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不是學不會,只是還沒學會──《大腦解鎖》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我自認我是一個沒有美術天分的人。自小學開始,每逢美術課,我都會有點故意把作品弄得很爛,深怕自己如果付出真心,結果會不盡人意。這種「自我應驗」的思考是這樣的:先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故意弄不好,以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於是,我就成為那位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認為自己沒有數學腦袋、沒有歷史天分、沒有音樂才華,於是從小就放棄學習的動力。然而,這種「天賦論」的想法早已過時。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指出,其實沒有人天生就適合哪個領域,學習本質上是仰賴後天的塑造
史丹佛大學數學教育教授裘‧波勒(Jo Boaler)便以《大腦解鎖》這本書跟我們解釋,為什麼我們的能力並非一成不變的,以及我們該把握哪些關鍵來釋放我們的學習潛能,邁向無設限的人生。

神經可塑性:倫敦計程車司機的大腦

首先,大腦有神經可塑性。簡單來說,我們每次的學習,都會強化與連結大腦的神經路徑。大腦並非到了某一歲數便停止成長,而是不斷改變。
有一個例子提到倫敦計程車司機的大腦。在倫敦,要成為計程車司機,必須通過艱困的考試,記住查令十字車站方圓十公里內的兩萬五千條街道與兩萬個地標,以及任兩點最順的路線。他們必須建立自己複雜的空間地圖,通常要考四年才會過關。
科學家研究司機在受訓前與受訓後的大腦變化,並發現他們的海馬迴明顯增長,這是主導空間與數學思維的區域。研究還發現,如果他們退休,海馬迴就會隨之萎縮。神經可塑性證明了若大腦積極地使用,就會成長
然而,「天賦論」的迷思卻在我們的文化中根深柢固,讓孩子對自己不擅長的事物產生深刻的自卑感。
「一旦相信只有某些人能出類拔萃,人生就會受到影響,也就不再努力追尋想要的人生目標。這種信念是陰險、有害的,不讓我們發揮潛能。」[1]

讚美孩子「很聰明」是好事嗎?

第二,我們要重視潛能,而非天賦。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指出,「固定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被固定的,也認為人大多是無可改變的,因此較常對自我與他人產生敵意。相對地,「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能學任何東西,也比較能接納新的事物。
波勒指出,只要「成長型思維」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介入,他們的數學成績便會提升。改變思維信念,大腦也會跟著改變!
你有被稱讚過「很聰明」嗎?有一個研究顯示,相較於被大人讚美「很努力」的孩子,被讚美「很聰明」的孩子多半會選擇比較簡單的任務,以繼續保有「聰明」的表現。但是,這帶來的結果是,孩子不敢嘗試錯誤,只要遇到挫折,就會開始懷疑自己「不夠聰明」。他們也會常常焦慮自己的表現,以免自己成為「資優生冒牌貨」。
因此,波勒提到,我們讚美孩子要聚焦在他們所做的「事情」,而不是他們「自身」。例如,當他解完一道數學題,「固定型讚美」會說「你很聰明」;但「成長型讚美」會說「你的解法很有創意,你怎麼想到的?」。
事實上,有一篇研究報告便指出,只要該學術領域的教授越相信「天賦」的觀念,該領域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和有色人種就會越少。因此,「女生天生沒有數理腦」根本不是事實,而是來自於大學教授的性別偏見。

記憶資訊與增進理解力

第三,學習要重深度,而非速度。
你一定有過一個經驗,明明在考試前都還記得前一晚念的東西,但當鐘聲響起,腦袋卻一片空白。這是因為時間的壓力會使「工作記憶」受到阻礙,變得更焦慮。這讓許多學生感到挫折,認為自己沒有在限定時間內做完題目,就是學不好。
有研究指出,如果父母有數學焦慮,要求孩子一定要在限定時間內算完題目,那孩子的數學成就會降低。相對地,如果給孩子充裕的時間進行思考,讓他們獨立完成作業,父母的數學焦慮就不會影響到孩子。
其實,學習任何一個領域的知識,看得都不是速度,而是理解的深度。一個人學得快,只是強化既有的神經,短時間記住很多資訊;但要增進理解力、內化知識、提升靈活度,就必須用更長的時間,讓大腦產生更深、更永久的結構變化。
「如果只重視記憶,而忽視深度理解,擅長深度思考的人會認為自己不適合學習那門學科。至於擅長記憶的人,也會因為沒有機會進行深度思考而得不到更好的發展。」[2]
作者舉很有名的「高斯證明」(Gauss’s proof)為例。高斯是一位數學家,在小學時老師給了他一道難題,叫他把1到100的所有整數加起來。很有趣的是,如果你是死記硬背派,真的從1慢慢加到100,解這題會非常痛苦。高斯發現,把1跟100相加、2跟99相加,答案都是101。進一步觀察,總共有50組101,於是答案就是50x101=5050。
簡單吧?當你願意先慢下來思考,而非埋頭苦幹地拚命計算,反而會更有效率。

結語:不是學不會,是還沒學會

總結一下目前為止我們討論的重點:
1. 大腦有神經可塑性,只要願意學,大腦就會成長。
2. 我們要重視潛能(成長型思維),而非天賦(固定型思維)。
3. 學習要重深度,而非速度。
作者也特別提到,這些觀念不只有益於孩子,也對大人在職場上的學習很有幫助。如果我們在遇到挑戰或挫折時,很快地先認為自己天生不適合這份工作,那就失去成長的機會。波勒指出,若我們放棄了某件事,很少是因為實際上做不到,而是先認定自己做不到
《大腦解鎖》是一本重點清楚、文字淺白的科普與教育入門書籍。無論你是老師、學生或是正在學習任何知識的人,都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收穫。擁抱挫折,學習繞道前進,就是我們人生不設限的開始。
我們不是學不會,只是還沒學會。
[1] 裘‧波勒(Jo Boaler),《大腦解鎖》(台北:天下文化,2021),頁37。
[2] 裘‧波勒(Jo Boaler),《大腦解鎖》,頁164。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憂鬱症只是大腦的問題? 隨著對憂鬱症的知識越來越普及,我們越來越不再視憂鬱症患者為「想太多、不知足」的性格軟弱者,而是將之視為大腦疾病,源於血清素不足之生理現象(化學物質失衡)。因此,社會上便有一種論述出現:憂鬱症就像癌症、糖尿病、感冒等疾病一樣,只是它出錯的地方在大腦。這不是那個人的錯,而是身體出
是人,都會尋求快樂。然而,要怎麼變得快樂,活出一個正向、積極、有意義的人生? 正向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不僅要在逆境中治療痛苦,也要在順境中發掘自己的最高潛能。於是,各種專家、學者、教練、顧問、自助書籍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指導社會大眾活出快樂人生的技巧與思考方式。他們認為,對自己負責的人,會努力追求更
規劃未來二十年的人生 請用你手邊的一張紙跟一枝筆,規劃你未來二十年的人生。 例如,我會在這張紙上寫下:結婚、讀研究所、生小孩(?)、創讀書會社群、環島、成為作家、把台南的咖啡廳都去過一輪……。不過,請等一下,你怎麼能確保你還有二十年?進一步說,你怎麼知道,死亡不會在明天來臨?但你說:「我們當然不知道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不是有選擇與沒選擇,而是照護與漠不關心 在傳統的醫病關係中,醫師是主動治療的一方,病人則是被動接受治療的一方;病人毫無選擇的權利,只能服從醫師的權威。然而,在西方理性主義崇尚「個人選擇」的潮流之下,病人的選擇權開始被重視。病人能夠也應該要表達自己的意願,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證明病人的自主權。 例如
只要你的童年長期暴露於這個毒素,長大後就有更高的機率得糖尿病、哮喘、中風、心臟病、肥胖、憂鬱症、藥物成癮、酒精成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癌症。這些毒素蔓延於各個族群、階級與社區,強烈地改變孩童的生理構造,造成一輩子的影響。這個毒素不是鉛、汞或戴奧辛,而是「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
憂鬱症只是大腦的問題? 隨著對憂鬱症的知識越來越普及,我們越來越不再視憂鬱症患者為「想太多、不知足」的性格軟弱者,而是將之視為大腦疾病,源於血清素不足之生理現象(化學物質失衡)。因此,社會上便有一種論述出現:憂鬱症就像癌症、糖尿病、感冒等疾病一樣,只是它出錯的地方在大腦。這不是那個人的錯,而是身體出
是人,都會尋求快樂。然而,要怎麼變得快樂,活出一個正向、積極、有意義的人生? 正向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不僅要在逆境中治療痛苦,也要在順境中發掘自己的最高潛能。於是,各種專家、學者、教練、顧問、自助書籍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指導社會大眾活出快樂人生的技巧與思考方式。他們認為,對自己負責的人,會努力追求更
規劃未來二十年的人生 請用你手邊的一張紙跟一枝筆,規劃你未來二十年的人生。 例如,我會在這張紙上寫下:結婚、讀研究所、生小孩(?)、創讀書會社群、環島、成為作家、把台南的咖啡廳都去過一輪……。不過,請等一下,你怎麼能確保你還有二十年?進一步說,你怎麼知道,死亡不會在明天來臨?但你說:「我們當然不知道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不是有選擇與沒選擇,而是照護與漠不關心 在傳統的醫病關係中,醫師是主動治療的一方,病人則是被動接受治療的一方;病人毫無選擇的權利,只能服從醫師的權威。然而,在西方理性主義崇尚「個人選擇」的潮流之下,病人的選擇權開始被重視。病人能夠也應該要表達自己的意願,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證明病人的自主權。 例如
只要你的童年長期暴露於這個毒素,長大後就有更高的機率得糖尿病、哮喘、中風、心臟病、肥胖、憂鬱症、藥物成癮、酒精成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癌症。這些毒素蔓延於各個族群、階級與社區,強烈地改變孩童的生理構造,造成一輩子的影響。這個毒素不是鉛、汞或戴奧辛,而是「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今天是要開箱我大學同學的新家,喜歡童趣、獨特設計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個人覺得很像小朋友的遊樂園,可以玩可以鑽,果然很有他的個性! 以下是同學角度,正文開始: 我覺得現在大部分裝潢看起來都很像,木紋啊、白色啊,而我和我老婆就是想和人家不一樣,所以先開了設計要求,才去找適合的設計公司。
Thumbnail
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在閱讀之前就得知這本書是託名虛構寫作。老實說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看書主要看的是內容,反正我又不認識青山千鶴子。抱著這樣的心情開始閱讀。 總的來說閱讀體驗很不錯,是一本包含了台灣歷史+美食+女權主義三大主題的小說。
Thumbnail
這本書我下筆前猶豫許久,不知如何介紹才能好好傳遞這本書的價值,畢竟,他從標題開始就與現代社會崇尚的價值大相徑庭。《守弱學》,就是教你「弱中求生」的一本人生指南。它是權謀六卷中的一冊,出自西晉明臣杜預。本篇,我會挑出部分精彩段落,讓各位愛書人能夠體驗這本書的魅力。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今天是要開箱我大學同學的新家,喜歡童趣、獨特設計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個人覺得很像小朋友的遊樂園,可以玩可以鑽,果然很有他的個性! 以下是同學角度,正文開始: 我覺得現在大部分裝潢看起來都很像,木紋啊、白色啊,而我和我老婆就是想和人家不一樣,所以先開了設計要求,才去找適合的設計公司。
Thumbnail
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在閱讀之前就得知這本書是託名虛構寫作。老實說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看書主要看的是內容,反正我又不認識青山千鶴子。抱著這樣的心情開始閱讀。 總的來說閱讀體驗很不錯,是一本包含了台灣歷史+美食+女權主義三大主題的小說。
Thumbnail
這本書我下筆前猶豫許久,不知如何介紹才能好好傳遞這本書的價值,畢竟,他從標題開始就與現代社會崇尚的價值大相徑庭。《守弱學》,就是教你「弱中求生」的一本人生指南。它是權謀六卷中的一冊,出自西晉明臣杜預。本篇,我會挑出部分精彩段落,讓各位愛書人能夠體驗這本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