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頂禮佛、法、僧三寶可以降伏我執與傲慢心?龍德上師大圓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學佛修行的人,每天禮佛拜佛、頂禮三寶、持誦皈依是基本的修行,藉此提醒自己要尊師、重法、實修。人們最大的習氣就是我慢心,因為五毒作用的緣故,令我們在六道輪迴中無法超脫。

貢高我慢就是能夠輕易摧毀我們修行的主因。我們只要有傲慢心,認為自己的修行已經很好,就會喪失努力積資淨障的動力,同時也會缺乏學習的精神,如此一來解脫道的修行堪慮啊!

我們雖然已經皈依三寶,但是由於人的業障深重,對於三寶時有信心,時無信心!因此,藉由頂禮供養諸佛菩薩,提醒自己是學佛修行的人,追隨著佛陀的腳步邁向解脫道。

為什麼要頂禮佛、法、僧?佛像雖然不是真實的佛陀,但卻是佛陀的象徵。我們所頂禮的對境,是佛陀圓滿無礙的智慧。法的象徵是佛經典籍,雖然佛陀已經入滅,無法金口宣說佛法,但是已經留下八萬四千法門來利益眾生,佛陀所說的法,就是佛的化身。僧寶乃是續佛慧命,出家眾、善知識都是佛法弘傳、引導眾生修行不可或缺的,也唯有得到善知識的教導,我們才有可能出離輪迴。為此等殊勝的意義而頂禮佛、法、僧。

在進行頂禮支時,我們以身口意頂禮的方式,用無比虔誠謙卑和依止之心,徹底降伏自己的我執與傲慢心;以無比謙恭的心,觀想自己化成百千萬個身軀,想像大地有多少的微塵,自己身體的數量就有多少,以此微塵數身,和遍滿虛空的諸有情眾生一起頂禮。

為什麼頂禮佛、法、僧三寶可以降伏我執與傲慢心?

為什麼頂禮佛、法、僧三寶可以降伏我執與傲慢心?

——擷取自第14章 內不共加行(不共內前行)─上師瑜伽 七支淨供.《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5會員
3.5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4/29
觀音山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開示:「世間人有多少的幸福安樂,就說明世間人曾造作過多少的善業和利他之事。」觀音山 佛誕浴佛祈福盛典,由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親臨現場主法,歷年會場內外逾萬人參與,透過網路全球直播,更有數萬人次以上同步觀看,清涼佛法甘露遍澤四海!
Thumbnail
2025/04/29
觀音山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開示:「世間人有多少的幸福安樂,就說明世間人曾造作過多少的善業和利他之事。」觀音山 佛誕浴佛祈福盛典,由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親臨現場主法,歷年會場內外逾萬人參與,透過網路全球直播,更有數萬人次以上同步觀看,清涼佛法甘露遍澤四海!
Thumbnail
2025/04/29
🎧前往收聽:https://s.fazang.org/podcast52 為成辦暫時的利益而作迴向。菩薩所行之事發願作成辦暫時利他之因:以如此廣大的發心來迴向的善根,不等到來世而依此身即可以成辦自他二利,所以祈願善根在現世中迅速成熟於自身,進而遣除十八種橫死,使壽命長如日月;沒有病魔等侵害,健康
Thumbnail
2025/04/29
🎧前往收聽:https://s.fazang.org/podcast52 為成辦暫時的利益而作迴向。菩薩所行之事發願作成辦暫時利他之因:以如此廣大的發心來迴向的善根,不等到來世而依此身即可以成辦自他二利,所以祈願善根在現世中迅速成熟於自身,進而遣除十八種橫死,使壽命長如日月;沒有病魔等侵害,健康
Thumbnail
2025/04/29
慈悲 龍德上師:佛弟子現在就要利益眾生。你會講:「等我老了、退休了,兒女都長大了,我的人生義務,也都差不多告一段落了。我會考慮,來吃吃素,來聽聽佛法。」不用,你快要跑醫院,整天排隊、掛號。「今天128號請進。」所以現在就是要做,不能再講藉口。有人突顯自己人生的無奈問題:「哎呀,我現在來學佛
Thumbnail
2025/04/29
慈悲 龍德上師:佛弟子現在就要利益眾生。你會講:「等我老了、退休了,兒女都長大了,我的人生義務,也都差不多告一段落了。我會考慮,來吃吃素,來聽聽佛法。」不用,你快要跑醫院,整天排隊、掛號。「今天128號請進。」所以現在就是要做,不能再講藉口。有人突顯自己人生的無奈問題:「哎呀,我現在來學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拜千佛懺不僅滅恆河沙罪,更能令業消福增,願得遂、事得成,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力,還能啟動自身的心的善願力。斷惡修善、懺悔彌補才能真消災業,真發智慧,轉化自身今生的命運。觀音山 禮三千佛懺罪消業祈福大法會,恭立「祈福祿位‧超薦蓮位」,參加觀音山 LIVE全球直播。
Thumbnail
拜千佛懺不僅滅恆河沙罪,更能令業消福增,願得遂、事得成,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力,還能啟動自身的心的善願力。斷惡修善、懺悔彌補才能真消災業,真發智慧,轉化自身今生的命運。觀音山 禮三千佛懺罪消業祈福大法會,恭立「祈福祿位‧超薦蓮位」,參加觀音山 LIVE全球直播。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者缺一不可,次序亦不能亂。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者缺一不可,次序亦不能亂。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學佛修行的人,每天禮佛拜佛、頂禮三寶、持誦皈依是基本的修行,藉此提醒自己要尊師、重法、實修。人們最大的習氣就是我慢心,因為五毒作用的緣故,令我們在六道輪迴中無法超脫。我們只要有傲慢心,認為自己的修行已經很好,就會喪失努力積資淨障的動力,同時也會缺乏學習的精神,如此一來解脫道的修行堪慮啊!
Thumbnail
學佛修行的人,每天禮佛拜佛、頂禮三寶、持誦皈依是基本的修行,藉此提醒自己要尊師、重法、實修。人們最大的習氣就是我慢心,因為五毒作用的緣故,令我們在六道輪迴中無法超脫。我們只要有傲慢心,認為自己的修行已經很好,就會喪失努力積資淨障的動力,同時也會缺乏學習的精神,如此一來解脫道的修行堪慮啊!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家語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云:「得人身者如爪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能得人身又遇佛法,真的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應當好好珍惜寶貴的修行時光,切莫蹉跎、切莫懶怠,要努力精進地用功,才能漸漸契入佛法,破迷開悟。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提升自己,幫助他人!只要用心修行,就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家語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云:「得人身者如爪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能得人身又遇佛法,真的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應當好好珍惜寶貴的修行時光,切莫蹉跎、切莫懶怠,要努力精進地用功,才能漸漸契入佛法,破迷開悟。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提升自己,幫助他人!只要用心修行,就能
Thumbnail
《 恭賀新喜!新春愉快!》 祝褔您2023兔年: 新的1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經常8大財有好運氣,煩惱拋到9霄雲外!一切10全10美,萬事如意,健康平安! 妙行同述祝褔同修: 學佛修行1心歸命,(ㄜ)2彌陀佛,親臨面見西方3聖,以4聖諦;5戒;6
Thumbnail
《 恭賀新喜!新春愉快!》 祝褔您2023兔年: 新的1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經常8大財有好運氣,煩惱拋到9霄雲外!一切10全10美,萬事如意,健康平安! 妙行同述祝褔同修: 學佛修行1心歸命,(ㄜ)2彌陀佛,親臨面見西方3聖,以4聖諦;5戒;6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