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看到標題,大家可能以為我要自我介紹。雖然內容可能包含一點有關我(張韶玲)的事,但真正要討論的其實是——「我是誰」。
幾年前,大學剛開學第一週,每堂課的每個同學,都被教授吩咐「自我介紹」。聽到這四個字,其實很慌張。慌張的理由大家應該能懂:要怎麼把自己過去的幾十年人生,濃縮成3分鐘告訴大家?
「大家好,我叫韶玲。考試100分少一個0,少零。」這段開場白,是我萬年不變、也不太好笑的諧音名字介紹。而這個介紹也常有人記錯,讓我的名字變成「減零」、「加零」。
韶玲,是父母幫我取的兩個字,難道這就代表我了嗎?好像也不全然是這麼回事...
我是一個角色嗎?還是一些經驗呢?或者是個性嗎?我到底是誰?
很多人會把家鄉、學經歷、興趣、專長諸如此類的主題作為自我介紹。很合理,畢竟這些很容易理解和想像,也能凝聚性質類似的人。可是仔細想想,難道我住台中,就代表了我是誰嗎?我讀暨南大學,就代表我是誰了嗎?我愛畫圖,就代表我是誰了嗎?
我是內向的人、我是天秤座、我是個貪吃的人、我是誠實的人(太多了...)到底要組合多少內容,才可以代表「我」這個人?癥結點似乎在於,個人的經驗雖然組成了我們的人生,似乎還是難以具有代表性的回應我是誰。
小學四年級時,有一天放學,我獨自走回家的路上,小小的腦袋瓜浮現了這個問題:「我是什麼?」天哪!當時我從未想過,有大人可以為我解答。因為,這個問題可能真的太深奧了。
精神分析創始者佛洛依德,將「我」分成三大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早發展的部分,是受到生物本能驅使的我;自我能分辨主觀與客觀,並且能夠理性思考;超我則是個人道德與理想我的層次。
在肉體上,人是由一些元素組成的。大部分的人有各種器官,有血、有肉,有髮膚。有些人會將自己的身體與外貌,作為自己的一部份,反之,也將他人的外貌歸類於他人的一部份,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無論外在或內在,我們真的很難認識自己的全貌。有時候,我們會對自己的起心動念和反應感到困惑,我們的外貌、角色、個性、想法也會隨著時間變化。更多時候,我們透過他人的回饋,來建構出自己的模樣。
看到這裡,如同小學四年級時的我,不知道當大家開始思考「我是誰?」的這個人生大哉問時,頭腦是否打結了?有些人可能會希望,從某些測驗或是星座命盤找到一個準確的「我」,然而卻發現有一些例外,這些例外通常與我們所處的角色和環境交織而成。
在家人面前,我可能是個懶惰、不喜歡做家事的人;在伴侶面前,我是個理智又聰明的人;在公司裡,我是個勤勞能幹的人;獨處的時候,我是個會胡思亂想的人......。太多的角色,可能會因為情境中的不同需求,以及我們與人互動的情況,使我們呈現出不同的模樣。
簡單的說,我們有多個不同的樣貌在運作,人人都是多面人,帶著不同的面具,遊走在這個世界裡。偶爾,我們會有脫下面具和包袱的機會,也會有無法脫下面具的時刻。這些,都是我們人生在世,都可能會需要面的的情況。
我第一次聽聞周哈里窗,便覺得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名字(兩位理論創始者心理學家Joseph與Harry的組合:Johari)。先姑且不論他的名字怪不怪,這個理論提供給我們一個方向,讓我們有一個架構,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為什麼想要用周哈里窗作為這個主題的結尾呢?因為,我認為認識自己是一個無邊無際、沒有終點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只要我們願意,我們隨時可以拓展這些「關於我」的內容。而周哈里窗,他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指引,簡單好懂,沒什麼太艱深的門檻。
這扇窗長這樣:
大家還記得,前面提及大學時的自我介紹嗎?「大家好,我叫韶玲,考100分少一個0,少零」,這句話很標準的,就是屬於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開放我」。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在自我介紹所述說的,像是家鄉、學歷、就業經歷、感情狀態等,都是開放我。
謝謝各位看官閱讀到這裡。或許,你們並不了解,這篇文章的撰寫者張韶玲,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可能是:愛哭,或是每天洗澡時會拖拖拉拉?XD)當然,只要我講出來,這些關於我的內容就會移動到「開放我」的向度。
大部分的人都擁有「隱藏我」,特別是那些別人不喜歡、會被道德批判的一面,常會成為根深蒂固的隱藏我。然而,有些情況是,我們因為太害怕被別人否定、擔心他人受自己影響,而不願意展露自己隱藏的一面。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人,他們在人群中很開朗、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可是深入了解,會發現他們比誰都憂傷。這樣的情況,可能是他們將自己的負面情緒,放入隱藏我的面向,以至於他人難以了解與靠近,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失去一些接受幫助的機會。
我們很常透過他人作為管道來認識自己。從小,我們就會接受他人的回饋,舉凡照顧者、父母、手足、師長、同儕......,都是回應「我們到底是誰」的重要人物。如果從小,照顧你的人就告訴你:「你怎麼那麼沒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很有可能會建立一個「我很沒用」的自我概念,並對此深信不疑。反之,如果有幾位善良溫和的師長,願意相信你、肯定你,那很有可能就建立一個「我能夠被接納」的自我概念。他人各式各樣的回饋,都有可能幫助我們建構出自己的模樣。
大學快畢業時,我在學校的機車停車場遇到一位同學。這位同學突然非常認真的告訴我:「韶玲,我覺得你是一個特別的人,因為之後可能沒什麼機會遇見你,所以我想要現在跟你說。」當下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我從我的腦袋裡挖出自己的人生經歷,並沒有找到什麼「特別之處」。顯然的,「特別的韶玲」很有可能就是「盲目我」——自己並沒有發覺,透過他人來回應時,促進我深思「他人眼中的我,是否就是真實的我」。
我們有時候可以在一些特別的場合了解「他人眼中的我,是什麼模樣」。舉例來說,知心好友的聚會、真心話遊戲挑戰等,可以問問對方:「在你眼中的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我們或許可以聽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當然這可能需要一點心理準備)
未知我,就是無論自己或他人,都還沒掌握的那一部份。這很有趣,因為我們平常想要在算命或星盤中得到的答案,就是「未知我」的層面。當然,我們也可以透過網路測驗,了解自己是十六型人格裡的調停者(ESTP)或諮商師型(INFJ)。這意味著,認識自己的管道千千百百種,我們可以多管齊下,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為什麼我們需要開發「未知我」?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這屬於「認知需求」裡的一環——我是誰?我是個怎麼樣的人?我該如何與人互動?透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在社會裡找尋屬於自己的位置,讓我們可以穩定的與人、與環境相處。
一個人的「開放我」越充足,就越能掌握自己與他人的反應,以及如何所處的世界相處。這並非代表著要開放所有的內容,我們可以選擇哪些要放在隱藏我、哪些要擺在開放我。然而,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隱藏我」的內容,是否阻礙著我與他人的關係,讓我難以親近他人、難以被了解......。如果,與他人的關係充滿著隔閡,且讓自己感到困擾,或許就是需要重新檢視的時刻了!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如果安逸於現在的自己,可能會錯過一些自己能夠改變和成長的機會。祝福大家更認識自己,我們一起走這條「自我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