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長夏,宜養脾土》

節氣飲食|《長夏,宜養脾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脾主升清〞、〝脾喜燥惡濕〞
-- 長夏,特別需要注重保養的體質

        長夏時節,脾土〝喜燥惡濕〞,有些體質者,如氣虛、氣滯、痰濕等體質,特別不宜過度喝水,也要忌寒涼飲食,以免脾土的「升清」功能更加受阻,造成胃脹、食慾不佳、腹瀉等脾虛、水濕內停的症狀,甚至出現頭暈、嘔吐、口淡、口角流清涎的水飲上泛現象。這些體質,與食補建議分別是: 


不同體質的食補建議

◼︎氣虛體質:容易疲倦、少氣懶言,易出汗,口淡,不喜喝水,舌邊有齒痕。

食補建議:米飯、胡蘿蔔、香菇、地瓜、馬鈴薯、雞肉、雞蛋、元氣茶。

◼︎陽虛體質:易怕冷、手腳冰涼,喜熱飲、熱食,飲食寒涼容易腹瀉,排便常不成形,小便較清長、或夜尿,舌淡胖、易有齒痕、舌苔濕潤。
食補建議:栗子、核桃、芡實、雞肉、蝦、咖哩、辛香料、豆類。

◼︎痰濕體質:易疲倦、身體有困重感,臉部易黃黯、油脂分泌多,出汗黏膩,口中有甜味,腰腿部有沈重感,易胸悶,易咳痰,尿液混濁。
食補建議:薏仁、紅豆、冬瓜、茯苓、山藥、辛香料,忌油膩、甜食。

〝脾主運化〞— 脾運化水榖、水濕

中醫談脾的主要功能,還有〝主運化〞。中醫以“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人體飲食後,透由消化作用,產生〝水榖精微物質〞(營養),由〝脾主升清〞的作用,將營養物質〝運化〞、〝輸布〞,所以脾是後天〝氣血生化之源〞。脾虛,人體就容易呈現氣虛、陽虛的現象,甚至血虛(生血不足)、氣陷(嚴重氣虛)。所以,中醫注重〝脾胃〞功能,是後天之本。
        除了〝運化水榖〞、〝生化氣血〞,脾的虛症也容易導致〝運化水濕〞功能不足,產生一般大眾常說的〝濕氣重〞的現象,所以,調養脾胃,相當注重「袪濕健脾」這一部分,最常見的日常生活食補,就是大街小巷都可見的:『四神湯』了。

松子四神湯粥

松子四神湯粥


avatar-img
Botree的沙龍
28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夏日的噁心感         夏季不少人經常會明顯感到有胃口差、噁心感 …… 等現象 ,今天要來聊聊原來這些不舒服的感受,與日常飲食相關。         中醫學將噁心感,也稱為 “噁心”,因為看到飲食便有畏惡感、胸口有悶慌不適感。“ 噁心 ” 和 “噫”(噯氣)、“噦”(乾嘔)、呃逆、嘔吐等...
俗稱“代參湯”的「米油」        在這幾年,偶爾都會建議一些過瘦、氣血虛弱、或者大病初癒者,食用一些粥糜。中醫一般稱為「米油」也就是熬粥時上方那層濃稠白糊的米湯、米漿。       「米油」,從中醫學來看,性味甘平,有健脾補腎、利水通淋的好處。一般常以:白米、胚芽米、小米等來熬製米油...
        紫錐花 Echinacea purpurea,英文名 Purple coneflower ,是北美、歐洲等地家喻戶曉的菊科藥草。常用在呼吸道感染、感冒症狀等的預防與保健。在一般藥局、有機超市等處都可以輕鬆購得紫錐花萃取液、錠劑、膠囊等,還有供日常沖泡的花草茶包,以及牙膏、漱口水...
夏日的噁心感         夏季不少人經常會明顯感到有胃口差、噁心感 …… 等現象 ,今天要來聊聊原來這些不舒服的感受,與日常飲食相關。         中醫學將噁心感,也稱為 “噁心”,因為看到飲食便有畏惡感、胸口有悶慌不適感。“ 噁心 ” 和 “噫”(噯氣)、“噦”(乾嘔)、呃逆、嘔吐等...
俗稱“代參湯”的「米油」        在這幾年,偶爾都會建議一些過瘦、氣血虛弱、或者大病初癒者,食用一些粥糜。中醫一般稱為「米油」也就是熬粥時上方那層濃稠白糊的米湯、米漿。       「米油」,從中醫學來看,性味甘平,有健脾補腎、利水通淋的好處。一般常以:白米、胚芽米、小米等來熬製米油...
        紫錐花 Echinacea purpurea,英文名 Purple coneflower ,是北美、歐洲等地家喻戶曉的菊科藥草。常用在呼吸道感染、感冒症狀等的預防與保健。在一般藥局、有機超市等處都可以輕鬆購得紫錐花萃取液、錠劑、膠囊等,還有供日常沖泡的花草茶包,以及牙膏、漱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