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札記│啟動你的行動開關吧!《一本書終結你的拖延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書籍資訊

  • 作者:太平信孝
  • 譯者:林于楟
  • 類別:心理勵志>個人成長>人生規劃/自我改變
  • 出版:遠流事業
  • 出版日期:2023年2月1日
將「總有一天」轉變為「現在立刻」的那個瞬間,人生將隨之改變。



目錄綱要

  • chapter1:消滅拖延!「啟動」行動的方法
  • chapter2:維持驚人專注力!放開「行動煞車器」的方法
  • chapter3:不被情緒左右!創造行動派心態的方法
  • chapter4:消滅「忙得無法行動」!善用時間的方法
  • chapter5:朝著夢想或目標跨出第一步!養出行動思考能力的方法


摘錄筆記

  • 為了可以立即採取行動,重要的是要明白先重「量」再重「質」的順序。-p25
  • 不順利不代表失敗,而是「採取行動後得到的成果」。-p27
  • 整理東西,想著「只要減少找東西花費的時間就好」,別想要一口氣全部整理好。-p55
  • 極端來說,人類會行動的理由只有兩個,那就是「迴避痛苦」與「追求快感」。-p83
  • 關注「做到哪些」,而非「沒做到那些」。-p102
  • 養成當達成目標八成時,就訂定下一個目標的習慣。-p175


讀後感想

身為對生活瑣事的重度拖延症患者本人,這本書根本專為我而出版阿!好比一直想寫書評、想多磨練自己的文字表述,卻因為過度思考細節導致躊躇不前,從有念頭到現在起身動工,途中也因為拖延而喪失好多寶貴時間。

作者以五大主題區分共37個方法,專為「拖延症患者」作為可實行建議。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讓處於拖延狀態的人,除了懂得不費力的啟用行動開關,並了解拖延背後的原因,正是因為「大腦」的存在。

以前總會把拖延與懶惰畫上等號,甚至把它貼上了「絕對負面」的標籤。但看完這本書認知拖延背後的成因,開始了解到拖延的問題並非出在能力、個性或幹勁上,而是如何妥善的調適大腦本能與心理思維。

先以大腦構造來說,如作者所述,我們的大腦其實非常怕麻煩,難以一口氣就把事情做到完美。(筆者碎碎念:這世界上或許也沒有完美的存在)但大腦中有個叫做「伏隔核」的部位,只要刺激它就可以刺激提高熱情、讓自己感到愉悅的「多巴胺」分泌,而這個多巴胺就是行動力的來源。

也就是說,出自大腦的防衛本能,本質無法迅速接受巨大變化,但它可以接受小變化,所以只要從小行動開始做起,大腦仍然有辦法加以應對。這也是近幾年來流行的番茄鐘工作/讀書法的盛行原因吧!

另外心理思維部分,作者在書中後半段以「吸引力法則」為主軸,尤其在欲望的本質上,又分別運用「大腦的聲音」、「身體的聲音」、「心理的聲音」來層層解析個人潛意識想法,並提供讀者多種方法一步一步朝向心想事成。

而讓我感同身受的是,「就算沒有辦法做到完美,也要把部分做到的事情記下來」。在生活中,常有計畫趕不上變化,或預期與實際狀況不同等現象,倘若將視角放在尚未完成的部分,心理難免會產生自我不足的認知,進而沒有力量持續下去;相反地,將視角放在已完成的小部分,儘管並非全部,這依然會使自己產生成就感,進而有動力不斷前進。

雖說書名是一本書終結你的拖延症(?但本書依舊只是提供多種可行的方法,而不是看完這本書就能根治這毛病啊!


筆者評價

推薦程度:★★★✰✰(不錯,功能性取向,實行靠自己)

閱讀難易度:★✰✰✰✰(圖文並茂,適合新手閱讀者)


碎碎念

這篇原為5/8已發布的文章,今天才得知,若刪除已發佈的草稿,正文也會跟著不見QQ

幸好,當時有備份在instagram,再將此重新調整並發布在這裡,持續記錄我的閱讀步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nique
2會員
6內容數
you can't be perfect but you can be unique
Unique的其他內容
2023/07/29
書籍資訊 作者:平野啓一郎 譯者:陳系美 類別:心理勵志>生活哲學 出版: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月初版 真正的自己,不只一個。何謂分人?簡單來說就是比「個人」更小的單位。 目錄綱要 第一章:「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第二章:何謂分人? 第三章:重新審視自己與別人
Thumbnail
2023/07/29
書籍資訊 作者:平野啓一郎 譯者:陳系美 類別:心理勵志>生活哲學 出版: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月初版 真正的自己,不只一個。何謂分人?簡單來說就是比「個人」更小的單位。 目錄綱要 第一章:「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第二章:何謂分人? 第三章:重新審視自己與別人
Thumbnail
2023/07/02
書籍資訊 作者:八木仁平 譯者:許郁文 類別:商業理財>成功法>生涯規劃 出版:如何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1月初版 遵循三大步驟,找出未來30年都適用的工作方法:熱情X才華X價值觀=真心想做的事(天職) 目錄綱要 Chapter1:五大誤解,讓你找不到「真心想做的事」 Chapter2:為什麼會
Thumbnail
2023/07/02
書籍資訊 作者:八木仁平 譯者:許郁文 類別:商業理財>成功法>生涯規劃 出版:如何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1月初版 遵循三大步驟,找出未來30年都適用的工作方法:熱情X才華X價值觀=真心想做的事(天職) 目錄綱要 Chapter1:五大誤解,讓你找不到「真心想做的事」 Chapter2:為什麼會
Thumbnail
2023/05/24
過去一直存有目標並為其努力,現在彷彿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些熟悉,也有些陌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儘管只是接近三十而立,卻開始對人生產生了懷疑。 想起以前經歷過得不同的陰影,原以為那已結成疤,殊不知結痂後若未妥善處理,那疤痕還是會裂開。 儘管裂開後並不像過往如此痛徹心扉,更不會有太大的情緒,可卻讓
Thumbnail
2023/05/24
過去一直存有目標並為其努力,現在彷彿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些熟悉,也有些陌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儘管只是接近三十而立,卻開始對人生產生了懷疑。 想起以前經歷過得不同的陰影,原以為那已結成疤,殊不知結痂後若未妥善處理,那疤痕還是會裂開。 儘管裂開後並不像過往如此痛徹心扉,更不會有太大的情緒,可卻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書籍資訊 作者:太平信孝 譯者:林于楟 類別:心理勵志>個人成長>人生規劃/自我改變 出版:遠流事業 出版日期:2023年2月1日 將「總有一天」轉變為「現在立刻」的那個瞬間,人生將隨之改變。 目錄綱要 chapter1:消滅拖延!「啟動」行動的方法 chapter2:維持驚人專注力!放開「行動
Thumbnail
書籍資訊 作者:太平信孝 譯者:林于楟 類別:心理勵志>個人成長>人生規劃/自我改變 出版:遠流事業 出版日期:2023年2月1日 將「總有一天」轉變為「現在立刻」的那個瞬間,人生將隨之改變。 目錄綱要 chapter1:消滅拖延!「啟動」行動的方法 chapter2:維持驚人專注力!放開「行動
Thumbnail
《告別拖延腦》作者菅原洋平是一位職能治療師,他在協助病患過程中發現有拖延症的人也都會有緊張、焦慮、不安,感受到壓力,身體緊繃的現象,甚至因為大腦的疼痛中樞被啟動,因而產生呼吸困難、肌肉僵硬的情況。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拖延並非個性問題,而是因為大腦做出的反應與指令造成的,可以從改變大腦的指令下手。
Thumbnail
《告別拖延腦》作者菅原洋平是一位職能治療師,他在協助病患過程中發現有拖延症的人也都會有緊張、焦慮、不安,感受到壓力,身體緊繃的現象,甚至因為大腦的疼痛中樞被啟動,因而產生呼吸困難、肌肉僵硬的情況。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拖延並非個性問題,而是因為大腦做出的反應與指令造成的,可以從改變大腦的指令下手。
Thumbnail
YT上常常有一種美好的上班影片,軟體工程師Goolge、Amazom甚至是Apple的一日,某個清爽略帶蒼白的年輕男子(或女子)軟體工程師,手提一杯外帶咖啡,匆匆忙忙進到窗明几淨的辦公室,接著帶上精心挑選過的耳機,打開電腦開始瀏覽信箱,與同事開會,接聽客戶電話,或在休息時間在公司餐廳吃個健康又活力的
Thumbnail
YT上常常有一種美好的上班影片,軟體工程師Goolge、Amazom甚至是Apple的一日,某個清爽略帶蒼白的年輕男子(或女子)軟體工程師,手提一杯外帶咖啡,匆匆忙忙進到窗明几淨的辦公室,接著帶上精心挑選過的耳機,打開電腦開始瀏覽信箱,與同事開會,接聽客戶電話,或在休息時間在公司餐廳吃個健康又活力的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拖延的毛病,舉凡交報告、寫作業──還有減肥,我們總是能拖就拖。報告和作業總是累積到最後一天才開始動手,而減肥總是明天的事〈那天真的會到來嗎?〉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後?為什麼我們總喜歡為自己的拖延找藉口?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拖延的毛病,舉凡交報告、寫作業──還有減肥,我們總是能拖就拖。報告和作業總是累積到最後一天才開始動手,而減肥總是明天的事〈那天真的會到來嗎?〉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後?為什麼我們總喜歡為自己的拖延找藉口?
Thumbnail
拖延是因為性格問題嗎? 說好要赴的約,卻在前一晚才跟人取消;明明知道死線將近,卻在最後的凌晨趕工做報告;房間很髒亂,卻覺得還有時間整理;已經空下一段時間要運動,卻躺在床上滑手機;處在痛苦的親密關係中,卻遲遲不肯結束。 你也是拖延症候群嗎?拖延代表我們天生的時間感不好嗎?還是我們在逃避些什麼呢?暢銷3
Thumbnail
拖延是因為性格問題嗎? 說好要赴的約,卻在前一晚才跟人取消;明明知道死線將近,卻在最後的凌晨趕工做報告;房間很髒亂,卻覺得還有時間整理;已經空下一段時間要運動,卻躺在床上滑手機;處在痛苦的親密關係中,卻遲遲不肯結束。 你也是拖延症候群嗎?拖延代表我們天生的時間感不好嗎?還是我們在逃避些什麼呢?暢銷3
Thumbnail
這次介紹的是持續的力量,作者為復健師,以醫學的角度闡述,幫助讀者克服拖延的習慣,持續不懈。但是經過筆者消化,只強烈推薦看完第一章,三五章加減看。
Thumbnail
這次介紹的是持續的力量,作者為復健師,以醫學的角度闡述,幫助讀者克服拖延的習慣,持續不懈。但是經過筆者消化,只強烈推薦看完第一章,三五章加減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