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問題想起來放,問題就不是問題

把問題想起來放,問題就不是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開始計畫想要養成的習慣,會安排很多行程、菜單,這些都讓我們充滿幹勁,覺得有一天一定會達成這些目標。 但也往往發現越是這樣想,中間的阻礙越大。

排下班後要去運動,卻剛好這陣子常加班,打亂計劃;安排了要吃得健康一點,偏偏過去沒聯絡的朋友都突然出現要約吃飯等等。然後就開始一步步的放棄原本的計畫了。

此在我們規劃行程後,將未來可能會遇到的阻礙預先想好對策,就能大幅減少放棄的機會,使用預想阻礙並提前想好對策方式,就成為「若則效應」。

則效應公式是「若是…則我會…」

遇到加班,則將運動量減少或是在家做簡單運動。

有朋友約吃飯,則當天其他餐吃少一點。

我們想到會發生這些阻礙時,事先想好對策,能有效減少中斷習慣的情況,也會因為自己能夠克服這些困難,對自己更有信心,產生自我效能感。對培養習慣是很有幫助的事情。

此計畫好行程之後,設定因應阻礙時的對策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當然並不是所有問題我們都能預想得到,但我們可以將這些問題紀錄下來,並且為下一次發生時提前想好對策,長久下來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不會中斷,最多不要連續中斷兩次我們的習慣。

avatar-img
fitness RED的沙龍
5會員
29內容數
建立好習慣,一步步改造自己的人生。無法意識到你的習慣,你就會被他控制,接著把他稱之為命運。我會分享各種習慣養成的技巧,以及我如何培養各種小習慣,透過養成這些習慣,將人生一步步往理想的生活邁進。無論是工作、健康、自我成長,都能透過習慣建立的方式,讓自己越來越滿意自己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itness RE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一定剛開始會有目標,透過目標產生動力,然後開始行動(假設真的開始行動)。 像我要減肥二十公斤,目標明確,然後開始使用各種減肥法,無論是生酮、低碳、168或各種斷食法、喝奶昔,再加上每天去健身房狂操猛練。終於減掉20公斤了。接下來呢?
當我開始學習並嘗試在生活中加入各種小習慣,像是冥想、看英文影片、對鏡頭說話、看書、感恩日記等等,雖然每天目標都很小,每個習慣設定執行時間都不超過十分鐘:冥想五分鐘、英文影片六分鐘、說話一分鐘、看書有打開就好、感恩日記就是寫一行字。 但只要一開始執行,基本上都是超過一剛開始設定的時間。
運動,我不會,好難。要學英文,我不會,好難。要學樂器,我不會,好難。 這些先入為主的「我好難」,都限制了我們開始行動、養成習慣的動力。 你應該會走路,那你可以從每天走五分鐘開始。你應該背過一些單字,可以從簡單的英語教學影開始。你應該學過直笛,知道什麼是DOREMI,可以從你可以輕易演奏出一段音樂
過去是在沒有刻意培養的情況下,不自覺的使用了一些培養習慣的技巧(比如兩分鐘法則、自我效能感),但在瞭解及研究如何培養習慣之後,也透過這些方式,培養出一些過去沒辦法建立起的習慣。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計畫好要去健身、跑步、打球,但是隨著時間越近,心裡抵抗的程度也就越高。有時就直接放棄這次的運動計畫了。這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問題。 心裡產生抗拒的原因,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想到要完成安排的行程內容壓力就很大,所以除了在行程安排的運動量要酌量增減之外,透過「兩分鐘法則」,也是有效解決這問題
常常看到剛要建立運動習慣的朋友,剛開始都滿腹熱情制訂許多運動目標、每日課表。幾乎每天都塞滿滿,強度也明顯高出初學者很多。 簡單的說就是實際下去操作後,前幾次還能靠著熱情撐過去,再加上到社群媒體發個動態,得到親朋好友的讚美,能再繼續撐一陣子。但由於實在太累,每次出門運動前就感到壓力,開始產生不想運動
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一定剛開始會有目標,透過目標產生動力,然後開始行動(假設真的開始行動)。 像我要減肥二十公斤,目標明確,然後開始使用各種減肥法,無論是生酮、低碳、168或各種斷食法、喝奶昔,再加上每天去健身房狂操猛練。終於減掉20公斤了。接下來呢?
當我開始學習並嘗試在生活中加入各種小習慣,像是冥想、看英文影片、對鏡頭說話、看書、感恩日記等等,雖然每天目標都很小,每個習慣設定執行時間都不超過十分鐘:冥想五分鐘、英文影片六分鐘、說話一分鐘、看書有打開就好、感恩日記就是寫一行字。 但只要一開始執行,基本上都是超過一剛開始設定的時間。
運動,我不會,好難。要學英文,我不會,好難。要學樂器,我不會,好難。 這些先入為主的「我好難」,都限制了我們開始行動、養成習慣的動力。 你應該會走路,那你可以從每天走五分鐘開始。你應該背過一些單字,可以從簡單的英語教學影開始。你應該學過直笛,知道什麼是DOREMI,可以從你可以輕易演奏出一段音樂
過去是在沒有刻意培養的情況下,不自覺的使用了一些培養習慣的技巧(比如兩分鐘法則、自我效能感),但在瞭解及研究如何培養習慣之後,也透過這些方式,培養出一些過去沒辦法建立起的習慣。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計畫好要去健身、跑步、打球,但是隨著時間越近,心裡抵抗的程度也就越高。有時就直接放棄這次的運動計畫了。這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問題。 心裡產生抗拒的原因,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想到要完成安排的行程內容壓力就很大,所以除了在行程安排的運動量要酌量增減之外,透過「兩分鐘法則」,也是有效解決這問題
常常看到剛要建立運動習慣的朋友,剛開始都滿腹熱情制訂許多運動目標、每日課表。幾乎每天都塞滿滿,強度也明顯高出初學者很多。 簡單的說就是實際下去操作後,前幾次還能靠著熱情撐過去,再加上到社群媒體發個動態,得到親朋好友的讚美,能再繼續撐一陣子。但由於實在太累,每次出門運動前就感到壓力,開始產生不想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