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二分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晚睡前聽書時,聽到了有關創傷的議題,聽的中間,聽到了「阿德勒」、「未來」這兩個關鍵字,這喚起了我曾經閱讀過的記憶。

我記得我曾經閱讀一篇文章,是在說心理學有「過去」和「未來」的說法,細節有點忘記了,但我很清楚的確定我在看完的當下是比較認同「未來」說法,但其實說認同也不是認同,「過去」的說法我也認同,只是「未來」的說法我比較喜歡。

昨晚當我聽到「阿德勒」、「未來」這兩個關鍵字時,突然又想起了「我比較喜歡未來說法」的結論,但我只記得結論,中間的細節想不起來,這種感覺很重要但就是想不起來的感覺,非常痛苦,所以我一刻不能等的馬上從床上爬起來,開電腦查。

下面是我查到的,記憶中的文字。

心理學分成過去和未來,什麼是過去和未來?

佛洛伊德(過去)(因果論):
認為過去的童年創傷會影響「潛意識」的運作,而潛意識會影響我們的性格、人生。我之所以會是現在的樣子,都是因為我有那樣的過去。

阿德勒(未來)(目的論):
人類不是因果論或決定論的存在。我們不會被過去決定。人是未來志向型的目標論存在。因為有「未來想變得卓越」的想法,而驅動現在的努力。

對阿德勒而言,人類是正面的、樂觀的、主體性且充滿創造性的。這個觀點與佛洛伊德所認為的人類是悲觀的、被動的、命運論的存在大相逕庭。


記得當初我看到這樣的言論時,是覺得很有意思的,接觸心理學以來,一直都只是「看道理」然後覺得「有道理」。只是被餵養。從來沒有去細想這個道理是悲觀,還是樂觀;甚至可以二分成,現在的我是被過去決定(過去論),還是現在的我是為了未來而生(未來論)。

這樣的分類,讓我覺得煥然一新。

就像前面說的,我比較喜歡阿德勒的未來論。

阿德勒說:
由於生活方式是自己所選的,它也能憑著個人意志改變或修正。此時需要的是勇氣。用勇氣將「做不到」變成「做得到」的過程就叫做「鼓勵」。可以鼓勵他人,也能鼓勵自己。能夠藉由鼓勵來提起勇氣的人,本身就是幸福又自由的,也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人類的所有行動與感情都有目的。這個目的正是生命的原動力。即使人類沒有察覺,但是我們生活中的所作所為都是朝著人生的最終目標所做。最終目標會在未來實現,而其影響範圍卻是現在。

只要現在能好好生活,未來的人生,乃至生命尾聲也會過得好。因為生命中的每個瞬間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生的集合。想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幸福有意義,就必須讓「現在此刻」過得幸福有意義才行。


兒時的創傷,會造成現在人格的缺陷,這點我非常肯定。因為我心裡就有很多一想到就能馬上哭出來的不好回憶。每當我又開始偏激、敏感,都會有意識的知道,這就是那些回憶累積下來,我所過不去的痛。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過去,不會過去,它只是沒被想起。

所以我確實認同佛洛伊德的悲觀主義、創傷因果論。

但,我只想把它當做是「知道自己怎麼了」的一種認知,原來現在的我那麼渴求被愛,是因為我小時候不被愛,這樣的認知就好,這不能當成信仰。因為一旦太過相信「過去=結果」,那就很容易將所有悲劇都無限合理化:我無法改變過去,所以我也無法改變結果。如果一直都是這樣想事情,很容易變成一個陰暗、消極的人。

所以我信仰阿德勒。

有了「要未來好,現在就要先變好」的想法,讓當下的一切學習變得有意義,也覺得人生充滿希望。

我想要學習更多的有關「扭轉」,轉念、轉換、轉變,只要能把人生轉向更好的方向,我都想學。以阿德勒的未來論做為信仰的去學習,會讓所有的學習行動變得更加願意。

拿我自己學心理學的感受來說吧。那種明確的感受到自己因為又多學了一個理論或效應,而變得更加有智慧的感覺,真的會讓我確定自己的未來會變得更好,我有能力讓自己變好,那是一種像曬了太陽般的充實和快樂。


小小的記憶整理。

我記得我學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貓跟著我的沙龍
82會員
128內容數
長短不拘,持續為主。
2023/10/10
「延遲滿足」這是最近聽書新聽到的詞。 什麼是延遲滿足? 就是能控制當下的慾望和衝動,以獲得後面更大的獎賞。 這概念乍聽之下應該是用在成功學或學習方面,事實上心理學有關延遲滿足能力的實驗,也確實是與這些相關沒錯,但我卻不是在這樣的語境下認識這個名詞的。 先大概講一下心理學延遲滿足的實驗:
Thumbnail
2023/10/10
「延遲滿足」這是最近聽書新聽到的詞。 什麼是延遲滿足? 就是能控制當下的慾望和衝動,以獲得後面更大的獎賞。 這概念乍聽之下應該是用在成功學或學習方面,事實上心理學有關延遲滿足能力的實驗,也確實是與這些相關沒錯,但我卻不是在這樣的語境下認識這個名詞的。 先大概講一下心理學延遲滿足的實驗:
Thumbnail
2023/08/26
這是今天的第二篇文,因為突然想通了一些事,所以覺得就算是連續發文也值得記錄。 我是真的在接觸心理學、哲學,才開始意識到「我」的存在。 最早,大概學生時期,我觀念裡的「我」,只有一個,不管是想睡覺的我、想吃飯的我、想打扮漂亮的我、想用功讀書的我、想成為父母驕傲的我、傷心的我,快樂的我,都是同一個我
Thumbnail
2023/08/26
這是今天的第二篇文,因為突然想通了一些事,所以覺得就算是連續發文也值得記錄。 我是真的在接觸心理學、哲學,才開始意識到「我」的存在。 最早,大概學生時期,我觀念裡的「我」,只有一個,不管是想睡覺的我、想吃飯的我、想打扮漂亮的我、想用功讀書的我、想成為父母驕傲的我、傷心的我,快樂的我,都是同一個我
Thumbnail
2023/07/15
你有沒有自責過自己的善變? 或是怕被別人覺得自己沒立場,而不敢承認想法又變了?畢竟之前還說得那麼斬釘截鐵。 我有過,而且常常有。 才剛下定決心,又馬上被自己推翻,常讓我煩躁的覺得自己到底有完沒完,但每次的推翻又那麼的有憑有據,我拿自己完全沒辦法。 本來已經有了「就讓我這樣內耗到死吧」的覺悟,
Thumbnail
2023/07/15
你有沒有自責過自己的善變? 或是怕被別人覺得自己沒立場,而不敢承認想法又變了?畢竟之前還說得那麼斬釘截鐵。 我有過,而且常常有。 才剛下定決心,又馬上被自己推翻,常讓我煩躁的覺得自己到底有完沒完,但每次的推翻又那麼的有憑有據,我拿自己完全沒辦法。 本來已經有了「就讓我這樣內耗到死吧」的覺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Thumbnail
昨晚睡前聽書時,聽到了有關創傷的議題,聽的中間,聽到了「阿德勒」、「未來」這兩個關鍵字,這喚起了我曾經閱讀過的記憶。 我記得我曾經閱讀一篇文章,是在說心理學有「過去」和「未來」的說法,細節有點忘記了,但我很清楚的確定我在看完的當下是比較認同「未來」說法,但其實說認同也不是認同,過去的說法我也認同,
Thumbnail
昨晚睡前聽書時,聽到了有關創傷的議題,聽的中間,聽到了「阿德勒」、「未來」這兩個關鍵字,這喚起了我曾經閱讀過的記憶。 我記得我曾經閱讀一篇文章,是在說心理學有「過去」和「未來」的說法,細節有點忘記了,但我很清楚的確定我在看完的當下是比較認同「未來」說法,但其實說認同也不是認同,過去的說法我也認同,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怕你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怕你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 過去所學,對於佛洛伊德需求層次金字塔最為熟悉,阿德勒確實是接觸本書後才讓我深入瞭解其中的差異。 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二十一世紀初所開創的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許多暢銷書作品也都充分反映了他的思想,以及提過相近的內容, 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把阿德勒的心理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 過去所學,對於佛洛伊德需求層次金字塔最為熟悉,阿德勒確實是接觸本書後才讓我深入瞭解其中的差異。 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二十一世紀初所開創的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許多暢銷書作品也都充分反映了他的思想,以及提過相近的內容, 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把阿德勒的心理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跟LO媽一樣 是在看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之後 才知道阿德勒心理學一說     在念書時期的時候 我們都有聽過佛洛伊德 或是榮格 還有人類五大需求的馬洛斯   那為什麼阿德勒心理學從來沒聽過呢? 在看完此書之後 我發現阿德勒提出來的論點 跟佛洛伊德提出來的觀點 是互相對立 甚至可以說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跟LO媽一樣 是在看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之後 才知道阿德勒心理學一說     在念書時期的時候 我們都有聽過佛洛伊德 或是榮格 還有人類五大需求的馬洛斯   那為什麼阿德勒心理學從來沒聽過呢? 在看完此書之後 我發現阿德勒提出來的論點 跟佛洛伊德提出來的觀點 是互相對立 甚至可以說
Thumbnail
影片發布短短四天,就有200萬觀看的YouTuber能有幾人?相信我的同溫層也有很多五歲抬頭團,獻醜了~ 「被討厭的勇氣」也許是很多人有感的軟性關鍵字,但始終我行我素的自己,從來沒有翻過這本書,透過富有科學理性的老高轉譯成「改變過去的真正原因」,我就像被吸進了蟲洞想翻原著,不是秘密組織光明會發明了
Thumbnail
影片發布短短四天,就有200萬觀看的YouTuber能有幾人?相信我的同溫層也有很多五歲抬頭團,獻醜了~ 「被討厭的勇氣」也許是很多人有感的軟性關鍵字,但始終我行我素的自己,從來沒有翻過這本書,透過富有科學理性的老高轉譯成「改變過去的真正原因」,我就像被吸進了蟲洞想翻原著,不是秘密組織光明會發明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