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在許多方面,正因人的表現有上限,讓許多競爭規則的設計就是有問題。評審要評斷的不是誰好誰壞,誰快誰慢,又或者誰經驗豐富、誰只是新手;相反的,評審面對的是一群在相關領域的表現,都好到接近上限的人。如果你想要在任何領域成功,就該記得,對手都像你一樣: 有準備、有成績、有態度。
這是一個資源有限的世界,正因為有限,你一定會面臨所謂的「競爭對手」,然後交由遊戲規則制定者來評判誰勝出了。
#學校用指標評判誰是優等模範生
#考試用分數評判誰是第一名
#老闆用績效評判誰可以被晉升被加薪
#同儕用互動關係評判要跟誰多聊一點
#客戶用利益評判要把案子交給誰
競爭對手的存在是個不爭的事實,你也無法迴避或是閃躲,除非你退出競爭的行列;因此,關鍵就不在競爭對手是誰,而是在於你怎麼看待競爭對手、面對競爭對手時的心態為何?
#公司為什麼晉升那個沒什麼能力的某某某
#客戶瞎眼不懂得選擇我們的產品跟服務
#同事A居然搶了我的客戶真的是完全沒有道德可言
#他們居然這麼沒品的砍價三分之一來搶訂單
當競爭對手佔了上風,為了撫平自己內心的不甘心、或是憤恨難過,我們多少會告訴自己:競爭對手用了賤招、用了裙帶關係、不顧職業道德、遊走灰色地帶…等等。我們只是不斷催眠自己,對方一定是用了不正當的手段才能獲取勝利,用了偏門與黑話手法得到利益,他們這一切就是勝之不武。或許,真的有這個可能,重點是:然後呢?你打算如何面對與因應呢?
你可以選擇不斷抱怨這一切的不公,但情勢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有所改變,何況,有更大的機率是:這一切的過程根本沒有所謂的不公。你並沒有輸給競爭對手,你只是輸給了自己。
如同有一天當你突破停滯期而獲取成功時,大家可能會說那是一夕成功。但你心裡很清楚,外人只看見那最具戲劇張力的事件,卻沒看見你先前奮勇努力的所有一切。
平心靜氣地看待競爭這件事,理解競爭本來就是常態,欣賞競爭所帶來的進步與激勵,你的生活與情緒會更舒服一些,如同你汲汲營營開發來的新客戶,其實也是他人經營多年的舊客戶,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