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思考盲點之1 #拖延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出版社/李茲文化

出版社/李茲文化


透過閱讀,學習知識,了解自己。

最近接觸到這本2013年6月出版的《任何人都會有的思考盲點》,作者:大衛 •麥瑞尼(David McRaney),在這本書裡作者透過48個思考盲點來告訴我們,其實我們沒有那麼聰明,文章內容也舉出許多例子或故事讓讀者在讀完各章後不會出現抽象而無法理解,能產生共鳴。一些平常看來似是而非的觀點,經過作者的說明後像是撥開迷霧般,令人發出"原來是這樣啊!"的感慨。

書中48個從心理學分析思考盲點,每讀一章都能有一點收穫,我看完的第一個感想是:「我真的不聰明」,幸好有機會閱讀到本書,希望能讓自己聰明些,相信未來能降低被人欺騙的風險。那麼,結合目前正出現在本人身上的情形,也就是常見於每個人的「拖延症」來與大家分享。

作者一開始先提出 「你會拖延是因為懶惰又不善於時間管理。」的說法是一種誤解,在某些時候我也是在心中這麼告訴自己,但真相其實是 「拖延源自面對人性本能時的軟弱,加上無法理解大腦的運作模式。

他舉出了一個情形,簡單來說,你想要做一些你覺得對你來說是有益的事,一項一項列出,告訴自己要逐一去完成,也相信自己會完成,但實際的狀況卻是很少去實踐它。另外,文章裡提及研究人員研究類似的狀況後推測:「一般人都會先吃垃圾食物,再替未來規劃健康飲食。」歷年的研究顯示,人的偏好會隨著時間改變。兩相結合之下,即便我們對未來規劃了較佳的選擇,到來到了那一刻,還是會優先選擇最想享受的,儘管那可能是對自己有害的。正如常聽到的那句話,明天我一定會控制自己的飲食,不會吃垃圾食品了,但在那之前,再讓我吃一口吧。

作者認為拖延是人類極為普遍的行為,拖延全都源自於選擇了想做的而不是該做的事,因為誘惑來臨時,你束手無策。你很難預知未來的心智狀態,你在現在和未來之間做抉擇的能力很糟。未來的事很難說,什麼都可能出錯。要檢視你的拖延症有多麼嚴重,可以看你怎麼應付截止日期。能把事情做完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有過人的意志或幹勁,而是他們知道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打敗深植在人性中的好逸惡勞,和原始本能競賽。

看了這篇針對拖延症的心理分析,當下檢視寫在記事本中的待辦事項。在今年4月份就知道頂樓水塔已沉澱了許多雜質,為了飲用水質,是該要清洗水塔了,因此列明:「4/4 1.洗頂樓水塔」直到今日上午,依舊未完成。

一直未刪去的待辦事項

一直未刪去的待辦事項


我們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該做的事,大量運用了如google行事曆、紙本記事本、手機記事本、...等,大多數的事確實能在相關工具的協助下如期完成,但當待辦事項是屬於私領域範疇,可能情況會變得有些不同,拖延症發生的比例可能會大幅增加。

如同作者最後所說的,要想擺脫拖延症,需要好好的認識自己,能意識到自己有拖延的現象,再想辦法智取。智取的方法因人而異,或許為自己每日留出一段時間,遠離手機、電視、應酬、...等,好好檢視自已的待辦清單,一件件、一步步的陸續去完成。

而我,再次看完本章後,深感慚愧。立即收起那散亂的注意力,帶上工具登頂面對,前後歷時1小時,完成拖延約5個月生活大事。

登頂處理後的水塔內部乾淨用水

登頂處理後的水塔內部乾淨用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T's的沙龍
14會員
56內容數
我看過、我得到、我成長,書路漫漫,求一隅清境天地,風展篇章助我明堂。閱讀,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一說是靈性昇華,另功利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任說,開卷有益。
KT'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3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2024/08/03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2024/02/25
從理解唯有持續不斷的變化才是不變的道理時開始,對於能掌握的部分盡量使其成為可控,至於隨機不斷出現的變數,無法操之在我的事物,也學會用坦然的態度看待與接受。與其唉聲嘆氣的埋怨著上天不公,何不調整心態從容面對,或許另一條路才是更適合自己的康莊坦途。
Thumbnail
2024/02/25
從理解唯有持續不斷的變化才是不變的道理時開始,對於能掌握的部分盡量使其成為可控,至於隨機不斷出現的變數,無法操之在我的事物,也學會用坦然的態度看待與接受。與其唉聲嘆氣的埋怨著上天不公,何不調整心態從容面對,或許另一條路才是更適合自己的康莊坦途。
Thumbnail
2024/02/03
前些日子,看著桌下成堆特意挑出品相仍佳而留下的單面A4廢紙堆,……印上格子,練字,也練心。
Thumbnail
2024/02/03
前些日子,看著桌下成堆特意挑出品相仍佳而留下的單面A4廢紙堆,……印上格子,練字,也練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個人都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知道這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想做,寧可自己看著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然後邊焦慮邊追劇。這本書用心理學角度分析拖延,從原因、種類到避免拖延,層層遞進。
Thumbnail
每個人都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知道這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想做,寧可自己看著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然後邊焦慮邊追劇。這本書用心理學角度分析拖延,從原因、種類到避免拖延,層層遞進。
Thumbnail
……明天我一定會控制自己的飲食,不會吃垃圾食品了,但在那之前,再讓我吃一口吧……
Thumbnail
……明天我一定會控制自己的飲食,不會吃垃圾食品了,但在那之前,再讓我吃一口吧……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書籍資訊 作者:太平信孝 譯者:林于楟 類別:心理勵志>個人成長>人生規劃/自我改變 出版:遠流事業 出版日期:2023年2月1日 將「總有一天」轉變為「現在立刻」的那個瞬間,人生將隨之改變。 目錄綱要 chapter1:消滅拖延!「啟動」行動的方法 chapter2:維持驚人專注力!放開「行動
Thumbnail
書籍資訊 作者:太平信孝 譯者:林于楟 類別:心理勵志>個人成長>人生規劃/自我改變 出版:遠流事業 出版日期:2023年2月1日 將「總有一天」轉變為「現在立刻」的那個瞬間,人生將隨之改變。 目錄綱要 chapter1:消滅拖延!「啟動」行動的方法 chapter2:維持驚人專注力!放開「行動
Thumbnail
你是否也明明知道應該開始某些事情,卻總是拖拖拉拉,滑著手機、社群媒體,想著明天再開始打掃、明天再開始創作、明天再開始讀書,想著想著時間就這樣流逝了,然後在迫在眉睫時才匆匆忙忙火力全開的趕工,在最後一刻壓線交差,或自責懊悔浪費時間,如果你經常反覆這個模式,你可能是個慣性拖延者。
Thumbnail
你是否也明明知道應該開始某些事情,卻總是拖拖拉拉,滑著手機、社群媒體,想著明天再開始打掃、明天再開始創作、明天再開始讀書,想著想著時間就這樣流逝了,然後在迫在眉睫時才匆匆忙忙火力全開的趕工,在最後一刻壓線交差,或自責懊悔浪費時間,如果你經常反覆這個模式,你可能是個慣性拖延者。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有在暑假最後幾天趕作業或是學期結束前一晚交報告的經歷,或是在案子截止日前勉強完成的痛苦記憶。 根據調查,20%的成年人有嚴重的拖延症,而且,大多數的人都是慢性拖延者,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關於拖延,我想跟你分享以下4點。讀完這篇,從此學會不拖延。 拖延的根源 拖延一定不好嗎? 從哪入手?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有在暑假最後幾天趕作業或是學期結束前一晚交報告的經歷,或是在案子截止日前勉強完成的痛苦記憶。 根據調查,20%的成年人有嚴重的拖延症,而且,大多數的人都是慢性拖延者,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關於拖延,我想跟你分享以下4點。讀完這篇,從此學會不拖延。 拖延的根源 拖延一定不好嗎? 從哪入手?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拖延的毛病,舉凡交報告、寫作業──還有減肥,我們總是能拖就拖。報告和作業總是累積到最後一天才開始動手,而減肥總是明天的事〈那天真的會到來嗎?〉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後?為什麼我們總喜歡為自己的拖延找藉口?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拖延的毛病,舉凡交報告、寫作業──還有減肥,我們總是能拖就拖。報告和作業總是累積到最後一天才開始動手,而減肥總是明天的事〈那天真的會到來嗎?〉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後?為什麼我們總喜歡為自己的拖延找藉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