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意外》從車禍、工傷、空難到核災,拋開「意外」思維,探究事故背後的社會失靈與卸責代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柯克斯評論》、《圖書目錄》星級書評──
這本書要談的,是我們怎麼死。
車禍、火災、溺水、用藥過量致死……這些真的都是「意外」嗎?
顛覆你的認知,看見奪走我們性命的「意外」,其實都是必然!

臉譜出版《並非意外:從車禍、工傷、空難到核災,拋開「意外」思維,探究事故背後的社會失靈與卸責代價》

臉譜出版《並非意外:從車禍、工傷、空難到核災,拋開「意外」思維,探究事故背後的社會失靈與卸責代價》

施逸翔|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
楊貴智|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標線改造台灣路 Reform Taiwan Roads】版主
──不意外推薦

Ray|《天下雜誌》未來城市頻道專欄作者/【台灣是個行人地獄】版主
──專文導讀

「認為意外是隨機而無法預測的觀念,是理性人類尚且信以為真的民間傳說。」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首任局長威廉‧哈登(William Haddon)

如果你家附近的巷口,每年總是固定要出那麼一兩場車禍、帶走一兩個孩子的生命,你還會稱那是「意外」嗎?
你可能會說:「這附近的駕駛開車都太莽撞了!」或者說:「總是有媽媽顧不好自己的小孩!」然而,像這樣歸咎於人為失誤,並無法預防類似的事故再次發生,我們只會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開得太快的車,在路口撞上恰好沒有成人管束的孩子;而你心知肚明──自己有時候也會超速駕駛、有時候也會不小心放開孩子的手。

要突破這個奪命迴圈,我們只有將目光從「不可能避免的人為失誤」轉向「可預防或降低危險的人造環境」:
駕駛的視線是否被遮擋了?汽車為何被設計得能開到那麼快?夜間的道路照明是否充足?居家空間為何與道路緊鄰?

然而,如此直搗問題核心的叩問,勢必遭遇重重阻礙──每當事故發生,一場風向爭奪戰立即吹響;
誰有故事的發言權,那人會拿著發言權講出什麼樣的故事,就是意外的奧秘所在。
 ☞那會是一個差勁工人的故事,還是一個積水地板碰上超高速運轉生產線的故事?
☞那會是一個莽撞駕駛的故事,還是一個未設置行人專用道的故事?
☞那會是一個不當用火的故事,還是一個危老建築缺乏消防通道的故事?
 本書揭示了「意外」這個詞如何保護當權者與企業家──誰會死於意外而誰不會,是由金錢和權力決定。
作者透過車禍、藥物過量致死和工安災害等事件,證明了我們所說的「意外」,其實都是危險系統的必然結局,
並展示了我們個人和社會可以採取的行動,以阻止用「意外」一詞推卸責任的浪潮。


★國內推薦★
「一九二〇年代的美國車商塑造了『樫鳥行人』的罪人形象,以合理化汽車撞死人的交通事故,此後人們不再批判汽車為街道帶來的危險性,反而倒果為因地將人囚禁於『讓汽車高速行駛』的城市空間使用規則之中,教育下一代『馬路如虎口』,灌輸公眾『應主動避開汽車,否則就會接受死亡懲罰』這樣的四輪霸權概念;這就是『意外並非意外』的最好例證。作者的觀點引領人們深入思考,直視、解析、思辨——挑戰人們口中的『意外』,並不是天有不測風雲的宿命,更不是人為失誤應該付出的機會成本,而是一連串社會不正義的巨型事件本身(incidents)!」
──《天下雜誌》未來城市頻道專欄作者/【台灣是個行人地獄】版主

「我們所認知的意外,或許並不是意外,而是人禍,是由許多細微的人為疏失交織而成,難以判定負責歸屬。書中提到:「每天在學校面前都固定有五六次意外發生,準的像時鐘一樣,一件能預測的事情,能說是意外嗎?」這段的描述完全打中我內心。每天路上不斷有人車禍傷亡,大家都認為是運氣不好,是個『意外』,但如果把這些『意外』對應到道路工程設計,會發現多數車禍幾乎都對得上某些特定的設計。想像道路是一個巨大的機器,這些車禍熱點就彷彿是系統上特定的Bug,程式一旦執行到此處,就會有高機率出現錯誤;盡責的道路設計者應該把這些Bug在一開始就找出來。」
──【標線改造台灣路 Reform Taiwan Roads】版主


★海外好評★
「潔西・辛格用深入的文獻證明,將『意外』定義為『無法預見和無計畫的事件』,實際上是企業犯罪、疏忽和純粹貪婪的方便掩飾。無論是在公路上、工作場所還是市場上,辛格都闡明了當權者其實有能力通過多種方式避免或減輕可怕的傷亡,但這些傷亡現在卻都被有利可圖地歸咎於受害者。閱讀完這本書,你聽到『意外』這個詞時可能會感到反感。」
──拉爾夫.奈德(Ralph Nader),《任何速度都不安全》(Unsafe at Any Speed)作者

「做為一名近四十年資歷的自行車手,我經歷過斷骨、擦傷、腦震蕩、恐懼和憎恨,而正如潔西.辛格所說,這些都不是意外。我在對流行病的觀察中看見,人類的行為助長了微生物的繁殖;在我報導的洪水、地震、颶風和野火中也看見相似景況。辛格的呼籲非常精確──與選擇將災難性事件解釋為意外的系統和權力進行對質。」
──勞瑞.嘉瑞特(Laurie Garrett),普立茲獎得主,《我聽到了警笛聲》(I Heard the Sirens Scream)作者

「在這本引人入勝的著作中,辛格挑戰讀者的思考:哪些人的死亡被視為『意外』,哪些社區最容易發生『意外』,誰可以將『這只是一個意外!』用做規避責任的免死金牌。這本必讀之書會讓你感到憤怒,改變你看世界的方式。」
──金.凱利(Kim Kelly),《像地獄一樣戰鬥:美國勞工的未知歷史》(Fight Like Hell: The Untold History of American Labor)作

 



作者簡介
潔西.辛格Jessie Singer
記者;其文章散見於《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BuzzFeed》、《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衛報》(The Guardian)等。曾在紐約大學阿瑟.L.卡特新聞學院(Arthur L. Carter School of Journalism at New York University)修習新聞學,師從已故記者韋恩.巴瑞特(Wayne Barrett)。

譯者簡介
鄭煥昇
最近覺得「原作是樂譜,譯作像演奏,譯者是在韻味中追求不拉錯的樂手」的譯者。譯作有《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全系列、《不花錢讀名校MBA》、《微調5個地方,每天開心醒來》、《讓顧客的錢自動流進來》、《哲學不該正經學》等。賜教信箱:huansheng.cheng@gmail.com


avatar-img
85會員
421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臉譜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十九歲的大學新生柔伊・諾蘭離開宿舍派對,從此消失無蹤,儘管家屬持續關注、網路上穿鑿附會的傳聞不斷,但終究只是眾多失蹤懸案的其中之一,逐漸被警方遺忘。唯獨女作家伊芙琳・米契對此案耿耿於懷,鍥而不捨展開調查,然而伊芙琳愈是抽絲剝繭,周遭的現實生活中就出現愈來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事與威脅,當她查出柔伊失蹤
一樁塵封十年的失蹤懸案, 遇上兩位模糊現實與虛構的犯罪小說家, 誰才能揭開最驚悚離奇的謎底? 《騙子律師》史蒂夫‧卡瓦納盛讚:「像一部充滿電影感的真實罪案紀錄片!」 *《惡魔的背影》犯罪實錄+《HQ事件的真相》後設謎團 *空降《週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寶石之國》作者 市川春子 首部作品畫集 從《蟲與歌》、《25點的休假》、《寶石之國》系列到其餘畫作及原稿 收錄自出道後十年間的創作軌跡
我在將近不惑之年時,讀到一首史詩──美國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長詩鉅作《帕特森》(Paterson)。在引文中,威廉斯說明這首詩的前提:「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在開始、追尋、實現與完成人生的過程中,如果發揮想像力,則許多不同層面都是城市可體現的~
「到底……我的人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韓國人氣漫畫家馬榮伸以自己母親與朋友們的故事為本,描繪這群在韓國社會與偶像劇不受待見的母親們的日常生活。她們是人生已突破五十大關的媽媽們,在她們成家、生子、二度就業,一輩子看似就這樣在先生與兒女的陪伴下度過,卻在中老年後紛紛走上一條時而春光乍現,卻常常是愛到
在與香港為鄰的深圳市,廣東話面臨的情勢更為嚴峻,儘管深圳位於傳統上使用廣東話地區的中心,但普通話已經成為主流語言。深圳吸納了數十萬名來自中國各地的移民,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儼然為這個城市量身打造,是國家推廣標準普通話的最佳榜樣。深圳的語言或許無可避免將因此發生轉變,然而在深圳往北僅八公里的廣州市,情況恰
十九歲的大學新生柔伊・諾蘭離開宿舍派對,從此消失無蹤,儘管家屬持續關注、網路上穿鑿附會的傳聞不斷,但終究只是眾多失蹤懸案的其中之一,逐漸被警方遺忘。唯獨女作家伊芙琳・米契對此案耿耿於懷,鍥而不捨展開調查,然而伊芙琳愈是抽絲剝繭,周遭的現實生活中就出現愈來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事與威脅,當她查出柔伊失蹤
一樁塵封十年的失蹤懸案, 遇上兩位模糊現實與虛構的犯罪小說家, 誰才能揭開最驚悚離奇的謎底? 《騙子律師》史蒂夫‧卡瓦納盛讚:「像一部充滿電影感的真實罪案紀錄片!」 *《惡魔的背影》犯罪實錄+《HQ事件的真相》後設謎團 *空降《週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寶石之國》作者 市川春子 首部作品畫集 從《蟲與歌》、《25點的休假》、《寶石之國》系列到其餘畫作及原稿 收錄自出道後十年間的創作軌跡
我在將近不惑之年時,讀到一首史詩──美國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長詩鉅作《帕特森》(Paterson)。在引文中,威廉斯說明這首詩的前提:「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在開始、追尋、實現與完成人生的過程中,如果發揮想像力,則許多不同層面都是城市可體現的~
「到底……我的人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韓國人氣漫畫家馬榮伸以自己母親與朋友們的故事為本,描繪這群在韓國社會與偶像劇不受待見的母親們的日常生活。她們是人生已突破五十大關的媽媽們,在她們成家、生子、二度就業,一輩子看似就這樣在先生與兒女的陪伴下度過,卻在中老年後紛紛走上一條時而春光乍現,卻常常是愛到
在與香港為鄰的深圳市,廣東話面臨的情勢更為嚴峻,儘管深圳位於傳統上使用廣東話地區的中心,但普通話已經成為主流語言。深圳吸納了數十萬名來自中國各地的移民,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儼然為這個城市量身打造,是國家推廣標準普通話的最佳榜樣。深圳的語言或許無可避免將因此發生轉變,然而在深圳往北僅八公里的廣州市,情況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聲明啟事:本文內容之人、事、時、地、物皆和「現實地球世界」無關。文章內容可能涉及性、犯罪、暴力、爭議性議題。 令人想像不到的事件,或許你我周遭正在發生,因此吾人不可不慎,必須時時心存警惕。 每一則事件,背後皆有一個發人省思的故事。
Thumbnail
意外,叫人意想不到的是意外。 法律用語稱過失, 一般用語稱不小心, 因為你應注意而未注意, 所以導致兩種結果,這兩種結果, 一種可挽回、一種不可挽回, 可挽回是幸運,不可挽回是悲劇。 騎車還是搭車、 跑步還是重訓、 睡覺還是娛樂、 生活總是充斥風險高低選擇, 撇除不可控因素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意外永遠是無法預料的。從工作場合的意外傷害,到家中的不慎跌倒,再到意外事故造成的身亡,這些突如其來的意外都可能給個人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意外保險成為了每個人必備的基礎性保障措施。它能在意外發生時,及時提供賠償,減輕我們的財務壓力,讓我們得以集中精力恢復健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那個新聞我也覺得很可怕,之前香港也試過兩名少女在商場被砍死,好慘,但斬人的人是當下瘋了失去理智,兩邊都是慘的。一想到一些無辜的市民無端端遭遇這些不幸,我就會覺得是前世因果,嘗試去理解事件為何會發生。宗教其實也是思緒的出口。 你有沒有想過突然遇上交通意外,或被人斬死,你剩下的是什麼。 我現在如果死
Thumbnail
此文章談論,命盤所顯示的跡象與個人車禍經歷之間的關係。從朋友的例子出發,文章分析了不同車禍案例,以及其中的官非、破財和血光等因素。通過具體例子,文章提出不同情況下可能的法律訴訟結果和可能的經濟影響。結論指出,命盤上的跡象並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推理。
Thumbnail
意外的基本定義「外來、突發、非疾病」,也是很常發生理賠糾紛的險種,因為大家對於意外的認知就是「意料之外」,但保險公司的挑款有明定「係指非由疾病引起之外來突發事故。」常常會與疾病搞混! 我覺得很意外,意外險會賠嗎? 這邊簡單舉個例,如果長輩在家中跌倒過世,意外險可以理賠;但如果是因為心臟病
車禍後很多的不舒服出現 才知道平常時不常發現的活潑亂跳 是很珍貴的 還有平常時的活動自如 原本看起來很一般 但現在才知道擁有就是日常幸福 雖然出車禍,可能會覺得很倒楣 但細數裡面的幸運,還是有很多的耶 1.上下班時間出事,有公傷 2.還好突然衝出來的是腳踏車,否則傷害應該不止於此
Thumbnail
近年裡,打開新聞,總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是道路事故,好似這塊土地隨時在發生著行車安全的衝突。 突然發覺自己的行車模式與半年前的自己已截然不同,並不是因為任何事故的教訓,僅是在一日行車時的一句自我提問,我的行車模式瞬間扭轉了,一種自然而然、無意識地轉變。
Thumbnail
聲明啟事:本文內容之人、事、時、地、物皆和「現實地球世界」無關。文章內容可能涉及性、犯罪、暴力、爭議性議題。 令人想像不到的事件,或許你我周遭正在發生,因此吾人不可不慎,必須時時心存警惕。 每一則事件,背後皆有一個發人省思的故事。
Thumbnail
意外,叫人意想不到的是意外。 法律用語稱過失, 一般用語稱不小心, 因為你應注意而未注意, 所以導致兩種結果,這兩種結果, 一種可挽回、一種不可挽回, 可挽回是幸運,不可挽回是悲劇。 騎車還是搭車、 跑步還是重訓、 睡覺還是娛樂、 生活總是充斥風險高低選擇, 撇除不可控因素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意外永遠是無法預料的。從工作場合的意外傷害,到家中的不慎跌倒,再到意外事故造成的身亡,這些突如其來的意外都可能給個人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意外保險成為了每個人必備的基礎性保障措施。它能在意外發生時,及時提供賠償,減輕我們的財務壓力,讓我們得以集中精力恢復健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那個新聞我也覺得很可怕,之前香港也試過兩名少女在商場被砍死,好慘,但斬人的人是當下瘋了失去理智,兩邊都是慘的。一想到一些無辜的市民無端端遭遇這些不幸,我就會覺得是前世因果,嘗試去理解事件為何會發生。宗教其實也是思緒的出口。 你有沒有想過突然遇上交通意外,或被人斬死,你剩下的是什麼。 我現在如果死
Thumbnail
此文章談論,命盤所顯示的跡象與個人車禍經歷之間的關係。從朋友的例子出發,文章分析了不同車禍案例,以及其中的官非、破財和血光等因素。通過具體例子,文章提出不同情況下可能的法律訴訟結果和可能的經濟影響。結論指出,命盤上的跡象並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推理。
Thumbnail
意外的基本定義「外來、突發、非疾病」,也是很常發生理賠糾紛的險種,因為大家對於意外的認知就是「意料之外」,但保險公司的挑款有明定「係指非由疾病引起之外來突發事故。」常常會與疾病搞混! 我覺得很意外,意外險會賠嗎? 這邊簡單舉個例,如果長輩在家中跌倒過世,意外險可以理賠;但如果是因為心臟病
車禍後很多的不舒服出現 才知道平常時不常發現的活潑亂跳 是很珍貴的 還有平常時的活動自如 原本看起來很一般 但現在才知道擁有就是日常幸福 雖然出車禍,可能會覺得很倒楣 但細數裡面的幸運,還是有很多的耶 1.上下班時間出事,有公傷 2.還好突然衝出來的是腳踏車,否則傷害應該不止於此
Thumbnail
近年裡,打開新聞,總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是道路事故,好似這塊土地隨時在發生著行車安全的衝突。 突然發覺自己的行車模式與半年前的自己已截然不同,並不是因為任何事故的教訓,僅是在一日行車時的一句自我提問,我的行車模式瞬間扭轉了,一種自然而然、無意識地轉變。