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樣思維的激盪 (二)--假如都會區忙碌路段都禁止左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個假設議題;單看標題可能就要引起不小的反彈。反彈的原因不會少,最重要的無非就是;不便民嘛!還有,不許左轉,等於是要用路人多耗費能源才能到達目的地。其他的還會有什麼,就想不起來了。

請注意,標題是說都會區的超級忙碌路段,例如,內湖科技園附近的內湖路,或是台中的文心路等等。當然,其他城市也可能有類似的。這些原本是舊市區,但是多年都市發展後,地理位置變成了人口稠密的都會區。加上附近的重大公共和政府設施,人流車流的增加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只是這種路段的特色大都車道不多,叉路也多,間距有時候不足百米就一個十字路口。這兩個都會路段還有個特色,為方便左轉車使用,幾乎每個叉路口都會安排一個左轉車道。這個設計有很大可議空間,像內湖路本來就是單向雙線道,如此設計等於每走百公尺上下就會遇到一個直行一個左轉車道的狀況。以目前觀察的用路人行車習慣,它會有以下幾種問題產生:

  1. 直行車誤入左轉車道,不是緊急回到外側以至和後面直行車輛產生碰撞的可能,就是持續佔用左轉專用道;然後路口直接往前行。這樣的道路使用本身是違反交通規則的。舉例澳洲的道路設計,他們會在左轉和右轉專用道漆上“U must turn”,也就是提醒所有進入這條專用道的車輛都必須要轉,否則;就是違反交通條例,罰!當然,也不允許不在這車道的車輛臨時切入;進行轉彎。
  2. 當車流龐大時,有些駕駛不願意在左轉專用道排隊等候左轉,而走外側直行車道,直到接近路口時才搶進左轉專用道,造成很多危險的狀況。有些甚至外側原本直行的車輛索性到了路口才進行左轉的動作,只是並排在合法待轉車輛的右側,這情況非常普遍,也很不文明。
  3. 由於以上狀況的產生,不僅路口經常發生交通事故。更甚者,以上所說的不良駕駛習慣還會在路口造成堵塞,造成叉路口打結,也嚴重影響直行車道的流速和流量。

如此重要路段如果必須經常減速,變換車道,搶道,違規轉彎等,進而堵塞打結,就像人體大動脈,若是血脂多,血管多處變窄,是很容易造成血栓的。當然,這種現象若是可被大眾接受,那本假設議題可直接忽略。若是覺得實在是困擾,或許可以不花巨資的情況下;進行微幅改善,讓交通更為順暢,事故減少,空汙和噪音都降低。不妨考慮採用以下的改善方案:

其一 ,取消所有左轉專用道,這路段禁止左轉,只准直行或右轉。如此一來,以上所列舉的問題可一一解決。而原本想左轉的車輛只須重新規劃行車路線,利用垂直方向的許多支線進行幾度次右轉來達到目的。

抑或是,若想維持可左轉的路線設計,就將這路段改成一大型單行道,只准單向通行,同時;左右轉皆可。然後在本路段的平行遠端設一反向的大型單行道,使兩大單行道形成類迴路,由垂直向的支線來連接。如此一來,車子全部都順向,順轉,變換車道次數大量減少,不打結,一切都順了。

總之,舉例的兩個北部和中部的都會路段;來說明經常的交通嚴重堵塞,行車其間簡直是噩夢一場。可想而知,時間和能源的浪費,加上空氣的污染,以及經常的路口交通事故,社會成本實在高的驚人。走筆至此,深感任何改善的舉措比起不作為;還是比較符合現代人的,不是嗎?

至於,小小的改變會造成用路人的困擾嗎?套句組織行為學的理論,“系統制度影響了人們的行為模式”,那麼“道路系統決定了駕駛的行車習慣”,這應該沒人有異議吧?剩下的只是,有必要進行改善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03會員
225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綜觀近幾年世界政經局勢的變化,就從國際經貿的視角來看,我們這個世界不再像近二、三十年那樣的平坦,且暢行無阻。取而代之的,它會很快的築起高矮不一的牆,也會建立起或大或小的區塊。這對數十年來人類已經習以為常的「全球化效應」來說,無疑是難以置信的震撼,也是不折不扣的史詩級歷史大事。 嚴格說來,這樣的
Thumbnail
2025/04/14
綜觀近幾年世界政經局勢的變化,就從國際經貿的視角來看,我們這個世界不再像近二、三十年那樣的平坦,且暢行無阻。取而代之的,它會很快的築起高矮不一的牆,也會建立起或大或小的區塊。這對數十年來人類已經習以為常的「全球化效應」來說,無疑是難以置信的震撼,也是不折不扣的史詩級歷史大事。 嚴格說來,這樣的
Thumbnail
2024/12/03
人都喜歡「自由」,若能獲得完全的「自由」,將會是人生最大的樂事。只是人類是群居的動物,「自由」是不可能漫無邊際的。因此,吾人必須要有一定的「自律」,才能達到最大程度的「自由」。 完全的「自由」,必須是在沒有任何社會框架的制約,最理想的是獨自一人,最好是自由悠遊在大自然裡。但是,即便是這樣的生活條件
Thumbnail
2024/12/03
人都喜歡「自由」,若能獲得完全的「自由」,將會是人生最大的樂事。只是人類是群居的動物,「自由」是不可能漫無邊際的。因此,吾人必須要有一定的「自律」,才能達到最大程度的「自由」。 完全的「自由」,必須是在沒有任何社會框架的制約,最理想的是獨自一人,最好是自由悠遊在大自然裡。但是,即便是這樣的生活條件
Thumbnail
2024/11/26
首先為近幾年“職場霸凌”受害者不幸往生,表示哀悼和不捨。希望他們能得到安息,更希望他們的受難,能夠喚醒後人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希望給有權勢的單位和個人一個警惕,天理昭昭,公義終將彰顯。 也是近幾年才得到部份改善的職場或特定場域「性騷擾」案件,也就是“Metoo”事件,要不是許多受害者站出來,捍衛自己
Thumbnail
2024/11/26
首先為近幾年“職場霸凌”受害者不幸往生,表示哀悼和不捨。希望他們能得到安息,更希望他們的受難,能夠喚醒後人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希望給有權勢的單位和個人一個警惕,天理昭昭,公義終將彰顯。 也是近幾年才得到部份改善的職場或特定場域「性騷擾」案件,也就是“Metoo”事件,要不是許多受害者站出來,捍衛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早期住台北市的人應該都還記得,市區有很多大型圓環,譬如,北門圓環,重慶北路圓環,景福門圓環,等等。如今尚存的大概只有敦化仁愛大圓環和中山南景福門圓環,其他的都已走入歷史了。 當年日治時期採用大量圓環的道路設計,相信和同為近代帝國的法國和英國類似。當馬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時代,一旦人口密集的城鎮內馬車流
Thumbnail
早期住台北市的人應該都還記得,市區有很多大型圓環,譬如,北門圓環,重慶北路圓環,景福門圓環,等等。如今尚存的大概只有敦化仁愛大圓環和中山南景福門圓環,其他的都已走入歷史了。 當年日治時期採用大量圓環的道路設計,相信和同為近代帝國的法國和英國類似。當馬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時代,一旦人口密集的城鎮內馬車流
Thumbnail
網上可以搜尋到有關機車的數據大略是,台灣總人口數2300萬,機車總數大約1400萬輛,每年全台交通事故總數是37萬件,因而死亡的人數大約一半是機車騎士或同座乘客,共1964人,每天平均接近六人。和機車有關的其他交通事故;而沒有死亡的件數,就不得而知了。 在全球發達經濟體前二十名的地區機車的使用率和
Thumbnail
網上可以搜尋到有關機車的數據大略是,台灣總人口數2300萬,機車總數大約1400萬輛,每年全台交通事故總數是37萬件,因而死亡的人數大約一半是機車騎士或同座乘客,共1964人,每天平均接近六人。和機車有關的其他交通事故;而沒有死亡的件數,就不得而知了。 在全球發達經濟體前二十名的地區機車的使用率和
Thumbnail
這個假設議題;單看標題可能就要引起不小的反彈。反彈的原因不會少,最重要的無非就是;不便民嘛!還有,不許左轉,等於是要用路人多耗費能源才能到達目的地。其他的還會有什麼,就想不起來了。 請注意,標題是說都會區的超級忙碌路段,例如,內湖科技園附近的內湖路,或是台中的文心路等等。當然,其他城市也可能有類似
Thumbnail
這個假設議題;單看標題可能就要引起不小的反彈。反彈的原因不會少,最重要的無非就是;不便民嘛!還有,不許左轉,等於是要用路人多耗費能源才能到達目的地。其他的還會有什麼,就想不起來了。 請注意,標題是說都會區的超級忙碌路段,例如,內湖科技園附近的內湖路,或是台中的文心路等等。當然,其他城市也可能有類似
Thumbnail
前言 現在YouBike普及化後,自行車是很方便的交通工具,假設要去的地點沒有捷運站,距離上又不適合開車,就很適合騎自行車。自行車有眾多好處,例如價格親民,具有方便性,站點又多,是很方便的代步工具,但是在我們享受這項便利的設施時,你又是否想過在路上自行車有哪些潛在的風險呢? 我們平常在路上騎自行車會
Thumbnail
前言 現在YouBike普及化後,自行車是很方便的交通工具,假設要去的地點沒有捷運站,距離上又不適合開車,就很適合騎自行車。自行車有眾多好處,例如價格親民,具有方便性,站點又多,是很方便的代步工具,但是在我們享受這項便利的設施時,你又是否想過在路上自行車有哪些潛在的風險呢? 我們平常在路上騎自行車會
Thumbnail
撇開輕軌與BRT系統技術之爭,兩者在交通安全所面臨的課題,其實是十分類似的。而問題的根本,在於台灣很少正視交通工程設計對於安全的影響,發生了問題也慣於使用警察執法的方式來解決。
Thumbnail
撇開輕軌與BRT系統技術之爭,兩者在交通安全所面臨的課題,其實是十分類似的。而問題的根本,在於台灣很少正視交通工程設計對於安全的影響,發生了問題也慣於使用警察執法的方式來解決。
Thumbnail
前洋洋灑灑分享交通系列續集,如圖示言詞更是今日台灣交通現況的諷刺對照,明知交通順暢與資訊交流是對城市鄉鎮民眾便利興衰關鍵重要原因之一。 民眾往來是交通順暢無阻快速便利往來,配合圖示號標誌指引便利停放,或選擇大衆運輸系統往返,再配套人車分流各行其道。 在交通動線每季或半年檢視修改或變通配套方案,如有節
Thumbnail
前洋洋灑灑分享交通系列續集,如圖示言詞更是今日台灣交通現況的諷刺對照,明知交通順暢與資訊交流是對城市鄉鎮民眾便利興衰關鍵重要原因之一。 民眾往來是交通順暢無阻快速便利往來,配合圖示號標誌指引便利停放,或選擇大衆運輸系統往返,再配套人車分流各行其道。 在交通動線每季或半年檢視修改或變通配套方案,如有節
Thumbnail
續前言交通順暢動線與停放便利&明顯指引圖示號標誌和人車分流系統,前已敍述分享8篇淺見,今續人車分流分享感受。 交通構成要素是道路規劃設施完善為優先,緊鄰是圖示號標誌指引有無完整串連,尤其是紅綠燈各啟動秒數會牽引前後路口動線順暢或走走停停? 次為各行其道設施明確?內為快車道或超車道用,次為慢車道就含有
Thumbnail
續前言交通順暢動線與停放便利&明顯指引圖示號標誌和人車分流系統,前已敍述分享8篇淺見,今續人車分流分享感受。 交通構成要素是道路規劃設施完善為優先,緊鄰是圖示號標誌指引有無完整串連,尤其是紅綠燈各啟動秒數會牽引前後路口動線順暢或走走停停? 次為各行其道設施明確?內為快車道或超車道用,次為慢車道就含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