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秋季養生:台灣中藥材 - 枇杷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川貝枇杷膏的主角之一 

常用中藥材:枇杷葉〞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肝、胃二經。
【採收】枇杷葉採摘、曬乾,要除去絨毛,用甘草湯洗ㄧ遍,再乾燥。如果絨                毛沒有除盡,或用布包煎,就容易刺激氣管,不但不能止咳,反而咳的更厲害。
【功效】清肺化痰,降逆止嘔。
1. 肺熱咳嗽,肺熱肺風的胸、面部痘瘡    降肺氣:+桑葉;肺虛久咳:+百合
2. 清胃熱、止呃逆:和胃、降氣、止渴、治胃熱流鼻血。
3. 婦女產後口乾

推薦運用 

  1. 桑葉枇杷(菊花)茶:高血壓、口乾口苦、外食油膩族。黃痰、便秘體質。
  1. 枇杷葉粥:慢性胃炎
  2. 枇杷葉雞湯:咳嗽不止(+南北杏、川貝、無花果)
  3. 川貝枇杷膏:枇杷葉1兩+川貝2錢+麥芽糖2兩、蜂蜜,煎熬成膏。                            -- 化痰、止咳、止喘。

5. 枇杷羅漢飲:羅漢果1個+柿餅2個+枇杷葉3錢、冰糖少許,兩碗半煎至一碗。

                            -- 清肺熱、止咳。

  1. 枇杷葉熱敷:肩頸疼痛等。

《本草綱目 ‧ 果部 ‧ 第三十卷》葉
 1. 時珍曰:治胃病,以薑汁塗炙;治肺病,以蜜水塗炙,乃良。
 2. 治嘔噦不止,婦人產後口乾(大明)。煮汁飲,主渴疾,治肺氣熱嗽。
 3. 時珍曰:枇杷葉,氣薄味濃,陽中之陰。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氣之功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tree的沙龍
28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Botr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07
      因為求學與旅居時,很喜愛逛有機超市、農夫市集,採購些蔬果、堅果穀物,所以,對於杏、桃、李的不同樣貌,有些概念。今天來說說,大家常混淆的「杏仁」 —  許多人都知道,我們常吃的堅果杏仁,跟中藥行裡面賣的杏仁不一樣。但是,其實這個觀念依然只對了一半,因為,市面上大眾平常當作零食的堅果 alm
Thumbnail
2023/11/07
      因為求學與旅居時,很喜愛逛有機超市、農夫市集,採購些蔬果、堅果穀物,所以,對於杏、桃、李的不同樣貌,有些概念。今天來說說,大家常混淆的「杏仁」 —  許多人都知道,我們常吃的堅果杏仁,跟中藥行裡面賣的杏仁不一樣。但是,其實這個觀念依然只對了一半,因為,市面上大眾平常當作零食的堅果 alm
Thumbnail
2023/11/06
      常見的食用堅果,除了以補腎、強腰腿,預防健忘、咳喘的「胡桃」之外。另外一個香氣明顯、廣受歡迎的就是「松子」了。 ➤ 認識「松子仁」         「松子」,是紅松等松科植物的種子仁,中醫本草一般記載為「海松子」。西方人也食用「松子」,但是品種不太相同,例如:喜愛義大利麵者,大多知道
Thumbnail
2023/11/06
      常見的食用堅果,除了以補腎、強腰腿,預防健忘、咳喘的「胡桃」之外。另外一個香氣明顯、廣受歡迎的就是「松子」了。 ➤ 認識「松子仁」         「松子」,是紅松等松科植物的種子仁,中醫本草一般記載為「海松子」。西方人也食用「松子」,但是品種不太相同,例如:喜愛義大利麵者,大多知道
Thumbnail
2023/11/05
      許多中老年人,都會在日常飲食中補充些堅果類的營養攝取,到底堅果們對人體有什麼幫助呢?中醫學又是如何看待? —  首先,我們來聊聊被稱為「萬歲果」、「益智果」的核桃。 ➤ 冬日與中老年的食補 --- 核桃         《本草綱目》記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
Thumbnail
2023/11/05
      許多中老年人,都會在日常飲食中補充些堅果類的營養攝取,到底堅果們對人體有什麼幫助呢?中醫學又是如何看待? —  首先,我們來聊聊被稱為「萬歲果」、「益智果」的核桃。 ➤ 冬日與中老年的食補 --- 核桃         《本草綱目》記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玉蘭花 1.  花可制精油,可改善咳嗽、鼻炎、鼻塞、流鼻水等問題,還能安定神經 2.  鮮花能除濕化濁、行氣止咳、開胸散瘀 3.  花七朵和茶葉沖泡,治中暑胸悶 4.  花葉一兩,水煎服,治泌尿系統感染 5.  花七朵,水煎調蜜服用,治咳嗽
Thumbnail
 玉蘭花 1.  花可制精油,可改善咳嗽、鼻炎、鼻塞、流鼻水等問題,還能安定神經 2.  鮮花能除濕化濁、行氣止咳、開胸散瘀 3.  花七朵和茶葉沖泡,治中暑胸悶 4.  花葉一兩,水煎服,治泌尿系統感染 5.  花七朵,水煎調蜜服用,治咳嗽
Thumbnail
 石柑(柚葉藤) 1.  石柑葉八至十片,煎水服,治咳嗽、失眠及老人癡呆症 2.  石柑草全株,加酒水燉排骨,可治風濕關節炎 3. 石柑葉曬乾,七片泡開水服,治高血壓、中風 4.  石柑藤一兩,燉排骨,治腰膝疼痛 生毛樹地區的生態植物種類繁多,根據嘉義大學植物系
Thumbnail
 石柑(柚葉藤) 1.  石柑葉八至十片,煎水服,治咳嗽、失眠及老人癡呆症 2.  石柑草全株,加酒水燉排骨,可治風濕關節炎 3. 石柑葉曬乾,七片泡開水服,治高血壓、中風 4.  石柑藤一兩,燉排骨,治腰膝疼痛 生毛樹地區的生態植物種類繁多,根據嘉義大學植物系
Thumbnail
**  可用於牌卡的資訊內容 ,請大家自行取用有需要的資訊內容,可放入自創的牌卡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牌卡指引 . 桑樹 桑葉:桑樹的葉子 桑椹:桑樹的果實   桑葉~ 味道:苦甘 性質:寒性   功效(藥效):  清熱、清肝熱 (清肝火)、明目. 涼血
Thumbnail
**  可用於牌卡的資訊內容 ,請大家自行取用有需要的資訊內容,可放入自創的牌卡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牌卡指引 . 桑樹 桑葉:桑樹的葉子 桑椹:桑樹的果實   桑葉~ 味道:苦甘 性質:寒性   功效(藥效):  清熱、清肝熱 (清肝火)、明目. 涼血
Thumbnail
香草是西方中藥 光是看到陽光下閃閃發亮的葉片,就感受到一股來自大地的強大的力量,想起herb這字本來就是草藥的意思。
Thumbnail
香草是西方中藥 光是看到陽光下閃閃發亮的葉片,就感受到一股來自大地的強大的力量,想起herb這字本來就是草藥的意思。
Thumbnail
除穢除了常聽到的---抹草(小槐花)、客家抹草(魚針草)、艾草、榕樹葉以外,這裡再跟大家介紹四款木本厲害的葉子! 【除穢避邪四葉水】碌柚葉/黃皮葉/扁柏/蘄艾 清代開始,百姓已經用碌柚葉來洗澡,相傳徐大椿的《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提及「橘柚」為「香辛烈自能辟穢邪,而通正氣也。」即濃烈的香氣能辟邪
Thumbnail
除穢除了常聽到的---抹草(小槐花)、客家抹草(魚針草)、艾草、榕樹葉以外,這裡再跟大家介紹四款木本厲害的葉子! 【除穢避邪四葉水】碌柚葉/黃皮葉/扁柏/蘄艾 清代開始,百姓已經用碌柚葉來洗澡,相傳徐大椿的《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提及「橘柚」為「香辛烈自能辟穢邪,而通正氣也。」即濃烈的香氣能辟邪
Thumbnail
川貝枇杷膏的主角之一  常用中藥材:〝枇杷葉〞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肝、胃二經。 【採收】枇杷葉採摘、曬乾,要除去絨毛,用甘草湯洗ㄧ遍,再乾燥。如果絨毛沒有除盡,或用布包煎,就容易刺激氣管,不但不能止咳,反而咳的更厲害。 【功效】清肺化痰,降逆止嘔 ......
Thumbnail
川貝枇杷膏的主角之一  常用中藥材:〝枇杷葉〞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肝、胃二經。 【採收】枇杷葉採摘、曬乾,要除去絨毛,用甘草湯洗ㄧ遍,再乾燥。如果絨毛沒有除盡,或用布包煎,就容易刺激氣管,不但不能止咳,反而咳的更厲害。 【功效】清肺化痰,降逆止嘔 ......
Thumbnail
中藥材木瓜&水果木瓜,大不同 中藥材木瓜舒筋通絡,水果木瓜助消化 中藥材裡入藥的木瓜,指的是薔薇科的「皺皮木瓜」、「光皮木瓜」、「宣木瓜」。一般我們吃的水果中的木瓜,則是番木瓜科番木瓜屬的植物果實。兩者大不相同。 中藥材裡的宣木瓜,是因為味酸而取名(五行木,味酸)......
Thumbnail
中藥材木瓜&水果木瓜,大不同 中藥材木瓜舒筋通絡,水果木瓜助消化 中藥材裡入藥的木瓜,指的是薔薇科的「皺皮木瓜」、「光皮木瓜」、「宣木瓜」。一般我們吃的水果中的木瓜,則是番木瓜科番木瓜屬的植物果實。兩者大不相同。 中藥材裡的宣木瓜,是因為味酸而取名(五行木,味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