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未來教育的想像 •「城市的共享學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真實社會裡學習,在生活裡體驗,在產業裡實戰,在文化裡素養,在創新社群裡激盪孵化,在行動中解決問題,在人脈裡跨域連結。___ 蘇仰志

今天聽了蘇仰志的講座,對於他的理念與理想很是欣賞。他是雜學校的創辦人,辦的展覽也曾獲選《全球最值得去的七個創新大會》他是個教育家、藝術家、夢想家也是個徹底的實踐家,創業六次失敗仍樂觀朝夢想努力。

走舊的路,到不了新的地方。 ____ 蘇仰志

雜學校原是一個「展覽」,只有一段短時間,地點也不一定,是集結各式領域的交流活動,然而,今年他希望能夠打造一個實體的學校,可以全年舉辦各式活動,提供各界交流與激發創新、創意的孵化,期望未來每個城市都能擁有這樣的地方,這是以ㄧ個「城市的共享學校」概念出發,包含著跨世代、跨議題、跨社群、跨產業的交流,目前於台北捷運圓山站附近,有他們的第一個校區「臺北市教育新創競技場」,期望落實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

「我們都是原創的出生,但都以複製品的樣貌死去。」___ 詩人愛德華 ‧ 楊格

他提出社會目前處於VUCA的狀態,我們必須要有創造力及韌性才能迎接未來的挑戰,安安穩穩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現今社會有許多的問題,需要靠各個領域串連起來共同解決,所以才要有平台能讓各方產業甚至政府部門,能有機會去彼此了解與合作,實現共好、共享的社會。

什麼是「VUCA」?

  • Volatility【易變性】
  • Uncertainty【不確定性】
  • Complexity【複雜性】
  • Ambiguity【模糊性】

不久前蘇仰志還與台大教授葉丙成以及他們的好友Bird,開設podcast節目【不良大叔】,一直在嘗試、創新與開拓,好像他們總在閒聊中就能激發出新穎的想法,讓人覺得他們真是超有活力!另外,雜學校也有創辦自己的雜誌,擁有一個沙龍空間,大概也是他們錄製podcast的地方吧!

教育不是只有當老師,當學校老師。教育,所有賦能,賦予能力的產業,都是教育 _____ 蘇仰志

什麼是「雜學」?

雜學並不是亂學,而是打開想像,蘇仰志曾經提出雜學的三個原則:

  • 找到自己的熱情與使命: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透過多元的探索與連結,找出自己想要什麼。
  • 跨出去做:學習的東西如果無法實際去執行,就無法知道是否可行,也無從改進。
  • 打開對生活的想像:增加生活的厚度,去嘗試與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很多生活上遇見的新事物,或是學習到的新技能,可能當下用不到,但也許在未來的某天,會與另一種事物碰撞出新的火花。

以上三個原則,就是相互影響的,會像雪球般,愈滾愈大,當碰上另一個大雪球時,彼此才能激發更多、更大的可能性。

選擇比努力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追蹤與愛心,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過去參加 104 專班也曾邀請地瓜校長,今天 LFT 的培訓課也邀請他來講座。
avatar-img
喜歡花藝的女子 | JoJo的沙龍
188會員
101內容數
生活,是由許許多多的人、事、物串聯而成,無論是好是壞,或喜或悲,都是豐富我們生活的材料。精彩,是因為有起伏,有意想不到,有衝突,有和解,是因為有太多太多值得書寫與紀錄的篇章。
2025/04/12
AI能不能取代人類,終究會取決於人類自己,如果我們願意保持好奇、深度思考、珍惜彼此的存在,那我們的價值將永遠無法被模仿與取代。 但如果我們選擇沉默、冷漠、不再與人連結,那麼,不是AI讓我們變得多餘,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成為可被替代的那一方。
Thumbnail
2025/04/12
AI能不能取代人類,終究會取決於人類自己,如果我們願意保持好奇、深度思考、珍惜彼此的存在,那我們的價值將永遠無法被模仿與取代。 但如果我們選擇沉默、冷漠、不再與人連結,那麼,不是AI讓我們變得多餘,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成為可被替代的那一方。
Thumbnail
2025/02/16
一個人真正存在過的痕跡,體現在與他人的互動。用心共度時光,比起拍照打卡式的紀錄,更能留下深刻的意義。 我們也能透過寫作、藝術等創作,留下自己的精神價值,傳遞鼓勵與關懷,讓影響力持續存在。 我想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與身邊的人相處。一個擁抱、一句關心的話、一次真心的陪伴,這些才是最深遠的印記。
Thumbnail
2025/02/16
一個人真正存在過的痕跡,體現在與他人的互動。用心共度時光,比起拍照打卡式的紀錄,更能留下深刻的意義。 我們也能透過寫作、藝術等創作,留下自己的精神價值,傳遞鼓勵與關懷,讓影響力持續存在。 我想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與身邊的人相處。一個擁抱、一句關心的話、一次真心的陪伴,這些才是最深遠的印記。
Thumbnail
2025/01/04
別急著責怪,冷靜更重要 冷靜並不代表壓抑情緒,而是學會識別、理解和適當表達。 每一次的衝突和不愉快,都可以成為自我成長和改善溝通技巧的機會,當我們能夠冷靜應對情緒,將焦點從問題上升到解決方案時,不僅能改善當下的困境,還能提高自己在未來處理類似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1/04
別急著責怪,冷靜更重要 冷靜並不代表壓抑情緒,而是學會識別、理解和適當表達。 每一次的衝突和不愉快,都可以成為自我成長和改善溝通技巧的機會,當我們能夠冷靜應對情緒,將焦點從問題上升到解決方案時,不僅能改善當下的困境,還能提高自己在未來處理類似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真實社會裡學習,在生活裡體驗,在產業裡實戰,在文化裡素養,在創新社群裡激盪孵化,在行動中解決問題,在人脈裡跨域連結。___ 蘇仰志 今天聽了蘇仰志的講座,對於他的理念與理想很是欣賞。他是雜學校的創辦人,辦的展覽也曾獲選《全球最值得去的七個創新大會》,他是個教育家、藝術家、夢想家也是個徹底的實踐家
Thumbnail
在真實社會裡學習,在生活裡體驗,在產業裡實戰,在文化裡素養,在創新社群裡激盪孵化,在行動中解決問題,在人脈裡跨域連結。___ 蘇仰志 今天聽了蘇仰志的講座,對於他的理念與理想很是欣賞。他是雜學校的創辦人,辦的展覽也曾獲選《全球最值得去的七個創新大會》,他是個教育家、藝術家、夢想家也是個徹底的實踐家
Thumbnail
上週我和學習家小羊的創辦人碰面 (https://mutahead.com/),自從去年在均優的教育論壇受邀認識這位帥氣的創業家後,一直都蠻期待跟他碰面兩個人聊一聊,畢竟我們在做的事情某方面來說是一樣的,對的!一個硬到不行的事叫做【教育改革】,過去你想要做教改這種超大的社會議題,沒有超強的後台和周邊
Thumbnail
上週我和學習家小羊的創辦人碰面 (https://mutahead.com/),自從去年在均優的教育論壇受邀認識這位帥氣的創業家後,一直都蠻期待跟他碰面兩個人聊一聊,畢竟我們在做的事情某方面來說是一樣的,對的!一個硬到不行的事叫做【教育改革】,過去你想要做教改這種超大的社會議題,沒有超強的後台和周邊
Thumbnail
本文啟發及部分引用自 MicMind 職人秀 Podcast 《EP17|「檸檬知識創新」創辦人高永祺|知識複利、知識變現、知識產品化專家》 ps: 高永祺也是上篇文章 (「知識複利的本質,就是讓過去的知識累積,幫上未來的自己。」) 所提到一書《知識複利》的共同作者
Thumbnail
本文啟發及部分引用自 MicMind 職人秀 Podcast 《EP17|「檸檬知識創新」創辦人高永祺|知識複利、知識變現、知識產品化專家》 ps: 高永祺也是上篇文章 (「知識複利的本質,就是讓過去的知識累積,幫上未來的自己。」) 所提到一書《知識複利》的共同作者
Thumbnail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的作者山口周,他的背景非常有意思。雖然大學主修的是哲學,碩士更專攻美學美術史,但畢業後,居然能到各大知名外商顧問公司任職,並出版多本商業著作,可說是成功跨足看似完全風馬牛不相關的領域。他怎麼做到的呢?答案就是:自學。
Thumbnail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的作者山口周,他的背景非常有意思。雖然大學主修的是哲學,碩士更專攻美學美術史,但畢業後,居然能到各大知名外商顧問公司任職,並出版多本商業著作,可說是成功跨足看似完全風馬牛不相關的領域。他怎麼做到的呢?答案就是:自學。
Thumbnail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用乘法讀書法建構跨界知識網,提升自我戰力,拓展成功人生》便是在講在這個人人都得以成名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快速的累積知識且準確運用……
Thumbnail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用乘法讀書法建構跨界知識網,提升自我戰力,拓展成功人生》便是在講在這個人人都得以成名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快速的累積知識且準確運用……
Thumbnail
對人們來說什麼是藝術?可能是完美的畫作,或是抽象的圖像,但對藝術家蘇仰志來說,藝術是一個沒有答案的領域,但台灣的藝術教育卻存在是非與優劣,原本應寬廣的藝術領域成了單一且狹窄的領域。Ozzie 決定用自己的策展專業,搭配自己對教育的熱忱,希望讓大家看到多元教育模組。
Thumbnail
對人們來說什麼是藝術?可能是完美的畫作,或是抽象的圖像,但對藝術家蘇仰志來說,藝術是一個沒有答案的領域,但台灣的藝術教育卻存在是非與優劣,原本應寬廣的藝術領域成了單一且狹窄的領域。Ozzie 決定用自己的策展專業,搭配自己對教育的熱忱,希望讓大家看到多元教育模組。
Thumbnail
我不死心地追問離我較近的一位同學:「可以告訴我會什麼不想走教育這條路嗎?」他遲疑了一下說:「就沒什麼前景啊,畢業出去要麻不是流浪教師,要麻像你這樣空有熱血卻苦哈哈的賺不到錢!」語畢,全場哄堂大笑,我也抓著頭尷尬的跟著傻笑⋯⋯
Thumbnail
我不死心地追問離我較近的一位同學:「可以告訴我會什麼不想走教育這條路嗎?」他遲疑了一下說:「就沒什麼前景啊,畢業出去要麻不是流浪教師,要麻像你這樣空有熱血卻苦哈哈的賺不到錢!」語畢,全場哄堂大笑,我也抓著頭尷尬的跟著傻笑⋯⋯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便是要「找出標準答案」、「服從師長(權威、規則)」、「穩定找大公司往上爬」、「倚賴經驗」等。但這套規則,在如此動盪的時代還適用嗎? 《成為新人類:24個明日菁英的嶄新定義》透過不同的觀點,讓我們嘗試去理解,如何成為「新人類」,並在未來社會得以生存。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便是要「找出標準答案」、「服從師長(權威、規則)」、「穩定找大公司往上爬」、「倚賴經驗」等。但這套規則,在如此動盪的時代還適用嗎? 《成為新人類:24個明日菁英的嶄新定義》透過不同的觀點,讓我們嘗試去理解,如何成為「新人類」,並在未來社會得以生存。
Thumbnail
數位學習對多數人來說意即從「現場教室聽課」變成「隨時隨地看著電腦螢幕聽課」。然而所謂的數位學習不光只有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之優勢,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希望數位學習不只是實體課程的搬運工,更希望能發揮媒體載具的優點,改變學生在教室裡死板的聽課、抄筆記的習慣。
Thumbnail
數位學習對多數人來說意即從「現場教室聽課」變成「隨時隨地看著電腦螢幕聽課」。然而所謂的數位學習不光只有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之優勢,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希望數位學習不只是實體課程的搬運工,更希望能發揮媒體載具的優點,改變學生在教室裡死板的聽課、抄筆記的習慣。
Thumbnail
南瓜是「教育實驗」的研究者,也是「教育實驗」的使用者,他持續的在路上溫存,中途一度離開台灣又回來,繞了地球半圈始終腳踏實地。他走走停停但總是在前進,即使向後退也是往前進,畢竟他的研究總是會回歸自身,而生命總是在往前。這個研究或許還沒結束,有歸的路也是不歸路。
Thumbnail
南瓜是「教育實驗」的研究者,也是「教育實驗」的使用者,他持續的在路上溫存,中途一度離開台灣又回來,繞了地球半圈始終腳踏實地。他走走停停但總是在前進,即使向後退也是往前進,畢竟他的研究總是會回歸自身,而生命總是在往前。這個研究或許還沒結束,有歸的路也是不歸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