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要介紹一本非常有趣又具顛覆性的書,是由以色列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所著的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愛情在人世間的糾葛,我們傳統都以為是心理學的工作;然而,作者卻指出,愛之所以讓人受傷,問題不在失能的童年、自我覺察不足,而是社會文化的衝突與矛盾,已構成現代人的自我與認同的基本架構。
婚姻市場的鬆綁,情感的矛盾
作者針對現代愛情的選擇架構做出若干精彩的分析 。她指出,在前現代的婚姻市場中,擇偶主要是根據社會階級、宗教傳統、家族聲望等明確的社會標準、遊戲規則進行,具有一定程度的約束力。要怎麼認識、交往、求婚,都是在一定的儀式規範下進行。
然而,由於現代化的開展、婚姻市場的鬆綁,人們可以在當中自由地去選擇想要建立關係的對象,同時與其他人在市場中互相競爭。找對象變成是個人品味的事,擇偶標準則既精細又多樣。在這個「自由市場」裡,各種屬性皆可以交換,個性與性魅力得以反映一個人的「價值」。因此,努力在婚姻市場取得一席之地就能累積個人的社會價值(在情場吃得很開)。
看似美好的自由,卻造成許多人的情感矛盾。這背後的原因是,選擇不只是純粹情感或意志的行動,亦存在一套複雜的理性評估過程,而社會文化更是不斷要求人們做出選擇。
Illouz指出,現代婚姻市場的擇偶模式,越來越像消費市場的選擇模式。身為一個優質的「消費者」,必須結合理性的思考、不斷改良的品味與效益最大化的渴望。然而,這種「經濟人」的假設,在面臨擇偶時卻會發生許多問題。
人真的理性嗎?訊息超載與最大化的難題
首先,人類的選擇並沒有很理性。已經有大量的認知心理學研究指出,人們其實不太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太能精準預測未來的感受。雖然大眾心理學不斷強調「內省」的重要性(「我真的愛她嗎?」、「我要怎麼分辨我現在的感受到底是不是戀愛?」),但人的「自我」並非如固定不變的客體有待我們精確分析。相反地,Illouz認為我們的自我是「社會自我」(social self),不斷被周遭的環境與他人的行動模塑,因此人的需求與偏好也是不斷變化的。如此一來,內省不僅無法帶來清澈安定的感受,也同時削弱了情感的強度,而陷入更多的自我懷疑。
其次,當婚姻市場的選項「過度充裕」,就會出現「訊息超載」的問題。選項太多,會讓理性評估的過程變得很複雜,而讓「直覺」排除在決策程序之外。但是,面對愛情關係的意志與承諾,直覺有其必要性。若將情感的力量都拆解成好幾個元素去分析、找出箇中理由,反而會喪失行動、承諾與承擔風險的能力。
Illouz就以婚前同居的統計數據為例,指出婚前同居者有很高的比例無法進入婚姻,或是比婚前不曾同居的夫妻以更高的機率離婚。究其原因,是同居的伴侶希望創造一個「反思條件」,讓他們在步入婚姻前能精進他們的情感決策。然而,Illouz認為,由於婚姻仰賴承諾,但承諾的情感結構跟反思條件實在是差異太大,因此人不可能透過反思來提高承諾的意願。
最後,人們傾向追求「最大化」,而非「夠好就好」。選擇變得困難,許多人延遲進入一段關係,猶疑不前。而最大化的思維,也會造成「後悔的預期」,即預期自己如果進入了一段承諾關係,就會失去「更好的機會」,而深感後悔。機會成本的概念被引入。更多的選擇,使人更加地困惑:「我怎麼知道這個人就是在可能的選項中最好的那個?如果我選了他,是不是意味著我會放棄更好的機會?」
結合上述三點,Illouz聲稱現代感情的矛盾是由於潛在伴侶的增長,讓人們過度著重理性選擇的程序,破壞了人的直覺與激情,進而削弱承諾的能力。而這些矛盾呈現在以下的面向: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我想選的人真的是他嗎?」);情感出現衝突(「如果開展一段新關係對我更好,是不是意味著我要放棄現在的關係?」);內心與言語不一致(「我愛你,但我現在無法給你承諾。」)
Illouz指出,矛盾的感受不是先天的心理狀態,而是受社會制度的影響。愛情與婚姻以承諾與家庭制度來呈現,選擇、反思與獨立自主則以市場機制來呈現;這兩者的對立衝突,在人們想要兩者兼得的狀態下,造成許多矛盾。
由於潛在伴侶的增長,讓人們過度著重理性選擇的程序,破壞了人的直覺與激情,進而削弱承諾的能力。
交友軟體:品味精細化,將對象分解成不同屬性
我認為很有意思的是,理性選擇的標準隨著大數據的統計,以及交友軟體的精細化,讓我們更能在短時間內分辨、歸類、排除、精挑潛在的伴侶人選。潛在伴侶被定義成一系列屬性的「組合體」,如外貌、個性、性感度、興趣、年齡、想婚程度等。因此,人們傾向精打細算、「再看看」,透過更多的交友經驗來將品味精準化,以確保可以選擇那最好的對象。然而,受到市場經濟與消費者思維影響的我們,彷彿就站在陳列數以萬計的食品櫃前,想要購買卻不知從何下手,買了又怕後悔沒有買到其他更優的產品。
Illouz指出,網路提供了有別於傳統浪漫愛情的「想像基礎」。在傳統浪漫愛情的擇偶邏輯中,是以實在的身體為基礎,其散發的吸引力會勾起追求者過去對於親密關係的意象與經驗,並啟動直覺與潛意識的判斷,進而產生「理想化」或過度評價對象的情形發生。例如,看到一個人抽著菸、甩著頭髮、溫柔地微笑、聲音抑揚頓挫,就會被激發出各種幻想的慾望(用比較現代的話語來說,就是一聽/看到他就「高潮了」)。
然而,以網路為媒介的交友軟體,並非以身體為基礎(儘管有照片),而是以大量的語言與文字訊息堆疊而成。潛在對象可以被「分解」成不同屬性、甚至互不關聯的元素。結果是,在這個網路平台中,它提供對方一切的知識,卻不是整體性的知識;它將不同的屬性作比較,抑制了理想化的過程;它以抽象的語言想像邂逅前對方的模樣,卻不利邂逅時仰賴視覺與直覺,感受對方的身體魅力。
如此一來,交友軟體的「文字遮蔽效應」(verbal overshadowing)使人們妨礙視覺性、身體性的評價與認可,而無法產生足夠「怦然心動」(激情)的力量。但是,偏偏這種令人神魂顛倒的濃烈清感,是傳統浪漫愛情的核心元素。因此,人們在交友軟體上可能會產生一些矛盾的情緒,一方面期待遇到對方後產生的激情,另一方面又先透過理性化的工具將幻想拉到現實層面。
它提供對方一切的知識,卻不是整體性的知識。
結語:我們真的認識自己嗎?從選擇的邏輯到照護的邏輯
大眾心理學不斷告訴我們要「認識自我」,但我們真的認識自己嗎?經濟學對人性很有信心,因為它假設我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因而能做出理性的行動。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正如精神分析學者弗洛姆(Erich Fromm)所言,知道自己要什麼,是人生中最困難的事情,但我們卻假設自己已經知道了,而不再過問自己內心那些複雜的聲音[1] 。
人類學者安瑪莉‧摩爾(Annemarie Mol)在《照護的邏輯》(The Logic of Care)提出,相較於「選擇的邏輯」,「照護的邏輯」強調實際的行動,而非價值判斷或預設好的目標[2]。延伸至情感的領域,我們可以說,什麼是「更好」的伴侶關係,都是在行動當中不斷重新調整與建構。換言之,擇偶並非一個固定的線性次序,彷彿只要有技術性的介入或理性的反思,就能找到真愛,而是在不斷行動、試錯、再理解的過程中更新目標,再定義且再實踐「更好的生活」之涵義。
雖然擇偶的理性化技術讓我們更有效率地去選到符合標準的潛在伴侶,但如果我們還是對愛情抱有不可捉摸、令人陶醉或怦然心動的神祕性質,可能仍會在濃烈的熱情與冷靜的判斷兩者之間不斷拉扯著。不過,或許透過這樣的張力與矛盾,我們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以及認識自己到底誰。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都先想好了,才行動;而是在錯得一大糊塗後,才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再行動。
我認為,反思與承諾不必然脫鉤。或許,當我們誠實接受自我的不確定性,坦然面對內心的矛盾,不再以「最大化」的思維來思考自己的情感,就能讓我們脫離理性選擇的泥淖,建立真實的關係。
[1]Erich Fromm著,劉宗為譯,《逃避自由》(新北:木馬,2015)頁286。
[2] Annemarie Mol著,吳嘉苓等譯,《照護的邏輯》(新北:左岸,201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