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失業或辭職的空白期】我們失去了什麽,又得到了什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好像失業這個話題已經不算冷門了,我們都習慣了去就業,都習慣了在某一個公司打工,安心的領著固定薪水,不會有意外,不會有更多的煩惱和挑戰,我們都喜歡那種穩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這讓生活變得簡單。

而我們可能從未想過,這麽簡單穩定的狀態,也會有失去的那一天。

曾經唾手可得的東西,這一天也成為了奢侈品。比如快樂,比如薪水

人生似乎突然進入了停滯期,空白期。

我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開始有點不知所措。而這,卻是任何一個嶄新的變化即將要發生的前兆。

我們準備好迎接改變了嗎?

(在紛繁的洪荒中,我們該何去何從?)

(在紛繁的洪荒中,我們該何去何從?)

失去了穩定:我們在不安中尋找安定

當生活突然脫離軌道,脫離以前我們會認為理所當然的軌道時,安全感似乎也跟著一起脫離掉了。

看似只是失去一份工作,其實失去的是一種穩定性,是對生活的控制感,也是内心的安全感。我們在失業或辭職的時候,也才能這麽深切的感覺到,失去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已,更多的是附屬在上面的東西。

沒有人可以在不安和不可控的生活中快樂,當我們發現曾經依賴的東西也跟著跑掉的時候,我們開始尋找其他的辦法去補足自己。

我們開始走各種彎路,開始碰壁。

為了什麽?為了失去的安全感和控制感。那是可以讓我們人生變得幸福和穩定的東西。

曾經不假思索的認為只有找到一家公司,領取固定薪水才能帶來這些東西,而現在空白期的我們,開始發出了疑問,開始尋找其他的答案和來源。


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生活很複雜,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多。所以毋庸置疑那些可以帶給我們安全感和掌控感的事情也不止一件。

有多少次,我們為了上班,而犧牲了自己可以充分享受樂趣和休息的時間,有多少次,我們逼迫自己,告訴自己再堅持一會就好?回到家,卻累到什麽都不想做。那樣的狀態,我們曾以為就是唯一的答案和日常。

但在空白期的現在,面對清早起來無所事事的自己,悠閑的在家裏走來走去的自己,又或者看著安靜的手機,我們到底在思考什麽東西?我們到底在被迫面臨什麽東西?

我們在被迫面臨真實的自己。


去掉了被要求顧慮他人或集體的環境:我們開始顧慮自己的需求

我們在公司的時候,會有一起合作的團隊,同事,會有老闆,我們被告知要遵守某一些特定的規矩,於是我們墨守成規的在被別人規定好的規則下去努力,去拼搏。

不管我們做什麽決定,那都不是,也都不應該只關乎於我們一個人,我們還要考慮到同事,考慮到老闆的認可,當我們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還多了很多很多的限制。

而當這些習以為常的時候,我們似乎覺得生活,大概也就是這個樣子了,如果想要更好,就得更拼,但那也不能保證一定就會更好。

而在空白期,這些限制突然間就消失了。我們會突然陷入困惑和迷惘,好像似乎我們現在做任何決定,都暫時不需要去考慮那麽多人是否認可我了。好像我可以隨心而欲,又好像我們不能隨心而欲,因為同時也沒有人為我們的決定負責了,除了我們自己。

空白期的我們,開始考慮自己經濟問題的同時,又多了另一份從未想過的責任:考慮自己的需求。

當我們不再默認別人的需求為優先考慮時,自己的需求就會取代那個位子了。

我們開始權衡如何在獲取收入的同時,也讓自己覺得滿足和開心,

我們開始有了一點小自私,小自私的想對自己稍微放縱一點,好一點。

而這些,恰好都是自我覺醒的第一步。我們開始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拉進在意的清單裡。

可能會有人說:我要自我覺醒幹嘛啦,又不能拿來賺錢,比起精神,物質上才能更加解決問題吧。

但若你去問那些正在為別人或者社會要求而拼搏和努力的人,他們一定會告訴你不一樣的答案。

我們工作是為了金錢,金錢是為了可以讓生活更好,讓生活更好是為了可以讓自己快樂。所以工作=金錢=快樂,快樂是最終目的。

這是我們心中被設為默認設置的幸福公式。

所以若我們一直壓抑自我,忽略自己感受,而去為別人的要求,社會的要求不斷逼迫和强壓自己時,

我們失去的是什麽?我們失去的是快樂。而當初我們這樣努力的原因又是什麽?我們是為了快樂。


習慣了被別人告知應該怎樣做,怎樣聽話:我們開始告訴自己該怎樣做,怎樣負責任。

我們在公司工作的時候,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任務和項目要完成,並且是置於所有個人需求之上的,你會犧牲掉休息的時間,娛樂的時間,會趕工,因為你必須為這個項目負責,因為你被告知你必須為這個項目負責,於是你開始犧牲其他不必要的東西,包括你自己。

而空白期的到來,我們沒有了任務,沒有了項目,沒有了被告訴要負責的東西。我們突然迷惘,現在置於優先地位的是什麽呢?


就像我上一段說的,當他人或其他事情的優先權下降時,我們自我的優先權就會悄然上升,排於第一位。

當我們不用考慮其他人時,我們會自然的開始考慮自己。


而我們在考慮自己該做些什麽,該為什麽負責的時候,也就是我們在探索自我和瞭解自我的時候。

作為自己,我想為什麽負責?作為自己,我到底最看重什麽?

我們開始思考這些從未有時間,也從未懷疑過的問題。


動力是讓生活幸福的來源

我們為了賺錢,是因為有著想要過更好生活的動力,我們每天早上起床,是因為我們有想要去賺錢的動力。我們休假會很開心,是因為我們有想要去玩去放鬆的動力。

而如果這些動力都消失的話,我們會陷入憂鬱,絕望,會陷入痛苦。

如果早上你連起床的動力都沒有的話,生活就要接近死亡了。

以前,這些動力都是外界給我們的,是公司給的,是同事給的,是家人給的。然而現在,突然一下這些全都消失,難免有些人會陷入焦慮和憂鬱,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種動力來源,一種人生目的。

空白期,我們開始被迫學習自己找自己的動力。

我們開始給自己下任務,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開始探索自己最想做的和最想要嘗試的,開始自己給自己動力,好讓自己每天都有足夠的力氣起床去做事。

如果外界再無法讓我們元氣滿滿,我們就自己讓自己元氣滿滿吧!

改變也就在這樣的過程中誕生了,我們不以為知,這種變化是多麽的有意義。


最後,我們開始瞭解真實的自己,開始接近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

在空白期的我們,在失去了穩定,失去了被要求考慮別人的環境,失去了被告知該為什麽負責而只顧拼命的我們,開始一點點嘗試在這個期間,瞭解自己,探索自己的需求,學會自己去尋找答案。

這個空白期意味著我們自己的重新開始,一個提供了可以建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生活的機會,一次自我瞭解和探索的開始。

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失敗,碰壁,會沮喪,迷惘,懷疑,但等到這些都過去,我們就能發現背後的寶藏,大到我們都無法想象,那是曾經的自己再怎麽拼命也拼不來的價值。

每一次更好的改變的到來,都會伴隨著過去的瓦解,伴隨著迷惘和沮喪,因為只有丟棄掉舊的,新的東西才有位子可以進來。

害怕是自然的,擔憂也是自然的,但只要我們明白,這只是挖到寶藏必經的路,我們也就不必那麽害怕了。


當我們明白目的是什麽的時候,我們也就不會害怕任何一種生活形式了。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滿意又富足的生活方式,公司也好,自己創業也好,獨處也好,只要是自己内心渴求的想要的,那都是值得的。

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ono’s voice -avatar-img
2023/08/23
改變自己,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風景
玉言又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24
Tono’s voice 就讓這奇妙保留在無法解釋裏吧😏(享受
游昌諭-avatar-img
2023/08/19
謝謝您的分享,我也是在待業期,才慢慢找回失去的自己
玉言又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20
游昌諭 我也是一樣,所以才在這裏寫下這篇文章,我們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不需焦慮和憂鬱❤️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3/08/18
改變會讓人不安,但是改變往往也代表機會。人生每天都在做選擇,在改變的時候,追隨內心聲音做選擇,以後不會後悔。
玉言又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8
熟齡文青 補充一句,即使過程很難,也不會後悔,謝謝文青的懂得❤️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3/08/18
感謝深刻的分享。
玉言又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8
向日葵大叔 感謝你的閲讀和欣賞❤️
逆轉莎拉-avatar-img
2023/09/20
自我探索期,我前後花了一年半時間,終於走出來了。剛好看到你在方格子上的留言,然後看到你寫的文章。真的很巧合。
玉言又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21
魔法莎拉 太巧了!我花了四年多的時間,來自我療癒幾十年的憂鬱,我做到了🤣很不容易,但是很值得,我相信你懂得🤝
avatar-img
玉言的奇玉之地
77會員
89內容數
分享我有感觸的各種想法,結識相似的靈魂。
玉言的奇玉之地的其他內容
2024/08/14
如何順其自然的改變現狀? 我不喜歡的現實, 就不要接受好了。
Thumbnail
2024/08/14
如何順其自然的改變現狀? 我不喜歡的現實, 就不要接受好了。
Thumbnail
2024/07/24
認真是一個看似正面卻潛藏危險的詞。過度的認真會讓人無法得到滿足感和安心感,反而增加焦慮和情緒起伏。這篇文章討論了對於事情過度認真的結果,以及建議放下對結果的固執,以更輕鬆的心態去愛上事情的本質。
Thumbnail
2024/07/24
認真是一個看似正面卻潛藏危險的詞。過度的認真會讓人無法得到滿足感和安心感,反而增加焦慮和情緒起伏。這篇文章討論了對於事情過度認真的結果,以及建議放下對結果的固執,以更輕鬆的心態去愛上事情的本質。
Thumbnail
2023/10/13
甚麼是意識?我們到底是怎樣看待這個世界的?為甚麼我的想法和別人的不一樣?
Thumbnail
2023/10/13
甚麼是意識?我們到底是怎樣看待這個世界的?為甚麼我的想法和別人的不一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許多現代職場電視劇中,我們偶爾會看到類似的橋段: 當主角或重要的角色工作得不開心,或被奸詐的同事或上司陷害時,他們都會非常霸氣地怒斥對方說:「現在我不幹了!不是你炒我魷魚,而是我炒你魷魚!」 在我還未踏入社會以前,會覺得這類情節非常爽,很替該角色感到解氣;然而當我踏入社會後,卻發現其實少有人真
Thumbnail
在許多現代職場電視劇中,我們偶爾會看到類似的橋段: 當主角或重要的角色工作得不開心,或被奸詐的同事或上司陷害時,他們都會非常霸氣地怒斥對方說:「現在我不幹了!不是你炒我魷魚,而是我炒你魷魚!」 在我還未踏入社會以前,會覺得這類情節非常爽,很替該角色感到解氣;然而當我踏入社會後,卻發現其實少有人真
Thumbnail
好像失業這個話題已經不算冷門了,我們都習慣了去就業,都習慣了在某一個公司打工,安心的領著固定薪水,不會有意外,不會有更多的煩惱和挑戰,我們都喜歡那種穩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這讓生活變得簡單。 而我們可能從未想過,這麽簡單穩定的狀態,也會有失去的那一天。 曾經唾手可得的東西,這一天也成為了奢侈品。
Thumbnail
好像失業這個話題已經不算冷門了,我們都習慣了去就業,都習慣了在某一個公司打工,安心的領著固定薪水,不會有意外,不會有更多的煩惱和挑戰,我們都喜歡那種穩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這讓生活變得簡單。 而我們可能從未想過,這麽簡單穩定的狀態,也會有失去的那一天。 曾經唾手可得的東西,這一天也成為了奢侈品。
Thumbnail
身邊許多朋友陸續因為請辭或裁員潮,離開了原先的工作進入新的轉折,我也是其中一員,連一段戀愛關係也在離職那天剛好終止......
Thumbnail
身邊許多朋友陸續因為請辭或裁員潮,離開了原先的工作進入新的轉折,我也是其中一員,連一段戀愛關係也在離職那天剛好終止......
Thumbnail
原本不打算繼續寫這個專題,但方格子總會溫馨提醒作者,我想這是很好的事情。 最近一直看到一段話 工作再怎麼難,也不會比沒工作難。 一語點醒夢中人阿。 我真的有很認真的思考,這句話的省思。 一、尋找 沒了工作之後,當然是思索下一份工作在哪裡?自己想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還有就是我們在選工作,工作也在選擇
Thumbnail
原本不打算繼續寫這個專題,但方格子總會溫馨提醒作者,我想這是很好的事情。 最近一直看到一段話 工作再怎麼難,也不會比沒工作難。 一語點醒夢中人阿。 我真的有很認真的思考,這句話的省思。 一、尋找 沒了工作之後,當然是思索下一份工作在哪裡?自己想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還有就是我們在選工作,工作也在選擇
Thumbnail
2022年10月28日,我離開了一間讓我身心俱疲的公司,我知道在還沒確定下一份工作的報到時間就離職,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但忍了一件又一件沒完沒了的事,我毅然決然提出辭呈。
Thumbnail
2022年10月28日,我離開了一間讓我身心俱疲的公司,我知道在還沒確定下一份工作的報到時間就離職,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但忍了一件又一件沒完沒了的事,我毅然決然提出辭呈。
Thumbnail
失去自我價值的恐慌 從2020年底離職之後,我經歷了一段好像快得憂鬱症的日子。相較於其他親友,我沒有一份正職的事情可以忙(或貢獻),生活失去目標,突然覺得自己變得好渺小。放鬆及休息對我而言有種罪惡感,我覺得自己變得好奇怪。 無形的框架 重新找尋自己 那就且走且探索,且走且成長吧!
Thumbnail
失去自我價值的恐慌 從2020年底離職之後,我經歷了一段好像快得憂鬱症的日子。相較於其他親友,我沒有一份正職的事情可以忙(或貢獻),生活失去目標,突然覺得自己變得好渺小。放鬆及休息對我而言有種罪惡感,我覺得自己變得好奇怪。 無形的框架 重新找尋自己 那就且走且探索,且走且成長吧!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我要離職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我很勇敢,那時候我並不怎麼明白怎麼這樣就叫勇敢了,我覺得自己充其量只是做出自己想要的選擇而已。可是直到真的離開,並且看到存款日益減少的時候,我也跟著覺得,恩,我真的是很勇敢。 「妳是做什麼工作?」、「妳現在在做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開始令人困擾。不,一開始其實也沒什麼感覺的
Thumbnail
我要離職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我很勇敢,那時候我並不怎麼明白怎麼這樣就叫勇敢了,我覺得自己充其量只是做出自己想要的選擇而已。可是直到真的離開,並且看到存款日益減少的時候,我也跟著覺得,恩,我真的是很勇敢。 「妳是做什麼工作?」、「妳現在在做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開始令人困擾。不,一開始其實也沒什麼感覺的
Thumbnail
開始之前,請大家先問自己一句話:「如果我們在一個沒工作但有基本收入的世界,你會感覺怎麼樣?」 我想搞不好第一直覺是開心,可以離開壓榨人的公司、遠離討厭的同事,盡情旅遊看遍整個世界,或是天天追劇追到爽,短期也許如此,然而時間一年兩年過去,都是沒工作的狀態,人類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呢?
Thumbnail
開始之前,請大家先問自己一句話:「如果我們在一個沒工作但有基本收入的世界,你會感覺怎麼樣?」 我想搞不好第一直覺是開心,可以離開壓榨人的公司、遠離討厭的同事,盡情旅遊看遍整個世界,或是天天追劇追到爽,短期也許如此,然而時間一年兩年過去,都是沒工作的狀態,人類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呢?
Thumbnail
我漸漸覺得不舒適是職場菜鳥一定會有的感受,只是這種不愉快的感受來自於哪裡才是需要被釐清的部分!我很清楚我要一份工作不完全可以讓薪資左右我成為自己性格裡無法坦誠愛著的那種人,每一份工作都有它不同的意義和價值,並非因為慈善事業或教育產業會比科技業更加有意義或充滿慈愛,工作的意義是人賦予的......
Thumbnail
我漸漸覺得不舒適是職場菜鳥一定會有的感受,只是這種不愉快的感受來自於哪裡才是需要被釐清的部分!我很清楚我要一份工作不完全可以讓薪資左右我成為自己性格裡無法坦誠愛著的那種人,每一份工作都有它不同的意義和價值,並非因為慈善事業或教育產業會比科技業更加有意義或充滿慈愛,工作的意義是人賦予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