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日常健脾的食補與方法 》

節氣飲食|《日常健脾的食補與方法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健脾〞的各種常用方法與食材

        中醫健脾,主要是使脾的〝運化〞作用能夠正常運作。脾胃的虛弱,需以正常飲食、飲食有節制這些基本方法來修補,特別是老、幼、婦、孺、病後的調養,粥飯是中醫養胃氣的基本。

        粳米、鍋粑、蕃薯、芡實、菱角、蓮子、山藥、花生、栗子、蓮藕、香菇、鱸魚,都是常用的健補脾胃的常用食材。

避免〝思傷脾〞

        中醫談〝脾失健運〞,脾胃虛弱,需要〝健脾益氣〞,另外,若思慮過度,中醫談〝脾主思〞、〝思傷脾〞、〝思則氣結〞,思慮過度(操心、勞心),使得人體氣機不通暢,自然消化不佳,影響氣血的化生,中醫有「歸脾湯」,專治心脾兩虛,影響睡眠、健忘、食少、疲倦,月經提前、崩漏、量多色淡等問題,可見思慮過度對人體的影響很大,會耗傷精血。

        龍眼肉、蓮子肉、薑棗湯,都可以作為這方面的食補。

散步〝助脾健運〞

       〝脾主運化〞,健脾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飯後散步,吃飽後忌諱立刻睡臥、也不宜急行快走。

        散步,還能幫助氣機順暢,改善〝思則氣結〞、〝濕阻中焦〞等問題。這一簡單的方法,卻非常符合脾的特性。

艾灸神闕、足三里、脾俞穴

      〝脾主運化〞、〝脾主升清〞,所以最忌濕、寒。藉由艾灸熱療法,可以溫陽健脾,透由先前介紹的灸神闕(肚臍),或者灸胃經合穴足三里穴、脾經背部俞穴脾俞穴,可以改善脾陽虛、脾失健運、水濕無法氣化,而濕寒內停的情況。現代許多婦科問題,常起因於此濕寒問題,並伴有腰酸、腹脹、下肢涼或浮腫、嗜睡、倦怠、胸悶、腹瀉等現象,透由艾灸熱療法可得到明顯改善。

日常健脾的食補與方法

日常健脾的食補與方法


avatar-img
Botree的沙龍
28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求學與旅居時,很喜愛逛有機超市、農夫市集,採購些蔬果、堅果穀物,所以,對於杏、桃、李的不同樣貌,有些概念。今天來說說,大家常混淆的「杏仁」 —  許多人都知道,我們常吃的堅果杏仁,跟中藥行裡面賣的杏仁不一樣。但是,其實這個觀念依然只對了一半,因為,市面上大眾平常當作零食的堅果 alm
      常見的食用堅果,除了以補腎、強腰腿,預防健忘、咳喘的「胡桃」之外。另外一個香氣明顯、廣受歡迎的就是「松子」了。 ➤ 認識「松子仁」         「松子」,是紅松等松科植物的種子仁,中醫本草一般記載為「海松子」。西方人也食用「松子」,但是品種不太相同,例如:喜愛義大利麵者,大多知道
      許多中老年人,都會在日常飲食中補充些堅果類的營養攝取,到底堅果們對人體有什麼幫助呢?中醫學又是如何看待? —  首先,我們來聊聊被稱為「萬歲果」、「益智果」的核桃。 ➤ 冬日與中老年的食補 --- 核桃         《本草綱目》記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
      因為求學與旅居時,很喜愛逛有機超市、農夫市集,採購些蔬果、堅果穀物,所以,對於杏、桃、李的不同樣貌,有些概念。今天來說說,大家常混淆的「杏仁」 —  許多人都知道,我們常吃的堅果杏仁,跟中藥行裡面賣的杏仁不一樣。但是,其實這個觀念依然只對了一半,因為,市面上大眾平常當作零食的堅果 alm
      常見的食用堅果,除了以補腎、強腰腿,預防健忘、咳喘的「胡桃」之外。另外一個香氣明顯、廣受歡迎的就是「松子」了。 ➤ 認識「松子仁」         「松子」,是紅松等松科植物的種子仁,中醫本草一般記載為「海松子」。西方人也食用「松子」,但是品種不太相同,例如:喜愛義大利麵者,大多知道
      許多中老年人,都會在日常飲食中補充些堅果類的營養攝取,到底堅果們對人體有什麼幫助呢?中醫學又是如何看待? —  首先,我們來聊聊被稱為「萬歲果」、「益智果」的核桃。 ➤ 冬日與中老年的食補 --- 核桃         《本草綱目》記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