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可以教你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某天,某師在一段課程說明後,(自行)覺得A生好像沒有真正理解,便在下課時將A生叫到辦公室,(好意)私下再次教導A生,盼A生學習得更透徹。

A生被特意教導後,不樂,反怒曰「為什麼你要覺得我沒有聽懂?我覺得我已經會了啊!」

本文重點 ❦學生與老師都應該互相尊重彼此的 靈魂



這件事好像沒有誰對誰錯,

一個人對一個概念,要理解得多深入?當然是個人自由!

一個人在說明概念時,要說得多仔細?當然也是個人自由!

旁觀此事,讓我頓悟,在教學與學習的過程中,就是一個人的腦波由口出說,然後從另一人的耳傳到腦裡再與自己的腦波融合的過程吧?

更高大上的說法也可以是:一個人的靈魂透過口說然後與另一人靈魂交流的過程?

原來 教&學 是這麼奧妙的一種過程……


教&學 就是腦波互相交流的過程 (圖片引自https://reurl.cc/nDg4K6)

教&學 就是腦波互相交流的過程 (圖片引自https://reurl.cc/nDg4K6)


For學生:

  • 你應該覺得自己被否定了,是嗎?這個概念你認為當下就學會了!這是多有成就的事,但竟然被老師以為你還沒有學會?
  • 但換個角度想,老師為何獨厚你一人?猜猜看,是真的覺得你程度不好需要再加強?還是其實對你抱有更高的期待?
  • 或是你只是下課時間臨時被剝奪所以很煩躁?
  • 也許下次你可先詢問老師的用意,了解後,直接跟老師說明,你不需要這項額外的指導,若之後發覺還是不真懂,再向老師請益。


For老師:

  • 你應該覺得自己的熱心被辜負了,是嗎?你英明的判斷力竟然出錯?學生不但沒有心懷感恩(您額外付出的時間、心力、口沫……),還當眾打臉你?
  • 但換個角度想,學生敢直接跟你說出他的真心想法,而非虛以委蛇,仍算是正面的互動吧?
  • 還是你太好為人師了,而且對A生的微表情仍不夠正確理解?
  •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學生想從哪種方式取得知識?當然是他的自由!或許下次你可以先問學生「請問我可以教你嗎?
  • 畢竟不是你認為好的,別人(學生)也同樣認為;也不是所謂好的,別人(學生)就一定要接受。
互相尊重彼此的靈魂吧



❦小昕【🤔老師好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2
問題老師 ∣菜b導日記∣倒數620天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 莊小昕-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05
請問可以幫你慶生嗎? ∣菜b導日記∣倒數879天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莊小昕❦祕密學院
218會員
799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某天,某師在一段課程說明後,(自行)覺得A生好像沒有真正理解,便在下課時將A生叫到辦公室,(好意)私下再次教導A生,盼A生學習得更透徹。 A生被特意教導後,不樂,反怒曰「為什麼你要覺得我沒有聽懂?我覺得我已經會了啊!」 本文重點 ❦學生與老師都應該互相尊重彼此的 靈魂 這件事好像沒有誰對
Thumbnail
某天,某師在一段課程說明後,(自行)覺得A生好像沒有真正理解,便在下課時將A生叫到辦公室,(好意)私下再次教導A生,盼A生學習得更透徹。 A生被特意教導後,不樂,反怒曰「為什麼你要覺得我沒有聽懂?我覺得我已經會了啊!」 本文重點 ❦學生與老師都應該互相尊重彼此的 靈魂 這件事好像沒有誰對
Thumbnail
今天剛好我英文課的成人學生問我有沒有教小孩跟小孩的課怎麼上,我們做了一些討論。 我覺得這部分也可以幫助到老師,再加上我被滿多老師問過類似問題應該都可以在這幾點裡找到解決辦法。 怎麼讓未成年學生願意上我的課? 1. 我的課有用嗎? 孩子不喜歡上課最大的原因是他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要來上這個課,只覺得是爸媽
Thumbnail
今天剛好我英文課的成人學生問我有沒有教小孩跟小孩的課怎麼上,我們做了一些討論。 我覺得這部分也可以幫助到老師,再加上我被滿多老師問過類似問題應該都可以在這幾點裡找到解決辦法。 怎麼讓未成年學生願意上我的課? 1. 我的課有用嗎? 孩子不喜歡上課最大的原因是他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要來上這個課,只覺得是爸媽
Thumbnail
我記得某一堂英語課,有幾位跟老師較要好的同學想幫老師慶祝生日,於是就「下令」全班同學躲在教室的後方並將燈光關閉,等老師進教室準備上課時,我們就從黑漆漆的教室後方跳出來,跳一段小舞後再跟老師說生日快樂。 如果我是老師,看到整班的學生們為我慶生,自然心生歡喜,也對學生們的舉動感到欣慰。但以我身為「慶祝部
Thumbnail
我記得某一堂英語課,有幾位跟老師較要好的同學想幫老師慶祝生日,於是就「下令」全班同學躲在教室的後方並將燈光關閉,等老師進教室準備上課時,我們就從黑漆漆的教室後方跳出來,跳一段小舞後再跟老師說生日快樂。 如果我是老師,看到整班的學生們為我慶生,自然心生歡喜,也對學生們的舉動感到欣慰。但以我身為「慶祝部
Thumbnail
之前教過一位家教學生,每次來上課時總是笑著走進教室。 我問他:「你為什麼上課都這麼開心?」 他總說:「我也不知道。」聳聳肩並且笑一笑的回著我 不只是開心來上課,在整整兩小時的課程中,也總是一邊學習一邊在歡笑中渡過。時常連坐在教室外的人都聽到笑聲,好奇詢問我們到底在笑什麼。
Thumbnail
之前教過一位家教學生,每次來上課時總是笑著走進教室。 我問他:「你為什麼上課都這麼開心?」 他總說:「我也不知道。」聳聳肩並且笑一笑的回著我 不只是開心來上課,在整整兩小時的課程中,也總是一邊學習一邊在歡笑中渡過。時常連坐在教室外的人都聽到笑聲,好奇詢問我們到底在笑什麼。
Thumbnail
「如果你是我的職位站在我的角度你就會懂了」 有一種冷是我覺得你會冷 不要強迫別人成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Thumbnail
「如果你是我的職位站在我的角度你就會懂了」 有一種冷是我覺得你會冷 不要強迫別人成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Thumbnail
如果這樣一個評價套在老師的身上,所有熱情及理想是不是都將被污名化? 我真的什麼都不會,我不懂,我也因為這樣的狀態而做錯了很多事。
Thumbnail
如果這樣一個評價套在老師的身上,所有熱情及理想是不是都將被污名化? 我真的什麼都不會,我不懂,我也因為這樣的狀態而做錯了很多事。
Thumbnail
以學生為主體還是以教師為主體?什麼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 實驗兩周,又停課兩周的課堂,終於又重新見面了。我心裡盤算著調整課堂的運作,但希望能好好跟彼此談談各自的學習經驗、夢想與期待,而非以教師為主體。 在了解大家的夢想與期待的同時,才發現有許多需要重新核對的地方。例如,學生可能不知道真實世界到底
Thumbnail
以學生為主體還是以教師為主體?什麼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 實驗兩周,又停課兩周的課堂,終於又重新見面了。我心裡盤算著調整課堂的運作,但希望能好好跟彼此談談各自的學習經驗、夢想與期待,而非以教師為主體。 在了解大家的夢想與期待的同時,才發現有許多需要重新核對的地方。例如,學生可能不知道真實世界到底
Thumbnail
「以為有學會,其實是亂猜」—天使美學銷售​ 上完課學生聽不懂,是老師不會教?還是學生程度差?  【學習環境決定誰對?誰錯?】 1.傳統學習—學校 學校老師在講台上講課,學生在台下聽課。學生考不好,是老師不會教?還是學生不努力?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認為,學生要想辦法學好,因為未來是孩子要適應社會,不是
Thumbnail
「以為有學會,其實是亂猜」—天使美學銷售​ 上完課學生聽不懂,是老師不會教?還是學生程度差?  【學習環境決定誰對?誰錯?】 1.傳統學習—學校 學校老師在講台上講課,學生在台下聽課。學生考不好,是老師不會教?還是學生不努力?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認為,學生要想辦法學好,因為未來是孩子要適應社會,不是
Thumbnail
如果師徒制,你說自己體會我還可以接受。 如果是上課,你今天開一堂課要學生自己體會,最少最少要給方向。 是要體會甜的還鹹的,總先幫學生分清楚, 而不是給一口料理吃,就要學生吃出調味來。 📕教練、老師、示範。 應該這樣的順序⋯⋯
Thumbnail
如果師徒制,你說自己體會我還可以接受。 如果是上課,你今天開一堂課要學生自己體會,最少最少要給方向。 是要體會甜的還鹹的,總先幫學生分清楚, 而不是給一口料理吃,就要學生吃出調味來。 📕教練、老師、示範。 應該這樣的順序⋯⋯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藉由聽話的形式,彷彿試圖安頓個人在群體的中間(例如:任由收音機、電視機打開放送,人卻呼呼大睡,或是心不在焉的做家事),這也還是單向的說話,而且傾向一種安撫式的呢喃,好像有人ㄧ直在身邊陪伴著我們。 學生在課堂內,難道也是抱著這種有拜有保庇的心態嗎?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藉由聽話的形式,彷彿試圖安頓個人在群體的中間(例如:任由收音機、電視機打開放送,人卻呼呼大睡,或是心不在焉的做家事),這也還是單向的說話,而且傾向一種安撫式的呢喃,好像有人ㄧ直在身邊陪伴著我們。 學生在課堂內,難道也是抱著這種有拜有保庇的心態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