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偶爾會懷疑自己是否正常嗎?怎樣是正常?怎樣是異常?
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事,但有些困難,卻彷彿沒有盡頭般、看不到光亮、找不到出口,你深陷其中、憂鬱的情緒無止盡蔓延,你想振作起來卻提不起一絲力氣,你放任自己沉溺其中卻又痛苦不堪,你懷疑好像怎麼做都無法好起來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粗暴地只解決事情,卻不處理情緒。不允許自己產生負面、消極的情緒,只接受正面、積極的情緒,抗拒那些讓我們不舒服的感覺,只想消滅它,自己不希望有,所以也要求別人不要顯露情緒,以為沒有了悲傷就會快樂,但感覺是一體的,當我們不讓自己感受悲傷,就同時也關掉了接收快樂的能力。
生命裡的艱難時期是過場,不是結局。過去的習慣讓我們無法適應當下的生活,我們困住了,想擺脫這種無力感,逃離到自己最熟悉的狀態,卻難以照著舊有的模式行事,想找一個新的可遵循的方式,得到答案解決眼前的困境,快速度過這不適的狀態,卻忘了留時間給自己,我們才是最清楚知道自己想怎麼做的人。
生活中不只有美好的事物,有光的地方就有陰影,想消滅陰影就得先把光關掉,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接受陰影的存在。遇到了挫折,情緒低落、陷入低潮,這是每個人都會產生的反應,不需要要求自己立即從低潮狀態中走出,給自己時間慢慢沉澱、耐心陪伴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凡事過猶不及,過於追求極端可能失衡,以致身心無法恆定。情緒有起有伏,每時每刻都有各種情緒充斥我們,與我們共生共滅,我們無法拒之門外,越是抗拒反而越是失控;然而,情緒是個徵兆,它讓看不見的心理有了可判斷與接近的管道,生命裡的低潮不是懲罰,而是讓我們有一次機會,重新認識自己。
情緒是認識自己的入口,是避開危險、適應環境的警報器。過去生活型態以採集、狩獵維生,當外出狩獵時,遇到猛獸遭遇危險,會感到害怕、恐懼,進而採取行動、避開危險;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保護我們免於危難,每一種情緒都是有意義的,都蘊含要傳遞給我們的訊息。
現在的生活型態轉變,生命不再隨時受到威脅;然而,生存仍舊至關重要。人類是群體的動物,與他人產生連結是人類原始的需求,渴望在群體中獲得認同感,需要與他人建立關係、融入社會;然而,社會日漸繁榮,人際關係也隨之複雜化,各種錯綜複雜的情感交織其中。
關係不只帶來舒服的感受,更可能伴隨令人難受的感覺。和朋友相處融洽的喜悅、遭同事陷害產生的憤怒、被戀人分手帶來的悲痛、與家人同處而有的放鬆,種種情緒都是關係中可能會有的感受,唯有理清關係中產生的各種感覺並妥善安頓,方能享受關係帶來的親密感。
人是感性而非理性的,光靠道理無法使人信服、甘願,道理再對,無法觸動人就沒有用。與人相交,我們期待的是對方的真情實意,是有雙方參與其中的互動,而不是個人的獨腳戲,固然就不能忽略了雙方在當中可能產生的感受,我們的感覺、對方的感覺,都是來協助維繫關係,以利於我們更好地生存。
人類不斷追求讓自己舒服的感覺,除了在關係中得到親密感,更追求個人成就帶來的滿足感。我們追尋個人的意義,滿足內心的需求,讓自己更有信心並建立自我價值,而外在世界是形塑我們認知的重要基礎,他人的成功是最直接可參考的來源,也成了最容易評判一個人過得好不好的依據。
現代生活步調快速,我們花了大把時間追逐成功,卻沒留時間給自己思考什麼是成功。我們依循世界的標準,是外部的壓力驅使我們不斷前進,讓腳步跟上瞬息萬變的世界;然而,時刻變換的世界迫使我們加快了前進的步伐,唯恐落後他人、離成功更遠,我們不敢放慢腳步,更用力向著應該追尋的目標努力再努力。
我們越來越接近成功的人生,內心依然感到空虛和無意義。我們過著想要的人生,滿足了物質上的需求,不再為生活所困,甚至更便利、更豐盛,但物質上的滿足快速而短暫,一次比一次快地在滿足後,感受到內心的失落感,更缺乏耐心等待無法立即獲得滿足的事物,越加快了腳步越難受,我們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都沒搞懂,要怎麼獲得內心的滿足感?
漫無目的地行走,卻誤以為可以到達目的地。我們追尋的目標是這個世界告訴我們應該要做的,所欲所求都是按照世界的規範來設立,但人生是自己的,先打破某種狀態就是理想的想法,好好感受一下,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這是你想成為的樣子嗎?我們想找到自己的價值,卻成為了世界上眾多人中的其中之一。
世界不斷變化,標準也隨之變更,沒有從一而終適用的準則。世界上有太多成功的案例,不同時空背景下的成功也截然不同,唯有確立好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真心的想要,不靠外界的刺激找到生命的意義,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是由你自己決定,而不是世界告訴你該怎麼做。
人生沒有一定要如何,也沒有一定不要如何,別人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沒有人能重現別人活過的人生。世界的豐富來自於多彩多樣的人,而非用統一的價值觀,把每個人都變成同一種人,如此無趣又絕望,讓人望而生畏,人類的奧妙在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卻又同時融入群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