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內部衝突和壓力的根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經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家庭幾乎都一定發生過內部爭吵或對立,每對夫妻或家中的成員之間都可能有過衝突或是來自家庭的壓力。有些是外顯的反擊、頂嘴、反擊,有些則是呈現在個人身上的病痛或扭曲的行為,程度不一外人無法一窺究竟。

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熱鍋上的家庭》。這是一本探究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由心理學家Augustus與醫學博士Carl一起為一個看起來令人稱羨的家庭所做的家庭治療過程。

這個接受治療的核心家庭有5個人。一位有成就的大律師David和他的老婆Carolyn。Carolyn負責在家帶小孩並管理家中的事務。他們有3個有才華又可愛的兒女:16歲的大女兒Claudia、11歲的兒子Don、6歲的女兒Laura,但是最近大女兒成了家中的問題人物。

David和Caroline希望他的大女兒Claudia能夠做心理諮詢,原因是因為這個孩子經常跟母親爭吵而且好幾天都沒回家睡,父親最近也發現女兒寫的詩都跟死亡有關,而女兒的身體不太好,經常莫名其妙地疼痛卻找不出病因。後來經由轉介他們找到二位專門做家庭治療的醫生,Augustus:心理學家、Carl:醫學博士。

事情大致上就是,大女兒會在外面沒回家、也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然後媽媽就會對著她大吼大叫,於是大女兒會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生悶氣,等到爸爸回來後會去關心大女兒發生什麼事。當爸爸安撫好大女兒之後,媽媽就會很生氣地抱怨父親只關心大女兒、袒護她,類似這樣的循環每天都在發生。

大女兒因為有自殺傾向所以在先前已經接收過個人的心理治療,但是並沒有好轉。後來轉介到Carl這邊做家庭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意外的發現夫妻間的糾結才是引發這個家庭壓力的主要來源。

最後的結局算是一個happy ending吧!夫妻兩人各自擁有一個獨立的個體,得到一個比較健全的婚姻,至於家中的3個孩子也在這次的家庭治療中見證到父母親婚姻問題的來龍去脈,親子關係之間變得更加親密,但是卻不依賴。至於大女兒Claudia最近則打算離開家一陣子,出國進修。

中間的過程在這邊賣個關子,對於有興趣這個故事的聽眾朋友可以去找一找這一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覺得還蠻有趣的,因為這本書裡面提到了很多我從來不知道的觀念,我需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去咀嚼,所以我的閱讀過程比較緩慢。但是如果把它當成一本偵探小說來看,你會更有興趣的往下繼續讀。

雖然我不打算在節目中提供故事細節,但是我會在以下這幾周為大家分享書中我不曾想過的觀點。所以,接下來我會按照系統性的概念家庭共同的衝突模式原生家庭與選擇配偶的關聯性、最後是婚姻中的情感轉移。我認為書中的這很多論點可以打破我們對自身某些觀點的認知,書中的很多觀念都將我們導入事情的根本,而這個根本是從原生家庭開始的,這些套在我們身上的框架導致我們身上千瘡百孔,但事實上你的婚姻過得幸不幸福大部份還是取決於自己。

家庭治療

剛剛提到David這一家人因為大女兒企圖想要自殺,最後他們來到了家庭治療。

家庭治療的目的主要是在幫助個人洞察他的過去,協助個人重建目前的家庭關係。之所以會追本朔源想要洞察他的過去,是因為這個人在現實社會中有了某些狀況,不論是呈現在人際關係的相處上,或是情緒上又或是行為表現上。

當這個人接受家庭治療的時候,治療者如何看待這個人的問題,就會決定了他的治療目標。整體來說,個人的症狀,大部分都是家庭系統壓力的冰山一角。

而家庭治療的方法大部分都是藉由觀察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方式,以一個第三方的角色來提供自己的見解。因為是局外人的身份,所以才能夠更公平公正的指出主要的問題。要能夠做到公平公正,他們必須要成為治療中的一股和緩力量,能夠尊重成員的自由並且鼓勵他們陳述自己的感受。然後解釋事件之所以會發生的來龍去脈,並且提出他的專業論點。

我覺得很訝異但是卻能同理的是,在這本書裡,Augustus跟 Carl這兩位協助治療的醫師他們在治療的過程,自己很多時候也透過這些成員看到自己的影子,或是小時候的自己,然後會將自己成為治療個案的父母親角色,用這樣的方式來療癒當時的自己。雖然治療的醫師基本上是不能偏向家庭治療的任何一個成員,但是這兩位協助治療的醫生在某個瞬間彰顯出來的人性面,雖然聽起來不太合理,但是這樣的瞬間很快就能夠因為他們個人的訓練有素的專業度將這樣的情緒收藏起來,交由理性來處理家庭治療成員的問題,這也是我覺得蠻嘖嘖稱奇的部分。看完之後我不得不說心理師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巨大壓力,他們有時候必須面對自己在個案身上的影子,卻又必須以中立的態度繼續他們的工作。這個社會上很多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人,不都是因為太情緒化、太衝動而壞了大事嗎?

洞察一個人的過去,可以幫助他理解自己過去的脈絡點點滴滴。透過這樣的理解,一個人能夠認清自己過去的事實,並從舊的系統思維中脫離出來,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個體。真正的獨立個體指的是一個人勇於面對事實,認識自己過去不容易擺脫的牽扯,並認知自己現在應該是在成熟成人的心智狀態。這樣的轉變讓一個人不再困在過去小孩的無助感中。

當一個人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可以有擔當、可以用正確但不情緒化的方式解決問題,將事情引導到正向的角度。這種獨立個體的能力讓他能夠獨立思考和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受困於過去的限制。

下一篇文章將與大家分享系統性的概念。家庭系統和外界社會系統有什麼關係?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原生家庭經驗和價值觀會影響家庭系統?在下一篇文章將與您分享以上的關係。

Source: 《熱鍋上的家庭》《The Family Crucibl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茉莉的沙龍
54會員
189內容數
您將會在這裡接收到各種主題的學習觀點與分享,發掘不同生活上的觀察視角,以及發生在世界上其它角落的故事與產業新趨勢。🌱內在思考 👁️ 學習觀點 💡超越自我
茉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康乃爾筆記法是一種結構化筆記方法,能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和知識吸收。本文將詳細介紹康乃爾筆記法的步驟、好處,並分享實際應用案例,包括如何運用在課堂筆記和Podcast內容製作上。
Thumbnail
2025/02/18
康乃爾筆記法是一種結構化筆記方法,能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和知識吸收。本文將詳細介紹康乃爾筆記法的步驟、好處,並分享實際應用案例,包括如何運用在課堂筆記和Podcast內容製作上。
Thumbnail
2024/07/22
這篇文章描述了古老的城市紅瓦屋的變遷,以及其中包含的一則感人故事。它帶領讀者思考過去和現在的對比,以及歷史對不同人的意義。文章充滿了懷舊和沉思,讓人不禁思索故事的結局。文中也提到了白先勇的作品《思舊賦》,穿插其中,將讀者帶入作者的筆觸和感受當中。
Thumbnail
2024/07/22
這篇文章描述了古老的城市紅瓦屋的變遷,以及其中包含的一則感人故事。它帶領讀者思考過去和現在的對比,以及歷史對不同人的意義。文章充滿了懷舊和沉思,讓人不禁思索故事的結局。文中也提到了白先勇的作品《思舊賦》,穿插其中,將讀者帶入作者的筆觸和感受當中。
Thumbnail
2024/07/13
國共內戰結束後,許多大陸人移居臺灣。故事以1949年國民政府搬遷到臺灣後的時空背景展開,講述了一位退伍軍官賴鳴升的故事。故事發生於除夕之夜,象徵著新舊交替,人生的轉變演化。故事展現了退休人士內心的矛盾情感,以及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與反思。
Thumbnail
2024/07/13
國共內戰結束後,許多大陸人移居臺灣。故事以1949年國民政府搬遷到臺灣後的時空背景展開,講述了一位退伍軍官賴鳴升的故事。故事發生於除夕之夜,象徵著新舊交替,人生的轉變演化。故事展現了退休人士內心的矛盾情感,以及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與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們經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家庭幾乎都一定發生過內部爭吵或對立,每對夫妻或家中的成員之間都可能有過衝突或是來自家庭的壓力。有些是外顯的反擊、頂嘴、反擊,有些則是呈現在個人身上的病痛或扭曲的行為,程度不一外人無法一窺究竟。
Thumbnail
我們經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家庭幾乎都一定發生過內部爭吵或對立,每對夫妻或家中的成員之間都可能有過衝突或是來自家庭的壓力。有些是外顯的反擊、頂嘴、反擊,有些則是呈現在個人身上的病痛或扭曲的行為,程度不一外人無法一窺究竟。
Thumbnail
我們經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每個家庭幾乎都一定發生過內部爭吵或對立,每對夫妻或家中的成員之間都可能有過衝突或是來自家庭的壓力。有些是外顯的反擊、頂嘴、反擊,有些則是呈現在個人身上的病痛或扭曲的行為,程度不一外人無法一窺究竟。
Thumbnail
我們經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每個家庭幾乎都一定發生過內部爭吵或對立,每對夫妻或家中的成員之間都可能有過衝突或是來自家庭的壓力。有些是外顯的反擊、頂嘴、反擊,有些則是呈現在個人身上的病痛或扭曲的行為,程度不一外人無法一窺究竟。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在「建構與女兒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我漸漸整理出一些重點,也在太太和女兒們的認可之下,在【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以「親職療癒職人」自居。 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也還是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第一次,對女兒們做出身體層面的傷害行為,是在⋯⋯
Thumbnail
在「建構與女兒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我漸漸整理出一些重點,也在太太和女兒們的認可之下,在【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以「親職療癒職人」自居。 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也還是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第一次,對女兒們做出身體層面的傷害行為,是在⋯⋯
Thumbnail
《學習家族治療》這本書透過Minuchin的督導視角充分展現多元的家庭故事,也說明活在家庭中的我們何以受苦,並且如何透過治療脫困。
Thumbnail
《學習家族治療》這本書透過Minuchin的督導視角充分展現多元的家庭故事,也說明活在家庭中的我們何以受苦,並且如何透過治療脫困。
Thumbnail
家庭裡任何一個人出現問題,其實是家中每個人都為這個系統「貢獻了」一點東西,才共同造成這個結果,沒有一個人那麼厲害,憑一己之力就造成家裡最終的問題;家庭開始轉好,也是每一個成員開始願意用「對方真正需要的方式幫忙對方」,系統疏通,家庭的病就自然痊癒了。
Thumbnail
家庭裡任何一個人出現問題,其實是家中每個人都為這個系統「貢獻了」一點東西,才共同造成這個結果,沒有一個人那麼厲害,憑一己之力就造成家裡最終的問題;家庭開始轉好,也是每一個成員開始願意用「對方真正需要的方式幫忙對方」,系統疏通,家庭的病就自然痊癒了。
Thumbnail
要不要寫這篇《原生家庭〈Toxic Parents〉》的心得我猶豫了一週,因為兩週前讀完後我非常之糟糕。
Thumbnail
要不要寫這篇《原生家庭〈Toxic Parents〉》的心得我猶豫了一週,因為兩週前讀完後我非常之糟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