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拖延心態,你中了哪些?心理醫生教你拯救自己的時間與人生|拖延心理學|心得|EP029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每個人都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知道這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想做,寧可自己看著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然後邊焦慮邊追劇。這本書用心理學角度分析拖延,從原因、種類到避免拖延,層層遞進。本書作者是心理醫生,作者將自己的實戰經驗彙整變成這本書,暢銷了35年,現在也有在加州大學開設拖延團體治療課程,被公認是美國治療拖延的權威。

適合這些人

  1. 想知道產生拖延的原因的人
  2. 想知道如何避免拖延的人
  3. 想知道如何有效安排自己時間的人
raw-image
raw-image

🔵拖延如何產生

應該沒有人會喜歡拖延,因為拖延就像逃避,或者伴隨著恐懼和焦慮,間接影響你的生心理,讓你更不想面對。


大家可以先想一下最近發生的拖延行為:

❶ 發生了什麼事?

❷ 什麼原因導致拖延?

❸ 你擔心什麼事情?

❹ 拖延讓你的感受如何?

❺ 最後結果如何?

❻ 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舉例:

❶ 我把信用卡費拖過期了

❷ 我覺得自己很忙,還久嘛,不急著先繳

❸ 我不想面對一堆的帳單,感覺很麻煩

❹ 心中懸著一件事情,然後又有隱隱的煩躁感

❺ 最後被銀行扣信用分數

❻ 下次設定信用卡自動扣繳


所以我們可以對拖延的代價略知一二:對外可能失去誠信、損失金錢,對內可能責怪自己、緊張焦慮。作者發現,即使知道這件事情對自己的未來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獲得當下的成就感,就會選擇拖延不做。(可參考《原子習慣》的獎賞)


🔵為何我們會拖延

拖延行為可能是對於不同心理需求的應對策略,所以理解其背後的動機有助於針對性地處理拖延問題,更積極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❶ 害怕失敗

害怕自己不夠好,更擔心盡了最大的努力之後,卻還是失敗,而對於可能失敗而產生的挫折跟恐懼,他們選擇了用拖延面對。

我只是不想認真而已啦,我認真起來肯定滿分

❷ 萬事俱備

覺得要做到成功,就必須付出高額的時間和精力,而如果自己還達不到那樣的條件,不如先拖延一下再說。就像每個人總有一個想要等到萬事俱備再行動的朋友一樣。

等我都準備好了,我就要認真經營YT了

❸ 反抗權威

他們擁有極強的自我意識,他們會用拖延的方式主張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以此獲取對人生的掌控權。

媽媽叫我去洗碗。不要阿,我晚點去洗,又不是不洗

❹ 害怕分離

他們長期處在不安全感之中,所以用拖延來拉近關係,他們拖延、挖洞給自己跳,就是為了等待有人前來幫助自己。這其實是害怕未知的心理,不願意獨自生存,希望有人可以守護他度過難關。

我不想沒人陪著,這個我不會(攤手),求幫忙

❺ 害怕親近

他們希望以保持距離的方式,讓自己處在更加舒服的位置,以此防止他人踏入自己的生活圈,他們一旦被強迫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內心就會開始焦慮,迅速撤退就是他們反射性會想到的辦法,所以他們選擇拖延。

被要求參與團隊專案時,我故意拖延,以避免與同事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如何避免拖延

❶ 時間記帳

時間花哪,成就在哪。讓自己看得到時間都花去哪裡了,我用了幾種顏色:睡覺/雜事/個人身上/工作/家人。

raw-image

不只可以對過去記錄,也可以對未來預排。我第一次用Google 日曆的時候,就覺得這個介面很棒,可以隨時檢視自己的時間運用成效。


❷ 設定目標

在設定目標時可以用smart法則:明確、可量化、可達成、有願景、有死線。

🌰舉例:

為了想讓自己的生活比較充實(有願景),所以我要讀這本書的第一章(明確、可量化、可達成),幾點到幾點,計時一個小時讀完。(有死線)


❸ 易於執行

將事情的份量縮小到不可思議:要讀書,就至少讀一頁就好;要寫作,至少寫一句話就好。讓自己產生「如果不做會很虧」的這種感覺,也是因為小份量,不容易引起反抗的心理。

🌰舉例:

所以像剛剛講到讀書的例子,也許你很不想看書,但是沒關係,至少看一頁就好,頂多兩三分鐘而已,給自己一個開始。也許開始之後,你發現其實還蠻有趣的,就可以繼續看下去。


🟡個人想法

我覺得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描述了拖延的五種心態,用心理的角度分析為什麼會遲遲不想做。我是前兩個都中:有的時候我會害怕失敗,有時想要等萬事俱備再做。

不過,很多時候自己擔心的事情,90%都不會出現,就像量子力學那隻最有名的貓一樣,當我開始做出行為之後,原本可能糾纏的不同可能性會快速崩塌收斂成單一的結果。就像平常想事情有很多可能性沒錯,但是在開始第一步第二步的行動之後,許多原本擔心的可能性就煙消雲散了(快速崩塌)。

所以想太多也沒什麼用,直接做比較實際,真遇到了再說。窩通常會預估花10%時間規劃就可以了,再更久就可能不會做了。


🔴總結

《拖延心理學》這本書深入剖析了拖延的心理機制,從產生過程、產生原因到克服方法,層層進行解析。作者以心理醫生的身份,將自身的臨床經驗寫成此書。第一部分作者用六個引導問題待我們覺察拖延的存在,第二部分作者深度剖析了拖延背後的五種心態。第三部分提供三種避免拖延的小方法,google日曆時間記帳、明確可達成的目標、易於執行的小份量任務等。為大家不僅在理論上提供深度的介紹,更在實務上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使大家能夠更精準地管理時間,克服拖延,提升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1. 原子習慣
  2. GTD
  3. 生時間
28會員
43內容數
PPA 耳邊聽書 專業書評說書人,致力於用閱讀改善生活與解決人生問題,並樂於分享與紀錄。白天是個工程師。然後,對,愛貓,愛讀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有很多靈感想法,但就是做不出來?完美主義拖延卡關的5個原因我知道應該要做什麼,但就是「停住了」 我感覺到心很浮,很焦慮,無法安靜下來好好完成目標。 一開始只覺得就是拖延症,也沒有想太多,因為知道自己個性本來就很拖,(我就是會在開學前一天才瘋狂趕暑假作業的人XD),但隨著時間一久,這個問題影響我許多層面,我試著去挖掘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大概理出幾個原因:
Thumbnail
avatar
無尾熊太太(OK)
2023-10-11
拖延症背後的 6 個真正原因,以及改善拖延症的 5 步流程對拖延的最大誤解是 : 它是由懶惰引起的。
Thumbnail
avatar
哈利哥
2023-08-24
拖延不是個性,問題在大腦指令!《告別拖延腦》告訴你八種不同「拖延腦」解方,克服拖拖拉拉的問題《告別拖延腦》作者菅原洋平是一位職能治療師,他在協助病患過程中發現有拖延症的人也都會有緊張、焦慮、不安,感受到壓力,身體緊繃的現象,甚至因為大腦的疼痛中樞被啟動,因而產生呼吸困難、肌肉僵硬的情況。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拖延並非個性問題,而是因為大腦做出的反應與指令造成的,可以從改變大腦的指令下手。
Thumbnail
avatar
我是老查
2023-04-27
克服拖延症:與那個愛拖延的自己和解拖延的人,事後多少都會責備自己吧?我也是這樣,無法原諒自己為什麼再次遲交,明明早點開始可以做得更好,卻又是搞到最後一秒⋯⋯
Thumbnail
avatar
想想市集
2022-07-05
個人成長 |5個擺脫拖延症的方法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有一些人總是喜歡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工作。在醫學上其實有一種病症可以解釋這種行為,那就是 – 拖延症!你是拖延症患者嗎?想知道為什麼會出現拖延症?想要增加自己的 效率 嗎?如何才能擺脫拖延症?想知道的話就必須要留意下面的內容了。 ▍你有拖延症嗎?
Thumbnail
avatar
Kani的財富實驗室
2021-10-15
下班後,人生才開始-克服拖延3個小技巧(3)接續我的下班後,人生才開始主題,這系列文章(咦?要出一系列嗎?)我的主軸鎖定在下班後經營自己的人生及努力的方向。 前面提到不追求完美、最小可行性的執行 進入第三個如何克服拖延的技巧: 我其實是個很隨性的人,而且不喜歡做計畫,也就是別人口中天生浪漫型的個性。也因此如果使用筆記
Thumbnail
avatar
Miss Boho
2021-09-28
下班後,人生才開始-克服拖延3個小技巧(2)延續上一篇下班後,人生才開始-克服拖延3個小技巧(1) 再來說說第二個克服拖延的技巧: 最小可行性的執行 用新創的講法是「最小可行性產品」,簡單的說就是以最少的成本做出以符合設計者想法以及快速產出,並且可以測試市場反應的產品。 而我的最小可行性的執行,就是用最少的精力、時間、思考的去做一項任務。做這
Thumbnail
avatar
Miss Boho
2021-09-27
下班後,人生才開始-克服拖延3個小技巧(1)生活,其實就是一件又一件的待辦事項等著我們去進行跟完成。 從早上鬧鐘叫醒我們的那一刻起,起身刷牙洗臉換裝準備出門,這一連串的動作都可以列成一張待完成清單,只是我們已經習慣這樣的流程,因此這樣的動作都是使用著自動駕駛模式就能夠進行完成,直到進了辦公室後,又是一連串的待辦清單。 沒錯,上班總是有做不完的
Thumbnail
avatar
Miss Boho
2021-09-26
拖延,真的是一個問題嗎? 在學生時期的我,除了做家事之外,幾乎是一個從不拖延的人。我是一個喜歡事情先預想好,喜歡事情在大方向計劃之中的人,卻不喜歡安排細節。那為什麼做家事是我唯一會拖延的事情呢? 對於我不會拖延的事情,我把它
Thumbnail
avatar
文飛(Dana)
20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