見,並且去理解他當時說謊的原因,最後虛心地調適自己的態度,孩子才會產生「原來說出來,爸媽也不會怎樣嘛」的想法,日後就會比較願意和爸媽坦誠相對了。

盡情說謊也不用受罰的遊戲

心理學家指出,說謊是人類的天性,而且可以視為發育過程當中的里程碑,代表小朋友的認知發展的進度正常,家長不僅不用反應過度,反而應該要感到放心。研究發現,無論是2歲幼兒,還是16歲少年,善於說謊的孩子,他的心智理論能力(站在別人立場思考的能力)以及腦部執行功能,都比不善於說謊的孩子還要傑出。

我們暫且平心靜氣把「說謊是不好的行為」這個觀念放在一旁,換個角度想,你的孩子越會說謊,代表他的想像力越強大。

我們可以透過遊戲,萃取說謊行為中的創意元素,刺激孩子的想像力。

一、說大話闖天關

「說大話闖天關」是運用故事改編的方式,引導孩子發揮創意。進行時,先帶孩子複習熟悉的童話故事,然後,引導他想想看:面對困境,故事人物該怎麼應對,才能順利達到目標呢?

比方說,在〈三隻小豬〉的故事裡,大野狼來到豬大哥家,準備吹壞他的草屋。這時候,我們可以帶孩子一起動動腦,想想看:除了逃跑之外,豬大哥可以怎麼騙過大野狼而逃過一劫呢?

例如:

大野狼來到豬大哥的草屋前,深深吸口氣,準備吹氣時,豬大哥急中生智,拿起電話,假裝跟老二通電話,大聲地說:

「豬小二呀,昨天我們從廈門旅遊回來之後,你有沒有覺得身體怪怪的?」豬大哥故意停頓了幾秒,又繼續說:「什麼?!你也發燒、全身無力,還嘔吐、拉肚子!」

接著,豬大哥模仿上氣不接下去的聲音說:「等等……我的……呼吸……不……順,通知……小弟……幫……辦後事……」

說完後,豬大哥把話筒往地上重重一摔,發出「砰」的巨響。聽到這裡,大野狼早已嚇得臉色蒼色,沒了食欲,大喊了一聲:「媽呀!非洲豬瘟啊!」就飛也似地跑了。

當孩子在為故事角色尋找脫困方法時,便不再被原先的故事發展牽著鼻子走,此時,他正在腦力激盪,創造一個新的發展可能。當然,也可以請小朋友站在大野狼的立場想想:「怎樣才能騙豬小弟開門?」

這種幫故事角色說謊、發揮機智的練習,正是為孩子磨練想像力的絕佳方式。

二、是誰在說謊?

如果面對的不只是一個孩子,而是一群孩子,不妨試試「是誰在說謊?」的遊戲來鍛鍊他們的想像力。步驟如下:

  1. 一個孩子上台,讓他觀看一張圖片,不可讓其他孩子看到。
  2. 看完後,請他描述這一張圖片。他可以選擇說實話,如實描述圖片內容;也可以選擇說謊,捏造一個想像的畫面。
  3. 請台下的孩子判斷他說的是實話還是謊話,答對的人可獲得獎勵。

看似簡單的遊戲,其實可以大大增進小朋友的想像力。因為,當台上的孩子決定說謊時,必須憑空杜撰一個不相干的內容;為了取信觀眾,讓人以為他在說實話,就得講得振振有詞,且描述詳盡,否則馬上就被識破了。

台下的孩子也不是亂猜就好了,想提高答對的次數,必須用心觀察表演者的肢體動作、陳述方式與細微的神情變化,從中找到破綻。不知不覺中,觀察力也會大幅增長。

上述兩個遊戲的本質都是「說謊」。既然說謊是人類的本性,那麼我們就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說個痛快又何妨?既符合人性,又可以提升想像力。

然而,遊戲歸遊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要盡可能消除促使孩子說謊的誘因,使他們坦誠面對自己與他人,活出自信與自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覺得還是要去徹底了解自家孩子「因材施教」;而不是否定或肯定"那些方法"。 「方法」可以學習和理解,但不等於套用。
Stoneton-avatar-img
2020/09/04
精彩!!
鴻雁-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9/05
感謝您的肯定唷!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7.1K會員
632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孩子多麼渴望爸媽和他們站在同一個陣線,鼓勵他們、支持他們。可是,父母以愛為出發點,卻又使用帶刺的教養方式,往往讓孩子不敢靠近,最後漸行漸遠,甚至站到敵對面去了……。細思極恐的是,這些受傷的孩子,會不會是兒少性剝削的高危險群呢?
Thumbnail
2025/04/03
孩子多麼渴望爸媽和他們站在同一個陣線,鼓勵他們、支持他們。可是,父母以愛為出發點,卻又使用帶刺的教養方式,往往讓孩子不敢靠近,最後漸行漸遠,甚至站到敵對面去了……。細思極恐的是,這些受傷的孩子,會不會是兒少性剝削的高危險群呢?
Thumbnail
2025/01/29
寫作,其實可以由父母為孩子打好基礎,再由老師為學生持續磨練。所以,《教作文,先交心:陪孩子找回表達的熱情與自信,給父母及老師的42個引導寫作練習》既教導父母如何為子女培養寫作信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提升表達能力,也和老師們分享實用的寫作教學要領--雙管齊下,為孩子打造紮實的寫作力!
Thumbnail
2025/01/29
寫作,其實可以由父母為孩子打好基礎,再由老師為學生持續磨練。所以,《教作文,先交心:陪孩子找回表達的熱情與自信,給父母及老師的42個引導寫作練習》既教導父母如何為子女培養寫作信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提升表達能力,也和老師們分享實用的寫作教學要領--雙管齊下,為孩子打造紮實的寫作力!
Thumbnail
2024/05/27
當孩子帶著一張不及格的考卷回家,一臉沮喪,望著你的眼神中還帶著恐懼。這時,你會把他抓過來罵一頓?唸一頓?還是立刻開始逐題檢討?我給你一個誠心的建議--你該學會什麼時候必須保持安靜。
Thumbnail
2024/05/27
當孩子帶著一張不及格的考卷回家,一臉沮喪,望著你的眼神中還帶著恐懼。這時,你會把他抓過來罵一頓?唸一頓?還是立刻開始逐題檢討?我給你一個誠心的建議--你該學會什麼時候必須保持安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阿崴閱讀-如果可以誠實,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木馬文化出版。 作者:資深臨床心理師 陳品皓著 是人,就都有說謊的可能。就連自然界的動物也會有為求生存而有欺瞞的行為。既然如此常見,但為何古今中外都有強調誠實的相關故事,放羊的孩子,華盛頓砍櫻桃樹,金銀斧頭。只是因為誠實是種美德嗎?
Thumbnail
阿崴閱讀-如果可以誠實,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木馬文化出版。 作者:資深臨床心理師 陳品皓著 是人,就都有說謊的可能。就連自然界的動物也會有為求生存而有欺瞞的行為。既然如此常見,但為何古今中外都有強調誠實的相關故事,放羊的孩子,華盛頓砍櫻桃樹,金銀斧頭。只是因為誠實是種美德嗎?
Thumbnail
跨國中的孩子,如何面對不適應期 ? 成績從不及格, 一路來到各科85分 ! 除此之外,孩子在這一年, 還培養了自律與自信. 這位母親 , 到底做了什麼樣的關鍵性陪伴呢 ?
Thumbnail
跨國中的孩子,如何面對不適應期 ? 成績從不及格, 一路來到各科85分 ! 除此之外,孩子在這一年, 還培養了自律與自信. 這位母親 , 到底做了什麼樣的關鍵性陪伴呢 ?
Thumbnail
「我都是為了你好」,究竟背後成全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感謝天下雜誌近期刊登我所投稿的專欄文章。獨立評論連結:【投書】我都是為了你好?別讓情緒勒索綑綁了親情關係 | 嚴冬晴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cw.com.tw)
Thumbnail
「我都是為了你好」,究竟背後成全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感謝天下雜誌近期刊登我所投稿的專欄文章。獨立評論連結:【投書】我都是為了你好?別讓情緒勒索綑綁了親情關係 | 嚴冬晴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cw.com.tw)
Thumbnail
對於孩子說謊,家長會有怎樣的反應?還是覺得自家的孩子很乖,很誠實,絕對不會說謊的。 基本上,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說謊的時候,只是看早或遲。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孩子說謊這件事呢? 例如最近天氣冷,我兒子一起床什麼都不會穿,就衝去玩,每天我要提著衣服給哥哥穿,再叫他刷牙洗臉。 然而,這麼乖巧的女兒也會說謊。
Thumbnail
對於孩子說謊,家長會有怎樣的反應?還是覺得自家的孩子很乖,很誠實,絕對不會說謊的。 基本上,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說謊的時候,只是看早或遲。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孩子說謊這件事呢? 例如最近天氣冷,我兒子一起床什麼都不會穿,就衝去玩,每天我要提著衣服給哥哥穿,再叫他刷牙洗臉。 然而,這麼乖巧的女兒也會說謊。
Thumbnail
兩個月前的某一堂課下課後不久,一個媽媽傳訊息跟我說,女兒對於寫作產生極大的抗拒,上了第一堂課之後就不想上了,問我可不可以不要強制要求她繳交作業?我聽了滿頭霧水……
Thumbnail
兩個月前的某一堂課下課後不久,一個媽媽傳訊息跟我說,女兒對於寫作產生極大的抗拒,上了第一堂課之後就不想上了,問我可不可以不要強制要求她繳交作業?我聽了滿頭霧水……
Thumbnail
沒有人願意聽別人說教,但在親子關係中,卻很容易不小心掉進上對下的單方面訓斥中。於是,與其說了被罵,還不如不要說,孩子當然習慣把苦我心裡吞,或是另外找發洩的管道。
Thumbnail
沒有人願意聽別人說教,但在親子關係中,卻很容易不小心掉進上對下的單方面訓斥中。於是,與其說了被罵,還不如不要說,孩子當然習慣把苦我心裡吞,或是另外找發洩的管道。
Thumbnail
但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寶貝孩子,在學校承受著不公平的待遇,又該怎麼說服自己坐視不管?如果只是肉體上的痛苦,還能勉強安慰他「撐過去就好了」,身體上的傷,畢竟容易復原。困難的是,要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告訴他傷害別人是不對的──當那個傷害他的老師被所有人保護著的時候?
Thumbnail
但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寶貝孩子,在學校承受著不公平的待遇,又該怎麼說服自己坐視不管?如果只是肉體上的痛苦,還能勉強安慰他「撐過去就好了」,身體上的傷,畢竟容易復原。困難的是,要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告訴他傷害別人是不對的──當那個傷害他的老師被所有人保護著的時候?
Thumbnail
「媽咪,我跟你說一件事,你不能跟別人說喔。」 「就是啊! 今天在學校我被老師罵了。」 「你被老師罵? 怎麼了?」
Thumbnail
「媽咪,我跟你說一件事,你不能跟別人說喔。」 「就是啊! 今天在學校我被老師罵了。」 「你被老師罵? 怎麼了?」
Thumbnail
◎授課重點:透過「動機與做法流程圖」的輔助,引導學生解析影視作品中的反派角色,發掘他們的正面意圖,並為他們設計更好的方法來達成理想。練習的目的在培養學生寬厚的同理心,也造就寬廣的視野,有助於拉高思考的縱深。 ◎適合對象:國小高年級、國中 ◎附空白「動機與做法流程圖」
Thumbnail
◎授課重點:透過「動機與做法流程圖」的輔助,引導學生解析影視作品中的反派角色,發掘他們的正面意圖,並為他們設計更好的方法來達成理想。練習的目的在培養學生寬厚的同理心,也造就寬廣的視野,有助於拉高思考的縱深。 ◎適合對象:國小高年級、國中 ◎附空白「動機與做法流程圖」
Thumbnail
瑞辰的媽媽非常重視兒子的課業,偏偏自己又是一個容易過度擔憂的家長。所以,一旦瑞辰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媽媽便會用打罵的方式鞭策瑞辰。 隨著年紀漸長,科目越來越難。於是,媽媽發飆的次數大增,瑞辰寧可用欺瞞的方式躲過一頓打罵。瑞辰在文章中偷偷告訴我,他的欺騙功力在一再被抓包中,逐漸領悟訣竅,最後臻於完美……
Thumbnail
瑞辰的媽媽非常重視兒子的課業,偏偏自己又是一個容易過度擔憂的家長。所以,一旦瑞辰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媽媽便會用打罵的方式鞭策瑞辰。 隨著年紀漸長,科目越來越難。於是,媽媽發飆的次數大增,瑞辰寧可用欺瞞的方式躲過一頓打罵。瑞辰在文章中偷偷告訴我,他的欺騙功力在一再被抓包中,逐漸領悟訣竅,最後臻於完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