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二分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晚睡前聽書時,聽到了有關創傷的議題,聽的中間,聽到了「阿德勒」、「未來」這兩個關鍵字,這喚起了我曾經閱讀過的記憶。

我記得我曾經閱讀一篇文章,是在說心理學有「過去」和「未來」的說法,細節有點忘記了,但我很清楚的確定我在看完的當下是比較認同「未來」說法,但其實說認同也不是認同,「過去」的說法我也認同,只是「未來」的說法我比較喜歡。

昨晚當我聽到「阿德勒」、「未來」這兩個關鍵字時,突然又想起了「我比較喜歡未來說法」的結論,但我只記得結論,中間的細節想不起來,這種感覺很重要但就是想不起來的感覺,非常痛苦,所以我一刻不能等的馬上從床上爬起來,開電腦查。

下面是我查到的,記憶中的文字。

心理學分成過去和未來,什麼是過去和未來?

佛洛伊德(過去)(因果論):
認為過去的童年創傷會影響「潛意識」的運作,而潛意識會影響我們的性格、人生。我之所以會是現在的樣子,都是因為我有那樣的過去。

阿德勒(未來)(目的論):
人類不是因果論或決定論的存在。我們不會被過去決定。人是未來志向型的目標論存在。因為有「未來想變得卓越」的想法,而驅動現在的努力。

對阿德勒而言,人類是正面的、樂觀的、主體性且充滿創造性的。這個觀點與佛洛伊德所認為的人類是悲觀的、被動的、命運論的存在大相逕庭。


記得當初我看到這樣的言論時,是覺得很有意思的,接觸心理學以來,一直都只是「看道理」然後覺得「有道理」。只是被餵養。從來沒有去細想這個道理是悲觀,還是樂觀;甚至可以二分成,現在的我是被過去決定(過去論),還是現在的我是為了未來而生(未來論)。

這樣的分類,讓我覺得煥然一新。

就像前面說的,我比較喜歡阿德勒的未來論。

阿德勒說:
由於生活方式是自己所選的,它也能憑著個人意志改變或修正。此時需要的是勇氣。用勇氣將「做不到」變成「做得到」的過程就叫做「鼓勵」。可以鼓勵他人,也能鼓勵自己。能夠藉由鼓勵來提起勇氣的人,本身就是幸福又自由的,也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人類的所有行動與感情都有目的。這個目的正是生命的原動力。即使人類沒有察覺,但是我們生活中的所作所為都是朝著人生的最終目標所做。最終目標會在未來實現,而其影響範圍卻是現在。

只要現在能好好生活,未來的人生,乃至生命尾聲也會過得好。因為生命中的每個瞬間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生的集合。想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幸福有意義,就必須讓「現在此刻」過得幸福有意義才行。


兒時的創傷,會造成現在人格的缺陷,這點我非常肯定。因為我心裡就有很多一想到就能馬上哭出來的不好回憶。每當我又開始偏激、敏感,都會有意識的知道,這就是那些回憶累積下來,我所過不去的痛。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過去,不會過去,它只是沒被想起。

所以我確實認同佛洛伊德的悲觀主義、創傷因果論。

但,我只想把它當做是「知道自己怎麼了」的一種認知,原來現在的我那麼渴求被愛,是因為我小時候不被愛,這樣的認知就好,這不能當成信仰。因為一旦太過相信「過去=結果」,那就很容易將所有悲劇都無限合理化:我無法改變過去,所以我也無法改變結果。如果一直都是這樣想事情,很容易變成一個陰暗、消極的人。

所以我信仰阿德勒。

有了「要未來好,現在就要先變好」的想法,讓當下的一切學習變得有意義,也覺得人生充滿希望。

我想要學習更多的有關「扭轉」,轉念、轉換、轉變,只要能把人生轉向更好的方向,我都想學。以阿德勒的未來論做為信仰的去學習,會讓所有的學習行動變得更加願意。

拿我自己學心理學的感受來說吧。那種明確的感受到自己因為又多學了一個理論或效應,而變得更加有智慧的感覺,真的會讓我確定自己的未來會變得更好,我有能力讓自己變好,那是一種像曬了太陽般的充實和快樂。


小小的記憶整理。

我記得我學過。


avatar-img
81會員
128內容數
長短不拘,持續為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貓跟著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有沒有自責過自己的善變? 或是怕被別人覺得自己沒立場,而不敢承認想法又變了?畢竟之前還說得那麼斬釘截鐵。 我有過,而且常常有。 才剛下定決心,又馬上被自己推翻,常讓我煩躁的覺得自己到底有完沒完,但每次的推翻又那麼的有憑有據,我拿自己完全沒辦法。 本來已經有了「就讓我這樣內耗到死吧」的覺悟,
這幾天看書看到一句話很有感覺,所以紀錄下來: 「有時候讀一本書不見得是為了學習新知識,而是為了強化自己身上某種該守住的觀念。」 一句話,再次讓我明白為什麼我要閱讀。 有時候讀書會遇到「撞觀念」的情況,對於那些已知概念,我常會沒耐性細讀,甚至覺得作者囉唆。但現在細想,我好像就是太把閱讀「目的化」了,太
這幾天在看讀書會社團時,有人提出問題: 「覺得自己「花太多時間」在打(字)讀書心得~原本只想小小記錄讓自己有成就感,後來也希望可以深化一些有用的思考,可是還沒找到自己的方法~有什麼推薦的作法嗎?大家大概都是花多久時間呢?」 我最近也在糾纏同樣的問題,所以才找上《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這本書,
早上的閱讀遇到了一句很棒的話,一定要紀錄下來。 「閱讀其實有個目的,認識寬容。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瞭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最近沈迷社會心理學的心情,一下子就被這句話解釋清楚了。 「看懂」真的能幫助我打開體諒之心,當那些無名火不
讀之前: 作者是日本帝王級男公關Roland。之所以會引起我的注意,完全是因為他招牌的那句「世界上只有兩種男人。我,和我以外的」。 是要多麼自信的人,才可以說出如此狂言,這引起我的注意,加上他神秘的職業,吸引我想去了解更多。好奇查了一下他的資歷:年收入3憶日圓、生日當晚客人為他慶賀所開的酒錢共六千萬
讀之前: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講述森林僧人「怎麼過日子」的故事書;沒想到更多的篇幅是在講「怎麼想問題」的心靈書。 事後想想,我的誤會根本一點都不合理,書名都說白了「我可能錯了」,怎麼可能是純敘事的故事書,一定是敘事中靠向更多自我頓悟的書籍呀。 好吧,一開始我就可能錯了。但無論如何,還是一本可讀性很高的
你有沒有自責過自己的善變? 或是怕被別人覺得自己沒立場,而不敢承認想法又變了?畢竟之前還說得那麼斬釘截鐵。 我有過,而且常常有。 才剛下定決心,又馬上被自己推翻,常讓我煩躁的覺得自己到底有完沒完,但每次的推翻又那麼的有憑有據,我拿自己完全沒辦法。 本來已經有了「就讓我這樣內耗到死吧」的覺悟,
這幾天看書看到一句話很有感覺,所以紀錄下來: 「有時候讀一本書不見得是為了學習新知識,而是為了強化自己身上某種該守住的觀念。」 一句話,再次讓我明白為什麼我要閱讀。 有時候讀書會遇到「撞觀念」的情況,對於那些已知概念,我常會沒耐性細讀,甚至覺得作者囉唆。但現在細想,我好像就是太把閱讀「目的化」了,太
這幾天在看讀書會社團時,有人提出問題: 「覺得自己「花太多時間」在打(字)讀書心得~原本只想小小記錄讓自己有成就感,後來也希望可以深化一些有用的思考,可是還沒找到自己的方法~有什麼推薦的作法嗎?大家大概都是花多久時間呢?」 我最近也在糾纏同樣的問題,所以才找上《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這本書,
早上的閱讀遇到了一句很棒的話,一定要紀錄下來。 「閱讀其實有個目的,認識寬容。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瞭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最近沈迷社會心理學的心情,一下子就被這句話解釋清楚了。 「看懂」真的能幫助我打開體諒之心,當那些無名火不
讀之前: 作者是日本帝王級男公關Roland。之所以會引起我的注意,完全是因為他招牌的那句「世界上只有兩種男人。我,和我以外的」。 是要多麼自信的人,才可以說出如此狂言,這引起我的注意,加上他神秘的職業,吸引我想去了解更多。好奇查了一下他的資歷:年收入3憶日圓、生日當晚客人為他慶賀所開的酒錢共六千萬
讀之前: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講述森林僧人「怎麼過日子」的故事書;沒想到更多的篇幅是在講「怎麼想問題」的心靈書。 事後想想,我的誤會根本一點都不合理,書名都說白了「我可能錯了」,怎麼可能是純敘事的故事書,一定是敘事中靠向更多自我頓悟的書籍呀。 好吧,一開始我就可能錯了。但無論如何,還是一本可讀性很高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專注當下來改變未來,強調催眠與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認為過去並不絕對決定我們的命運,而是我們當下的選擇。 提供了數種實踐方法,如觀察呼吸、設定短期目標及重新詮釋過去的經歷,以實現內在的平靜與未來的可控。活在當下不僅是情緒調整,更是與宇宙的連結。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本文透過《被討厭的勇氣》,我們和阿德勒心理學與斯多噶哲學相遇。兩者皆探討專注於可控制的事物、接受過去並活在當下。阿德勒強調自我意志和人際關係,而斯多噶則提倡宿命論與美德生活。這篇文章比較兩者的異同,帶你探索不同哲學觀點下的生活智慧。你會選擇哪種哲學作為生活指南?快來探索這些智慧的火花吧!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今天在讀諮商理論中的其中的章節:阿德勒心理治療。Adler採用現象學取向,現象學指的是個人的主觀經驗,也就是人們知覺到外在世界的獨特方式,與對經驗的詮釋,對於主觀的現實包含個人的知覺、想法、感受、價值觀、信念、執念與結論等,但往往我們所認為真實的經驗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有時候要了解一個人得先進入這個人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日前拜讀到葉舟的「阿德勒說了些什麼」,便想著來做一下閱讀心得,跟你們分享書本的中心思想。不想花時間去看整本書的懶人們,可以過來看一看我延伸的思想分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生於奧地利的一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同時是個體心理學的學派創始人。近年來,由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的人氣,他的名字亦為人熟知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專注當下來改變未來,強調催眠與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認為過去並不絕對決定我們的命運,而是我們當下的選擇。 提供了數種實踐方法,如觀察呼吸、設定短期目標及重新詮釋過去的經歷,以實現內在的平靜與未來的可控。活在當下不僅是情緒調整,更是與宇宙的連結。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本文透過《被討厭的勇氣》,我們和阿德勒心理學與斯多噶哲學相遇。兩者皆探討專注於可控制的事物、接受過去並活在當下。阿德勒強調自我意志和人際關係,而斯多噶則提倡宿命論與美德生活。這篇文章比較兩者的異同,帶你探索不同哲學觀點下的生活智慧。你會選擇哪種哲學作為生活指南?快來探索這些智慧的火花吧!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今天在讀諮商理論中的其中的章節:阿德勒心理治療。Adler採用現象學取向,現象學指的是個人的主觀經驗,也就是人們知覺到外在世界的獨特方式,與對經驗的詮釋,對於主觀的現實包含個人的知覺、想法、感受、價值觀、信念、執念與結論等,但往往我們所認為真實的經驗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有時候要了解一個人得先進入這個人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日前拜讀到葉舟的「阿德勒說了些什麼」,便想著來做一下閱讀心得,跟你們分享書本的中心思想。不想花時間去看整本書的懶人們,可以過來看一看我延伸的思想分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生於奧地利的一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同時是個體心理學的學派創始人。近年來,由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的人氣,他的名字亦為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