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想通了 一些事情,覺得可怕

前一篇提到我在不同的社交環境會有不一樣社交狀態,但準確地來說,是面對每一個人會有相對應的面具!為個人專屬打造的能量狀態!

我不確定這在外面的人看起來如何,但對於我來說,我無法很好的在一群人中表達自我,而我由於物慾很低(需求基本沒有),又害怕衝突,因此如果我想配合一群人是可以達到的。但會遇到瓶頸,如自我發展的衝突。

首先,當我待在一個環境久了,角色會固化,有些新的認知、作為我可能沒辦法表現。因為生活中沒有一個人的專屬面具有這些特點,我需要認識新的人,來重新打造面具。(突然想到有趣的比喻,有點像是成長的黑歷史,與其說是不想被新認識的人知道,反而是自己無法在正視這些缺點的存在,奇怪的完美主義?)

前幾天我在整理"我為什麼無法面對一個人":

1.無法改變(對方)

2.不需要自己(對方)

3.對方可能會傷害自己(自己)

現在發現這三點都是很主觀的想法,但我目前處於這樣的行為思考模式中,陷入一定程度的輪迴。

(題外話)看到昨天摘抄的一句話"喜歡這樣的自己",原話應該是出自一篇戀愛心理討論,讓我腦袋突然陷入空白的思考。

前面三點加起來,使我陷入關係繼續與否的糾結,或者說doorslam正在悄悄發生。

doorslam過去我以為指的是突然的絕交,而今天去搜尋解釋的我,發現這個詞更針對是心理上的放下,從內心深處把人拉出來到陌生人,一切歸零。呈現出一種"不期不待,不怕受傷害"的狀態。這就很可怕了。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可以說有預感我的世界觀又要再建構了!

我又重新走到十字路口,這一次我面對的可能是所有關係的重新思考。

2023/8/7 2:5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君心剖策的沙龍
3會員
40內容數
君心剖策 小時候的變化萬千的筆名中, 曾諧音取寓意為居心叵測(心思意圖,難以推測和判斷)。 時隔十年,我的心思仍舊難以被捉摸,但我更了解自己。 一路走來,感慨良多,以君心剖策之名,分享生命小故事, 特以紀念日漸淡忘的記憶。
君心剖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8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早熟與晚熟的差別。內容大意為早熟的人更快適應社會,也容易對世界妥協。相反,晚熟的人一路跌跌撞撞,但後期比較能活出自我。 我自己是相對早熟的小孩,從小被"稱讚"為聰明的小孩。現在看來是有點過分"懂事",這份懂事讓我在孩童時期受到大量的稱讚,也幫助我避開許多責罰。
Thumbnail
2023/08/28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早熟與晚熟的差別。內容大意為早熟的人更快適應社會,也容易對世界妥協。相反,晚熟的人一路跌跌撞撞,但後期比較能活出自我。 我自己是相對早熟的小孩,從小被"稱讚"為聰明的小孩。現在看來是有點過分"懂事",這份懂事讓我在孩童時期受到大量的稱讚,也幫助我避開許多責罰。
Thumbnail
2023/08/27
Q:什麼時候開始下定決心踏上創作之路?是哪一件事啟發了你? A:在越南之旅,與同行的夥伴聊天,談論完非常深入內心的話題後,對方鼓勵我可以寫下解決執念的心理活動分享給更多人,這使我下定決心開始進行創作。
Thumbnail
2023/08/27
Q:什麼時候開始下定決心踏上創作之路?是哪一件事啟發了你? A:在越南之旅,與同行的夥伴聊天,談論完非常深入內心的話題後,對方鼓勵我可以寫下解決執念的心理活動分享給更多人,這使我下定決心開始進行創作。
Thumbnail
2023/08/25
推薦指數★★★★ 結論:推薦給對於想要改變、期待有新生活,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第一步的人。
Thumbnail
2023/08/25
推薦指數★★★★ 結論:推薦給對於想要改變、期待有新生活,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第一步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想問,你有幾張面具來面對現今的社會,包括你自己。
Thumbnail
想問,你有幾張面具來面對現今的社會,包括你自己。
Thumbnail
你上一次不計後果、全心投入一件事是什麼時候呢?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在行動前,要先確定結果是自己想要的才開始,事情都要按照自己預想的發展,不允許失控發生,太用力追求完美,反而違背了最開始的初衷。
Thumbnail
你上一次不計後果、全心投入一件事是什麼時候呢?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在行動前,要先確定結果是自己想要的才開始,事情都要按照自己預想的發展,不允許失控發生,太用力追求完美,反而違背了最開始的初衷。
Thumbnail
在認識陌生人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如果你每天的生活都很封閉,對他人缺乏好奇心,那麼你在與他人互動時也很難深入了解彼此。如果你不願意離開平常的環境(例如房間或辦公座位)去認識新來的廠商或同事的朋友,那麼你就無法結識更多人。 為什麼新來的廠商或同事的朋友不會邀請你去認識他們所認識的人呢?如果你沒有
Thumbnail
在認識陌生人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如果你每天的生活都很封閉,對他人缺乏好奇心,那麼你在與他人互動時也很難深入了解彼此。如果你不願意離開平常的環境(例如房間或辦公座位)去認識新來的廠商或同事的朋友,那麼你就無法結識更多人。 為什麼新來的廠商或同事的朋友不會邀請你去認識他們所認識的人呢?如果你沒有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過類似的情境?初入職場的你,在家族聚會中很熱切地想要分享剛到工作環境的酸甜苦辣,你也很期待家人們能與你一同討論,並給予正向的回饋,但你卻聽到……   「這有什麼呀!當初我也是這樣過來的呀,有什麼好在意的。」 「拜託,這件事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我那時候就這樣做的……」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過類似的情境?初入職場的你,在家族聚會中很熱切地想要分享剛到工作環境的酸甜苦辣,你也很期待家人們能與你一同討論,並給予正向的回饋,但你卻聽到……   「這有什麼呀!當初我也是這樣過來的呀,有什麼好在意的。」 「拜託,這件事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我那時候就這樣做的……」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無法用「心」跟對方相處,並去感受對方° 我們為什麼不願意了解別人?因為我們都沒搞懂自己了,我們怎麼會有空間跟心情去了解別人呢?我們連自己都搞不懂,也不願意去面對自己、理解自己,我們因為搞不懂自己,我們常常在別人面前都在演戲,呈現的是一個隱藏自我的狀態,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花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無法用「心」跟對方相處,並去感受對方° 我們為什麼不願意了解別人?因為我們都沒搞懂自己了,我們怎麼會有空間跟心情去了解別人呢?我們連自己都搞不懂,也不願意去面對自己、理解自己,我們因為搞不懂自己,我們常常在別人面前都在演戲,呈現的是一個隱藏自我的狀態,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花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Thumbnail
「我就是我!我為甚麼要你來定義我是誰?」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怒吼、辱罵,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於自卑感。 「在意別人說甚麼有幫助嗎?你不能總是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聽著勸導卻次在我心上,你理解什麼?你經歷過我的人生嗎?有遇過我目前的困境嗎?個性一樣嗎?家庭一樣嗎?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你憑甚麼在我面前
Thumbnail
「我就是我!我為甚麼要你來定義我是誰?」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怒吼、辱罵,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於自卑感。 「在意別人說甚麼有幫助嗎?你不能總是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聽著勸導卻次在我心上,你理解什麼?你經歷過我的人生嗎?有遇過我目前的困境嗎?個性一樣嗎?家庭一樣嗎?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你憑甚麼在我面前
Thumbnail
偶然參加完一個聚會,我又再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內向高敏者,還是會像過往一樣想要遠離太多人群的地方,讓我回憶起這些年來的學習與體悟,這篇想要淺談為什麼人難以社交。
Thumbnail
偶然參加完一個聚會,我又再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內向高敏者,還是會像過往一樣想要遠離太多人群的地方,讓我回憶起這些年來的學習與體悟,這篇想要淺談為什麼人難以社交。
Thumbnail
長大後逐漸發現在這社會生存有些時候似乎需要帶著「面具」才能讓自己盡可能融入這個社會,隨著戴面具的時間增長,我會不會逐漸忘卻了面具底下那「真實的臉孔」呢...?
Thumbnail
長大後逐漸發現在這社會生存有些時候似乎需要帶著「面具」才能讓自己盡可能融入這個社會,隨著戴面具的時間增長,我會不會逐漸忘卻了面具底下那「真實的臉孔」呢...?
Thumbnail
面具之下不是你,依然是面具 有時候覺得活得細膩是件辛苦的事,但又不願意讓自己在生命中走馬看花。 「放大」是一種能力,每個人的頻率、時機都不太一樣,也是這個行為讓我們看起來細膩,仔細的觀察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把所有跡象都放大,讓自己更完整地去感受所有情緒,無論是本身還是對方的,一舉一動之間,就算其他人
Thumbnail
面具之下不是你,依然是面具 有時候覺得活得細膩是件辛苦的事,但又不願意讓自己在生命中走馬看花。 「放大」是一種能力,每個人的頻率、時機都不太一樣,也是這個行為讓我們看起來細膩,仔細的觀察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把所有跡象都放大,讓自己更完整地去感受所有情緒,無論是本身還是對方的,一舉一動之間,就算其他人
Thumbnail
以前不懂,原來人的性格會有很多面向,常覺得為什麼當「人、事、物」的「事和物」都相同,唯獨只有「人」不同時,我的心情和表現竟然會有如此的差異。 在一個讓我不自在,待需觀察的環境或是團體裡時,我通常都是板起一張臉,看起來十分不好親近,既不想與人交談,也不希望有人找我交談。
Thumbnail
以前不懂,原來人的性格會有很多面向,常覺得為什麼當「人、事、物」的「事和物」都相同,唯獨只有「人」不同時,我的心情和表現竟然會有如此的差異。 在一個讓我不自在,待需觀察的環境或是團體裡時,我通常都是板起一張臉,看起來十分不好親近,既不想與人交談,也不希望有人找我交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